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碚:“危旧改”蝶变幸福康居

2012-12-20杨一一秦廷富

今日重庆 2012年3期
关键词:北碚区北碚黄桷

□文/本刊记者 杨一一 图/秦廷富

北碚:“危旧改”蝶变幸福康居

Beibei: Turning Dilapidated Buildings into Happy Housing

□文/本刊记者 杨一一 图/秦廷富

2012年2月28日,尽管气温只有8℃,寒风习习,但黄大姐丝毫不觉得冷,她和几个老街坊站在北碚区东阳街道“黄桷老街”安置房的院坝一角有说有笑。一旁,工人们正在铺设路灯管线和步道地砖,从车下起吊四五米高的小叶榕树,栽种在庭院中......4月起,黄桷老街安置房首批4栋424套房屋的钥匙就将交到拆迁居民的手中。

〉黄桷老街

〉旺德旺城

北碚城区危旧房共26个片区,涉及城区5个街道,规划总占地面积50.13万平方米,计划拆迁总面积42.93万平方米,其中危旧房屋25.15万平方米、其他房屋17.78万平方米;共搬迁居民5313户、15491人。从2008年开始拆迁建设,涉及安置房项目16个,截至2011年底,竣工验收交房的10个,2847户居民已回迁入住,加上货币安置的1005户,安置回迁率达72.5%。余下的安置房将逐步建成并投入使用。

“黄桷老街”首批安置房的交付,就是北碚区委、区政府关注民生,送出的一份龙年大礼。

住房功能得到保障优化

为满足不同群众的需要,北碚区采取原址建房安置、异地住房安置、货币安置等三种模式落实被拆迁户的安置问题。在安置房建设过程中,还统筹建设政府直管公房和廉租住房,做到危旧房改造和最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工作同步推进。

“看嘛,就是那套,三楼!”已退休的黄大姐满面笑容,用很自豪的语气告诉记者,她分得的住房是一室一厅,有40多个平方米。相比较原来居住的“夹壁”房,她说,“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2009年前,黄大姐一家一直住在东阳街道,她上班就在几十米外的北玻仪器厂。这里的房子有解放前自建的住房和铺面,也有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单位宿舍,还有房管所的公房。限于当时的条件,多是用砖头、木板、竹条夹泥灰等材料建成的穿斗结构的房子。没有厕所,煮饭就在房门外篷布下的炉子上。天上网线牵绕,地上老鼠出没,窄逼的通道也是市场,消防隐患严重。稍微好点的几栋房子就是80年代建的二三层楼的砖房。而1981年这里又经历了嘉陵江特大洪水,房屋质量大大受损。修补后的房顶上一部分是瓦片,一部分是牛毛毡,压几块砖头抗风吹,屋子时不时漏风、漏雨。搬出那间只有20多平方米的小屋,成为黄大姐一家的最大渴望。

黄大姐说以她的退休工资去买新房不现实,再说在这里生活、上班了几十年,要搬走还真舍不得。2009年,黄大姐和她的邻居们得到一个好消息,区委、区政府为改善东阳城区内的老百姓居住环境,将实施黄桷老街片区的危旧房改造,并原址修建新房!她很快签订了拆迁安置协议。

“黄桷老街”安置房项目总占地面积1.6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86万平方米,可提供住宅安置房源901套。拆迁后,暂时租住别处的像黄大姐一样的居民经常回来看建设中的安置房,急切盼望早日住进新居。

如今,“黄桷老街”拔地而起,规模初现,八栋13至16层的电梯房依山势而建,白色涂料外墙,灰色线条勾梁,房顶翘檐,沿袭了这个城市的传统民居风格。左右远处是朝阳大桥、碚东大桥与对岸北碚城区相连,而临江一面,正在修建数公里长的城市滨江景观大堤。

〉庙嘴社区公园

〉泰吉滨江

“这不就是江景房吗?”现在,黄大姐最高兴的是,安置房每间都见光通风,双层玻璃的塑钢窗保温隔热,房间墙白、地平,厨房、卫生间都铺了瓷砖,盥洗用具齐全,水电气通达,只需简单做做清洁就可搬家入住。更高兴的是,由于黄大姐原来是租住房管所公房,现在她仍然是租用的形式住进安置房,她这套房子面积比原来大一倍,只要几十元的租金。所以她很肯定地说:“以后我不住了,我儿子也还要租住的。”

居住品质获得明显提升

经统计,通过危旧房改造,北碚区受益老百姓的平均户均居住面积由原来的42.56平方米增长至68.81平方米,户均产权居住面积增加60%以上。

在实施危旧房改造工作中,北碚区委、区政府谋划建设具有文化底蕴的城市综合社区,不断完善老城区城市功能,全面提升居住品质。成立了由区领导任组长,区建委、区房产办、区房管局、区国土分局、区规划分局、区信访办等相关职能部门和街道办事处为成员单位的危旧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解决危旧房改造过程中的重要事宜。

在改造拆迁中,北碚区坚持依法拆迁、以人为本、阳光拆迁;严格执行市政府的惠民政策,按最高标准执行补偿安置。同时,还制定了灵活的补偿安置优惠措施:危旧房拆迁安置中,对一次性选择货币安置的,按照3万元标准执行特别奖励政策;对天生、朝阳辖区的选择产权调换异地安置到新城区指定位置的,予以奖励面积;提高住宅临时安置补助费;超政策安置面积外的15平方米以内按优惠价购买,等等。

