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猪育种必须坚定走自己的路

2013-01-23中国猪业编辑部

中国猪业 2013年9期
关键词:种猪表型猪群

《中国猪业》编辑部

卷首语
INTRODUCTORY REMARK

种猪育种必须坚定走自己的路

《中国猪业》编辑部

1998~2011年,国家畜禽遗传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猪新品种、配套系共18个,年均审定1.3个。1996~2008年我国主栽水稻国家级审定品种393个,年均审定30.2个,省级审定品种599个,年均审定46.1个。

有专家认为同样是农业资源,水稻年均审定新品种有几十个,而猪只有一个左右,因而建议国家修订现有猪配套系审定标准,增加审定猪新品种的数量。即猪的配套系只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就应被认定为配套系。一是三系配套的种群表型有鲜明特色并在生产上有重大价值,如饲料利用率、肉的品质以及猪的抗病性提高;二是控制特色表型的遗传机理清楚并被国际同行认可;三是控制特色表型的遗传位点在种群内纯合并可被第三方验证。

对此说法,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王立贤研究员则不完全赞成这一观点。他认为作物与动物不同,作物依赖花粉、蜜蜂等进行繁殖,很难形成生殖上的自然隔离,如果不选育,几年就会退化。但猪不会,即使几年不选育,也不会退化太严重。通常,猪可以通过两种育种措施来提高生产效率。一是杂交,即在猪群开展品种间或品系间杂交繁育,由此可以获得一定的杂种优势,进而提高生产水平和效益。二是纯种选育,即在猪群中开展系统地选育,每年都获得一定的遗传进展,猪群的遗传水平累积提升的同时,也使生产水平和效益不断提高。虽然一些古老品种在形成的早期大多是在杂交的基础上选育的,但是杂种优势是不能固定和遗传的,长期有系统、有计划和有目的地进行定向培育和选种选配是其成功的关键。20世纪40至70年代,世界各地开展了杂交育成新品种的工作,相继育成了大量新品种,如波中猪、拉康比等,满足了当时短暂的需求,但这些新育成的品种并没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目前也很少在养猪生产中发挥主导作用。因此,王立贤认为,我们更应该重视纯种选育,而不应该与作物相比盲目增加猪的新品种数量。

针对水稻新培育品种远多于猪这一情况,中国水稻研究所杨仕华研究员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生产的需要,由于水稻存在多种生态类型,生长的地域性很强,为了适应生产的需要,应培育出众多品种以满足各地的需求。但猪的饲养没有那么明显的地域性,尤其是现在的工厂化养殖,南方培育的猪,在北方也能正常生长;二是与猪相比,作物的育种更容易;三是从事作物育种研究的人员远多于畜禽育种的研究人员。从单一种属来看,在我国水稻有专门的研究所如中国水稻研究所,有“四个中心、一个实验室”。而到目前为止,畜牧业针对单一畜种的研究所少之又少。

中国农业大学陈清明教授针对配套系或新品种的审定标准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除了有突出的生产性能,还应具有推广价值,即有人愿意饲养这一品种,且饲养后能产生效益。不能只为了获奖或完成科研任务去进行培育,否则品种审定成功之时,便是该品种灭亡之日。

种猪的选育,需要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共同努力,是一场长期持久的攻坚战,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种猪表型猪群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承德所选实生核桃资源果实表型性状评价初报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体型表型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表型及特征分析
2020年种猪进口或创历史新高
猪群中暑咋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