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格里拉县沿江河谷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2012-12-08唐灿喜和丽琼

云南农业科技 2012年2期
关键词:穗肥尿素玉米

唐灿喜,和丽琼

(香格里拉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农技推广中心,云南香格里拉674400)

香格里拉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腹地,迪庆藏族自治州东部。东与四川省稻城县相连,东南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迪庆州维西县、德钦县隔金沙江相望,西北与四川省德荣县、乡城县为邻。位于北纬 26°52′~28°48′, 东经 99°23′~100°31′,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点位于尼西乡境内的巴拉更宗雪山,海拔5 545 m,最低点位于洛吉乡境内的吉函金沙江边,海拔1 503 m,海拔高差4 042 m,平均海拔3 459 m。中部高原为大、小中甸坝子,四周为山地所围绕,山地海拔多在4 500 m以上,是滇、川、藏三省(区)交汇处,是举世闻名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腹地。县境两头窄、中间宽,聚居着以藏族为主的26个民族,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多民族共居,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环境优美的高寒山区农业贫困县。

香格里拉县国土总面积11 613 km2,辖7乡4镇64个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2010年末,全县总人口16.25万人,农业人口11.7262万人,全县实有耕地14 507.33 hm2,其中常用耕地11 880 hm2(水田2 526.67 hm2,水浇地3 813.33 hm2),坡度为25°以上的耕地有2 340 hm2。农民人均纯收入3 398元。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9 876 hm2,粮食作物面积17 355 hm2,产量 6.4233 万 t。

香格里拉县沿江河谷区包含金江镇、上江乡、五境乡、三坝乡、虎跳峡镇5个乡(镇)。这5个乡(镇)分布于金沙江沿岸,背靠大山,环境优美,无工矿“三废”污染,远离城镇,土壤多为红棕壤、油砂土、冲击土,红壤的面积较大,土层深厚,pH值为5~6,海拔在1 900~3 000 m。由于该地纬度低,昼夜温差大,年均温为14~17℃,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6~8℃,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0~24℃,年平均相对湿度70%,年太阳总辐射118.3~122.0千卡/cm2,年平均降雨量为6 184 mm,霜期95~115 d,非常适宜玉米生长。现将该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选地整地

玉米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对土壤种类的要求不严格,肥地、瘦地均可种植。但玉米植株高大、根系多、分枝多,要从土壤中吸取大量的水分和养分,故要选择地势较平坦,土层深厚、质地较疏松、通透性好、肥力中等以上、保水保肥较好的旱地(田)或缓坡地,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2 选用良种

任何良种对温、光、水、热、日照等自然资源及土肥等环境条件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用良种,并做到良种良法配套,才能发挥良种的增产潜力。在金江镇推广种植海禾系列的玉米良种,在三坝乡推广种植靖单系列的玉米良种。

3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提高种植质量

3.1 适时播种

根据各地最佳节令调节播种期。最早的播种期以地温稳定在10~12℃时即可播种,最迟播种期要保证采收期气温在18℃以上。在香格里拉县一年二熟的河谷区一般在5月中下旬播种;1年种植一季的山区及二半山区在4月上中旬播种。

3.2 合理密植

根据生产条件、气候条件、土壤肥力、品种特性、管理水平、种植方式、产量水平等情况做到合理密植,使构成玉米产量的三要素(有效穗数、穗粒数、粒重)相互协调,发挥群体优势。一般紧凑型玉米每公顷种植7.2~8.25万株,半紧凑型玉米每公顷种植6.3~7.5万株,披散型玉米每公顷种植5.25~6万株。早熟玉米每公顷种植7.5~8.25万株,晚熟玉米每公顷种植5.25~6万株。

3.3 提高播种质量

提高播种质量是保证苗全、苗齐、苗壮的主要措施。播种时应做到“4个一致”:即同一块田所用的种子大小基本一致;划线播种,株行距一致;开沟(打塘)深浅和盖土厚度一致;播种时全田土壤墒情一致。播种深度依土壤质地和墒情而定,一般4~5 cm,若土壤粘重或土壤含水量高,应浅播,盖土厚度2~3 cm;若土壤墒情不足,应深播8~10 cm,盖土厚度6~8 cm,播后盖土,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种植方式宜采用宽窄行(双行单株)种植,即宽行90~100 cm,窄行40 cm,株距视密度而定,一般20~30 cm。

地膜覆盖栽培玉米宜采用宽窄行平作规格种植,行要开直,实行先播种后盖膜、随种随盖的方法,播种行向可采用顺风种植,以减少风力的接触面,防止风将地膜揭开。在盖膜前应将地面的前茬、残留根茬、秸秆、石块等杂物清除干净,打碎土块,以免划破或顶起地膜。盖膜时一定要严密,将地膜拉紧、拉展、铺平,膜的四周各开一条沟线,把地膜用土压紧、压严,以防大风揭掉地膜,但膜边压土不宜过多,以最大限度地保持膜面宽度,扩展采光面,做到严、紧、平、宽的要求。

