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嵩县小麦新品种试验结果与分析

2013-01-22马芳芳马义勇董广同

种业导刊 2013年3期
关键词:耐旱性成穗率半冬性

马芳芳,马义勇,董广同

(1.嵩县农业科学试验站,河南 嵩县 471411;2.河南嵩县种子管理站)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参加试验23个品种分别是:周麦22、周麦23、周麦24、周麦25、众麦998、众麦1号、众麦2号、新麦26、新麦21、怀川916、平安8号、中育12、舜麦1718、开麦20、许316、04中36、西农3517、丰德存麦1号、良星66、太学7号、豫教5号、洲元9396、藁麦2018,以周麦22为对照。

1.2 试验设计

本试验采用顺序排列,不设重复,共设计23个小区,小区长53m、宽3.2m,小区面积169.6m2,试验四周各留走道1m,走道外设保护区。

1.3 试验地基本概况

试验安排在位于嵩县阎庄镇内的嵩县农业科学试验站试验田内,该试验地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地力均匀,质地轻壤,前茬为玉米,周边无村庄和障碍物。经洛阳市农业科学院化验,土壤有机质含量14.5g/kg,有效磷5.1mg/kg,速效钾140.1mg/kg,属中上等肥力条件。

1.4 试验地田间管理

玉米收获后,于10月12日机耕,深度25cm,耙地三遍,每667m2底施45%氮磷钾复合肥50kg,播种时间10月16日,每667m2播量8kg,3月20日中耕一次,灌浆期人工除草一次,6月11日收获。

1.5 试验调查记载

田间观察调查记载物候期、抗逆性及生长情况等;出苗后定点调查记载群体结构;成熟后抽样进行室内考种,调查记载有关经济性状。6月11日用小型联合收割机实打实收,晒干后称其小区产量,折合每667m2产量。

2 品种展示结果

2.1 良星66

属半冬性多穗型中熟中筋品种,每667m2平均产量为540.86kg,居参试品种首位。幼苗半匍匐,叶细、青绿色,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中等;株高84cm左右,株型较紧凑,旗叶短宽上冲;穗层较整齐,穗纺锤形,籽粒角质,叶锈、赤霉、叶枯病等轻度发生,饱满度、熟相中等,后期有一定的耐旱性,灌浆速度较快。

2.2 周麦23

属弱春性大穗型中熟中筋品种,每667m2平均产量523.14kg,居23个参试品种第二位、幼苗半直立,分蘖力强,成穗率中等;株高74cm,株型半紧凑,旗叶上举,茎秆有弹性;长方型大穗,穗层整齐,穗粒数多,白粒、籽粒角质;叶锈、叶枯病中度偏重,赤霉病中度,成熟落黄好;饱满度中等,中后期有一定的耐旱性,灌浆速度快,对水肥条件要求较高,增产潜力大。

2.3 丰德存麦1号

属半冬性多穗型中晚熟强筋品种,每667m2平均产量为512.93kg,居23个参试品种第三位。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强,成穗率中上等;株型稍松散,腊质层厚,叶片细长内卷,上冲,株高73cm,茎秆弹性一般;纺锤型穗,穗层整齐,长芒,小穗,码稀;籽粒稍长,角质,叶锈、赤霉、叶枯病等轻度发生,饱满度中等、成熟落黄好;中后期耐旱性较好,根系有活力,叶功能期长,耐后期高温,灌浆速度快。

2.4 豫教5号

属半冬性多穗型中晚熟中筋品种,每667m2平均产量为505.62kg,居23个参试品种第四位。幼苗半匍匐,分蘖力较强;株高80cm,株型松散,穗下节短;长方型穗,小穗排列较密,穗层整齐,籽粒角质,均匀;叶锈、叶枯病中度、赤霉病等轻度发生,饱满度中等,成熟落黄好;受倒春寒影响,有虚尖现象,中后耐旱性较好,根系有活,叶功能期长,灌浆速度慢。

2.5 新麦21

属弱春性偏半冬多穗型中晚熟中筋品种,每667m2平均产量为503.92kg,居23个参试品种第五位。幼苗半匍匐,分蘖中等,成穗率高。株高75cm,株型紧凑,旗叶上冲,茎秆弹性好;穗层整齐,穗长粒多,结实性好,籽粒半角质;叶锈、叶枯病、赤霉病等轻度发生,中后期耐旱性较好,耐后期高温,灌浆速度快。

2.6 舜麦1718

属半冬性多穗型中晚熟强筋品种,每667m2平均产量为502.82kg,居23个参试品种第六位。幼苗半直立,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株高75cm,株型半紧凑,茎秆较细,弹性好;穗纺锤型,结实性好,长芒、籽粒角质;叶锈、叶枯病轻度发生,赤霉病中度发生,饱满度中等,成熟落黄一般;中期耐旱性一般,后期耐旱性较好,耐后期高温,灌浆速度快。

2.7 周麦24

属半冬性多穗型中晚熟中筋品种,每667m2平均产量为497.09kg,居23个参试品种第七位。幼苗半直立;分蘖成穗率一般;株高72cm,株型紧凑,旗叶宽大直立,茎秆弹性强;长方型穗,短芒、穗大,均匀,结实性好,籽粒半角质;赤霉病中度发生,饱满度较好,成熟落黄一般;中期耐旱性一般、后期耐旱性较好,耐后期高温,灌浆速度一般。

