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云南会泽生猪重大疫病 “321”防疫技术

2013-01-23李培发唐梅范琼芬徐惠珺

中国猪业 2013年11期
关键词:蓝耳会泽县稀释液

李培发唐 梅范琼芬徐惠珺

(1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金钟镇畜牧兽医站,云南曲靖 654200;2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雨碌乡畜牧兽医站,云南曲靖 654214)

浅析云南会泽生猪重大疫病 “321”防疫技术

李培发1唐 梅2范琼芬1徐惠珺1

(1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金钟镇畜牧兽医站,云南曲靖 654200;2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雨碌乡畜牧兽医站,云南曲靖 654214)

传统生猪免疫技术的免疫次数多,投入成本高,是长期困绕云南省会泽县生猪疫病防控的一大问题。而生猪重大疫病“321”防疫技术是生猪免疫技术上的突破和创新,是提高免疫工作效率的新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生猪免疫技术上的缺陷。现将该技术的定义、优点、注射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归纳总结,供广大动物防疫员参考。

云南会泽;生猪疫病; “321” 防疫技术

养猪是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的一大传统农业产业。近年来,会泽县大力实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项目、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能繁母猪补贴及保险、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等一系列重点项目建设,扶持养殖户建立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小区、场,推进生猪标准化生产,促进了全县生猪产业的蓬勃发展。全县现已建成生猪养殖小区(场)72个,标准化养殖大户315户,发展生猪产销协会23个,培育产品加工企业13个,创出了“会泽金腿”等5个产品品牌。2012年底,全县生猪存栏 139.15万头,出栏数达到211.74万头,在云南省129个县市区中排第二位,是农业部规划的全国437个、云南省8个生猪区域优势县之一,自2007年以来,已连续七年成为国家生猪调出大县。

会泽县为保障生猪产业的稳步发展,重点落实生猪疫病免疫工作。在实践工作中发现,传统生猪免疫技术的免疫次数多,投入成本高,是长期困绕该县生猪疫病防控的一大问题。现阶段,全县推广生猪重大疫病“321”防疫技术,该技术是在生猪免疫技术上的突破和创新,是提高免疫工作效率的新技术,免疫一次性完成,操作过程简单,大大提高了生猪疫病免疫水平,有力地推动了会泽县生猪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1 生猪重大疫病 “321”防疫技术的定义

生猪重大疫病“321”防疫技术是指在对生猪进行免疫时,将国家要求对生猪进行强制免疫的猪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三种疫苗,采取“三苗同步、两点注射、一次完成”的免疫方式进行注射,即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两种疫苗同时用猪瘟疫苗稀释液或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稀释液稀释,混合后一次性注射到猪一侧耳根后的颈部肌肉内,另外一侧同步注射猪O型口蹄疫合成肽疫苗,三种疾病的强制免疫在同一时间完成。

2 生猪重大疫病 “321”防疫技术的优点

一头猪要免疫猪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三种疫苗,根据传统的免疫学理论,三种疫苗同步注射会产生干扰和副作用,因此只能分两阶段注射。第一阶段将猪口蹄疫、猪瘟疫苗同时分别注射到猪两侧耳根后颈部的肌肉内,间隔12~15天再进行第二阶段的猪蓝耳病疫苗注射。由于免疫次数多,劳动强度大,从而增加了防疫员的工作量,而且过多占用了农户的农忙时间,使投入成本升高,而且往往引起第一次免疫密度较高,第二次免疫密度较低,达不到预期免疫目标。

经基层实践操作,生猪重大疫病“321”防疫技术既省时,又省力,基层防疫人员的工作量明显减轻,劳动效率明显提高,整体免疫注射速度得到加快;实际操作性强,安全系数明显提

高,生猪应激次数减少,免疫反应死亡率有较大幅度降低,免疫密度、免疫质量和疫苗利用率均有所提高;降低了免疫成本,减少农户的经济损失,避免重复免疫、漏免和猪只多次免疫出现应激,农户更容易接受。

3 生猪重大疫病 “321”防疫技术的操作方法

3.1 疫苗注射前的准备

3.1.1 疫苗的准备

根据生猪存栏数,准备足够数量和质量合格的猪O型口蹄疫合成肽疫苗、猪瘟脾淋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弱毒苗以及猪瘟脾淋苗稀释液或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弱毒苗稀释液。

