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诊药房药剂师调配儿童药品时的注意事项

2013-01-22刘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11期
关键词:皮试药剂师交代

刘红

门诊药房药剂师的职责是指导患儿正确使用药物,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最大得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药剂师在调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药物的储存条件 思连康,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用于结肠炎,慢性肠炎,习惯性便秘,急慢性腹泻,腹胀腹痛等,是儿童用药里常用的益生菌。适宜的贮存温度为2~8℃,应特别交代患儿家属放至冰箱冷藏。另外一些生物制品,如丙种球蛋白、干扰素等,也需冰箱2~8℃贮存,温度对药物效价有影响,温度过高或过低,效价会降低,达不到预期效果。蛋白质类药物,如贝复剂和贝复舒,也应避免置于温度过高或过低的环境下,需要2℃ ~8℃冷藏,所以药剂师对此类药物调剂时,应特别交代清楚药物的贮存条件,冰箱冷藏2℃ ~8℃。并注意冷藏和冷冻的区别,若误放入冷冻层,会破坏药物的构造而失效。

2 药物的使用方法

2.1 剂量 儿童服药时,药物的剂量,大都是按照儿童的体重计算得来,年幼儿剂量偏小,而年长儿,特别是体重过重儿,剂量偏大。医生开具的处方上,药物剂量常以单位 g,mg,L,ml等描述,药师在调配时,应避开这些专业术语,如一次半包或量杯上的几小格,半片,四分之三片等来交代给患儿家属。用药时间处方上常以tid,bid,prn表示,药师在贴标签及交代时,应直接交代患儿家属一天三顿或每几小时一次或必要的时候。剂量的交代尤为重要,儿童的服药量一般都不大,若剂量交代错误,会达不到治疗效果,严重可能威海病儿。

2.2 不同剂型的正确使用

2.2.1 口服药 交代口服给药的药物时,应注意牛奶,果汁等食物对药物的影响,3岁以内的婴幼儿最好不要用片剂,应首先选择液体制剂、泡腾片、干糖浆剂、冲剂或果味型咀嚼片,对于婴儿尤适宜滴剂,剂量容易掌握而且服用方便。用适宜的量具以小体积或以滴计量的口服溶液剂、口服混悬剂、口服乳剂的液体制剂称为滴剂。很多患儿家属误以为滴剂是滴入鼻中的药,事实上是错误的。一些新生儿家长对于如何给小宝宝用药很紧张也很困扰,给新生儿喂药前,也可先喂几口奶,再喂点药,反复这样做,直至将药喂完,然后将宝宝竖起轻拍背部,以防反胃呕吐。但应注意,喂药之前不应喂饱奶,以免宝宝拒绝服药。也不可将药和乳汁混在一起喂,因为两者混合后可能出现凝结现象或者降低药物疗效。

2.2.2 外用药 滴耳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很多患儿家属也不清楚,正确的方法是:轻轻将耳垂向下及后方拉,将滴管吸满药液,滴入规定滴数的药物。滴管用完后不要冲洗或擦拭,重新放进瓶中并拧紧瓶子,以防受潮。滴鼻时,头向后倾,然而使用喷鼻剂时,头不要往后倾,很多家长在使用这些外用药时,并不注意这些细节。外用药膏和乳剂时,应先将皮肤清洗,擦干,涂药后,轻轻按摩,使药物进入皮肤。这些细节,也许交代给病患家属,正确用药。

2.2.3 液体药物 液体药物有很多种用法,一些外用于皮肤,一些用于眼睛,耳朵,鼻子或喉咙,另外还有内服药物。药剂师在调配时应注意此液体制剂是何种用途,并交代清楚,以免患儿误服。一些药物是混悬液,如美林,布洛芬混悬液,在用前一定要振摇均匀,这样每次使用时才能保证成分一致,这些注意点都应当转达给患儿家属。

3 避免重复用药

一种药物可能有多重商品名,比如抗生素里的恒运和希克劳,它们的有效成分均为头孢克洛;只是剂型不同,前者为片剂,后者为颗粒剂。患儿家属会误以为是两种药物,在服用一种时,同服另一种,而造成重复用药。药师在审核处方后,应向家长交待清楚哪些是同类药物,或咨询医生意见,避免重复用药或超剂量用药,不但达不到治疗效果,过量用药还可能危及生命。

4 密切注意不良反应

凡用药后产生与用药目的不相符的并给患者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不良反应。儿童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常会被家长忽视,应提醒患儿家属在给儿童服药后也要密切注意不良反应,出现任何严重的不良反应,应立即与医生联系,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或可能对药物过敏。

5 其他

一些需要做皮试的药物应该特别注意,如β内酰胺类药物,青霉素易发生过敏反应,因此在接方时应首先询问是否做过皮试,出示皮试单,检查皮试结果及青霉素的批号,若更换了批号,应重新做皮试,只有在确定了皮试结果阴性后,才能调配。有青霉素过敏史,在使用青霉素类口服药或头孢类药物时,都应先皮试,避免出现过敏反应。药物治疗在小儿保护健康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当患儿家属取到药品时,药剂师在第一时间对患儿家属进行用药指导,让患儿在适应的时间,正确的方法使用药物,对患儿的康复,起着很关键的作用,药剂师应当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把好窗口传递信息这一关。

猜你喜欢

皮试药剂师交代
我院头孢菌素皮试情况及经济学分析
药物皮试知多少
药剂师星星狐
何时结婚都不晚
何时结婚都不晚
药物皮试知多少
给我个交代
交代
交代
盗墓者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