2.8 洲元9369

属半冬性大穗型中熟强筋品种每667m2平均产量为493.01kg,居23个参试品种第八位。幼苗半匍匐,分蘖率高,成穗率低;株高78cm,株型适中,叶片窄短上冲,茎秆粗壮;长方形穗,穗层整齐,穗粒数多、角质;赤霉病中度发生,其余轻度发生,饱满度较好,成熟落黄差;中后期耐旱性好,耐后期高温,灌浆速度快。

2.9 太学7号

属半冬性多穗型中熟中筋品种,每667m2平均产量为492.93kg,居23个参试品种第九位。幼苗半匍匐,叶色浓绿,苗期长势壮,冬季抗寒性一般,分蘖率高,成穗率低;株型略松散,旗叶及下部叶片较小,蜡质厚,穗下节长,株行间通风透光性好,株高73cm,茎秆偏细、富有弹性;穗长方型,穗层厚,短芒,穗较大,结实性好,籽粒半角质;叶锈中度偏轻、饱满度较好,成熟落黄一般;中后期耐旱性好,耐后期高温,灌浆速度快。

2.10 中育12号

属半冬性多穗型中熟偏早中筋品种。每667m2平均产量为475.17kg,居23个参试品种第十三位。幼苗半直立,分蘖力强,成穗率中等;株型紧凑,旗叶直立,株高83cm,茎秆较粗壮,秆质硬;穗层整齐,长相清秀;穗较匀称,结实性好,穗粒数多;籽粒半角质,较饱满,叶锈、赤霉中度偏轻,成熟落黄好;中后期耐旱性好,耐后期高温,灌浆速度快。

2.11 周麦22

属半冬性大穗型中熟中筋品种,每667m2平均产量为471kg,居23个参试品种第十五位。幼苗半匍匐,分蘖力中等,成穗率中等。株高80cm左右,株型较紧凑,茎秆弹性好,抗倒伏能力强;穗层较整齐,旗叶短小上举,植株蜡质厚,长相清秀,籽粒半角质,饱满度一般,叶枯病中度发生,成熟落黄好。中后期耐旱性好,耐后期高温,灌浆速度快,目前是嵩县比较理想的当家品种,应继续扩大推广利用。

2.12 开麦20

属弱春性中大穗型中早熟中筋品种。每667m2平均产量为460.35kg,居23个参试品种第十六位。幼苗直立,分蘖力中等,成穗率中等;株型偏紧凑,株高74cm,旗叶较宽上举,结实性好;穗层较整齐,小穗较密,籽粒半角质,饱满度好,叶锈中度发生,春季有轻度冻害,黑胚率偏高,成熟落黄好。中后期耐旱性好、耐后期高温,灌浆速度快。

3 结果与分析

3.1 产量结果

各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产量最高的品种良星66平均每667m2产量为548.2kg,最低的品种04中36平均每667m2产量412.1kg,分别比对照周麦22增产16.39%和减产12.5%。

比周麦22增产的品种有14个。增产达极显著的有良星66、周麦23;增产较为显著的有丰德存麦1号、豫教5号、新麦21、舜麦1718、周麦24;洲元9396、太学7号、西农3517、周麦25、藁麦2018、中育12、平安8号七个品种虽比对照增产,但不明显。

比周麦22减产的品种有八个,分别为04中36、众麦2号、众麦998、许科316、新麦26、怀川916、众麦1号、开麦20。

3.2 生育期

各参试品种生育期在227~237d之间。生育期比对照长的品种仅有豫教5号,比对照晚熟2d。比对照表现早熟品种有11个,分别是周麦23、众麦998、怀川916、中育12、舜麦1718、开麦20、04中36、西农3517、丰德存1号、良星66、太学7号,早熟1~6d。其余品种生育期与对照相同。

3.3 群体结构

3.3.1 基本苗 各参试品种苗期每667m2群体总茎数为14.9~16.3万,最少的是豫教5号,最多的是新麦26。

3.3.2 最高群体 各参试品种每667m2最高群体总茎数最大值在73~87万之间,最多的是许科316,比对照多6万,最少的是藁优2018,比对照少8万。

3.3.3 穗数 各参试品种每667m2穗数在28.39~46.56万之间,每667m2最多的是藁优2018,成穗46.56万,最少的是洲元9369,成穗28.39万。

3.3.4 穗粒数 各参试品种穗粒数在26.47~44.3粒之间,洲元9369每穗粒数最多,为44.3粒,众麦1号每穗粒数最少,为26.47粒。

3.3.5 千粒重 各参试品种千粒重在35.9~48.83g之间。千粒重最高的品种是太学7号,为48.83g,最低的品种是许科316,仅35.9g。

[1]朱佩.2008-2009年度开封市小麦新品种展示结果分析[J].种业导刊,2009(09):28-31.

[2]沈恩庭,房春兴.淮北地区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0(17):30.

[3]张锋.漯河地区小麦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种业,2013(01):33-34.

[4]杨沛,姜兴余.加快推进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配套普及的思考[J].中国种业,2011(07):25-26.

[5]张志明.小麦新品种平安7号配套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2(01):66.

[6]孙旭亮.开展农作物新品种区域安全性评价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种业,2012(04):21-22.

猜你喜欢

耐旱性成穗率半冬性
甘蓝型油菜苗期耐旱性综合评价与耐旱性鉴定指标筛选*
揭示PTP类核苷酸酶的抗旱作用(2020.2.16 莱肯生物)
介绍四个优良小麦品种
水稻应用生物碳硅肥效果研究
推介三个优良小麦品种
水、旱稻抗旱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甘蓝型半冬性油菜品种在西藏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耐旱性鉴定与筛选
绿先机复混肥对直播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小麦选育理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