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全省加快批而未用土地利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2-12-13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楼小东

浙江国土资源 2012年9期
关键词:集约闲置节约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 楼小东

在全省加快批而未用土地利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 楼小东

今年以来,夏宝龙省长多次就批而未用土地和节约集约用地问题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今天,省政府又在这里召开全省加快批而未用土地利用工作会议,王建满副省长亲自出席会议。这充分说明了省委、省政府对批而未用土地消化和节约集约用地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刚才,11个市都作了表态发言,分析了各地批而未用土地的基本情况,提出了下一步工作举措,讲得都很好。等一下,王建满副省长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谈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批而未用土地消化利用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国土资源系统认真贯彻资源节约优先战略,坚持以亩产论英雄、集约促转型理念,以“365”节约集约用地行动计划、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等为平台,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动批而未用土地的消化利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加强制度建设,工作体系和政策举措初步形成

2007年省委省政府召开了节约集约用地现场会,2008年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切实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若干意见》,去年省政府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利用的通知》。省厅先后下发了《关于盘活转而未供农用地转用指标的若干意见》、《批而未供土地转用指标盘活管理办法》和《批而未供土地核销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推动批而未用土地消化利用等工作。各地也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加快批而未用土地消化利用的具体政策措施,如杭州市出台了《关于加强建设用地管理加快盘活批而未供土地的若干意见》等,为加快批而未用土地利用提供了行之有效、便于操作的政策举措。

(二)加大消化利用,总量上升态势得到初步遏制

2008年,省政府部署实施“365”节约集约用地行动计划,提出五年内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和批而未供土地50万亩。省政府办公厅逐年下达《“365”节约集约用地行动计划年度工作任务书》,将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利用、存量建设用地盘活等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市。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三个最严格制度,切实履行节约集约用地责任。温州将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利用作为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市委书记亲自负责。省厅会同有关部门在全省部署开展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利用、闲置土地处置等专项行动,加快推进批而未用土地开发利用。

(三)强化批后监管,项目实施情况基本改善

我省利用建设用地供应动态监管系统,实现了建设项目用地开发利用全程信息化监管,建立了建设用地供应和开发利用情况通报制度,按季度向各市、县政府通报供地率、出让金收缴、项目开竣工情况和闲置土地情况等,并要求排名全省末五位的县(市、区)进行整改落实。各地立足当地实际,创新管理,宁波市实行履约保证金制度,加强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履约管理;湖州市建立了“一表一卡一照”的巡查制度,将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工作延伸到乡镇;杭州市出台了《闲置土地预警和动态监管制度》,宁波市出台了《闲置土地处置工作程序》,绍兴市出台了《绍兴市闲置土地处置若干规定》,嘉兴市在当地主要媒体公开曝光督办闲置土地案件,等等,有效地促进了已供建设用地的开发利用。

二、批而未用土地消化和土地集约利用面临严峻挑战

尽管全省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利用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不断加大,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量上看,全省批而未供土地面积仍然居高不下,供而未用问题依然突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面临严峻挑战。一是总量依然居高不下;二是反弹压力很大;三是工作进度不平衡。

尽管批而未用土地成因复杂、因素多样,既有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投资意愿下降等客观因素,也有政府推进力度不够、闲置土地没有及时依法处置到位、政府为融资虚假供地等主观原因,还有服务不到位,供地手续办理不及时等等问题。但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还是大体梳理出“已用未供、正常待供、政府储备、暂难供应和无法供应”等五种成因。一是未依法办理供地报批手续而实际已经使用,大部分属于城市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等政府性投资项目形成的已用未供土地,占比约为7%左右;二是征地拆迁工作基本完成,正在组织供地前期准备工作的正常待供土地,占比约为36%左右;三是纳入政府储备但暂未进入供地程序的城市分批次用地中的政府储备土地,占比约为14%左右;四是因城市规划和行政区划调整、征地拆迁无法实施、建设项目未落实等原因导致的暂难供应土地,占比约为40%左右;五是因道路、安全间距、绿化等代征地以及无法利用的边角地和农转用重复报批等原因导致的无法供应土地,占比约为3%左右。

从上述数据分析看,受政府行为影响和主导形成的批而未用土地占比很高。纳入政府储备但暂未进入供地程序的城市分批次用地的14%,加上因城市规划和行政区划调整、征地拆迁无法实施、建设项目未落实等原因导致的暂难供应土地的40%,合计要占比54%左右,占据一半以上。

三、以坚定的决心和信心加快推动批而未用土地消化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加快推动批而未用土地消化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既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提出的关于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又是缓解供需矛盾、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出路,更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和提升资源利用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意义十分重大,必须以坚定的决心和信心,加快推进批而未用土地消化工作。

(一)确立新理念,以坚定的决心和高度的自觉推动批而未用土地消化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在严峻的形势面前,要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本在于转变发展理念和管理理念,落实资源节约优先战略,坚持以亩产论英雄、以集约促转型,走节约集约、创新发展之路。必须坚持用辩证的思维、统筹的方法、改革的手段、倒逼的机制,来破解双重压力和“两难”局面,统筹运用管控、建设、激励、优化等创新措施,确保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落到实处。

通过开展批而未用土地消化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专项行动,我们要实现四大目标:一是批而未供土地总量明显下降,数量面积保持在合理水平,供而未用状况得到彻底改善;二是重大项目用地得到有力保障;三是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明显提升;四是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优化配置和拓展。

