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保中主任医师治疗肝炎肝硬化用药经验

2012-12-10吴文平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2年12期
关键词:风药枳壳扶正

吴文平

(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陕西 西安710001)

黄保中主任医师,是国家第二、三、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先生出身中医世家,治学严谨,医术精湛,从事中医临床近六十载,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临证用药经验。尤其擅长肝病、热病、肾病、脑病高热及内科杂症等的诊治。本人随师学习多年,对老师治疗肝炎、肝硬化独特的临证用药深有体会,总结如下。

1 选药组方,不拘一格

老师临证选药组方,常常不拘一格,该用经方则用经方,该用时方则用时方,有时经方、时方相互参杂,始终坚持“法随证变,方随法变”。临证只注重的是治则与治法,而根据治法去选药组方。黄老临证用药少而精,一张处方少时仅三、四味药,多则七、八味药,病情复杂亦不超过十一、二味。许多时候,只选取某个处方主要的几味药,以取其义,但疗效显著,受到患者好评。如老师在临证中使用枳术丸,枳壳与白术之比例多为1:2,其目的是升脾降胃,使脾气健运,气机畅达,化源充足。若气机不畅,腹部胀满不适,那么枳壳与白术之比例则改为1:1;若气滞明显,则枳实与白术之比例又改为2:1或3:1……;若脾胃虚弱,大便稀溏,则又减去枳壳,单用白术以健脾。又如,老师在治疗急性肝炎时,根据急性肝炎湿热之邪阻于肝胆脾胃,邪气有余,正气不衰的病机特点,及苍术性味散、清、燥结合,含多种维生素,以维生素A为最多,用苍术以化湿健脾,配合龙胆草、升麻、茵陈、车前草共奏清利湿热,解毒利尿之效。再如,老师根据《神农本草经》“升麻,味甘,辛。主解百毒,杀百老物殃鬼,辟温疾、障邪毒蛊。久服,不夭”的论述,临证每每加用升麻解毒散邪。总之,老师强调应法随证变,药随法变,不要照搬照抄,犯教条主义的错误。

2 注重处方用药的平衡,重视药物配伍

老师临证处方用药,非常注重处方的平衡,常扶正与祛邪并用,益气与养阴并用,行气与活血并用,以及升降并用,气血并用,寒温并用等等。如治疗慢性肝炎的经验方肝痹汤,方中柴胡配枳壳,一升一降,使清升浊降,郁解结开,阳气疏达;枳实配芍药,一气一血,使气血调和;升麻与土茯苓相伍,一上一下,使湿热去,邪毒散;赤芍配川芎,寒温并用,使气血流畅。又如治疗以肝脾肿大为主要特点的慢性肝病的经验方肝积汤,白术配枳壳,一急一缓,一行一补,使脾气健,气机畅,化源充足;川芎、丹参、川牛膝三药相配,上中下并用,气血并用,以行气止痛,养血化瘀,使血脉通畅,气血流通。

3 发挥中西各自优势,取长补短

在肝硬化腹水的治疗中,中医强调辨证论治,以整体治疗为其特长。西医治疗除有卧床休息、饮食、输注白蛋白等基础治疗外,尚有腹水自体回输等方法。老师虽为传统中医,但治疗中,并不完全排斥西医西药,治疗上提倡“能中不西,先中后西,中医综合,中西结合”。对于西医西药的使用,提倡“以我为主,洋为中用”。临床中,对于正气亏损,体质较差者,老师指出,可根据其不同情况,气虚者以蛋白、血浆静脉输入。黄色入脾,白色入肺,以扶正固本;血虚、阴虚者可输以红细胞以养阴补血。对于大量腹水的病人,主张结合自体腹水回输疗法,以减少病人痛苦、节约患者费用。对于治疗中利尿剂的应用,黄师指出应短期冲击使用。常用大剂量氨体舒通,临床效果较好,不容易引起电解质紊乱等。老师指出:“利水应衰其大半而止”,以避免利水过度致阴液损伤及电解质紊乱等副作用。实践证明,中医治疗配合西医利尿确能相互取长补短,并具有缩短利尿药使用时间,而且停用利尿剂后继用中药治疗,腹水不易反复;明显减少西药利尿剂的用量等优点[1]。

4 善用风药以疏肝

《内经》云:“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张介宾曰:“木不宜郁,故欲以辛散之,顺其性者为补,逆其性者为泻,肝喜散恶收,故辛为补,酸为泻之味”。《本草从新》云:“辛能散气”,“辛散郁”。风药辛散之性,与肝主疏泄,喜条达之机恰合。辛以散之是风药疏肝的主要机理。肝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治当疏肝解郁,疏利气机,药宜辛散。因此,凡肝气郁结,气机不舒之证皆可选用风药治之。疏肝理气之药,多为行气走窜之品,久用或过用有损气致虚之虞,而风药禀性轻灵,能畅达肝气,且在方剂中药味少剂量轻,故不会有损气之偏。老师在临证治疗中,非常善用风药。如在治疗肝潜时用薄荷;在治疗肝温时用苍术;在治疗肝痹时用柴胡、川芎;在治疗肝积、鼓胀时用川芎等,均是运用风药辛散之性,而达到疏肝而不伤气之目的。

