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科技文化普及能力建设研究

2012-12-21文兴吾何翼扬

党政研究 2012年1期
关键词:普及科普科学

文兴吾 何翼扬

加强科技文化普及能力建设研究

文兴吾 何翼扬

中国的文化现代化的基本进程是一个传统文化吸纳科技文化、弘扬科技文化的过程。以“科技文化普及”的用语能够很好地涵盖我国《科普法》界定的任务;科技文化普及能力建设,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怎么提高科普工作的绩效;加强科技文化普及工作是我国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一个基本方略;科技文化普及的复杂性与效率问题呼唤创新发展思路;面对当代信息科技革命和信息传播革命,费省效宏地加强科技文化普及工作,要充分运用数字化媒体技术,以此构筑先进的科技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传播体系,推进跨越式发展。

科技文化;科学技术普及;科技文化普及;科普绩效;智慧科普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就是说,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那么,中国的文化现代化的基本进程是什么呢?我们认为,这是一个传统文化吸纳科技文化、弘扬科技文化的过程。

对于科技文化,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不断开创……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提出“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移风易俗、抵制封建迷信”;提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出“推进文化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这些重要论述,既为我们在新形势下推进科技文化普及工作指明了方向,也彰显了加强科技文化普及能力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关于“科学技术普及”与“科技文化普及”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科学技术普及是国家和社会采取公民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科学技术普及是公益事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发展科普是国家的长期任务。这里规定的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不仅是普及科学技术知识,还包括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等。因此,以“科技文化普及”的用语能够很好地涵盖我国《科普法》界定的任务。以往谈到“科学技术普及”或“科普”,人们习以为常地把它理解为是对自然科学和技术的普及;这是对科普的误解,或是对科普事业的狭隘理解。科普理所当然地包括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科学素质”的提出恰恰是以这些学科知识为基础,其实质是表达人的“科学素质”的文化性。此外,以往谈到科普只知道科技成果可以为人类创造物质财富,而不知道科技本身所产生的精神价值;看到“有了科学养猪就肥、养蝎子就赚、种粮就高产”,看不到科学中所蕴涵的实事求是、为真理献身的精神,看不到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道德所折射出来的人文精神。当前我国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意味着大多数人在获得充足的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向往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精神生活。随着人们对科技文化理解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满足于掌握一般的科技知识,开始关注科技发展对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影响,关注科技的社会责任问题,关注科技中的人文精神。此外,随着人民的物质生活日益富足,闲暇时间越来越多,广大人民群众对提高自己的科技文化水平,建立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的愿望也日益普遍。科普不仅表现在提高国民素质的结果上,而且表现在探索真理、传播知识、导向文明的过程中给你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给你探索真理不屈不挠的勇气。〔1〕

2011年7月,温家宝总理在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讲道:“科技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个科学普及的民族,一个具有科学精神的民族,才是真正有生机、有希望的民族”,“科学普及工作不仅是普及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这对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2〕

二、加强科技文化普及工作,是我国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一个基本方略

2006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动员令。2006年3月,国务院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2006—2010—2020年)》,标志着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正式纳入了全党全国工作大局。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2006—2010—2020年)》指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是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是政府引导实施、全民广泛参与的社会行动”,提出“今后15年,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方针是‘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并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和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两个方面,明确了2006—2010—2020年的分阶段奋斗目标。

应该明确:我国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我国的科技进步不仅要“顶天”,在科学前沿和高技术领域有所创造、有所作为,而且还要“立地”,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科技、理解科技、运用科技,充分享用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巨大恩惠。因此,加强自主创新、发展高科技、占领科技制高点、推进跨越式发展,是国家目标;加强科技文化普及工作、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实现科技富民,同样也是国家目标。换言之,以加强自主创新为主导的“科学技术创新发展方略”和以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为主导的“科技文化普及发展方略”,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两个基本方略,是“一体两翼”。

