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沙老城区的街巷格局和结构

2013-01-03陈先枢

长沙大学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正街街巷老街

陈先枢

(长沙大学长沙文化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03)

一 长沙老城区的街巷格局和类型

长沙老城区的街巷格局受所在城市的地理环境、城池布局乃至风物民俗的影响和制约。

长沙从宋代一直至1924年城墙拆除前,绕城7公里的城墙开9座城门,即西临湘江4座,东向2座,南向1座,北向2座。从城门口入城都为宽敞的正街,正街与正街之间有许多横街,横街之间还有小巷,纵横交错,构成了整个城市的街巷骨架。从四面城门的数量差异来看,南北方向、东西方向的城门都不是对称的,没有形成“十”字形或“井”字形的中轴线。南面黄道门俗称南门,北面湘春门俗称北门,南门入口大街叫南正街,北门入口大街叫北正街,但南正街与北正街既没有贯通,也不在一条直线上,北正街大约向西偏离南正街50米。古长沙城东西方向也无贯通的主干道,西面四门入口大街小西门正街、大西门正街、潮宗街、通泰街与东面二门入口大街浏正街、小吴门正街更无法对接,而呈犬牙交错之状。这是因为长沙是一座山水之城,城墙的走向、街道的走向都是随山势、水势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长沙的街巷不可能形成北方城市那种棋盘式格局,而是不规则的蛛网式格局。但是古人还是讲礼制的,在不受地理条件限制的地段,还是要讲南北中轴线对称的,还是有许多局部的“十”字形或“井”字形街道,因此在大蛛网内布满着小棋盘,只不过小棋盘之间无法对接罢了。在长沙东南部山峦起伏之地,更多的是曲尺形、Z形、S形、T形街巷,颇有曲径通幽之感。从下面清光绪三年(1878)《善化县志》省城图(见图1)可略见这种街巷格局:

图1 清光绪三年(1878)《善化县志》省城图

这些街道,就连接方式与街道形状而言,可分成以下类型:

1.正街:一般为城门入口通往城中的街道,是老城的主干道、全城的枢纽,代表着全城的气魄,路面宽广。如长沙南正街、北正街、浏正街、大西门正街、小西门正街等,都是主要的中心街。正街与横街相互垂直,呈十字形。有的十字大街东西不直通,也有的十字大街南北也不直通。不直通的原因有的是地理条件的限制,有的则是从军事防御角度进行规划的。

2.长街:长街相对于短街而言,也是城池的主干道之一。长沙的东长街、西长街系明代仿北京东长安街、西长安街而建。

3.窄巷:老城街道由于用地紧张,往往出现房屋相连,街道狭窄的状态。每个里坊再用十字街划分,街后还有“坊曲”(街坊中的小巷),坊曲十分狭窄,大多是穷人居住的地方。最窄的小街叫做墙缝,两侧都是大院墙,墙与墙之间的一条缝隙,只能一个人行走或二人并行。黎家坡、谭家湾内便有名为“一人巷”的小巷。

4.口袋路:由于老城内房屋密集,大宅占据了小巷的部位,因而出现袋状路。北方称为“死胡同”,湖南称为“断头路”。死胡同车马行人无法穿行,格外安静。行人一旦误入,只得原路返回,很不方便。

5.斜街与曲巷:城中若有水沟、河道,便会产生斜街和曲路,它打破了方形城池的呆板布局。斜街还能缩短距离,便利行人,如长沙东庆街通往东城浏阳门有一条斜街,其街名便叫“东门捷径”。坊街上有大型建筑,但在坊内还有小路通行,小路多井字路。其中民居排得满满的,其间的小路不直通,是弯曲的,所以叫曲巷。曲路有的为曲尺形,有的为之字形,有的为弧形,还有S形的。长沙太平街与茨山街之间的马家巷、孚嘉巷就是典型的曲巷。

