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WECCL)语料库的中国学生“Without”使用研究

2012-12-29陈莲洁张萍

关键词:构式介词母语

陈莲洁,张萍

(1.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14;2.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96)

用语料库数据对英语为非母语的学习者进行研究分析,在中国正呈现上升趋势,对语料库的研究已涉及从音系到语篇的各个层面。许多学者对中国学生的口语或笔语中某一类特定词类或语言现象进行统计分析[1,2]。也有的学者将中国学习者语料库与本族语者语料库、或其他英语为非母语的学习者语料库做相应的对比分析[3]。很多研究着眼于动词、名词、形容词、冠词以及连接标志语的认知状况和认知错误[4-8]。相比之下,介词、副词的研究分析相对较少,并且集中在常用的高频介词和副词中[9,10],研究低频介词和副词的只有:besides、behind、through,[3,11,12]几乎没有涉及against,before,beyond以及with的低频介词。因此,有必要展开低频介词习得现象的统计研究,以便能更好地揭示介词在二语学习者中介语中的总体特点。

一、介词研究背景

介词可以表达时间,空间,原因,结果,手段,工具,方式,领属等关系,所以介词语义往往具有多义性(polysemic),在基本义(basic meaning)的基础上衍生出比喻义(metaphoric meaning)。一般认为,英语中有100个介词,常见的有38个,最常用的有14个[10]。由于语言类型差异,英语中用介词表达的概念在汉语中必须借助于实义词表达。英语保留了部分屈折后缀,而汉语是完全无屈折语言,因此汉语介词与动词之间的界限不太明显。从词语结构看,英语介词置于动词之后,而汉语的介词则置于动词之前。英语介词不可以省略,汉语中的介词则经常省略[13]:

(1)他们常常不吃早饭去上学:They often go to school without breakfast.

(2)我不知道他在等谁:I don’t know who he is waiting for.

(3)我们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We should serve the people hear and soul.

(4)日本在中国的东方:Japan is to the east of China.

介词在英语中的比例很高,且搭配构式很多:V+P,Adj+P,P+N/NP以及 N/NP+P。齐鸣调查了本族语者语料库发现,介词在BROWN语料库中占12.21%,在LOB中为12.34%。14个常用介词中“of”使用频率最高,接近介词使用总量的30%[9]。桂诗春统计了中国学习者语料库(CLEC),介词的总频次为103201,占语料库的9.64%[14]。王颖检索统计了15个常用介词在上述三个语料库中所占比例,分别是10.43%(CLEC),12.18%(Brown)和12.42%(LOB)[10]。除去as后,前14个介词在各语料库中的比例变为:9.96%(CLEC),11.54%(Brown)和11.76%(LOB)。但是关于中国学生使用介词的情况,桂诗春认为受母语影响,中国学生使用限定词和介词总体偏低,代词偏高。而王颖认为中国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语者使用介词的总体频次没有显著差异,仅仅是to,in,about明显超用,of,as,with,by少用,其中of为严重少用。表1为14个常用介词在Brown,LOB和CLEC中全部介词中的比例,Brown和LOB的数据来自齐鸣的研究[9],CLEC的数据为笔者基于桂诗春公布的数据进行的统计[14]。

表1 14个常用介词在全部介词中的比例

低频介词的研究中,主要从认知语言学、隐喻理论和类典型理论视角来解释介词的多义现象[11,12]。张萍和周静调查了besides在中国学生英语口语笔语语料库(SWECCL)、国际英语学习者语料库(ICLE)和英语国家语料库(BNC)的分布。她们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学习者在笔语中过度频繁使用besides,但是其义项明显低于本族语者和其他国际二语学习者[3]。可见,对于中国学习者低频介词的习得状况必须从调查统计着手,揭示其真实的使用状况,然后寻找其对于外语教学的反拨意义。在低频介词中,without有一些区别于其它介词的特点。根据《朗文当代英汉双解词典》,“without”跟在动词后面的词块搭配只有“do/go without”一例,其余三个是PP结构:Prep+ NP,Prep+ V-ing,Prep+ whclause:

(1)not having,lacking:We couldn’t have done it without John.

(2)(with the–ing form)not: Could you wash it without breaking it?

(3)do/gowithoutsomething,continueasusualin spite of the lack of:If there is no coffee,we’ll have to do without.