建设创新型国家,走创新型发展道路,不能只是知识精英在其间,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则站在其外;相反,它必须有利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参与现代生产和交往,不断增强自身的创造能力和发展能力。在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同志讲道: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事业,同时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要坚持科技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方向,把科技创新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紧密结合起来,与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紧密结合起来,使科技创新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要在全社会广为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接受科学技术的武装,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2008年12月15日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再次讲道:科技成果只有为全社会所掌握、所应用,才能发挥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最大力量和最大效用。科技工作包括创新科学技术和普及科学技术这两个相辅相成的重要方面。普及科学技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既是激励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在要求,也是营造创新环境、培育创新人才的基础工程,必须作为国家的长期任务和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切实抓紧抓好,为科技进步和创新打下最深厚最持久的基础。

以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为主导加强科技文化普及工作,就是要推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学习科学技术知识、运用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就是要实行积极的公共科技政策,大幅度提高我国公共科技产品的供给能力和覆盖范围,努力使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公平地分享到科技进步的福祉,获得新的发展机会;最终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建立在最广大的人民最广泛地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依靠其发展的基础之上。

三、把握科技文化普及工作及其能力建设规律

提高公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提高公民对科学技术的正确理解和实践,这个工作不仅需要通过科技的正规教育,更需要通过科技的非正规教育即科普来实现。目前,学校教育属于系统的正规教育范畴,基本实现了体系化、制度化,有一套成熟的管理办法。非正规教育是正规教育的补充,是一种极为广泛的社会教育,具有自愿、自由、松散等特征。科技文化普及就是通过政府,或机构,或科普工作者,实施有组织的或非组织的社会非正规科学教育;这是一种面大、人多,多层次,极为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应该看到,社会性的科普教育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是学校教育极好的补充、延伸和发展。因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不断产生新学科和新知识;对于这些社会需要的新兴学科和新知识,学校教育往往还来不及在自己的教育内容中得到反映,而科普教育则可以像轻骑兵一样,很快就能随着科学的发展进行宣传教育了。事实上,在现代社会里,人从生命的开始到生命的终结,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地都有意无意地享受着科普教育的熏陶和滋润。科普将逐渐成为人们接受终身教育的最好伴侣。〔3〕

现阶段科普的需求结构依受众划分, “科普工作的对象是全体民众,包括领导干部、管理者、农民、企业职工、青少年、老年人、城市居民、军人以及科技人员等各个方面;他们之间既有共同的需求,也有各自不同的需求。就整个社会而言,普及一般性的科技知识,特别是弘扬科学精神,是共同的需求。针对具体对象的多样化需求,则要求科普工作的内容、手段、方法的多样化,不能简而化之地都采用一套模式。譬如,针对老年人,要加强卫生健康的知识普及;针对领导干部,要提高他们决策科学化和领导现代化建设的能力;针对易被邪教、迷信迷惑的群体,要提高他们的抵御能力;针对下岗职工,要提高他们适应就业市场的能力。”〔4〕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科普工作与能力建设系统如图1所示。

科普工作主体,主要是指科普工作的组织者、策划者、执行者和管理者。科普工作客体,是指科普工作的对象,即科普受众。科普媒介可以抽象地分为科普场馆、媒体;科普内容则是这些媒介承载的具体科普资源形态,比如文字、声音、影像及其综合表现形式。这些科普内容在不同的媒介中表现形式也是不同的,但大致可以分为图片、挂图、图书和期刊、音像制品、动漫作品、科普报告、科普研究文献、专题科普展览、科技馆展品、科技博物馆藏品、科普活动资源包、科普基地信息等。不同的科普资源与不同的载体相结合,或采取不同的科普表现形式,构成一个比较复杂的科普过程。科普条件环境,包括发展科学技术普及事业所用到的政策环境、人力、财力、物力、组织。

