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发性硬化患者病情演变与tau蛋白关系的研究

2012-12-29焦淑洁滕军放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17期
关键词:多发性脑脊液神经元

焦淑洁 滕军放 卢 宏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郑州 450052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以多发性病灶及缓解复发的病程为临床特征的脱髓鞘疾病,病理改变主要累及白质,造成轴索变性[1]。近年来研究表明自身免疫是其主要发病机制。tau蛋白是含量最高的微管相关蛋白,目前认为tau蛋白是神经元损伤的标记,已在各种神经系统疾病中展开临床研究。然而tau蛋白与多发性硬化之间的关系,仍存在争议[2-3]。本研究通过检测复发-缓解型 (relapsing-remitting,RR)和继发进展型(secondary progressive,SP)MS患者脑脊液和血清tau蛋白浓度及MSSS量表评价疾病严重程度[4]和EDSS量表评价其致残状况[5],来探讨二者的相关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0-01—2011-06于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多发性硬化患者48例,均符合2001年McDonald标准[6],年龄21~62岁,平均(36.2±11.4)岁;男女比例为27∶21,其中34例(71%)RR型,年龄21~52岁,平均(32.8±9.1)岁,男∶女=12∶22,14例SP型(29%),年龄21~62岁,平均(44.5±12.2)岁,男∶女=9∶5。各组间性别构成和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取得全部受试对象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标本的采集:采集 MS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3mL,同时留取患者脑脊液标本5mL,-80℃保存。

1.2.2 扩展残疾状况评分量表(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EDSS)和多发性硬化严重程度量表(multiple sclerosis severity score,MSSS):MSSS量表评价疾病严重程度;EDSS是目前评价多发性硬化患者功能障碍的金标准。采用MSSS量表和EDSS评分量表对MS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采集血标本时的致残状况进行评价。

1.2.3 检测方法:以2 000r/min转速离心血标本10min,收集上层血清,分装入EP管中,-80℃保存,避免反复冻溶。血清及脑脊液的总tau蛋白(total-tau,T-tau)和磷酸化tau蛋白(phospho-tau,P-tau)水平测定分别严格按照Innogenetics公司提供的ELISA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对计量数据进行方差齐性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的计量数据以均数士标准表示,2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tau蛋白水平与EDSS评分之间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tau蛋白检出率及浓度比较脑脊液中 T-tau蛋白检出率为64.6%(31/48例),P-tau蛋白检出率为100%(48/48例)。血清中T-tau蛋白检出率为33%(16/48例),P-tau蛋白为85%(41/48例)。由于血清中T-tau蛋白的低检测率,未对其进一步分析。2组间比较,RR组患者脑脊液中T-tau蛋白浓度明显高于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脑脊液和血清中P-tau蛋白在RR和SP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RR组和SP组血清和脑脊液中tau蛋白浓度比较 (pg/mL)

表2 RR组和SP组患者MSSS和EDSS评分比较 (BZ_15_1694_320_1782_360)

2.2 2组患者MSSS和EDSS评分比较 RR组患者EDSS评分2.7±1.0显著低于SP组患者6.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R组患者 MSSS评分5.3±1.8亦显著低于SP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如表2所示。2.3 MS患者tau蛋白浓度与EDSS评分的相关性 MS患者脑脊液中T-tau蛋白与EDSS评分呈负相关(r=-0.58,P=0.0006)

3 讨论

tau蛋白属于神经元衍生蛋白,从神经元胞浆释放,继而进入细胞外液及脑脊液,在健康人脑脊液和血清均可以检测到 。本研究中,T-tau蛋白(脑脊液和血清中分别为64.6%和33%)与其磷酸化成分P-tau蛋白(血清和脑脊液中分别100%和85%)相比,检测率较低。考虑原因为目前检测方法中检测阈值的差异,未能精确测量。

在中枢神经系统,不同的病理机制可能导致不同的T-tau蛋白渗漏模式。在急性疾病,如脑卒中,头部外伤,病毒性脑炎等[7],反映神经元损伤的T-tau蛋白迅速进入脑脊液,继而快速清除。因此发病不久即可以检测到T-tau蛋白,并且只有代表神经元直接损害的T-tau蛋白浓度增加,P-tau蛋白浓度并不增加。而在慢性疾病中,如阿尔茨海默病和克雅氏病,T-tau蛋白不断释放进入脑脊液,因此可以在多个时间段持续检测。在广泛神经元损伤的克雅氏病中,脑脊液中T-tau蛋白浓度显著较高,不伴随P-tau蛋白浓度的可比增长。而阿尔茨海默病,磷酸化tau蛋白形成神经元纤维缠结,可能是P-tau蛋白在脑脊液中浓度增加的原因[8]。

