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肠内营养对昏迷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

2012-12-29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17期
关键词:白蛋白黏膜混合

张 琰

河南省职工医院内科 郑州 450052

现将我院59例昏迷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8-01—2010-12昏迷患者59例,(8≤GCS≤3),男33例,女26例;年龄32~76岁,平均42.56岁。其中脑出血26例,脑外伤17例,脑梗死11例,中毒性脑病5例。随机分成瑞素组(n=30)和混合奶组(n=29),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1 瑞素组:该组患者伤后24h内插胃管,用肠内营养输注泵24h持续均匀输注肠内营养乳-瑞素(华瑞制药)。将瑞素连接营养泵连续滴注,根据患者不同的代谢状况给予适量的营养乳,第1天输注速度20mL/h,输注容量480mL,输注速度每天增加20mL,至第6天增加到125mL,输注容量逐渐增加,至第6天增加到2000mL,输注时间均为24h,以后维持第6天的输注量给予营养支持。

1.1.2 混合奶组:该组患者伤后24h内插胃管,一次投给混合奶200~400mL,6~10次/d,每日总量1 000~2 000mL,中间间隔鼻饲温开水。

1.1.3 注意事项:①总能量按20~25kcal/(kg·d)供给,糖:脂比=5:5,热:氮=100:1。②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5%,脂肪占30%,碳水化合物占55%。③电解质按生化测定结果进行补充和调节,尤其钾、钠、氯、钙等,及时调节;④ 血糖: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决定胰岛素的用法和用量。⑤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营养液内可添加维生素片剂,亦可添加富含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果汁、蔬菜汁等。⑥注入速率与总量遵循由慢到快、由少到多、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总量的1/4~1/3量开始,以1/4~1/3的量逐日递增,5~6d达到全量。⑦营养乳适宜温度37℃~41℃。⑧注饲时,将头抬高30°~45°,注饲后保持半卧位30~60min,防止误吸和反流。⑨注饲前后,用温水50~100mL冲洗鼻胃管,防止食物残留,细菌生长导致腹胀、腹泻等。一般7d更换一次鼻胃管。⑩保持大便通畅,定期检验大便常规及培养,了解肠道菌群及潜血情况。

1.2 观察及检测指标 瑞素组和混合奶组患者分别于肠内营养支持当日与肠内营养支持2周、4周后测定血红蛋白、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糖等营养指标,并观察记录皮肤营养状况、压疮、肺部感染、腹泻、腹胀、应激性消化道出血、肝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2组结果以均数±标准差(BZ_15_1694_320_1782_360)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2组营养状况评价指标比较 (BZ_15_1694_320_1782_360)

2 结果

2.1 2组营养支持前后营养指标比较 (1)瑞素组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较肠内营养支持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奶组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较肠内营养支持前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瑞素组与混合奶组相比,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升高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组患者营养支持后血糖均升高,混合奶组血糖增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组营养支持过程中电解质均有不同程度的紊乱,经调节含量后维持在正常范围。

2.2 2组营养支持后并发症比较 营养支持后,瑞素组的高血糖、呼吸道感染、腹胀或腹泻、应激性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显著少于混合奶组(P<0.05)。见表2。

表2 2组并发症比较 [n(%)]

3 讨论

昏迷患者机体出现高分解、高代谢反应,其代谢为正常基础代谢率的140%;尿氮丢失增多,导致负氮平衡。伤后早期足够的营养供给有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创伤的恢复及神经组织的修复和功能重建[1]。上消化道出血是重型颅脑损伤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高达91%[2],颅脑损伤后3h即可引起明显的胃肠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损害,至伤后72h达高峰,此损害可持续7d[3]。72h内开始肠内营养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12.5%,1周后开始肠内营养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33.33%[4]。全肠外营养可使肠功能恢复缓慢,肠黏膜萎缩,屏障功能受损,易造成细菌易位,增加机体对感染的易感性以及导管性并发症的发生及费用高[5]。肠内营养乳中含有多种营养元素,符合昏迷患者的营养要求,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不仅能够满足机体的能量代谢需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同时肠内营养对维护肠道的形态、胃肠蠕动及营养吸收功能有着重要作用。肠内营养能促进肠黏膜细胞生长和肠黏膜增生,维持黏膜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保护肠黏膜屏障,预防菌群失调或细菌异位。同时对高分解代谢状态下的低蛋白血症得以改善[6]。因此,昏迷患者早期积极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维持内环境稳定和胃肠黏膜的完整、组织器官功能稳定有重要意义。

根据本组研究结果显示,2组营养支持后的指标对比,瑞素组支持后患者的血红蛋白、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均较混合奶支持后升高明显,而混合奶组合并应激性溃疡、高血糖、呼吸道感染、腹胀或腹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瑞素组。

瑞素-肠内营养乳是完全营养制剂,可提供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和能量,满足患者对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需要,瑞素含有的营养成分来源于天然食品,与正常人普通饮食成分相类似,对人体无毒性作用。瑞素作为唯一营养来源,营养均衡,配方完整,性价比高;含动植物双蛋白来源,氨基酸组合完善,能提高蛋白质生物学效价;渗透压低,患者耐受性好,腹泻发生率低;富含中链脂肪酸,快速吸收和供能,促进氮平衡,减少蛋白质消耗,且对肝脏的依赖和影响小,提高肝脏耐受性。并且瑞素还有鼻饲方便、不易污染及适宜的pH值,可以更好地改善营养状况并降低了营养支持中并发症的发生。

[1]Rokyta R,Matejovic M,Krouzecky A,et al.Postpyloric enteral nutrition in septic patients:effects on hepatosplanchnic hemodynamics and energy status[J].Intensive Care Med,2004,30(4):714.

[2]金仙妹,王海燕 .危重病患者早期肠内营养预防应激性溃疡的观察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485-487.

[3]杭春华,史继新,黎介寿,等 .创伤性脑损伤后肠粘膜结构和屏障功能的变化[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5,12(2):94-98.

[4]赵旦,刘惠祥,宋小平,等 .早期肠内营养对预防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作用[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6,3(1):33-34.

[5]全竹富,黎介寿,刘福坤,等 .全肠外营养和消炎痛对创伤后应激反应及蛋白质代谢的影响[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5,20(1):24.

[6]罗前颖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进展[J].右江医学杂志,2007,35(5):30.

猜你喜欢

白蛋白黏膜混合
混合宅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Tiger17促进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一起来学习“混合运算”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窦黏膜脱垂10 例临床效果报道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82例后壁黏膜完整隆凸阴道缩紧术临床观察
混合所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