科普能力建设,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怎么提高科普工作的绩效。科普工作绩效是多种因素参与科普过程的综合表现,塑造着两条能力主线:以能力为导向的科普工作管理和服务能力,以能力为导向的公民科学素质参与公共事务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5〕

四、科普传播系统的效率问题呼唤创新发展思路

我国的科普工作有三种重要的实践形式:一是利用科普设施展览与示范,二是举办科普活动,三是利用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

2010年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数据表明:

科技馆等科技类场馆、自然博物馆、美术馆或展览馆、高校和科研院所实验室这些科普设施,无论在东、中、西部,利用率都是不高的;包括“自己感兴趣”、“陪亲友去”、“偶然的机会”三种不同原因而利用这些科普设施的总和,也就三分之一左右。动物园、水族馆、植物园,公共图书馆,科普画廊或宣传栏,图书阅览室,利用率稍高一些,达到1/2~2/3。至于“自己感兴趣”而自觉利用上述科普实施的比例,除动物园、水族馆、植物园,公共图书馆,图书阅览室,科普画廊或宣传栏,分别高于四分之一而低于三分之一外,其余均在10%左右。

全国公民参加过各类经常性科普活动的比例,按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科技培训 (35.6%)、科技咨询 (31.4%)、科普讲座 (29.4%)、科技展览 (25.1%)。参加过科技周、科技节、科普日等大型群众性科普活动的比例为23.8%;参加过科普宣传车活动的比例为13.7%。对于花费很大的大型科普活动来说,公民参与程度如此之低是需要深思的。

关于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按照公民获取科技信息渠道的利用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电视 (87.5%)、报纸 (59.1%)、与人交谈(43.0%)、互联网 (26.6%)、广播 (24.6%)、一般杂志 (12.2%)、图书 (11.9%)和科学期刊 (10.5%)。从中可见,电视在传播科技信息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是公民获取科技信息最主要的渠道。但是相关研究却表明:我国电视在科技文化普及方面存在严重的低效率。不论是科教频道还是非科教频道,电视科普栏目的制作、播出及收视等环节都存在较大的问题;多数频道科普栏目设置量少,播放时间比例低,收视率低。近几年一直处于科教频道收视率第一位的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栏目,其收视率也未达到1%。各省卫视频道几乎无科普栏目播出。“卫视在覆盖率上享有优势。但观众能够收到的频道上连科普栏目都没有,科学普及的状况可想而知。”〔6〕

相关研究还指出:电视媒体因其声画并茂、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直观具体等独特优势,在农村具有很广泛的受众;农民钟情于电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电视新闻节目、专题节目、娱乐节目和农业科技资讯有较强烈的需求。然而,喜欢看电视的农民却常常觉得电视节目和他们比较疏远,许多节目实用性不强、指导性不力、针对性不够,节目内容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距太远。“他们每天观看的电视节目和城里人几乎没有什么不同,但那些电视剧的内容,与他们几乎完全不相干,甚至也不属于他们的时代。”〔7〕

如果说一般农村和农民已是处于边缘化的状态,那么对于大多数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和农牧民而言,就更加显著,因为他们普遍存在着语言障碍。以四川甘孜州藏族为例:长期以来,农牧民收看电视存在困难,即使有些地方能收看到西藏电视台和青海电视台的藏语节目,也由于该州主要为康巴语地区,大多数农牧民依然“听不太懂”、“看不太懂”。即是说,长期以来甘孜州农牧区的广播电视业发展面对着一个尴尬:不通广播电视,农牧民当然就无法接触广播电视;但是通了广播电视,同样没有解决多大实际问题,对于收听收看到的外地节目,由于语言问题而难于受益。直到2009年10月康巴藏语卫视频道开通,才有效地解决了甘孜州使用康巴方言的藏族同胞“看不太懂、听不太懂”电视节目的难题。但是,目前的康巴藏语卫视频道鲜有指导农牧民科学地养牦牛、种青稞的科普节目播出。