无论从句法角度看还是从语义角度看,without都不应该是一个学习难点,本文使用SWECCL中的笔语语料库部分(WECCL)对without的习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希望能勾勒出中国学习者在书面语中使用without的总体特点,并且从母语迁移视角解读这些特点。

二、研究方法

(一)语料来源和数据统计

本研究首先用WordSmith的Wordlist统计了WECCL语料库的基本信息,所得结果如表2所示。第二步,用Concord功能对中国学习者英语书面语语料库(WECCL)进行检索,得到978条初始数据。然后人工逐一复检,删除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得到961例有效项目,without使用在WECCL语料库中占0.092%。

表2 WECCL的基本信息

第三步,根据without的实际使用情况,将它的搭配分为:N,Adj+N,Det+N,Det+Adj+N,Pron,V-ing(without后面只有一个动名词,如without sleeping),V-ing+X,(X为其它成分,和V-ing构成动名词短语,如without taking an exam),which-从句,idiom,误用,无搭配词共11类。然后对这11种情况进行人工分类标注,用SPSS11.5对标注后的表格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如下统计结果(见表3及图1)。

表3 Part of speech

图1 Without搭配频率分布

(二)数据整理

如果不考虑介词前面的动词,介词短语典型构式按照复杂程度可分为三大类:

(1)PP→Prep+NP.其中NP→(Det)+(Adj)+N(介词后接名词性短语,包括代词)。

(2)PP→ Prep+V-ingP(介词后面接动名词短语)。

(3)PP→ Prep+Wh-clause(介词后面接疑问代词或疑问代词引导的从句)。

根据表3及图1数据,把without的使用按照构式类型重新归类,以便分析学习者是否具有without的深度知识。Without后面接名词性短语的分布和接动名词短语的分布情况,分别见表4和表5。

表4 Without+NP的分类分布

表5 Without+V-ingP的分类分布

三、讨论

(一)构式分布

表2数据显示,WECCL总字数为1039013,without使用共961次,占语料库0.092%。同时,笔者又统计了without在CLEC中的使用频次,结果为833次,在语料库中占0.078%,其中 St2(60,0.03%),St3(186,0.093%),St4(157,0.0785%),St5(199,0.0995%),St 6(231,0.116%)。可见,除了在高中生阶段学习者极少使用without外,大学阶段不同组别学生without的使用基本持平,并且随着语言水准的提高而缓慢提高。

表4数据可以看出,“介词+名词性短语”这个构式概念在中国学习者中已基本建立,但是,他们使用的名词短语偏于简单。“Without+N”占29.0%,“without+ Det+N”占24.1%,二者合起来就占了53.1%。也许受写作题材的局限,without money,without hope和without water出现多次,远高于其它名词。 介词加复杂名词短语构式“Without+ Det+Adj+N”使用频率明显降低(6.2%)。“Without+ Pron”占6.6%,“without it/this/that/him”出现频率很高。这也许可以说明中国学习者词汇和语篇搭配能力相对较差,而且有可能是把代词当成一种篇章衔接手段,使得前后语句关联。

Without单纯接一个动词的情况在英语中确实不多见,更多的时候,是without后面接一个动名词短语。当使用“without+V-ingP”时,多数学生使用的搭配都是高频率的常用动词,wonder,leave home,know it,其中“do sth without saying a word”、“without saying goodbye”、“without noticing it”出现很多次。

第三种构式就是Without+wh-word,共出现4例,全部是without which,没有其它疑问代词引导的从句。例如,“A dictionary is very important,without which we can not learn English well”。其中,without which和它前面的语义成分关联度高,而和后面的句式没有直接语义关联关系。可见,和前面提到的without+Pron一样,中国学生更多的还是把without which当成一种语篇衔接手段,而本族语者会用到“without what/which/whom/whose/...”更为复杂的搭配。

第四个特点习语性表达出现在中国学习者在WECCL中仅仅出现一个:“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几乎没有其它习语性构式搭配(formulaic expressions)。《当代英语习语大词典》列举含without的习语 92条次,其中有些是半固定搭配(semi-idioms):“without a bean,身无分文”,有些是固定搭配熟语(idioms)和谚语(sayings):“without a hitch:成功,无干扰”,“You can’t move in Millom without everybody knowing.在米伦,动一动就会有人知道,即,想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个特点有很大的普遍性。Hinkel注意到“advanced nonnative-English-speaking students in U.S.universities employ excessively simple syntactic and lexical constructions”。他建议,二语学习者的任务除了语法正确外,必须注意“常规用法(routines)”和“程式语(formulaic expressions)”[15]。因此,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呼应了Cook对于“本族语水平”这个概念的质疑:“phrasing the goal in terms of the native speaker means no-one can possibly achieve it;...relative to native speaker’s linguistic competence,learners’interlanguage is deficient by definition”[16]。