(二)采取硬措施,强势推动批而未用土地消化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一是咬定目标绝不动摇。从全省开发建设强度、资源环境容量、国土空间规模等实际情况出发,要满足全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就必须加快盘活批而未用土地,彻底改善供而未用状况,切实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总体目标:全省到“十二五”期末批而未供土地总量比2010年底下降25万亩左右,前三年度新供应建设项目用地按期开工率达到90%以上,其中今年目标任务是全省批而未供土地总面积比2011年底下降7万亩,2006年以来现状闲置土地处置率达到85%。今年的工作目标年初都已下达给各市县,并列入省政府对各市耕地保护责任考核内容,从目前检查情况看,完成情况并不理想。请各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本地区目标任务,抓好落实,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完成。

二是考核奖惩绝不含糊。在前期已经实行批而未供土地和供地率排序的基础上,对完成任务情况实行全面考核。完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配办法,实行批而未用土地利用与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配挂钩制度,对不能按期完成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利用、按期开工、闲置土地处置任务的,相应扣减指标。年中计划调整时,对批而未用土地总面积居全省前十名的县(市、区),不予追加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具体办法正在研究制订。

三是狠抓落实绝不放松。经省政府同意,下半年在全省开展批而未用土地全面清查整治专项活动,省厅将作出具体部署。请各市政府抓紧部署,以批而未供、逾期未开竣工、土地闲置为重点,开展批而未用土地清查,全面清查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基本情况及成因。在查清情况的基础上,各地要分类制定消化利用方案,明确整改措施并落实到位,通过整改,切实利用一批批而未供土地,整治一批供而未用土地。对批而未供土地,要深入贯彻落实《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利用的通知》要求,将“落实项目供应一批、异地置换盘活一批、完善手续补办一批、查清情况核销一批”等政策执行到位,2011年底以前形成符合批而未供土地转用指标盘活条件,抓紧做好盘活工作;2011年底以前形成符合批而未供土地核销要求的,在2012年底前完成核销备案。

四是检查督办绝不松懈。各地一定要加大督办力度,促进未按期开工项目尽快开发利用。要依据土地出让合同,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对未按期开工建设的项目,各市县国土资源局要主动提醒、优化服务,要求项目业主按期开工;对经提醒后仍逾期未开工建设的,要在当地主要媒体进行曝光。各级政府要协调落实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共同责任,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加强对建设项目用地出让合同约定的开竣工时间、规划建设条件、投入产出强度的监管。相关部门要落实责任,采取措施,形成合力,加大对合同违约责任的追究力度,对违反合同约定,逾期未缴纳土地出让金、逾期未开竣工、不按约定开发的,严格依照合同约定收取滞纳金、违约金,依法追究其违约责任。

五是闲置处置绝不手软。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闲置土地处置办法》,研究制订具体的实施意见,加快闲置土地处置。对因政府原因造成土地闲置的,一年内能处置到位且土地使用者愿意继续开发的,应签订补充协议重新约定开工、竣工时间;两年内能处置到位且土地使用者愿意继续开发的,可安排临时使用,并签订补充协议重新约定开工、竣工时间;两年内不能处置到位或土地使用者不愿意继续开发的,可采取有偿收回土地并纳入政府土地储备库方式,或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其他方式处置。对因企业原因造成土地闲置的,要加大执法监察力度,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和合同约定应当收回的,坚决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

省厅将在全省主要媒体上公开挂牌督办一批闲置土地。对一些闲置时间长、社会影响大、久拖未决的闲置土地将限时处置,专人督办。各市、县政府也要在当地媒体曝光一批囤地、炒地、闲置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对典型案例进行重点督办,促使用地单位按时开发建设。

(三)及时总结经验,引导推动批而未用土地消化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今年以来,王建满副省长多次对各地在批而未用土地消化和节约集约利用工作中的有益探索和实践经验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各地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好经验、好模式。我们要以这次专题会议为契机,充分发挥好省级层面的指导协调作用和组织带动作用、市县层面的主体实施和主体责任作用。省厅要认真总结各地组织开展批而未用土地消化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做法和经验,概括、提炼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体现阶段性发展特征和实施差别化管理要求的好模式、好经验、好做法,面向全省推广,从而带动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高,推动批而未用土地消化利用工作深入推进。

(四)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合力推动批而未用土地消化和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一是要加强领导。各市和相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协调联动,努力形成工作合力,推动批而未用土地消化利用工作。二是要尽可能发动社会广泛参与。要采取更加开放的方式,探索建立公众参与批而未用土地消化利用的渠道和途径,集中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引导社会舆论和广大公众关注、参与、监督和推动批而未用土地消化利用和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问题。三是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要充分借助报刊、广播、电视及网络等媒体,抓住重大社会公共节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宣传活动,努力在全社会营造节约集约的舆论氛围,使以节约集约为内涵的资源意识成为公民意识的一部分,成为全社会共同倡导、共同推崇的价值理念,成为社会公众的自觉行动。

同志们,抓好批而未用土地利用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需要我们以更大决心,化更大力气,付出更多精力来抓。我们要不畏艰难破难题,狠下决心抓落实,上下共同努力,奋战四个月,把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总量降下来,把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落下去,为稳增长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集约闲置节约
数字化赋能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改革
不做闲置主妇
节约
节约
节约
浅谈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闲置集装箱船队运力已超100万TEU
养老床位欠缺与闲置并存
集约转型 小城镇发展之路
城镇建设中的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