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壁心肌梗死患者ST段抬高Ⅲ>Ⅱ的意义

2013-01-23张云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8期
关键词:下壁导联室性

张云华

(大连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心电图室,辽宁 大连 116100)

下壁心肌梗死患者ST段抬高Ⅲ>Ⅱ的意义

张云华

(大连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心电图室,辽宁 大连 116100)

目的 研究下壁心肌梗死患者 ST 抬高Ⅲ>Ⅱ的意义。方法 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 116 例患者的 ST 段改变、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和 24h 动态心电图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当 ST 段抬高Ⅲ>Ⅱ时,87% 梗死相关动脉为右冠状动脉。116 例患者中单支血管病变 44例(37.9%),伴胸导联 ST 改变者 12 例(27.3%);多支病变 72 例(62.1%),伴胸导联 ST 段改变者 68 例(94.4%)。结论 下壁心肌梗死患者 ST 段抬高Ⅱ /Ⅲ的比值对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预测预后以及梗死相关动脉具有一定的意义。

心肌梗死;ST段抬高;梗死相关动脉

笔者回顾性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体表心电图的ST段改变、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以及24h动态心电图的资料,研究心电图ST段改变和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以及心律失常的关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6年3月至2010年2月收治住院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116例,其中男80例,女36例,年龄36~87岁,平均年龄53.2岁。所有病例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患者持续性胸痛30分钟以上,Ⅱ、Ⅲ和aVF导联至少有两个导联ST段抬高1mV或者以上,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增高超过正常值2倍[1]。排除了心室肥大、预激综合征以及束支传导阻滞患者。

1.2 方法

116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早期全部进行18导联心电图记录,发病24h内每隔2~6h记录1次,24h后每天记录1次,ST测定抬高或降低0.1mV或者更多作为入选标准,对Ⅱ、Ⅲ、aVF、V1-V6导联ST段的改变进行观察。下壁心肌梗死患者116例全部在收治入院2周之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造影结果为完全闭塞的动脉则是心肌梗死的相关动脉,如果心肌梗死的相关动脉再通,则其最狭窄的位置为闭塞部位,以冠状动脉主干或者重要的分支狭窄70%以上被确定为是有意义的病变,两支或者两支以上的冠状动脉为多支病变[2]。同时使用动态心电图仪对患者24h的心电信息进行监测。

2 结 果

2.1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116例患者中,梗死相关动脉为右冠状动脉86例(74.1%),左回旋支30例(25.8%)。单支病变44例(37.9%),伴胸导联ST改变者12例(27.3%);多支病变72例(62.1%),伴胸导联ST段改变者68例(94.4%)。

2.2 心电图结果

116例患者中下壁导联Ⅱ、Ⅲ、aVF的ST段均有抬高,其中STⅢ大于STⅡ90例,STⅢ小于STⅡ26例。胸导联ST段压低者者60例,抬高者20例,正常者36例。

2.3 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

30例患者出现了短暂室性心动过速、多源或成对室性期前收缩、心室颤动等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情况。48例患者出现Ⅱ度或者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导联ST段抬高Ⅲ>Ⅱ患者的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均比不伴胸导联ST段抬高Ⅲ>Ⅱ患者增高,具有明显差异。

3 讨 论

下壁心肌梗死大部分由右冠状动脉与左冠状动脉回旋支闭塞所导致,小部分由左前降支闭塞所导致。本文急性下壁心肌梗死116例患者,右冠状动脉栓塞占74.1%,左回旋支占25.8%,说明右冠状动脉是下壁心肌梗死的主要相关动脉。常规的心电图检测已经成为了诊断心肌梗死的重要依据之一[3],及早判断出患者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的病变情况,对制定有利的治疗措施以及评价预后都十分有意义。本组结果显示:116例下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幅度Ⅲ大于Ⅱ导联者90例(77.6%),其中78例(86.7%)为右冠状动脉闭塞,12例(13.3%)为左回旋支闭塞。有研究报告,患者发生下壁心肌梗死时ST段的抬高幅度Ⅱ/Ⅲ比值可以作为一个标准,来判断左回旋支或者右冠状动脉心肌梗死的相关动脉,当ST段的抬高幅度Ⅱ/Ⅲ小于1的时候,梗死相关动脉多为右冠状动脉,当ST段抬高幅度Ⅱ/Ⅲ大于1的时候,梗死相关动脉多为左回旋支[4]。下壁心肌梗死伴随胸导联ST段发生变化的病变范围较为广泛,心肌缺血严重的患者经常出现多支冠状动脉的病变。患者心肌梗死发生的位置不同,伴发的心律失常的类型也不一致。笔者研究发现:下壁心肌梗死伴随胸导联ST段改变者多支病变68例(94.4%),单支病变伴随胸导联ST段改变者12例(27.3%),具有明显差异。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ST段发生变化对确定心肌梗死和相关动脉血管闭塞之间的关联以及心肌梗死的面积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可以通过Ⅱ、Ⅲ以及aVF导联ST段增高幅度与比值来进行诊断,对制订治疗方案以及评定预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Giannitsis E,Hartmann F,Eiegand U,et al.Clinical and angiographic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acute inferior myocardial infarct ion [J].Z Kardiol,2000,89(1):28-35.

[2]Jacqueline S ,Cheryl D,Anthony F,et al. Value of ST elevation in lead Ⅲ greater than lead Ⅱ in inferior wall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for predicting in-hospital mortality and diagnosing right ventricular infarction [J].Am J Cardiol,2001,87(4):448-450.

[3]Correale E,Battista R,Mart one A,et al. El et rocardiographic patterns in acute infe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and with out right ventricule in volvment: class fication,diagnostic and prognosic value,masking effect[J].Clin Cardiol,2003,22(1):37-44.

[4]Kakakci G,Yildirir A,Batur M K,et al.The diagnostic value of 12-lead el et rocardiogram in predicting infarct-related artery and right ventricular involvement in acute in fe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J].Ann Noninvas Electrocardiol,2001,6(3):229-235.

R542.2+2

:B

:1671-8194(2013)08-0203-02

猜你喜欢

下壁导联室性
回旋支闭塞引起孤立Ⅰ、aVL导联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例并文献复习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心室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及护理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体表心电图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中的定位诊断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冠脉造影与心电图相关性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冠脉造影与心电图相关性研究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与冠脉造影对照分析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乙胺碘呋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41例疗效观察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胸前导联V1-3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