APP下载

新辅助化疗对子宫颈癌的疗效价值

2013-01-24胡群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10期
关键词:紫杉醇盆腔宫颈癌

胡群锋

宫颈癌细胞学的普遍应用,使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有了早期发现,很大程式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1]。现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35例宫颈癌患者进行分析,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本院妇科收治的宫颈癌患者35名,临床诊断为Ib-2b期按FIGO临床分期Ib期18例,Ⅱa9例,Ⅱb8期例;其中鳞癌27例,腺癌8例。其中18例设为 NACT组,年龄为22~58岁,平均40岁,余17例设为对照组,年龄为30~56岁,平均42岁。

1.2 术前化疗方案 NACT采用静脉化疗,目前我国化疗方案有以下几种:PVB方案,(顺铂+异长春新碱+博莱霉素);PM方案(丝列霉素+顺铂);TP方案(紫杉醇+铂类)等。本院采用TP方案(紫杉醇+铂类),化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化疗不良反应。化疗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神经毒性,肝肾功能损坏,消化道不良反应,脱发等副作用。化疗前对患者进行相关化疗前的检查,包括血尿常规检查,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心电图检查,若化疗前血白细胞低于3000,中性粒细胞低于1500,HGB低于80 g,PLT低于80。尿蛋白阳性,尿白细胞3个+,电解质结果异常,心电图异常,化疗前要进行调整至上述标准后方可进行化疗。

1.3 药物选用 紫杉醇加铂类,D1天紫杉醇165~175 mg/m2,D2天铂类75~85 mg/m2。间隔21 d重复下一个周期。一般第一个疗程化疗结束后2周结合盆腔CT及妇检评疗效,再决定下一步治疗[2]。两组手术均采用全麻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腺癌患者行双附件切除术)。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评价标准为:①完全缓解(CR):可见肿瘤病变完全消失;②部分缓解(PR)肿瘤的最大直径及其最大垂直横向径的乘直横径的乘积缩小50%以上,其他病灶无增大,无新病灶出现;③稳定(SD):肿瘤病灶的两径乘积缩小不足50%,或增大不超过25%,无新病灶出现;④进展(PD):肿瘤病灶的两径乘积增大25%以上或出现新病灶,近期有效率(亦称缓解率)=(CR+PR)病例数/总数×100%。

2 结果

NACT组的近期疗效。

2.1 NACT组CR5例,占27%,PR10例,占55.5%,总体有效率(CR+PR)为83.3%。检查阴道穹隆变深,宫旁组织变松,病灶较前缩小。

2.2 两组疗效比较,NACT组手术平均时间190 min,对照组平均时间200 min;术后留置尿管时间NACT组15 d;对照组18 d,出血量NACT组平均500 ml,对照组平均850 ml。

2.3 术后病理,两组术后病理检查项目包括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阴道切缘及宫颈残留。NACT组的Ⅱb期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29.3%),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40.2%)。两组的宫旁浸润率分别为2.8%和16.5%,阴道切缘及宫颈均无病灶浸润。

3 讨论

以往对宫颈癌2B期以上患者不进行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及对盆腔解剖学的更进一步熟悉,全子宫切除术后发现子宫颈浸润癌的患者,术前给予1~2个NACT治疗后,再行手术治疗(扩大的宫旁组织及阴道残端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根据病理类型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再决定是否行化疗及放疗,从而提高手术完成度,改善预后。随宫颈癌早期巨大癌灶和局部晚期患者的增多,单独放疗的效果差,化疗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及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子宫颈癌的治疗,显示出其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术前新辅助化疗疗效明确,可缩小瘤体,降低临床分期,提高手术切除率,在本院也取得了满意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1] 乐杰.妇产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 沈铿,郎景和.妇科肿瘤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猜你喜欢

紫杉醇盆腔宫颈癌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参与紫杉醇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硫利达嗪抗宫颈癌的潜在作用机制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紫杉醇、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