6.环城路:环城路非常普遍,靠城墙而建,有内环和外环之分。环城路有拐角整齐的,有在拐角做弧状的;有环城一周全部贯通的,也有断开的;有明显的,也有不明显的。内环在城墙里,距城墙10米左右。一侧为城墙,另一侧为民房或店铺,长沙称之为墙湾,今存老街名“草墙湾”、“南墙湾”[1]等即是这种类型。外环在护城河之外。古代环城路都没有正规的路面,因为路的一侧是城墙或护城河,一侧是环状路,这种小路,通行的人较少,且是穷困居民,房屋也很破烂。

7.丁字路与端头路:老城中曾有许多丁字路,路不直通。古时是从军事上考虑的。当敌人入城到端头时,我军可从两侧的街道向丁字端进行火力交叉,还能使敌人迷路。端头路是一条路走到端头,因已到城墙根,路不通了,有时环城路也未接通。这样的路在每个城中都有,走到端头,没有什么景物可供观览。

8.裤裆路与对裆路:裤裆路又称岔口路,实际上是一条路通过来,碰上一处建筑或自然山体挡了道,便分成两条路再往前延伸。如文运街向南走被贡院坪(今三角花园)挡住了,就分成了东南方向和西南方向两条路。当两个裤裆形路前后相对时,中间环绕阻挡物的路即成了菱形路。这样形式的路,从一端到另端分岔为两条平行路,到一定长度后,两条路再合而为一,这样人们可以从四面八方进入。这种情况叫做对裆路。

9.河街:即沿河路。城市沿河而建,沿河都有通路。这种通路,旧时路况较差,或为农副产品集散地,或为贫民聚集区。有的河街沿河一侧没有房屋,成了“半边街”,有的沿河一侧也有房屋,但多为“吊脚楼”。湖南的河流大多为“九曲十八湾”,故河街走向也依河流走向而千姿百态,如一字形、曲尺形、U形、Z形、S形等等。河街也有位于沿河城墙内侧的,如上河街、下河街。因湘江水运之便,清代长沙牙行(经纪行)多分布在河街,尤以土果行、杂货行和玉兰片行居多。

二 长沙老街的构造特征

(一)路面

与北方古城街道路面多为土路相比,长沙老街路面多为石条铺就。湖南盛产石材,据有关文献记载,主要有麻石(即花岗石,产于长沙丁字湾、浏阳东乡金钟桥、临湘等地)、青石(产于湘西、湘南及浏阳东乡锁匙湾、长坑等地)、白石、红石(即沙石,产于桃源、益阳等地)等,皆为铺设地面的好材料。近溪涧者,亦用鹅卵石铺路,取携便利,路亦洁净坚固。

长沙用麻石铺路始于清雍正(1723-1736)年间,至光绪初年,无论大街小巷均铺麻石。长沙铺路的花岗石均产自湘江下游的丁字湾,旧时有“丁字湾的麻石五百年长一寸”之说。铺路石均凿成长条形,厚20-30厘米,长60-120厘米,宽30-40厘米,朝天的一面平整,凿较浅的凹槽,以防雨天路滑,朝下的一面则任其粗糙。长条形麻石根据街巷的宽窄,一般按中间横排、两侧直铺的形式,顺路势铺压在土路上,或压在街中的暗沟上。有的街虽绵延数里,仍十分整齐平坦,与街巷两边的民房、店铺相映成趣,显得十分古拙质朴。每逢雨后,素雅的街面被冲洗得干干净净,给人以舒适恬逸之感。化龙池街的麻石铺设方法与潮宗街、金线街稍有不同。前者两侧直铺,中央亦直铺一道麻石,将街面一分为二。后者中间直铺麻石,左右则为横排麻石。有的麻石街的铺设还有一法,即在街中心铺3块并列的石条,两侧还是用土,这是为了节约石料。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因麻石路面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交通运输的需要,长沙市政当局开始实行路面改造计划,到60年代末期,麻石路面全部改造成水泥路面或柏油路面,仅剩下潮宗街、金线街、化龙池、白果园等少数麻石街作为长沙城市变迁的历史见证。

有的老街两侧还铺设有人行道,宽仅1米左右,高出街面15厘米左右,阶沿用石砌或砖砌,路面多为三合土,间或有铺青砖或石板者。直到20世纪30年代城市修筑大马路后,才普遍有了较宽的专用人行道。