3.1.2 器械、针头及药品的准备

包括针盒1个,10 mL或20 mL金属注射器2支,止血钳2把,肾上腺素、地塞米松或异丙嗪等抗过敏药物和75%酒精及医用药棉适量。根据猪个体大小,准备12号1.5 cm长和12号2.5 cm长的针头若干(必须保证一头猪两根针头)。免疫注射前,将注射器和针头煮沸15~30分钟进行消毒,免疫注射时大中猪选用2.5 cm长的针头,小猪选用1.5 cm长的针头,均须保证能将疫苗注射到深部肌肉内。

3.1.3 疫苗的稀释

疫苗使用前,先脱离冷源恢复到常温(15~25℃)。

根据不同的稀释液选择稀释方法。方法一:使用猪瘟疫苗稀释液稀释猪瘟疫苗后,再稀释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弱毒疫苗;方法二:使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弱毒疫苗稀释液稀释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弱毒疫苗后,再稀释猪瘟弱毒疫苗。两种稀释法的稀释比例均为1 mL稀释液稀释1头份猪瘟疫苗和1头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弱毒疫苗,也就是说1 mL稀释好的疫苗中既含1头份猪瘟疫苗,又含1头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弱毒疫苗。稀释好的疫苗要常温保存,并在2小时内用完,若用不完则应废弃。

3.2 注射部位、方法和剂量

3.2.1 注射部位

小猪为耳根后2~3指处,中大猪为耳根后3~4指的颈部肌肉处。

3.2.2 注射方法

注射前,注射部位先用2%~3%的碘酒消毒,再用75%的酒精棉球脱碘,进针角度与地面略平行,与皮肤垂直;完成注射后拔出针头,用干棉球压迫针孔半分钟以上。使用同样的方法在猪的另一侧耳根后肌肉注射猪O型口蹄疫合成肽疫苗。

3.2.3 注射剂量

在注射完成拨出针头的一刹那,一部分疫苗会从针眼中流出,因此在操作中可按说明书的使用剂量适当增加0.1~0.2 mL/头,以保证达到所需要的注射剂量。如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弱毒疫苗的使用说明书规定,每头猪注射1头份(1.0mL/头),在实际注射时增加了0.2mL/头,即最后注射1.2mL/头。

3.3 免疫记录

注射时,要认真填写《云南省散养户免疫档案》和《免疫户口册》,注明生猪存栏数、免疫数、疫苗名称、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号,对未注射的猪只进行备注。

4 注意事项

4.1 疫苗使用前检查外观质量

凡未按要求保存,出现过期、疫苗瓶有裂纹、瓶塞松动、弱毒苗失真空(稀释疫苗时不自动吸水)、灭活苗冻结过、出现分层的疫苗一律严禁使用。

4.2 坚持 “五不打”

“五不打”即肥、孕、幼、弱、病的猪只不能打。对“五不打”中恢复健康的及新补栏的猪只要进行定期补针工作,确保群体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0%以上。

4.3 防止疫苗交叉抽取

注射针头和抽取疫苗针头不能混用,严格防止交叉污染。

4.4 做好标记和记录

对已经注射的猪只应做好标记和记录,防止重注和漏注。

4.5 禁用抗菌和抗病毒药物

细菌和病毒的弱毒苗只有在被免疫猪体内生存并繁殖的情况下才有效,因此注射活菌苗的前7天和后10天内,均不应饲喂含有抗菌、抑菌药物(如磺胺类、氟喹诺酮类等各种抗生素)的饲料和添加剂,不能混饮、注射任何抗菌药物。否则,疫苗中的活菌会被杀死而影响免疫效果。

4.6 做好过敏反应救治

疫苗注射后必须观察15分钟。个别猪在疫苗注射后可能发生急性过敏反应,表现为不安、发抖、发绀、口吐泡沫、呕吐、呼吸困难、卧地不起等症状,此时应马上使用肾上腺素、地塞米松或异丙嗪等抗过敏药物进行紧急抢救。发生迟发性免疫反应的猪只可使用解热镇痛及抗菌消炎药品进行对症处理。对有过敏反应而使用治疗措施的猪只应做好记录,待康复后2周时再重新补注一次。

S851.33

A

1673-4645(2013)11-0049-02

2013-06-19

猜你喜欢

蓝耳会泽县稀释液
6种鸡精液冷冻稀释液以及冻后保存条件比较
猪瘟、猪蓝耳、猪伪狂犬抗体监测结果分析
不同精液稀释液对海扬黄鸡配套系亲本精液品质的影响
阻断式PRRSV免疫抑制试验
不同缓冲液添加大豆蛋白冷冻奶牛精子试验效果研究
会泽县黑颈鹤保护取得的成效与潜在威胁
会泽县中学健美操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商品化蓝耳病疫苗的市场概况
稀释液营养剂对常温保存奶山羊精液品质的效果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