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姚县金碧镇蚕桑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2012-12-08

云南农业科技 2012年2期
关键词:小蚕蚕农桑园

马 壮

(大姚县金碧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大姚 675400)

蚕桑产业是金碧镇的传统产业,截止2011年,全镇桑园面积1 563.36 hm2,全年实现饲养蚕种15 713张,产茧663.69 t,产值2 197.65万元,各项生产指标均占全县50%以上。如何充分发挥金碧镇的蚕桑产业优势,全面提升蚕桑产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及农村经济增长,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贡献,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供同仁参考。

1 发展现状

1.1 桑园面积分布情况

金碧镇的桑园面积分布在全镇22个村 (居)委会,其中有5个村被列入全县蚕桑发展的专业村,凉桥、将军村是蚕桑产业发展的示范村,重点村8个。将军、凉桥两村的蚕桑产业是该村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凉桥村桑园面积做到了全覆盖,形成了将军—凉桥和七街—席坝两大蚕桑产业经济带。2011年底,全镇共有桑园面积1 563.36 hm2,投产面积1 349.46 hm2,产茧量达636.69 t,产值2 197.6万元,占全镇农业收入3.7亿元的5.9%。桑树品种为盛东1号、农桑系等优良品种,良种率达98%以上。

1.2 产量、产值和农民蚕桑收入情况

2011年全镇饲养蚕种15 713张,产茧663.69 t,实现产值2 197.65万元。养蚕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农户有702户,0.5~1万元的有945户,0.3~0.5万元的有833户。在持续大旱的情况下,蚕桑产业比较效益明显,农户收入可观。

1.3 蚕桑科技队伍情况

全镇有蚕桑科技人员26人,其中农艺师2人,助理农艺师4人,村级辅导员16人。技术力量为全镇蚕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2 采取的措施

2.1 全面落实桑园管理4项技术措施

2.1.1 加强冬季桑园管理

积极组织农户开展桑园冬季翻挖、适时整枝封梢、增施农家肥、对老桑园进行品种改造、整理树形、补植补造,确保品种优良,树型合理,公顷桑有效株在1.8万株以上,有效枝条达13.5~15万条。

2.1.2 及时夏伐

结合春蚕饲养,动员农户在5龄蚕期边养蚕边伐条,做到养蚕结束伐条结束,最迟在5月15日前全面完成夏伐工作,确保桑树生长。

2.1.3 重施夏秋肥

夏秋季每公顷施尿素1 200 kg、蚕桑复合肥900 kg,确保桑树健壮生长。

2.1.4 及时开展桑树病虫害防治

做到统一防治、重点防治“三虫一病”,即桑尺蠖、红蜘蛛、桑瘿蚊、褐斑病。要求每次防治做到连片桑园在3~5 d全部结束,每年不少于3次防治。春季主要防治红蜘蛛、桑尺蠖;夏秋季主要防治褐斑病、桑瘿蚊,同时兼防治红蜘蛛、金龟子、桑尺蠖。

2.2 狠抓养蚕“三项核心技术”的落实

重点抓好小蚕共育户的各项技术监督管理指导,确保育出高质量小蚕,全镇有共育点235个,小蚕共育率100%,统一消毒防病100%,推广使用纸板方格蔟上蔟达100%。

2.3 狠抓蚕桑科技培训

通过科技培训,不断提升劳动者综合素质。利用新型农民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等项目实施,结合各村蚕农情况组织蚕农培训,努力做到使每户养蚕户最少有1名管桑养蚕“明白人”。全年开展各类培训40场次4 000多人次。

3 落实的配套政策

组织实施高产创建示范样板40 hm2,低产桑园改造200 hm2,杜绝套种高杆或爬藤作物,落实桑园管理4项关键措施。通过低改示范,每公顷桑养种达45张以上,产茧1 650 kg,产值52 500元以上。经过年底检查验收合格的桑园,每公顷给予3 000元补助。新植“6215”连片面积达1.33 hm2以上,每公顷给予1 500元补贴,全镇2011年共兑付各项补贴资金23.96万元。

3.1 蚕用配套物资

2011年累计推广蚕台985套,纸板方格蔟52 250片,兑付补贴资金7.54万元。

3.2 蚕室建设

按照“上有天花板,下有地火垄,混凝土地板,有对流窗,内高3m”的标准要求,每平方米补助50元,全镇157户5 350m2补助资金26.75万元。

3.3 新植桑园规划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规模连片。栽桑采取农户自筹资金与政府补助相结合,农户自筹0.1元/株,不足部分由政府财政补助,并给予每公顷45 kg地膜的优惠措施,从而充分调动群众发展蚕桑产业的积极性。品种为优良湖桑。

