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体会

2013-01-22陈红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11期
关键词:植入术晶状体乳化

陈红新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安全、简便、高效,成为经济不发达地区白内障复明的主要手术方式。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全部使用国产设备,完成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1256例(1375眼),经过术后随访,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56例(1375眼),男576例(606眼),女680例(769眼),年龄15~98岁,60岁以上857例,老年性白内障1228例(1332眼),并发性白内障23例(38眼),外伤性白内障5例(5眼),术前视力,光感~0.25,晶状体核硬度采用LocsII分类方法分级,患者Ⅲ、Ⅳ级核多见。术前常规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及A/B超检查。

1.2 手术方法 术前按内眼手术常规准备,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0.4%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表面麻醉,必要时2%利多卡因球后麻醉,采用巩膜隧道切口,距角膜缘后约2 mm,隧道向前达透明角膜缘约1~2 mm穿刺入前房,前房注入黏弹剂,开罐式截囊或环行撕囊,囊袋直径6~7 mm,水分离晶状体核及皮质,扩大切口至5.5~6.0 mm,旋转晶状体核至前房,在晶状体核前方及后方注入甲基纤维素,并轻压切口后唇,娩出晶状体核,注吸残留皮质,植入人工晶体于囊袋内,皮罗卡品缩瞳,冲洗出残留皮质及黏弹剂,涂四环素可的松眼膏包盖。若有后囊破裂,破口较小,无玻璃体脱出,注入黏弹剂堵塞破口,植入人工晶体后再抽吸残留皮质,若破口较大,充分缩瞳,上方作虹膜周边切除,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

2 结果

2.1 术后视力 术后二周矫正视力,<0.05者8眼(0.6%),0.05~0.25者246眼(17.9%),0.3~0.5者 523眼(38.0%),0.6以上者598眼(53.5%)。

2.2 术中、术后并发症 角膜水肿15眼(1.1%),后囊膜破裂36眼(2.6%),前房出血8眼(0.6%),术后高眼压21眼(1.5%),未发生驱逐性出血、角膜失代偿、感染性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

2.3 低视力原因分析 本组病例,视力≥0.05者1367眼,脱盲率99.4%,视力≥0.3者1121眼,脱残率81.5%;部分患者未脱盲或脱残的主要原因为合并有眼底疾病,其中主要有近视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黄斑变性、视神经萎缩、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由于晶状体混浊,术前未能发现,与手术操作无直接关系。

2.4 其他 术中后囊膜破裂36眼,22眼破裂口较小,人工晶体植入囊袋内13眼、植入睫状沟9眼,8眼伴有玻璃体脱出,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未能1期植入19眼,其中7眼超高度近视(计算人工晶体度数在-2D~+3D),人工晶体植入率98.6%。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均寿命的延长,白内障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之势,白内障手术治疗明显滞后于其发病速度,白内障康复工程仍是一个亟带解决的问题[1]。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广大农村地区仍是复明的重点,寻找一种疗效稳定、经济实惠的手术方式十分关键,Phaco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均能获得良好的术后视力。但超声乳化合并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价格昂贵,积极推广尚需时日。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手术成本低、技术易于掌握、视力恢复快、适应证广泛等优点,是目前治疗白内障简便而有效的方法,非常适合在基层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应用。

笔者体会:每个手术步骤都很重要,一点小的失误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良好的隧道、成功的撕囊更是手术的关键所在,制作良好的巩膜隧道切口,内切口在眼压作用下形成活瓣自闭,操作时前房不塌陷,自闭性好,术后不易漏房水,引起散光小。无论如何强调截囊的重要性都不过分[2],术前瞳孔要尽量散大,使整个撕囊过程在直视下进行,撕囊口直径不小于5~6 mm,以免挽核困难,造成后囊膜破裂和悬韧带损伤。不用晶状体圈匙挽核,降低了器械进入前房次数和对后囊膜的压力,减低后囊的破裂。

[1] 赵家良.视觉“2020”行动与我国防盲、治盲工作.中华眼科杂志,2002,38(10):123.

[2] 何守志.眼科显微手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08.

猜你喜欢

植入术晶状体乳化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利伐沙班用于股腘动脉粥样硬化闭塞支架植入术后的临床观察
白内障手术,该选哪种晶状体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一种与眼镜配套的眼晶状体剂量计佩戴装置的设计
简析一种新型乳化沥青的生产工艺
绞股蓝总皂苷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制备
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术治疗青光眼疗效
干细胞与晶状体再生
黑木耳多糖对大豆蛋白乳化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