在安置房建设过程中,北碚区相关部门对安置房工程的建设质量和安全进行全过程、高标准、严要求的监管,做到不留盲区、不出问题,确保工程质量。同时,充分发挥群众监督,每到工程重要时段和节点,都邀请拆迁户群众代表到现场监督,既让广大群众放心,更有效地保证了工程质量。

2011年9月,朝阳街道河嘉村片区的危旧改安置房竣工,拆迁户们奔走相告。龙年春节,他们点响了乔迁的鞭炮,邀请亲友在新居里吃团年饭。记者站在B-1栋前的平台上看到,阳台上挂着灯笼,还有腊肉香肠、萝卜干菜;平台下面一层的商铺有的在装修、有的已开门营业。院子里绿化植被已布种好,老邻居们三五个聚在亭子里聊天,手机里放着响亮的音乐。72岁的刘婆婆说:“想不到我老了还能住上电梯房,不会有原来平房的潮湿,也不用爬楼梯。我的那些老邻居也住这里,不愁找不到人说话。”“如果要去步行街看热闹,十分钟就到啦。”其他人附和着。

泰吉滨江,包括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天生丽街、旺德旺城等均是区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在拆迁地块原地开发项目中配建安置房的成功案例;政府出资购买的社会房源西南雅筑紧邻西南大学,妥善安置了部分拆迁片区的居民。通过危旧房改造工程,北碚老城区的面貌焕然一新;同时,拆迁居民的生活居住品质也得到极大提升。

城市形象愈发光彩靓丽

在改造拆迁中,北碚区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的片区进行修缮性保护,塑造充满人文精神的城市空间。严格按照“减量、增绿、留白、整容”的规划建设原则,对整个危旧房改造工程进行高起点、高标准规划设计。因地制宜实施拆危建绿和风貌整治工程,在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的同时提高城市文化品位,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就在这个春节,回北碚过年的吴昊被老同学邀约,一起去新建好的朝阳街道庙嘴社区公园聚聚。到了那里,他有些不敢相信,这里原来破旧的房屋不见了,文昌宫修缮如初。

庙嘴是北碚老城的发祥地,在北碚人心里有着重要的位置。其文昌宫创建于明末清初,典型的明清巴渝建筑特色,也是卢作孚主政北碚时的“峡防局”和曾经的“北碚实验区”的府衙所在地。在危旧房改造中,北碚区对庙嘴实施保护性开发,重现历史文化,设计以文昌宫为中心,将自然山水景观与历史文脉传承有机融合。规整了文昌宫周边环境,扩大了广场;山体以卢作孚、卢子英的北碚城建、峡防建设为主题,增设相关雕塑、小品、城墙片段等。经过改建,集历史文化、山水风光与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庙嘴社区公园成了北碚市民和外来旅游者最喜欢去的地方。

相对于庙嘴社区公园的开放大气,在天生街道的石岩村社区公园就小巧精致,别有洞天。这里狭长的坡地绿意盎然,公共绿地面积有5300多平方米;而根据地形的“立体”设计,不仅有休息的庭院,也有锻炼的场地,社区公共活动空间近2000平方米。记者看到,老人在运动器械上转着腰,小孩追逐玩耍,而旁边椅子上几位大姐正专心地绣着十字绣,不时交流下绣花心得。“空气好,亮堂,好耍!”成了社区居民对这片巧妙设计的公园的最高评价。

〉天生街道两厂片区

〉石岩村社区公园

〉白庙子(效果图)

北碚区有13个像庙嘴社区公园、石岩村社区公园这样通过危旧房拆迁后绿化建设的片区,总绿化面积达到了12.43万平方米。通过整治储备开发建设一批商品房项目,通过拆危建绿一批城市社区公园,通过风貌整治一批传统历史建筑,北碚城区内集中的成片危旧房得以全面改造,以往简陋、破烂的建筑变成了一个个深受市民喜爱的社区公园,成为了广大市民休憩和锻炼的好场所。

与北碚城区隔江相望的嘉陵江“小三峡”一侧有一特别的建筑群—白庙子,始建于清朝末年,其建筑青瓦盖顶,石灰粉墙,是典型的巴渝传统民居群落。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重庆最大的煤炭码头,每年从这里有50万吨煤炭通过嘉陵江运到沿江的几十个县城。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白庙子繁华褪去,凋零破败。保留历史,为城市文化增添厚重,白庙子风貌整治无疑成为北碚区危旧房改造极具特色的一笔。现在,白庙子2.6万平方米的危旧房逐步拆除,塔吊安装到位、搅拌机轰鸣作业。可以期待,当白庙子昔日风貌再现,这里的峡谷风光会更加迷人。

危旧房改造,“蝶变”幸福康居。不仅见证了北碚日新月异的宜居建设,更为这座城市增添了靓丽光彩。

北碚区委、区政府高度关注民生,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以民生工程为导向,在实施城区危旧房拆迁改造工程中,着力改善老百姓的居住环境,优化城区功能服务,让中低收入群众共享城市发展成果。不仅提高了城市居住品质,更提升了城市康居形象。

猜你喜欢

北碚区北碚黄桷
重庆市北碚区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北碚: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亮底色
重庆市北碚区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北碚区人大常委会“我们的制度”云主题馆上线
情系黄桷兰
情系黄桷兰
最熟悉的陌生者
基于RS和GIS的重庆市北碚区城市扩展规律研究与预测
94岁“黄桷兰婆婆”收到百元假钞直接烧掉
《北碚在抗战: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