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点可变冷,整改勿停步

2012-12-22徐敏

人民周刊 2012年12期
关键词:处理意见调查结果热点

|徐敏 |

网络、微博可以将公众关注的热点新闻迅速放大,短时间内形成“排山倒海”之势。但是,网上的舆论热点也有“来得快、去得快”的特点,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五天。一个热点事件还没有公布最终调查结果和处理意见,另外一连串热点事件又相继涌出,把前一事件冲淡,也转移了公众的视线。

正是摸清了这个“规律”,一些事件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就采取“冷处理”方式。在舆论形成高潮时,出来回应一下,表示要深入调查或坦诚接受调查,有错必纠,承担责任。但是,在实际行动中并不一定认认真真、诚心诚意纠错,而是静观事态发展,希望舆论尽快平息下去,该事件被公众淡忘,不了了之。也有另一种情况,一些单位在负面事件发生后,的确认真整改,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不愿意将整改结果公之于众,怕被公众“旧事重提”,揭了“伤疤”。前者,钻了网络舆论热点“发展规律”的空子,不痛定思痛,不真心整改,类似的负面事件还是可能复发,对政府公信、社会信任造成伤害。而后者,似也缺少了刮骨疗毒的决心,开诚布公接受社会监督的勇气。

互联网时代,热点事件层出不穷,“新闻”盖“旧闻”也符合传播规律。“热点”可以变“冷”,但涉事单位的问责处理机制要继续运转并发挥作用,如何运转需按照法律法规和制度进行,而不是根据公众关注度的高低、媒体参与热情的变化而“随机应变”。当调查结果和处理意见形成时,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及时向公众发布信息。当然,担当社会责任的媒体,也应对一些负面热点事件进行有始有终的报道。这样,舆论监督才能真正成为针砭时弊、惩恶扬善,推动改革和社会进步的正能量。

猜你喜欢

处理意见调查结果热点
热点
热点
结合热点做演讲
出版企业转企改制清产核资的总结
健康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的处理意见探讨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多头执法现象反思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课程学生学习需求调查结果分析
简易信访事项须10日内办结
过去十年中国城乡居民WHOQOL-100调查结果的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