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昌宁县发展现代农业的现状与对策

2012-12-08赵炳华禹子会

云南农业科技 2012年2期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民农业

赵炳华,禹子会

(昌宁县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所,云南 昌宁 678100)

现代农业指处于一个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具有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形态。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它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发展现代农业,就是以资本、物质和技术等先进要素为基础,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发展现代农业,从过程看,是现代要素替代传统要素,即用有机肥、农膜、良种、农机以及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体的食品制造技术、设施农业技术等要素,替代化肥、农药、畜力、人力和半机械手段等要素,在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及流通业和其它相关领域进行生产和经营方式的改造,实现农业的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和产业化。

1 现代农业的特征

1.1 生产目的商品化

传统农业是“糊口农业”、产品农业,其生产和经营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身和家人的消费需要,商品率较低,农民收入也不高。现代农业是商品农业、市场农业,是为实现商品交换价值和社会价值而生产,商品率较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也较高。

1.2 生产手段科学化

传统农业往往技术手段、物质装备落后,主要以人力、畜力和各种手工工具为主,劳动生产率低。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物质技术武装起来的农业,科技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劳动生产率高。

1.3 生产方式集约化

传统农业是在一定的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少的劳动和物资,依靠土壤的自然肥力来生产产品,技术比较落后,资金等物化劳动较少的粗放式经营。现代农业是在同一经济范围内,通过经营要素质量的提高、要素含量的增加、要素投入的集中以及要素组合方式的调整来增进效益的集约化经营。

1.4 生产目标产业化

传统农业是生产、加工、销售没有形成紧密联结关系;现代农业是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产业系统,实行种加养、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形成系统内部有机结合的产业化发展。

1.5 生产经营者新型化

从事传统农业的农民文化程度较低,专业分工不强,农业生产主要靠经验。而现代农业则对生产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的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2 昌宁县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2.1 农民整体素质较低,科技文化吸纳力弱

近年来,昌宁县通过开展绿色证书培训、科技惠农工程、科技下乡等活动,农民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但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较低,严重制约了农民就业致富的机会和途径,也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

2.2 农业生产手段仍然落后,农业劳动生产率低

近年来,昌宁县加大了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开展了水库除险加固、江河治理、基本口粮田建设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业生产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微型农机具不断增加,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但是总体来看,昌宁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薄弱,农机装备和水利设施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还有较大差距。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没有明显提升,基本上还处于靠天吃饭的局面。

2.3 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低

随着各级政府对农业的投入逐年加大,农业产业化得到了有力推进,形成了一些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但与全市、全省相比,昌宁县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业产业链短,农产品加工增值转化还比较低,粮食、茶叶、生猪、蔬菜等大宗农产品绝大多数以原料和初级产品直接进入市场,高附加值的加工成品少。同时,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和利益关系还不够紧密,带动能力不强,覆盖面不广,农民组织化程度也较低,严重制约昌宁县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

2.4 农业资源性矛盾突出,生态环境急需改善

昌宁县农业耕地等自然资源严重不足,耕地资源十分紧缺,昌宁县山区面积占97.1%。全县耕地面积2.83万hm2,其中旱地1.93万 hm2,占68.2%,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只有0.08 hm2,户均经营规模只有0.3 hm2左右,极不利于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特别是由于化肥、农药的施用,土壤的有机物含量逐年减少,耕地质量退化,现代农业面临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严峻挑战。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耕地和水资源还将不断减少,无公害农产品部分产地虽然已通过认定,但面积不到2万hm2,其生产环节安全水平还有待提高。

2.5 农业科技应用缓慢,科技水平低

近年来昌宁县的良种推广、配方施肥、规范化栽培、地膜覆盖、大棚蔬菜等科技措施得到了应用,科技进步成为昌宁县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农业科技水平还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绝大多数土地仍然采用传统生产方式与一般技术耕种,生物农业、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技术利用率不高。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科技人员队伍不稳,新品种引进、试验、推广步子缓慢,农技推广渠道狭窄,专业型、特色型的农技人员少,知识老化,专业技术水平偏低,影响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也不能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3 昌宁县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

3.1 加快推进农民非农化、市民化进程和改革农用土地使用与流转制度

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点是要减少农民、富裕农民。为此,必须通过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重构城乡整合发展的制度架构,加快推进农民非农化和市民化进程。同时使农用土地逐步通过市场机制流转到真正务农的农民手里,逐步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

3.2 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装备水平

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从解决易涝易旱地入手,加强土地整理,实施耕地沟渠路配套,开展高产农田创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着力推进农业机械化,落实好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围绕主要农作物和规模种养业,有重点地加快农业机械推广,提高优势主导农业装备水平;不断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农村信息服务网站,搭建农村信息服务平台,解决农业信息化问题。突出解决易涝易旱和农业生产手段、市场信息落后问题,提高农业抗灾减灾和综合生产能力。在高产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中,一定要把机耕路建设纳入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机与农艺的配套,特别是水稻育秧与收割,油菜育苗、移栽与机收,水果蔬菜生产与收获应用机械作业等要相互配套;农机与机械维修要配套。

3.3 加大农村实用技术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一是加快建立科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示范、推广,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作物、不同种植制度,制定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改进施肥方法,发挥养分协同作用,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施用量;二是积极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强选择性的农药和新型施药器械,改进施药方法,加强技术培训,减少农药使用量;三是采用管道灌溉、喷灌、滴灌和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田间灌水过程中的水量损失,提高田间灌水有效利用率;四是大力推广绿肥种植、秸秆覆盖、过腹还田等耕地培肥和保护性耕作技术,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完善田间水利、机耕道路等基础设施,提高复种指数,充分挖掘土、水、光、热等资源的利用潜力,鼓励发展低耗能设施农业,提高耕地的综合产出效率。

3.4 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培养现代农民

实现农业现代化固然必须提高农业的设备和武装水平,但归根到底,还必须依靠现代农民。针对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偏低的现状,必须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储备人力资本。政府部门必须多形式多渠道大规模地培训农民,不断提高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继续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扩大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 “绿色培训”实施范围,构筑农村成人教育体系,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造就现代化的农业经营主体。

3.5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整体提升农业产业水平

进一步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国内外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昌宁,以龙头企业为依托,推进生产与加工、农户与企业的有机联系,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要通过多种渠道和多种方式,大力支持、发展现有龙头企业带动型的现代农业开发模式,由龙头企业作为现代农业开发和经营主体,本着“自愿、有偿、规范、有序”的原则,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向农民租赁土地使用权,将大量分散在千家万户的土地纳入到企业的经营开发活动中。联系农户“订单生产”,引导农户应用科技,带动农户发展现代农业。

3.6 加大投入,整合项目,稳步推进,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资金支持

要通过财政投资的“杠杆效应”,积极争取项目,整合项目,拓宽农村金融信贷范围,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品种,扩大农村信贷规模。在昌宁县具有一定现代农业规模的养殖、大棚蔬菜、大棚葡萄、石斛栽培的基础上,与绿色农业、物理农业、休闲农业、工厂化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立体农业、订单农业有机结合,做到积极推进、规模推进、稳步推进。

3.7 转变政府职能,增强现代农业的服务意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现代农业,既要重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离不开政府的引导、管理和服务。一是规划引导。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确定现代农业建设的目标、任务和重点,用现代的理念、手段、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二是加强政策扶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提供公共服务。应以县为单位整合现有资源,建立综合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

猜你喜欢

现代农业农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耕牛和农民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