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耐旱性鉴定与筛选

2017-03-09曾德志杨华伟向仕华李霖超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耐旱性

曾德志++杨华伟++向仕华++李霖超++李建修++罗念荣

摘要:用20%的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蒸馏水处理作对照,胁迫处理5 d后,测定各材料的根长和发芽指数的耐旱系数,用以评价不同来源的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种质资源材料的耐旱性。为探究种子品质性状与种子萌发期耐旱性的关系,将所测耐旱性指标与种子品质测试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93份双低材料平均根长耐旱系数为0.53,平均发芽指数耐旱系数为0.93,两指标变异范围均较大,表明该批油菜品系耐旱性具有丰富的遗传差异,其中26份材料具有较强的耐旱性,可以作为耐旱性材料加以利用。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发芽指数耐旱系数与所测品质性状关系不显著,仅与根长耐旱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根长耐旱系数与硬脂酸和二十碳烯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含油率和硫代葡萄糖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初步推测在双低油菜抗旱品系的选育过程中,应注重低硬脂酸、低二十碳烯酸、低蛋白质和高油材料的选育。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耐旱性;评价与筛选

中图分类号:S634.3;S3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01-0010-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01.003

油菜是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的油料作物之一,中国是油菜的主产国,种植面积约700万hm2,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3。中国油菜种植面积广泛,主要分布在西北、长江流域及中部地区[1]。但因西北地区常年缺水,长江流域又季节性干旱,所以严重影响中国油菜生产[2-4]。因此,选育耐旱节水、高产稳产的油菜品种是减小旱灾损伤、扩展油菜种植区域、发展节水农业的有效途径之一。

随着对作物抗旱机制研究的逐步深入,国内外的学者们提出了大量可用于抗旱性评价的指标[5-8]。本试验采用适于大批量品种(系)抗旱性早期鉴定的聚乙二醇(PEG-6000)高渗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通过对93份双低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种质资源进行抗旱性筛选鉴定,以期筛选出具有较强抗旱性的种质资源。

1 材料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研究选用的93份材料是从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种质资源中随机筛选出的双低油菜品系。各品系材料准备颗粒完整、大小均匀的种子1 000粒,分装于培养皿中。

配制20%的PEG-6000溶液作为处理液, 蒸馏水作为对照液。

1.2 试验方法

1.2.1 耐旱性鉴定 ①消毒准备。用1%的次氯酸钠溶液将各品系材料种子消毒15 min,再用蒸馏水冲洗掉种子上残留的消毒液。在直径9 cm的培养皿中放置3层滤纸,再将消毒后的种子分别放置于培养皿中,每个培养皿放置50粒油菜种子。②试验处理。分别用蒸馏水和20%的PEG-6000溶液处理,每个品系2个处理,3次重复。③培养及性状调查。每个培养皿中加入相应的PEG渗透液10 mL,加盖后置于24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5 d后统计发芽率和发芽指数[9],并从每个培养皿中随机挑选10株幼苗测量根长和芽长,计算其平均值,并计算其耐旱系数,计算公式为:幼苗各性状耐旱系数=该性状处理表现/该性状对照表现。

1.2.2 品质测试 采用FOSS近红外分析测试仪测定。

1.2.3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和DPS V6.55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耐旱系数测定结果表明,平均根长耐旱系数为0.53,变异范围为0.08~1.26;平均发芽指数耐旱系数为0.93,变幅为0.14~1.68,两耐旱性指标变异范围均较大,表明参试油菜品系存在丰富的耐旱性遗传差异,可以从中筛选出耐旱性较强的品系加以利用(表1)。

根据原小燕等[10]的研究结果,发芽指数耐旱系数>0.90、根长耐旱系数>0.70的材料,可初步认定具有较强的抗旱性。从表1可以得出,具有较强抗旱性的材料有26份,其中编号为63号、17号、9号等材料的耐旱性最强。

相关分析结果(表2)表明,根长耐旱系数与发芽指数耐旱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含油率、硫代葡萄糖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硬脂酸、二十碳烯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其他油菜种子品质性状的相关性不显著。发芽指数耐旱系数仅与根长耐旱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其他品质性状间相关性不显著。说明油菜种子中各品质成分含量对根长耐旱系数影响较大,而对种子发芽指数耐旱系数影响较小。在双低油菜选育过程中,应注重高含油率、低蛋白质、低硬脂酸、低二十碳烯酸的选育,以期更大程度选育出抗旱性较强的材料。

3 结论

郭雪松[11]对油菜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鉴定表明发芽指数可作为种子萌发期耐旱性鉴定的指标。原小燕等[10]通过对田间抗旱性不同的油菜品种进行种子萌发期渗透胁迫试验发现,相对发芽率和相对根长可作为油菜萌发期抗旱性鉴定的指标。本试验采用已有研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抗旱性鉴定指标进行油菜种子萌发期抗旱性筛选鉴定具有可靠性与普遍性。本研究对93份甘蓝型油菜种子进行了抗旱性筛选鉴定,初步筛选出了26份具有较强耐旱性的材料。

通过对油菜种子萌发期耐旱性与种子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分析发现,根长耐旱系数与发芽指数耐旱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含油率、硫代葡萄糖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硬脂酸、二十碳烯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初步推测,在双低甘蓝型油菜育种选育过程中,应注重高含油率、低蛋白質、低硬脂酸、低二十碳烯酸材料的选育,更能选育出抗旱性强的材料。

参考文献:

[1] 王汉中.中国油菜产需形势分析及产业发展对策[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7,29(1):101-105.

[2] 戴清明,吕爱钦,何维君,等.洞庭湖区油菜主要气象灾害发生规律与减灾避灾对策[J].作物研究,2006(2):60-65.

[3] 贵州省成本调查监审局.三季苦旱:对我省农业生产带来什么样的影响[J].当代贵州,20l0(7):14-15.

[4] 熊守权,刘银秀,倪曙珍,等.气候对荆州市油菜生产的影响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09,48(6):1330-1333.

[5] 黎 裕.作物抗旱鉴定方法与指标[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3, 11(1):91-99.

[6] 孙彩霞,沈秀瑛.作物抗旱性鉴定指标及数量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2,18(1):49-51.

[7] 龚 明.作物抗旱性鉴定方法与指标及其综合评价[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89,4(1):73-80.

[8] 朱永波,张仁和,卜令铎,等.玉米苗期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08,17(3):143-146.

[9] 张从宇,张子学,崔广荣,等.赤霉毒素对小麦幼胚愈伤组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种子,2005,24(9):4-8.

[10] 原小燕,符明联,何晓莹.不同抗旱性油菜种子萌发期抗旱指标比较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2,30(5):77-81.

[11] 郭雪松.油菜种质资源耐旱性的鉴定[D].重庆:西南大学,2009.

猜你喜欢

耐旱性
大豆转录因子基因GmbHLH130克隆及在干旱胁迫中的功能分析
不同耐旱性紫花苜蓿干旱胁迫下生理响应和转录调控的差异研究
甘蓝型油菜苗期耐旱性综合评价与耐旱性鉴定指标筛选*
揭示PTP类核苷酸酶的抗旱作用(2020.2.16 莱肯生物)
水、旱稻抗旱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扁桃及普通桃品种的叶片解剖结构及耐旱性分析
甘薯耐旱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