4 施足基肥,配方施肥

基肥的作用是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疏松土壤,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及时供应苗期的养分,促进根系发育等,为培育壮苗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基肥应以迟效肥与速效肥配合,氮肥与磷、钾肥配合。基肥施用方法有条施、撒施和穴施3种,一般以条施效果较好,使肥料靠近根系易于吸收利用,一般每公顷施农家肥15~22.5 t、氮肥(尿素)225~300 kg、三元复合肥450~525 kg。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适时追肥,看苗施肥,重施秆穗肥,补施粒肥,每公顷施尿素300 kg、钾肥75 kg作攻苗肥;重施攻穗肥,每公顷施尿素450 kg;巧施粒肥,在玉米抽雄10%~15%时每公顷追施尿素150~225 kg。每次施肥后,应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和培土等田间管理工作。

5 加强田间管理,确保增产增收

5.1 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苗全、苗齐、苗壮、茎秆扁平、植株矮壮、叶色浓绿、根系发育良好。应做好以下管理工作:

5.1.1 查苗补苗

玉米出苗后必须及时查苗补苗。补苗方法:一是补播种(浸种催芽后播种),二是移苗补栽(移栽后浇足定根水)。无论是补播种还是移苗补栽都必须在3叶前完成,补苗后施水肥1~2次。

5.1.2 间苗定苗

为防止幼苗相互拥挤,争光争肥,浪费养分和水分,玉米3~4叶期必须及时分次间苗,间密留稀,间小留大,间弱留强,间病留健,一般4~5叶定苗。

5.1.3 追肥中耕

定苗后根据幼苗长势决定是否蹲苗,蹲苗应遵循“蹲晚不蹲早,蹲黑不蹲黄,蹲肥不蹲瘦,蹲湿不蹲干”的原则,然后进行追肥中耕(地膜玉米除外),每公顷施尿素300 kg、钾肥75 kg作攻苗肥,并进行中耕松土、除草。

5.1.4 虫害防治

苗期主要虫害有地老虎、粘虫等。防治地老虎可用50%巴丹可湿性粉剂拌炒香的米糠或麦麸(1∶50),撒于玉米地中诱杀幼虫。粘虫可用甲敌粉2.5 kg加细土15 kg制成毒土,撒施于玉米心叶内。

5.2 穗期管理

玉米穗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壮秆、大穗、粒多,相应的措施如下:

5.2.1 重施攻穗肥

大喇叭口期结合中耕培土,每公顷施尿素450 kg,在两植株之间打深穴(深 6~10 cm,直径 3~4 cm),将肥料施入穴内然后大培土。

5.2.2 科学排灌

玉米穗期需水量大,对水分极为敏感。此时遇干旱,应及时灌水,使土壤持水量保持在70%~80%;若降雨过多,土壤水分过多,应及时排水防涝。

5.2.3 病虫害防治

穗期主要虫害是玉米螟,危害叶片、茎秆及雄穗。防治方法: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抽雄前)用毒土或颗粒剂撒入心叶内。毒土可用50%巴丹500 g加细土或煤渣粉30~40 kg拌匀即可。主要病害是大、小斑病,防治方法: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隔7 d喷施1次,连续2~3次。

5.3 花粒期管理

此期主攻目标是养根保叶,防止早衰和贪青,延长绿叶的功能期,防止籽粒败育,提高结实率和粒重。

5.3.1 巧施粒肥

穗肥充足、植株长相好、叶色浓绿、无早衰褪色现象的田块可不施粒肥,以免延长生育期;若穗肥不足、植株发生脱肥现象,应补施粒肥。粒肥施用原则是“宜早勿迟”。一般每公顷施尿素75 kg或碳铵150~225 kg,打穴深施。也可用 1%~2%尿素与0.4%~0.5%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进行叶面喷施。

5.3.2 灌水和排涝

应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为70%~80%,才有利于玉米开花授精。天旱应及时灌水,田间持水量超过80%时,应注意排水。

5.3.3 人工辅助授粉

在玉米盛花期如遇大风,或连续2 d以上阴天,或雨天多及高温情况下,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授粉宜在晴天上午露水干后(上午9~11时)进行,要边采粉边授粉。把采集到的新鲜花粉除去颖壳后,用毛笔蘸取少许授到雌穗的花丝上;也可把花粉装在小竹筒里,用2~3层纱布或丝袜封住竹筒口,把花粉筒对准花丝轻轻拍打,使花粉均匀地落在花丝上。

5.3.4 防虫防鼠

玉米后期以蚜虫危害为主,应及时用40%乐果1 000倍液喷雾防治;用磷化锌、敌鼠钠盐等防鼠,即用磷化锌40 g拌饵料(玉米等)1 kg加少量香油,混合均匀后撒在老鼠经常活动的地方;或用1%敌鼠钠盐1份拌饵料20~30份并加少量动植物油,连续投放 2~3 d。

6 适时收获

当全田有90%以上的植株茎叶变黄、籽粒变硬(指甲不能掐入)、具有本品种的颜色和光泽时是收获的最佳时期,选择晴天及时收获。

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的玉米,在收获后要彻底捡拾旧地膜,净化土壤,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1]喻春莲,兰发盛,张寒飞.高淀粉玉米杂交种华试99选育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0,23(4):1039~1042.

猜你喜欢

穗肥尿素玉米
国际尿素市场大幅波动
国际尿素市场交投清淡
收玉米啦!
不同穗肥用量和运筹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我的玉米送给你
不同叶龄期穗肥施用尿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不同时期施用穗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SODm尿素和普通尿素肥效对比试验
膜下滴灌水稻不同穗肥运筹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夏玉米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混施试验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