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炔诺酮与米非司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对照

2013-01-24赵淑珍黄丽芬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0期
关键词:子宫出血绝经期功能性

赵淑珍黄丽芬

(1 上高县芦洲卫生院,江西 上高 336400;2 上高县人民医院,江西 上高 336400)

炔诺酮与米非司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对照

赵淑珍1黄丽芬2

(1 上高县芦洲卫生院,江西 上高 336400;2 上高县人民医院,江西 上高 336400)

目的 炔诺酮和米非司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系统分析和对比。方法 将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炔诺酮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米非司酮治疗,对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值的变化情况和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显效率为75%,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显效率46.67%(P<0.05)。120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体内血红蛋白值明显提升(P<0.05),但是研究组患者的提升值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提升值(P<0.05)。结论 炔诺酮和米非司酮对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米非司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效果要明显的优于炔诺酮的治疗效果,有效的改善和提高患者月经量过多,降低了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安全性较高。

炔诺酮;米非司酮;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效果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简称为功血,主要是指由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所致的异常的子宫出血,属于非器质性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不规则的子宫出血、经血量多、甚至淋漓不止、月经周期紊乱等[1]。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主要发病群体以青春期人群和更年期人群为主,对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采用炔诺酮和米非司酮对12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了治疗研究活动,并取得了一系列十分可喜的成绩,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2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进行治疗前,对120例患者以往病史进行询问,并进行了全身检查、妇科检查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后,确诊120例患者均属于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范围。患者的年龄范围在40~58岁之间不等,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5.7±5.2)岁,患者的病程在6个月~3年之间不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的血红蛋白值为65~90g/L。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子宫出血、月经周期紊乱、经期持续时间长、甚至大量出血等相关症状。采用抛硬币的方式将120例患者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60例,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病程等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给予患者服用炔诺酮进行治疗,用法用量为:口服,每次5mg,3次/d,连用3d,止血后,改为2次/d,7d后改为每次2.5~3.75mg,连用3个生理周期。给予患者服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用法用量为:口服,每次25~50mg,2次/d,连用2~3d,连用90d。

1.3 疗效评判

患者在接受服药治疗3d内,月经持续时间和经量恢复正常、出血症状停止的治疗效果为显效;患者在接受服药治疗后一个疗程内,月经量相对减少、接近正常,出血症状停止的治疗效果为有效;患者在接受服药治疗后,相关的体制和病症皆未得到改善的治疗效果为无效[2]。

2 结 果

经过一个疗程的服药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57%(55/60)要稍微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53/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显效率为75%(45/60)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显效率为46.67%(2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均为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虽然研究组和对照组之间治疗的总有效率没有差别较小,但是研究组的显效率明显由于对照组。

3 讨 论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比较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一般患者都会出现月经不调的现象和症状,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生育功能造成影响。在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掌握和了解患者发病时间、目前流血情况、流血前有无停经史以及以往的治疗经过等相关的具体情况,对出血量相对较少,仅为轻度贫血的患者采用激素和药物治疗的方式即可,从而在整体上减轻手术治疗对患者可能造成的伤害和影响。炔诺酮作为雌孕激素类药物,在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过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也仅仅是减少患者的出血量而已,并不具备快速止血的功效,并且由于炔诺酮属于激素类药物,多数患者和患者家属还是无法接受使用激素类药物接受治疗[3]。而米非司酮在治疗功能性出血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的使患者内源性前列腺素得到释放,帮助子宫收缩,从而减少患者的出血量;同时,米非司酮不属于激素类药物,并且具有一定的对抗激素的作用,减少了激素对患者身体机能的影响,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大力推广和使用。

[1] 袁桃芬.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0):66-67.

[2] 江世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4):76-77.

[3] 徐定英,叶玲玲.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05,7(8):858-858.

R711.52

B

1671-8194(2013)20-0098-01

猜你喜欢

子宫出血绝经期功能性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差异化功能性纤维研究进展
延续性护理应用于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的效果研究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围绝经期阴道炎预防中的效果研究
异常子宫出血,是子宫内膜息肉惹的祸吗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运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健康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你以为的月经不调,其实是异常子宫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