当今世界,伴随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出的互联网技术,引发了传播媒体的一场重大革命。互联网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媒体——数字化媒体。面对当代信息科技革命和信息传播革命,我们费省效宏地加强科技文化普及工作,必将充分运用数字化媒体技术,以此构筑先进的科技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传播体系,推进跨越式发展。

五、充分利用数字化媒体加强科技文化普及能力建设

数字化媒体时代,是电脑化的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和相互融合,为信息的无限制传播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条件。在数字化技术出现以前,图书馆、博物馆、自然和文化名胜这些现存文化资源的消费只是现场性的;读者只有到图书馆才能借图书,观众只有亲临博物馆才能观赏其中的展品,游客只能到自然文化名胜地才能领略其风采。这不仅极大地限制了这些资源的文化价值的传播,不利于更多的人更方便地利用这些价值,而且也难以在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的前提下,对这些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价值转化。有了数字技术后,我们可以通过扫描、数字摄影、数字录像、录音等方式,把这些资源转化成数字信息,使保存和传播更方便;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DVD光盘等媒介方便地利用这些资源,还可以对这些数字化之后的资源进行深度加工,将其制造成其他新的产品。

当前,随着宽带网络技术、流媒体技术、编解码技术、信息加密技术、芯片技术和存储互动技术的发展,基于DVB标准的数字电视广播业务和基于以TCP/IP协议网络为承载基础的数字视频业务,逐步成为数字化媒体时代最耀眼的明星。科技网站、博客、网络论坛、电子图书馆,甚至手机短信都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当代科技传播的重要途径。毫无疑问,科技文化普及工作及其能力建设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组织完成的《2001年人类发展报告:让新技术为人类服务》中有这样一段话: “将今天的技术变革转化为人类发展的目标,这一挑战是巨大的。通过技术产生的奇迹是惊人的。但是,将这一奇迹变为发展所需要的技术的一系列失败是不可避免的。随着人类的潜能不断得到开发,政策改革能否与科学和技术上的改革相配套,从而使全球技术进步成为发展的工具?这是新科技时代公共政策将面临的一次巨大考验。”〔8〕

(一)国家以数字化媒体技术推进科技文化普及工作的实践

自从1994年4月20日中国实现与国际互联网全功能连接开始,基于互联网的科技文化普及活动就开始了。国家对我国网络科普和发展非常关注。近年来,在政府出台的许多政策中,如2007年科技部、中国科协等8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中,网络科普被作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国务院颁发的《全民科学素质纲要》里面也有网络科普的内容等。

中国数字科技馆是我国政府在新形势下搭建的一座数字化科普资源共享平台。

2005年12月,在科技部和财政部支持下,中国数字科技馆完成了申请立项,并由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共同启动。中国数字科技馆以集成和开发科研、教育及全社会的数字科普资源,搭建基于互联网的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平台为目标。截至2009年9月28日科技部验收通过为止,建设完成了92个面向公民的虚拟科技博览馆、体验馆和科普专栏;包含9个专项资源库在内、以科普工作者为主要服务对象、以科普创作为主要服务目标的资源馆,汇集了图片、动漫、音像、报告、展品等各类数字科普素材资源;为广大青少年特别开辟的创意馆,通过网上浏览、观测、实验、讨论等多种形式,吸引青少年参与、体验科学过程,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中国数字科技馆融会科学与人文,贯通历史与未来,从宇宙探索、生命奥秘、人与自然、历史文明、健康生活、工程技术等多个视角,全方位展示人类科技文明发展的历程,形成了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多学科、多媒体、综合性的科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从资源整合效果看,中国数字科技馆涵盖了众多学科门类的知识,传播涉及范围广泛。天文、地理、医学、生物、化学、机械、艺术、教育、军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平台和结构设置以科学、实用、美观大方为主调,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技术经济先进标准;体现了用户至上的人本主义思想,表现在不同的资源设置了不同的导览模式,依据科普工作实际,采取了不同的分类标准,从而使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寻找所需的资源。