3.4 维护国家、企业及群众的利益

建立以云南新丝路茧丝绸公司为龙头,16个蚕农合作社为核心,广大农户积极参与的“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蚕桑产业运作模式,促进蚕桑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4 存在问题

(1)部分村委会由于农户全家外出打工,桑园无人管理,荒芜严重,县城周围较明显。

(2)养种计划不合理,造成桑叶浪费较大,养蚕过多或不足,特别是新养蚕户在春蚕、晚秋蚕上较为突出。

(3)桑树病虫害综合防治不及时、用药不合理造成桑叶发病重而减产,部分农户养蚕消毒不严,眠期处理不及时,蚕体不齐出现混育感染,导致发病影响产量。

(4)蚕桑附产物综合利用率低,经济潜力尚未发掘。

(5)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造成养蚕劳动力紧张。工价上涨,请工难,蚕室投资大,成本增加,造成有叶不养蚕的农户增多。

(6)气候、市场风险增大。

(7)蚕茧价格波动大。从1988年以来出现了五起四落,群众难以承受,而公司仍未建立抵御市场风险的健全机制体制。

5 发展对策

5.1 尽快建立蚕桑发展风险保障资金

为保障蚕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切实维护蚕农利益,解决蚕农栽桑养蚕的后顾之忧,大姚县人民政府虽然印发了《大姚县2011年蚕桑产业发展工作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了要建立蚕桑产业发展风险保障基金,但至今仍未落实,要明确责任加以落实。

5.2 积极推进示范村建设步伐

虽然凉桥、将军2个村委会被大姚县委命名为蚕桑先进村和专业村,但标准低,群众对示范村的认识不足,扶持力度不够,还需加大扶持力度和宣传指导力度,让群众真正认识到蚕桑产业是不可替代的、可增加群众收入的产业。

5.3 提高农民专业化组织程度

金碧镇虽然有16个蚕桑专业合作社,但专业化程度低,筹资困难,职能未能较好发挥。因此要加强蚕桑专业合作社资金扶持力度,培训指导蚕农,发展壮大合作社自我管理的服务职能,为广大蚕农提供各类技物配套服务,降低生产成本,增加蚕农收入。

5.4 提高蚕桑生产科技含量

一是要引进高产、优质、高效、抗病、抗逆性强的蚕品种,采用先进、适用的省工省力养蚕技术及桑树病虫害防治技术,开展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标准化种养技术;二是要稳定现有蚕桑技术人员队伍并给予一定的工作经费,便于开展工作,采取多渠道方式让技术人员有更多的学习、培训、考察机会,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三是要做好蚕桑生产技术培训推广工作,有选择地扶持有代表性的示范户,提高他们的栽桑养蚕技术水平,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增加收入,起到辐射带动作用。

5.5 延长产业链

蚕桑生产的副产品都是宝,要加快引进蚕桑副产物加工企业,加快桑枝、蚕沙、桑果、蚕蛹等副产品的加工开发利用,提升蚕桑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促进农民增收,加快蚕桑产业的发展。

5.6 实现利益共享

金碧镇的蚕桑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龙头企业经济效益与广大蚕农利益的矛盾,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才有利于蚕桑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及地方税收,实现互利共赢目标。

5.7 改变饲养模式

由传统的单一型 (小蚕、大蚕一年四季)向小蚕1~4龄开叶给桑,商品化销售给农户饲养大蚕,共育户提供优质商品小蚕,即小蚕、大蚕由一年养四季向更多季过渡,从而改变蚕室、蚕具不足,劳动力紧张和大蚕饲养户收入低的问题。从而做到蚕室建设规范化、标准化、加温现代化,饲养规模化、管理标准化。扶持小蚕共育户或村级蚕农合作社,发展商品小蚕,做到小蚕、大蚕、蚕茧销售有机结合、统一规划、共同发展,发挥蚕桑产业最大效益,解决蚕桑产业大起大落的局面,从而减少农户的投资成本。做到小蚕、大蚕分工合理,蚕室、蚕具充分利用,劳动力用工合理转变,提高蚕农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小蚕蚕农桑园
重视桑园管理 强化养蚕基础
攀西蚕区小蚕共育质量的提升措施
桑园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浅谈现代高标准桑园建设与管理
浅谈种茧育夏伐桑园的冬季管理
切料机助力小蚕人工饲料育快速推广应用
“川山×蜀水”小蚕人工饲料摄食性改良研究进展
躲雨
可爱的小蚕
始兴首批春茧鸣锣开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