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河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除留学生)运动兴趣调查研究

2012-12-27

红河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红河体育锻炼学院

陈 洁

(红河学院体育学院,云南 蒙自 661100)

红河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除留学生)运动兴趣调查研究

陈 洁

(红河学院体育学院,云南 蒙自 661100)

通过对红河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除留学生)运动兴趣的调查发现,目前很多学生能认识到体育锻炼的各种益处,且有自己运动兴趣发展的方向,但能切实将运动兴趣表现于日常生活、形成科学锻炼行为和良好运动习惯的学生则较少,其中女生较男生更为严重。

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兴趣

兴趣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喜好的一种情绪,是人们对某事物或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情绪的外在反映。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1]99,是人们进行有规律体育活动的动力源泉,它不仅直接影响人们进行各种运动行为的自觉性、积极性以及整体质量和水平,也能对个人运动行为的创造性、持续性及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红河学院作为滇南少数民族地区唯一的一所综合性本科院校,学生不仅来自全国各地,而且还以其独特的边境地理位置优势吸引了泰国、越南、美国等国家的留学生,逐渐形成了一个多民族、各地域文化交汇、交融的平台,这也为红河学院大学生正确运动兴趣和科学运动行为的形成及多元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氛围。本文对红河学院2008、2009、2010级非体育专业学生(除留学生)进行有关运动兴趣方面的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从侧面反映出大学生对待体育的整体态度、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以及他们目前的运动价值观和兴趣特征,对红河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兴趣和积极运动行为的培养和发展提供帮助,也为红河学院公共体育教学的发展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以红河学院2008、2009、2010级非体育专业学生(除留学生)600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女生各300人。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获得有关大学生运动兴趣发展的理论支持,在此基础上结合红河学院学生运动心理和运动行为实际,以及与部分公共体育教学负责人的访谈信息制定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600份,男女生各300份,回收问卷60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577份,其中男生286份,女生291份,总体有效率为96.17%,并对取得的数据采用Microsoft Word Excel 2007办公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认识和需求程度分析

兴趣的形成是以强烈的渴求和需要为基础的,同时又与人们的认识和情感相联系。当学生对体育活动有了正确、深刻的认识后,就能逐渐形成对体育活动的积极情感,产生持续的运动需求,从而形成体育兴趣。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在心理上对体育有着较高的需求度(如表1),且能认识到体育锻炼能够提高身体免疫能力,提升健康水平,有利于学习和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同时,他们也肯定了经常参与体育锻炼能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强化意志力和坚韧性,并能使其心情愉快、放松心理、缓解压力、改善不良情绪,扩大和提高自己的社交范围及能力,对自己踏入社会后的生活和工作有积极的帮助。

表1 大学生对体育的需求程度分析 %

表2 大学生对体育功效的认识分析 %

2.2 体育价值选择分析

大学生对体育价值的判定受限于学生个人主观意识和社会发展状况,对体育价值的正确认识和选择能使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时明确自己的参与目的,加强和完善对体育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运动目标,从而能选择适宜的运动方法和方式,制定出具有个人特征的运动计划。从表3可以看出,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将强身健体作为自己参加体育活动的价值首选,其次是在调节心理状态方面的需求,近六成的学生能从本质上认识到体育对人体所能产生的积极影响,但仍有少数学生对体育所持的是盲目甚至是消极心理。

表3 大学生对运动价值的认识和选择情况分析 %

2.3 运动项目选择分析

兴趣的最终形成可以表现在四个方面,分别是兴趣的广度、兴趣的稳定性、兴趣的效能和兴趣的倾向性,兴趣的倾向性即兴趣的内容,体育兴趣的内容则主要表现为具体的运动项目。每项运动都有自身特殊的技术规格和实施方法,同时也会给参与者提出与之相应的运动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运动能力、运动条件、心理需求、运动需要等做出判断,逐渐筛选出符合个人特征和综合需要的运动项目而长期从事,这个过程不仅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运动概念,完善和发展个性,更有助于学生稳定、持久运动兴趣的建立,便于其充分发掘和展示自己的运动才能,形成运动习惯。从表4得知,男生最喜欢的是篮球运动,其次是足球和乒乓球,而女生最喜欢的则是羽毛球,其次是篮球和跑步,虽然球类项目是学生最喜欢参加的运动,在学生的选择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但受到学生身体、心理及运动条件的影响而在男女生中出现明显的差异。篮球、足球等项目运动场面比较刺激,运动节奏较快,身体接触比较频繁和激烈,对参与者的技术水平和综合运动能力等要求相对高些,能较好、较全面的展现个人的运动实力,因而比较受男生的欢迎,大部分女生则对此类项目表示敬畏。与之相反,羽毛球属于隔网运动,参与者人数较少,没有过多的身体接触,活动范围相对较小,且在日常锻炼中对参与者的技术和体能要求并不是很高,运动节奏相对篮球和足球而比较平缓,易于开展,因而受到很多女生的青睐。但是,对于那些运动节奏相对较慢、艺术表现比较明显、具有一定运动美学要求的运动项目来说,较受女生的喜欢,如健美操、体育舞蹈、武术、瑜伽、跳绳、跑步等,其中有些项目被男生错误认为是“女生专属”而从不涉及。