——从内容看,科普知识传播达到了科学性与时效性的结合和统一。如针对出现的H5N1流感,网站及时进行了知识的传播和讲解。

——从网站传播的效果看,网站传播形式的设计采用先进的技术传播形式,如图文、音视频、动漫、虚拟现实等,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采用多样网络技术,使其具备了许多传播优势。如仿真、模拟现实等技术的使用,使科普知识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受众面前,更易于理解知识。

——从资源共享效果看,网站开通以来,各地开展科普工作的单位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数字科技馆获得了大量的科普资源。

国家以数字化媒体技术加强科技文化普及能力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是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002年4月,文化部和财政部发出了《关于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通知》,并公布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施方案》。按照“通知”所说,所谓“共享工程”,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通过网络最大限度地为社会公民享用的文化工程;它开辟了一个不受地域、时空限制的崭新的文化传播渠道,对于迅速扭转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信息匮乏和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将起到显著的作用。“共享工程”的网络体系,建立在国家现有的骨干通讯网络上,包括由光缆连接的传输网络以及由卫星接发的网络。网络节点由一个国家中心、若干分中心以及基层中心组成。建立基层中心,主要任务是方便、快捷地对本地用户提供资源服务。基层中心的数字资源放在本地服务器上,用户直接访问本地服务器。截至2010年底,已建成国家中心和33个省级分中心,覆盖率达100%。同时,还建成了2867个县级支中心,覆盖率达95%;22963个乡镇基层服务点,覆盖率达67%;59.7万个村基层服务点,覆盖率达98%;累计为9.6亿人次提供了服务。〔9〕目前,文化共享工程数字资源建设总量已达到108TB,主要有电子书刊、专题知识讲座以及影视作品等,并建设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专题资源库。同时,采取深度链接的方式,将博物馆、美术馆等国家级文化单位适合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的互联网数字资源纳入文化共享工程网站的整体服务框架中,丰富了工程的资源内容。

(二)运用IPTV模式建设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科普”系统

当前,运用IPTV模式和开发IPTV业务来加强和改善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已取得不少成功经验。上海市长宁区建设数字科普活动中心,促进科普知识进社区;北京市通州区建设惠农数字科普馆,全面服务新农村;都是卓有成效的实践。①参见中国科协科普部、中国科普研究所编《百县百项科普示范特色建设项目优秀案例集 (2009)》。在西部民族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于2007年9月被批准为全国首个新农村信息化省域试点,以IPTV模式建设了集电子商务、视频点播、专家在线等实用功能为一体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制作出具有实用价值和区域特色的本地化的农业数据库和农业专家系统,融合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数字图书馆等资源。服务平台下联各行政村的村信息服务站,以其为“据点”,围绕当地农村生产、生活实际,为用户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科学地把握IPTV模式和总结这些成功经验,各地都可以构筑起富于自身特色、服务本土百姓的新型科普服务系统。

第一,IPTV数字化的网络传输系统兼容报纸、图文、广播、电视、电影传播功能于一体,有效地解决了农村报刊杂志、图书匮乏等问题。

在西部各地农村,各乡镇及各村委会的文化中心或文化站大都投入不足,普遍设施简陋陈旧,图书及报刊杂志非常有限。由于交通不便,加之经费紧缺,许多地方实际上都取消了报刊订阅。在一些边远地区,例如四川甘孜州许多县的农牧区,即使订阅报纸,能读到的报纸也基本上是半个月之前甚至是半年前的。IPTV模式使人们能够通过上网方式及时阅读到各种报刊杂志和各种电子图书,从而使文化中心或文化站以新的形式得到发展。