(二)下水设施

老街的下水设施分明沟和暗沟两类,大都不设管道。旧时许多城镇街巷两边的下水道多为土质明沟,但长沙老街的明沟要比其他城市先进,多用麻石彻成凹槽或斜槽。

长沙老街更先进的下水设施是地下八大公沟系统(见图2)。八大公沟原名八大御沟,为长沙旧城区内八条自东而西通往湘江的排水沟渠,始建于清雍正(1723-1735)年间,因经皇帝御批,故称御沟。公沟底部、边墙均为麻石,麻石盖板与麻石街面连为一体,深、宽各1米左右。如流经白果园、化龙池的公沟为第七公沟,今存遗迹,已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第七公沟流经东、南、西三区,总长35768米,主沟起自都正街,经红光街、东门捷径、永庆街、丰盈里、白果园、化龙池、大古道巷、晏家塘、南门口,沿西湖路南侧入湘江;接纳高正街、尚德街、解放路、文庙坪、里仁坡、天心路、城南路、马益顺巷等高地支沟来水,汇水面积117.92公顷。

图2 长沙老城区八大公沟走向图

1930-1932年,长沙市政处对一、二、三、七公沟分段进行疏浚,计疏浚长度8400米。1947年,市政府工务局动员20余人,调查淤塞情形,写出了报告。1949年10-12月,市人民政府建设局对八大公沟现状作了调查,组织专业队伍疏沟。1950年,共疏浚公沟14278米,修理改建公沟4675米,挖出污泥5876吨,大部分改成砼质管道。基本解决了当时一些沟段多年淤塞、排水不畅现象。

(三)老街民居和店铺

老街两厢除少数地段为官衙、寺院等建筑所占据外,大多数为民居与店铺。有的老街民居较集中,往往多条街巷连成一片,形而一个个居民区;有的老街店铺较集中,形而一条条商业街。当然也有许多民居与店铺杂处的街道。

长沙老街上的民居具有造型均衡简洁、色调素净明雅的特点。多由前后两个一明一暗的3间房组成,屋体的构架采用“三间四架”、“五柱八棋”的形式,灵活运用吊脚楼穿斗、马头山墙等手法构成多变的形制。中间为一内院种植花木,形制较小者则成为天井,以此作为整个住宅平面布局组合的中枢。房屋的空间高大通敞,便于通风除湿。房顶覆青瓦,墙体刷白粉,其山墙多做成“马头墙”,又称“风火墙”或“封火墙”,用以封闭隔绝邻居可能发生的火灾。

老街民居,反差很大。清末以来,湘军将领及民国湘籍军政要员不少都曾在长沙等古城广建深宅大院、公馆别墅,玉宇琼楼散落四区,花木扶疏,宽敞而气派。而在河街等贫区民,多见低矮破烂的茅屋棚户,伸手触瓦,拥挤潮湿,为无产者聊蔽风雨之所。市井街巷店房,多为木架砖瓦结构或竹木结构。

长沙老街上的店铺大致分为公馆型和当街型。公馆型店铺为砖石墙壁,黑漆木制大门,进大门正中有香案财神,条屏书画,厅上方摆茶几靠椅,陈设富丽堂皇。正厅的一侧为铺房,规模大的店铺正中为花厅,有水池假山、盆景花卉。铺台末端靠正厅处竖黑漆招牌书“老一言堂”、“童叟无欺”等字语。当街型店铺的铺房全部裸露,入夜时用木板嵌合封闭,俗称“关板子”。有的招牌用横幅悬于街心,或用布帘竖挂。茶楼、酒店、当铺则挂一面大旗,旗上写“茶”、“酒”、“当”字样。