5 善用逐水药治疗腹水

峻下逐水法是治疗肝病鼓胀的方法之一。即应用作用峻猛的逐水药物,服后引起剧烈腹泻,而使大量水分由大便排出,达到消除腹水的目的,即《内经》所述的“去菀陈莝法”。对峻下逐水法的应用,从古至今,医家意见始终不一。老师认为对于峻下逐水法,既不可不加区别,盲目应用;也不能一概否定,不敢应用。应根据病情需要,及病人体质强弱合理选用。要选对适应症,选对时机。所谓“小关不通通大关,一关通,百关具通”。对鼓胀之病属初起,患者胃纳甚佳,虽邪实而正气不衰者;或腹大胀满难忍,甚则呼吸困难,尿少便秘,形体壮实无阴虚征象者;或腹水严重时暂投数剂以缓其急者可应用本法。但须“衰其大半而止”,不可过用久用,以防损伤脾胃,虚败元气。同时在攻逐之时或之后,应注意扶正,特别应健脾补气,因逐水药多易刺激胃肠,伤及脾胃。具体应用攻下逐水法,可参考《医宗金鉴》所述,采用攻一日补三日,攻一日补五日,攻一日补七日,……根据病人体质情况以及随着腹水逐步消退而相应减少攻的次数、攻的剂量并加强扶正,以求邪去正安。老师还配制了逐水药物以用于临床,如寒下逐水胶囊为调胃承气汤加甘遂(每粒含甘遂0.75 g),热下逐水胶囊为甘草干姜汤加巴豆(每粒含生巴豆0.75 g)。用法为每次6粒,每周2~3次,晨4~5时口服。若泻后尿多,或泻后先尿少(水从大便而走),继之尿多为有效;若泻后尿仍少,继之仍无变化为无效。

6 循序渐进治疗肝脾肿大

慢性肝炎、肝硬化是长期形成的。肝脾肿大是慢性肝炎、肝硬化的主要体征之一,活血化瘀疗法,对肝脾肿大确有良好效果。老师认为:瘀血的形成多与气滞有关,但气虚、阴虚所致瘀血亦屡见不鲜,故必须全面辨证分析,重视邪正消长变化,才能提高疗效。古人曾有“壮人无积,虚人有之”的说法,确有临床意义,因而治疗上必须掌握“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则,避免一味破血逐瘀之品攻破而克伐太过,反而加重病情变化,常常看到患者药后,疼痛缓解,症状改善,继续用药反感疲乏无力,甚至出现呕血、便血等变症,正是克伐伤正之兆。故临床用药以丹参、赤芍、鳖甲、川牛膝等养血活血、凉血活血及软坚散结之品为主,桃仁、红花等辅之。过于攻破之药,只可短期应用,不可长期使用,且应用之时,要根据辨证,加用扶助正气的药物,而成益气活血,滋阴活血,养血活血……对于肝脾肿大,宜于缓图,切莫急取欲速而不达。

7 辨证应用中成药

慢性肝炎、肝硬化是长期形成的。经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大多数人均可症状消失,纳食增加,体力改善,腹水消退,指标改善。许多人因此便停止治疗,或因嫌服用中药麻烦等原因而中断治疗。因而体质不能完全恢复,肝炎、肝硬化之病理亦没有彻底改善。故每因各种诱因而致再次或反复发作、加重,甚至死亡。老师认为“慢性肝炎、肝硬化是经数年甚至数十年发展而来,因而其治疗亦不是短期内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症状改善,腹水消退,仅仅是肝炎、肝硬化腹水治疗的第一步,还必须针对其病因、病理坚持用药,才能使其病情得到彻底的改善,从而减少反复或不反复。故在症状消失后,仍应坚持用药。为克服汤药难以坚持、煎服不便等缺点,老师在辨证的前提下,予病人中成药服用以便坚持治疗。临床常根据患者正、邪、虚、实的不同,予扶正、祛邪两类中成药配合使用。扶正以和肝理脾丸、生脉口服液、补中益气丸、杞菊地黄丸、贞芪扶正胶囊等。祛邪以大黄蟅虫丸、复方丹参片(或复方丹参滴丸)、血府逐瘀口服液等。另外瘀热盛者可予清开灵冲剂(或胶囊),湿热盛者可加用龙胆泻肝丸、牛黄解毒片等。临床使许多患者病情稳定、带病延年,有的甚至痊愈[1]。

8 结语

肝炎、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病、疑难病,老师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在本病的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独特的用药经验,本文仅从以上七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迪。

[1]吴文平,吕文哲 .黄保中治疗肝硬化腹水经验[J].河北中医,2011,33(7):967~968.

猜你喜欢

风药枳壳扶正
Effect of decoction of Fuzheng Jiedu Xiaoji formula (扶正解毒消积方) plus chemoembolization on primary liver cancer in patients
Fuzheng Kang' ai decoction (扶正抗癌方) inhibits cell proliferation,migration and invasion by modulating mir-21-5p/human 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in lung cancer cells
风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理论探析及临证体会
基于“开玄府,通络脉”理论探讨风药泄浊化瘀在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画说中医
清江枳壳高产栽培技术
枳壳及其炮制品色差值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枳壳快速切割器
枳壳快速切割器
风药之功用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