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心综合征30例临床分析

2012-12-17关海森范波胜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16期
关键词:心电监护脑干心电图

杜 华 关海森 范波胜

河南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 焦作 454150

急性脑卒中可造成心脏继发性损害,即脑心综合征,可表现为各种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发生,可加重患者病情,甚至死亡,因此,应及早给予正确诊治。现将我院2007年以来收治的30例脑心综合征患者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患者中男21例,女9例;年龄32~76岁,平均54.5岁;均经脑CT 和或MRI证实为脑血管病,其中脑出血15例(基底节区出血5例,丘脑出血4例,脑叶出血2例,脑干出血4例),脑梗死11例(基底节区梗死5例,大面积梗死4例,脑干梗死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原发性高血压史21例,糖尿病史8例,既往均无明显心脏疾患。

1.2 临床表现 本组15例患者临床表现为程度不同的心悸、心前区不适、胸闷、气促等症状,其余患者无明显症状,但全部30例患者均多次行心电图、心电监护及心肌酶谱(包括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羟丁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功酶)检查发现异常。

1.3 诊断标准 本组患者均符合龙洁制定的诊断标准[1],即患者原无明确的心脏病史及相关的心电图改变,在脑卒中后出现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的症状及相关的心电图、心肌酶学改变。

1.4 治疗方法 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心律失常给予相应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普罗帕酮、美西律、利多卡因等;针对心肌缺血给予改善心肌缺血药物,如单硝酸异山梨酯、硝酸甘油等;针对心功能不全给予改善心功能药物,如地高辛、西地兰、呋塞米等。

2 结果

2.1 不同脑卒中患者脑心综合征具体表现比较 见表1。

表1 不同脑卒中患者脑心综合征的具体表现比较

2.2 治疗结果 本组30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后,最终好转26例,死亡4例,死亡原因分别为:原发脑卒中死亡2例,心肌梗死死亡1例,心功能不全死亡1例。

3 讨论

脑心综合征是由Burch在1954年首先报告,是指各种颅内疾病,如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脑肿瘤、颅内炎症等所导致的继发性心脏损伤,发生机制主要有下列原因[2-3]:(1)脑对心脏的直接神经调节功能紊乱:在下丘脑、脑干及边缘系统区域存在着支配心脏活动的高级植物中枢,当发生脑卒中后可直接或间接干扰这些区域的功能,即植物中枢功能紊乱,从而引起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及心肌继发损伤。(2)心脏的体液调节紊乱:发生急性脑卒中后,整个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体内儿茶酚胺及肾上腺素大量释放,导致冠状动脉痉挛,也促进心肌缺血。(3)动脉硬化是全身性疾病,脑卒中患者本身心血管也潜在有冠状动脉硬化,尤其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史的患者,脑卒中病变将会诱发心脏损害。

脑心综合征可表现为各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本组30例患者均出现心电图异常,包括各种心律失常以及心肌缺血改变等,一部分患者还出现了心功能不全、心肌酶增高甚至心肌梗死等现象。因此,针对脑心综合征的发生,应提高警惕,积极防治:(1)应积极治疗脑卒中原发病,去除诱因;(2)密切观察心脏情况,动态观察心电图变化、心电监护以及心肌酶检查;(3)注意呵护心脏功能,严格控制出入液量,控制输液速度及输液总量,避免液体过快过多加重心脏负担;(4)一旦出现心脏损伤迹象,应积极联系心内科会诊,正确防治各种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等,以求尽量改善患者预后。

[1]龙洁.脑心综合征[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7,17(11):648-649.

[2]唐慧玲.脑心综合征例诊治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5):71-72.

[3]杨怀芹,冯泽甫,王旭光.脑心综合征72例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1):92-93.

猜你喜欢

心电监护脑干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C57BL/6J小鼠与豚鼠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比较研究
多参数心电监护仪日常故障分析与维护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思考心电图之174》
115例急性脑干出血的临床及多层螺旋CT分析
PDCA 循环管理对降低冠心病监护病房心电监护误报率的效果研究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ple nodules in a patient with pulmonary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A case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