M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病理过程的产生是由于淋巴细胞攻击中枢神经系统少突胶质细胞的髓磷脂鞘所致,脱髓鞘轴突相对保存。随着MS病程进展,炎症过程逐渐被神经退行性病变所替代[9-10]。我们研究发现RR组患者脑脊液T-tau蛋白浓度明显高于SP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可能为SP型患者处于神经退行性病变阶段,神经元密度不断下降导致tau蛋白减少,故而CSF中T-tau蛋白浓度较低。并且在SP患者中,表示残疾程度EDSS评分和疾病严重程度的MSSS均明显高于RR患者,进一步研究发现MS患者脑脊液T-tau蛋白与EDSS评分残疾程度呈负相关。因此可以认为T-tau蛋白浓度间接反映脑神经元的损伤程度,有助于判断 MS的预后。也有研究[3]认为MS组和对照组脑脊液T-tau蛋白的浓度无明显差异。原因可能为在MS急性阶段,tau蛋白从受损轴突释放扩散入脑脊液,随着病变轴突修复,tau蛋白浓度逐渐恢复正常,提示病变有可能恢复或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有限。这说明脑脊液T-tau蛋白浓度在MS患者中的多样性,不同类型患者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

总之,我们的研究表明,MS患者脑脊液中T-tau蛋白的浓度变化,间接反映了脑实质的损伤程度。脑脊液中T-tau蛋白浓度对MS疾病亚型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不同的病理生理过程(SP以神经退行性变为主,而RR则以炎症为主)。但是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确定tau蛋白能否单独作为MS的生物标志物,从而明确 MS的病因,继而提出有效的治疗方法。

[1]Compston A,Cole A.Multiple sclerosis[J].Lancet,2002,359:1 221-1 231.

[2]Terzi M,Birinci A,Cetinkaya E,et al.Cerebrospinal fluid total tau protein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sclerosis[J].Acta Neurol Scand,2007,115:325-330.

[3]Guimaraes J,Cardoso MJ,SáMJ.Tau protein seems not to be a useful routine clinical marker of axonal damage in multiple sclerosis[J].Mult Scler,2006,12:354-356.

[4]Roxburgh RH,Seaman SR,Masterman T,et al.Multiple sclerosis severity score:using disability and disease duration to rate disease severity[J].Neurology,2005,64:1 144-1 151.

[5]Kurtzke JF.Rating neurologic impairment in multiple sclerosis:an 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 (EDSS)[J].Neurology,1983,33:1 444-1 452.

[6]McDonald WI,Compston A,Edan G,et al.Recommende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multiple sclerosis:guideline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panel on the diagnosis of multiple sclerosis[J].Ann Neurol,2001,50:121-127.

[7]Zemlan FP,Jauch EC,Mulchahey JJ,et al.C-tau biomarker of neuronal damage in severe brain injury patients:association with elevated intracranial pressure and clinical outcome[J].Brain Res,2002,947:131-139.

[8]Solé-Padullés C,LladóA,Bartrés-Faz D,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cerebrospinal fluid tau and brain atrophy is not related to clinical severity in the Alzheimer’s disease continuum [J].Psych Res,2011,192:140-146.

[9]Stadelman C.Multiple sclerosis as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pathology,mechanisms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J].Curr Opin Neurol,2011,24:224-229.

[10]Reynolds R,Roncaroli F,Nicholas R,et al.The neuropathological basis of clinical progression in multiple sclerosis[J].Acta Neuropathol,2011,122:155-170.

猜你喜欢

多发性脑脊液神经元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不同剂量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联合脑脊液持续引流置换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对比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脑子也是水做的
脑脊液切口漏的修补治疗
跃动的神经元——波兰Brain Embassy联合办公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
ERK1/2介导姜黄素抑制STS诱导神经元毒性损伤的作用
毫米波导引头预定回路改进单神经元控制
侧脑室注射DIDS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神经元凋亡的拮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