(四)街口牌坊

长沙老街旧时许多街口立有牌坊,有石质、木质、砖质之分。有的牌坊名也成为一个时期的地名。如长沙河西“牌楼口”入口处立有“岳麓书院坊”,石质,明嘉清四年(1525)同知严陵创建,上泐“岳麓书院”四大字;“楠木厅”入口立有“护国佑民坊”,楠木所制,原真武宫所立,相传为明吉藩所建;“湘春门正街”(今北正街)入口处立有“宗伯师臣坊”,石质,明天启四年(1624),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讲学士庄天合所立,坊题曰:“泰山梁木,四方名卿,硕彦迁客,骚人舟车所至,登临凭吊者留题户壁常满”。上述三坊,清代屡有修葺[2],至光绪年间犹存。今牌楼口岳麓书院坊已重建,另二坊无存。

明代长沙城牌坊众多,据明崇祯《长沙府志》载:王府坪(今樊西巷一带)有六坊,吉宣王立,坊额分别为“明德懿亲”、“圣勑重褒”、“帝脊忠慈”、“俭慈为宝”、“天眷孝友”、“忠孝贻谋”;南门外有二坊,坊额为“乐善可风”、“上游雄镇”;府署周围有五坊,坊额为“承流宣化”,“会元”(明进士张治立)、“状元学士”、“天官少宰”、“节镇吴粤”;善化县署前有四坊,坊额为“弦歌”、“龙脉先收”、“高步天衢”、“黄榜题名”。另外,大西门内有“柱国”坊,李东阳立;北门有“东官日讲”坊,庄天合立;灵官渡有“道岸文津”坊,宋张栻建,大西门有“三湘胜迹”坊,等等。

长沙老街古潭街西侧原有名为“孝顺坊”的小巷,相传元代有孝女翊剌氏,在此地黄香井旁割股救母。明代这里树起一座牌坊,即孝顺坊,即为表彰翊剌氏的孝道而立。到清末,孝顺坊字迹剥落,渐就倾圮。宣统元年(1909),居民争买坊下地基,终为粮商贺久悌所得。贺将坊石撬倒,欲在此建房,街邻不服,与他展开诉讼。拖到宣统三年,善化县衙才断定坊地仍归地方公有,罚贺出钱若干,又捐得若干,新建一坊,矗立街旁,到民国中期犹有新色。

这些街口牌坊多为麻石构筑,结构大同小异,一般为四柱三门。长沙今仅存的老街石坊为位于西文庙坪巷的“道冠古今”石坊,原为长沙府学宫西入口牌坊,由花岗石砌成,高约10米,宽约6米。石坊始建于明代,清同治五年(1866)重建。学宫东入口原有一座“德配天地”石坊,规制与今存石坊完全相同,惜于“文革”时为作“四旧”拆除。因“道冠古今”石坊的两端被民房卡住,而未拆成,故能幸存至今。古石坊共分三层,最下面的石廊上面有两头凸出的半米高的石狮子,中间有石绣球。第二层雕刻的是石竹、花草。第三层是镂空的石窗,有两条一米来长的鲤鱼。“道冠古今”和“贤关”坊额的上下为“二龙戏珠”镂空浮雕,盘龙错杂,宝珠为飞舞的“中国结”所缠绕,甚为精美。

与牌坊相似的还有里门。古城长沙有许多以“里”为通名的街巷,如太傅里、九如里、三公里、锡庆里、孝友里、同仁里、桐荫里、建湘里、衡清里、西园北里、西陵里、德厚里、宇仁里、江宁里等等,类似于上海的“里弄”,相当于今日的“居民小区”。很多里巷的入口建有里门,多为砖砌。长沙保存得最好的里门为九如里里门。门建于民国时期,为红砖所砌,坊顶系山字形女墙,门上方嵌有汉白玉石额,“九如里”三字为著名书法家黎泽泰所书。

[1]陈先枢.长沙老街的地名文化[J].长沙大学学报,2012,(1).

[2]陈先枢,沈绍光,陈泽珲.长沙名胜楹联选[M].长沙:岳麓书社,2010.

猜你喜欢

正街街巷老街
校园穿新衣
人间烟火,最爱隐秘的街巷美食
老街谣
将英烈记心间
边走边唱
老街中飘起淡淡的乡愁
东门老街
雨中的街巷
老街(外二首)
老城区街巷整治后评价工作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