表4 大学生课余锻炼运动项目选择情况分析 %

2.4 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分析

长期坚持进行有规律、科学的体育锻炼活动是体育兴趣稳定性和效能的主要表现之一,从表5和表6可以看出,男生的运动连续性优于女生,女生的运动惰性表现比较明显。其中,大部分男生每次锻炼时间能持续30分钟以上,35.1%男生每周能坚持进行3次及以上锻炼。同时,能坚持每次锻炼30分钟以上的女生稍少于男生,可仅有19%的女生能做到每周锻炼3次及以上。更为严重的是,在整体上有近四成的学生每周除了上体育课之外不进行任何形式体育锻炼,这不仅会影响到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更不利于学生体会体育锻炼的功效和价值,严重削减了学生的锻炼效果,对学生运动兴趣的形成、巩固和发展产生较大阻碍。

表5 大学生平均每周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次数分析 %

表6 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每次持续时间分析 %

产生以上不良锻炼现象主要是由于学生的主观因素造成的,如错误的健康观念、怕累、怕晒、怕出汗、自我监督和管理能力较差、运动意志不坚定、需要陪伴、不能大胆展现自己的运动能力、担心自己的错误动作在别人面前“丢丑”等(如表7),导致了很多学生在学校体育活动中不能切实的感受和较多的获得积极的运动体验(如表8),这就容易使其产生矛盾心理,运动连续性和持久性容易被破坏,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自主运动行为的产生及运动兴趣的形成和发展,如不能主动收集有关体育的报道和信息,在空闲时间不会主动选择进行体育锻炼,不能长期坚持有规律、有计划的锻炼等。

表7 影响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活动的原因分析 %

表8 大学生在锻炼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情况分析 %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红河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能清晰的认识到体育能产生的各种有益影响,而且大部分学生对体育运动有较高的需求,这为运动兴趣的形成提供了前提。但实际的自主运动行为较少,学生每周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和每次锻炼持续时间不足,锻炼质量不高,这就影响到了学生运动兴趣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对运动兴趣的形成、巩固、完善产生一定的障碍。另外,男女生对运动项目的选择表现出了明显的性别、个性及运动需求、运动能力等差异。男生比较热衷于对抗激烈、运动节奏鲜明、具有较强挑战性,且易于展示个人综合素质的项目,如篮球、足球等。而女生则以具有较强艺术性、能展现个人形体、运动美感明显、能独自完成的操类和套路类项目为首选,如健美操、体育舞蹈、武术、跑步等。总体上,虽然部分学生已经形成了稳定的运动兴趣和良好的运动习惯,并明确了今后运动兴趣深化和发展的具体方向,但更多学生运动兴趣的形成脚步还停留在“理论赞同、心理渴求”的层面。

3.2 建议

3.2.1 加强学校运动氛围建设,通过校园广播站、学生体育社团、体育课堂教学、学校或各院系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等方式对体育锻炼的内涵、价值、特征等进行宣传,并对学生中优秀的运动个人和事进行宣扬,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运动动机,为运动兴趣的形成提供稳固基础。

3.2.2 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教学内容种类,拓宽学生对各运动项目的了解,扩展学生的运动选择。采用多种方式让更多的学生体会到成功和快乐,积极诱导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如动作展示、自主学习、自我评价、综合考核等,使其明确自己的运动需求和运动能力等,有利于学生明确运动兴趣的发展方向。

3.2.3 通过体育教学和各种宣传活动,加强学生对运动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其明白运动基本规律、特征和方法,并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和运动状况制定适宜的运动计划,保证运动效果的达成。

3.2.4 学校或各院系不仅应有规律的开展一些学生乐于参加或具有传统性的体育活动,还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对各运动项目进行尝试,不仅丰富学生的运动经验,促进运动能力的全面发展,提升社会适应能力,而且利于学生更好的稳定自己的运动兴趣指向,提高运动兴趣综合品质。

[1]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80-122.

[2] 尹长江.大学生体育兴趣和锻炼动机的调查研究[J].运城学院学报,2007,(02):70-72.

[3] 阳波,谭奇军.大学生体育兴趣及心理倾向的调查研究[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0,(06):268-270.

[4] 邱勇.浅谈大学生体育兴趣及对高校体育的影响[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1):43-46.

[5] 王和平,李路通.从需要角度论影响大学生体育兴趣形成与转移的因素[J].洛阳大学学报 2006,(02):119-122.

[6] 杨民光.大学生体育兴趣的调查与分析[J].体育科学研究,2004,(03):62-64.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f Non-P.E Majors Sport Interest of Honghe University

CHEN Jie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Honghe University, Mengzi 661100, China)

Through investigation in Non-P.E major students(except for abroad student)of Honghe University reveals that many students aware of benefits for physical training, they have developmental direction of sport interest, but only a minority students can show their sport interest in life, form scientific exercise act and athletic habit, girls is more serious than boys of all the students.

Non-P.E major; university students; sport interest

G804.85

A

1008-9128(2012)04-0109-05

2011-11-22

红河学院博硕启动基金项目

陈洁(1980-),女,贵州凯里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责任编辑 姜仁达]

猜你喜欢

红河体育锻炼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魅力红河 大美梯田
红河学院作品选登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红河书法作品欣赏
学院掠影
西行学院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