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封面链接

2012-12-21刘滢

中国记者 2012年4期
关键词:新闻学编辑部社交

《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2012-3/4(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创办的一份新闻媒体和市场研究刊物,在全球新闻学研究领域颇负盛名。)

美国在线的社区新闻网站试验

2009年,美国在线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超本地”新闻网站扩张运动,以“Patch”为名的在线本地新闻模式被复制到美国的许多社区。其目标是实现社区的数字化:不仅提供本地新闻和信息,还要成为当地的商业枢纽和社区交流论坛。编辑记者们深入社区采访报道,抓现场,拍照片,制作视频,每天更新3-5条新闻和信息,同时把这些内容发布到推特和脸谱等社交媒体上……网站无疑引起了读者的注意,他们惊奇地发现,看似平静的社区竟然发生了这么多新闻。

尽管编辑们高负荷工作以维持社区网站的活跃,但通过商业名录和广告赚钱的想法迟迟得不到实现。业内评论认为,Patch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

《美国新闻学评论》2012-2/3(美国传统的媒介批评杂志,涉及出版物、电视、电台和网络媒体等方面)

关于突发新闻先发谁的讨论

当记者得到“猛料”时,先通知主编还是直接发到互联网上?随着越来越多的记者习惯于使用社交媒体,这一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新闻编辑部的关注。讨论形成了两方观点:一些机构认为,应把社交媒体等同于印刷或在线新闻媒体,发“推特”前应经过编辑审核环节。BBC今年2月推行了新的“社交媒体准则”,要求记者在“推特”上发布新闻后马上向编辑部汇报,而官方品牌账户@BBCBreaking等发布新闻则需要事先批准。另一些业内人士则认为,应完全取消对“推特”的监督,允许记者自由发布新闻。图片和视频聚合网站BuzzFeed就采取了与BBC截然不同的做法,该网站最近推出了原创政治报道,记者们均可发布带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帖子”,编辑部不但无意对社交媒体进行控制,还把它作为整体运营的组成部分。资深媒体评论作者马修·英格拉姆说,编辑部把“推特”等社交媒体当成竞争对手的想法是错误的,阻碍记者利用社交媒体的做法是短视的。

《广告周刊》2012/2/13-19(原《媒介周刊》《广告周刊》《品牌周刊》合并而成,关注报刊、电视、广告及品牌经营等业界动态)

“本地化”战略让移动广告打开局面

一月中旬,在大屏幕电视销售最火热的时候,苹果手机“潘多拉”应用程序的用户发现,当他们接近某个大商场时,会有广告直接发送到他们的手机上,点击广告会显示距离自己最近的百思买(全球最大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零售集团)的联系方式、位置图甚至可以看到某一款特定的电视机是否有现货出售,用户也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直接购买该款电视。事实上,这种本地化的服务模式使得移动广告市场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期。美国知名市场研究公司eMarketer的数据显示,2011年美国的移动广告支出为14.5亿美元,预计2012年这一数字将激增80%,达到26.1亿美元。而在这巨额的移动广告中,移动搜索业务又占据了半壁江山,这一情况至少会延续到2016年。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使用者在利用搜索功能时与台式电脑等的使用者有着明显区别:移动终端使用者倾向于获取“即时”信息,比如,决定到附近哪个餐馆吃饭时,或是选购商品举棋不定时;而台式电脑用户在使用搜索功能时多是着眼于今后的需求。显然,“本地化”是移动广告的正确选择。(刘滢)

猜你喜欢

新闻学编辑部社交
社交之城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社交距离
编辑部的春天日常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论博士格·德力克对新闻学和教学的贡献
疯狂编辑部之鸭腿饭(四)
新闻学理论在网络媒体时代的变革与创新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疯狂编辑部之快递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