第二,IPTV模式能使科普工作具有丰富多彩的新形式。

在IPTV模式下,电视机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观赏视频的娱乐工具,而是家庭数字娱乐的多媒体终端。由此,可以改变过去那种单纯地欣赏文化节目的单一局面,调动群众参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例如农牧民可以利用IPTV终端,通过遥控器按键等方式,参与乡、村组织的唱卡拉OK、竞猜等各类互动活动;也可以把文艺才华展示、杂技等自娱自乐活动的录像、图片等,通过多种终端上传到IPTV业务平台,进行交流。

以虚拟现实和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可以搭建科普资源互动体验系统。在实现过程中,采用虚拟场景漫游技术和虚拟角色技术,用户可以充当其中的角色,身临其境地与计算机进行充分交互,完成学习和实践操作的功能。由此,将改变以前被动式科技推广的模式和方法,大大提高用户的学习兴趣,依靠虚拟技术实现边学习、边实践。同时,打破了传统的以实物展览、展示为主的科普模式,为加快农业生产实用技术、最新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找到一条费省效宏、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第三,利用IPTV模式能够建构起直接服务于本土民众、城乡统筹的电视传播体系。

与城市相比,农村居民居住分散;运用广播电视服务、指导广大农民的生产与生活,本应是基层党政组织充分发挥自身功能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各地农村普遍情况是:无法收听收看到本县的广播电视节目,不仅边远山区、民族地区农牧区是这样,就连内地的不少县 (市)也是这样。原因是:县 (市)的“两台”的节目没有通路传到农村。综合运用IPTV组播技术,采用数据轮播方式,可以解决各地“乡村收看县 (市)节目”问题;由此也就可以构筑起富于自身特色、服务本土百姓的新型科普服务系统。〔10〕

从上可见,充分利用数字化媒体加强科技文化普及能力建设,可以将科技文化普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推进科普文化产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科普文化产业是具有科技内容和内涵的文化产业,它是文化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科普文化产业的主要功能,就是满足人们的科普文化消费需求。

考察科普对于文化产业的作用,可以存在于多方面,比如提供产业发展壮大的技术手段,提供文化产品的内容,对于文化产品的创造也存在刺激想象的作用。同样,文化产业对于科普工作也有反作用,比如以科普为目的的文化产品被传播和消费,直接地支持了科普工作。将科普融入到文化产业发展之中,形成的将是双方受益、互相推动的新局面——科普工作的展开,有着先进文化的引导效应,势必会影响消费者对于文化产品的消费理念,而以科普为内容的文化产品被消费和传播,将对科普工作有着直接实现的帮助作用。《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抓住一批全局性、战略性重大科技课题,加强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攻关,以先进技术支撑文化装备、软件、系统研制和自主发展,重视相关技术标准制定,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高我国出版、印刷、传媒、影视、演艺、网络、动漫等领域技术装备水平,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是十分重要和深刻的。

〔1〕李永威.关于科普、科学和科学素养〔J〕.清华大学学报 (哲社版),2004,(1).

〔2〕温家宝.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J〕.求是,2011,(14).

〔3〕周孟璞,松鹰主.科普学〔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39.

〔4〕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制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课题研究论文集〔C〕.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5.19.

〔5〕李健民,刘小玲.科普能力建设:理论思考与上海实践〔J〕.科普研究,2009,(6).

〔6〕颜燕,陈玲.我国电视科普栏目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10,(5).

〔7〕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3.

〔8〕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1年人类发展报告:让新技术为人类服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115.

〔9〕谌强.文化共享工程:这条“数字桥梁”真能通八方〔N〕.光明日报,2011—09—16.

〔10〕何翼扬,文兴吾.以信息技术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发展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182—185.

〔责任编辑:刘彦武〕

G122

A

1008-9187- (2012)01-0109-0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信息技术深刻变革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发展方式研究”(10AZD025)

文兴吾,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四川 成都 610071;何翼扬,西南民族大学文献情报中心副研究馆员,四川 成都 610041。

猜你喜欢

普及科普科学
野外生存的基本装备之普及篇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科普达人养成记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科普漫画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科学拔牙
天文知识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