(二)错误分析

WECCL中的without错误使用可以分为两类:搭配错误造词现象,两者都可以从中介语视角得到解释。在全部语料库中,涉及without的搭配错误仅有32处,仅占3.3%,错误比例不是很大。如果暂且忽略语义因素,这些错误主要表现为动词形态错误。“介词后面接名词或动名词”这个语法概念从初中语法开始出现,一直是外语教学和测试的重点。但是在实际使用中,-ing标记缺失比例仍然很高:only success without fail(只有成功没有失败),without fail,without dial the number。这符合沈家煊的观点,即,汉语没有形态标记,导致学习者在诸多方面出现中介语的特点[13]。第二类错误尤其值得重视,即,造词现象。当不知道一个确切表达方法时,中国学生会生造一个词组或逐词翻译母语构式。这类构式,在语句局部可能是符合语法规则的,如without history,without brain。但是,从学生造出的整个句子能明显看出学习者过分依赖于母语句子的逐词翻译。从下面几个例句可以看出,即使在高年级阶段,母语迁移痕迹也非常明显

(1)without any ones’seeing./没有人看见。

(2)Anybody without history can only be the child./一个没有历史的人只能是孩子。

(3)We can only see a doer without brain./我们看到做事的人没有脑子。

(4)without a flexible head/头脑不灵活

(5)without ads interruption/不受广告干扰

文秋芳、丁言仁调查了中国学生20个常用频率副词使用情况,提出五个不同等级的使用参数:正确使用(correct use),过度使用(overuse),使用不足(under use),未用(no use)和错用(misuse)[7]。本研究发现,中国学生由于词汇深度知识不足,即使一个常见词汇,其表达方式往往过分依赖高频率常规构式,对常用词汇的掌握也远未接近本族语者的水平。WECCL语料库为南京大学根据该校英语专业四年的笔头语和口头语建立,应该代表中国英语学习者中本科阶段的较高水平。但是,受母语影响,直译,逐词翻译(word for word translation)现象仍很明显,并且在语法标记方面仍然存在明显不足。正如张萍和周静(2007)所言:“本族语者频繁使用的辞典中的首要义项却很少被中国英语学习者和国际二语学习者在他们的口、笔语中使用,出现了使用不足(underuse)现象。语言知识不足时母语迁移的特征非常明显。”[3]学习者词汇宽度与词汇深度发展不平衡是中国课堂环境下普遍的中介语发展特征,我们在教学中更加关注构式搭配(collocation),以及语法和词汇意义的结合[4]。本文只是一个初步研究,后续研究还应该对WECCL语料库中的其它介词使用进行统计,然后和其它相关语料库数据对比研究,以期对外语教学提出切实有效的指导意见。

[1] 文秋芳.学习者语料库研究:第二语言习得和中国英语教学[M]//语料库语言学得研究与应用.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程春梅,何安平.高级英语学习者口语音段错误分析——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1).

[3] 张萍,周敏.“BESIDES”:基于语料库的对比研究[J].国外外语教学,2007(2).

[4] 濮建忠.中国学生英语动词语法和词汇型式使用特点初探[J].现代外语,2000(1):24-44.

[5] 闫丽莉.中国学生英语冠词习得初探——一项基于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的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3).

[6] 王雪文,孙蓝.中国学生英语拼写错误再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4).

[7] 文秋芳,丁言仁.中国英语专业学生使用频率副词的特点[J].现代外语,2004(5).

[8] 郑定明.基于小型预料库的英语写作词汇形式错误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09(1).

[9] 齐鸣.基于语料库的三词复杂介词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

[10] 王颖.中国学习者英文写作中的高频介词研究——基于语料库的对比分析[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11] 金春伟.从认知语义学角度解释英语介词behind的多义性[J].鸡西大学学报,2006(8).

[12] 李小洁.英语介词through的语义结构[D].长沙:湖南大学,2004.

[13] 沈家煊.英汉介词对比研究[G]//杨自俭,李瑞华.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

[14] 桂诗春.基于CLEC语料库的中国学习者英语分析[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15] Hinkel,Eli.Simplicity without Elegance:Features of sentenc⁃es in L1 and L2 Academic Texts[J].TESOL Quarterly,2003(2):275-301.

[16] Cook,Vivian.The goals of ELT:reproducing native-speakers or promoting multi-competence among second language us⁃ers?[Z].SLA topics.Writing topics,2002.

猜你喜欢

构式介词母语
介词和介词短语
母语
介词不能这样用
母语
“不可推导性”作为标准的虚妄:兼评“修辞构式观”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再到语法构式
“XV的(不)是Y”构式探微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
“有一种X叫Y”构式的语义认知考察*——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的接口探索
看图填写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