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治疗方法体会

2013-01-22王光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11期
关键词:断流贲门胃底

王光杰

门静脉高压症是重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引发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是晚期肝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断流术是在于使用手术方法阻断食管胃底静脉与奇静脉和半奇静脉之间的异常血流,预防和治疗曲张血管的破裂出血,同时由于减少了自发分流的血流量,也有助于改善肝脏的门静脉血流灌注[1]。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60例行断流术治疗疗效满意,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中,男53例,女7例。年龄32~68岁,平均48岁。CT示所有病例均有程度不同的脾肿大,肝功能正常。消化道出血36例,20例胃静脉曲张,3例食管静脉曲张,19例胃食管静脉曲张。血吸虫性肝硬化16例,肝炎后肝硬化45例,胆汁性肝硬化3例。

1.2 方法 采用持续硬膜外或静脉复合麻醉。阻断门静脉流向奇静脉的反常血流,达到止血目的。如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手术包括切除脾脏减少门静脉血流、结扎切断从胃角切迹到贲门以上6~8 cm范围的胃和食管周围的血管,包括高位食管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在完成断流之后,行食管的切断吻合:于胃底前壁大弯侧切开胃壁3~5 cm,将28号或引号管型胃肠吻合器经胃壁切口置入食管内,在贲门上2~3 cm处横断并吻合食管,退出吻合器,缝合器关闭胃底部切口;游离上半胃行浆膜化缝合。双重结扎、切断胃冠状静脉。

2 结果

60例患者痊愈出院,术后有并发症18例,腹水6例,肺部感染4例,左膈下积液4例,门静脉血栓形成2例,切口感染2例,住院15~24 d,平均住院时间20 d。

3 讨论

当门静脉系统的血液回流受阻、血液淤滞,致肝门静脉压超过2.35 kPa(24 cmH2O)而引起脾大、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呕血、便血以及腹水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称为门静脉高压症。90%的门静脉高压症是由酒精性肝硬化引起,在我国,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中有90%以上系由肝硬化引起,而由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硬化居于首位,约占68%。门静脉高压症导致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是致死的主要原因。

门静脉高压症所设计的各种治疗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逆转肝脏病变,只能防治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脾功能亢进以及顽固性腹水等并发症。但手术创伤也会对肝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长期以来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治疗方法无法取得一致意见。无论选择哪种方法,肝功能的状况均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根据肝功能的好坏和并发症的严重程度来选择方案,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以早期治疗、持续治疗、终身治疗和内外科联合治疗为基本原则。

门静脉高压症时,门静脉系统和体循环系统之间的侧支循环开放,其中具有临床意义的当属食管胃底血管系统与奇静脉和半奇静脉之间的静脉短路通道开放。在高压的门静脉血流驱动下,食管胃底的黏膜下血管纡曲,扩张,将高压的门静脉血流引入低压的胸腔,最后通过奇静脉和半奇静脉进入上腔静脉,使得血流不畅的门静脉血流不通过肝脏而直接汇入腔静脉,有助于减轻门静脉系统的瘀血和高压,其本身就是机体的一个保护代偿机制。但是,这种代偿机制不是没有“代价”的,由于黏膜下大量血管的纡曲和扩张,黏膜表面实际上是处于一种瘀血和灌注不足的状态,在食物的磨损,吞咽运动,甚至胃酸返流、呕吐、咳嗽等情况,曲张静脉可以自行破裂而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断流术的理论基础就是在于使用手术方法阻断食管胃底静脉与奇静脉和半奇静脉之间的异常血流,预防和治疗曲张血管的破裂出血,同时由于减少了自发分流的血流量,也有助于改善肝脏的门静脉血流灌注。本手术方式与与分流术比较,手术操作较为简单,术后肝功能损伤较轻,肝性脑病的发生率较低,但是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复发率较高。断流术要点为双重结扎、切断胃冠状静脉[2]。紧贴胃小弯完全切断、结扎自胃小弯切迹至食管下端的所有冠状静脉,胃小弯创面做间断浆肌层缝合。完全游离食管下端、贲门、胃底和胃小弯。亦可用管状吻合器在食管下端和胃贲门部做切断、再吻合术,以达到完全断流的目的。

[1] 石运明,卞永生.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临床精粹,2003,18(1):59-60.

[2] 彭淑镛,陈晓鹏.断流术后再出血的治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3):135.

猜你喜欢

断流贲门胃底
全世界超过一半河流每年断流
全球超半数河流每年至少断流一天
村口的老人
急诊内镜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分析
农民
3D腹腔镜下巨大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胃底折叠术的临床应用
改良三明治法同步与序贯联合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比较
腹腔镜下贲门肌层切开术及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分析
经腹腔镜Nissen与Toupet胃底折叠术治疗GERD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