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昭通市蚕桑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2012-12-08

云南农业科技 2012年2期
关键词:蚕农昭通市蚕茧

凌 英

(昭通市农技推广研究所,云南 昭通 657000)

昭通市栽桑养蚕历史悠久,有明确记载的是三国时期,据《钦定四库全书·滇考》记载,诸葛亮南征时“劝彝筑城堡,务农桑”,从那时起至今有近2 000年的历史。1950年昭通市蚕桑业开始纳入发展计划,与全国其他省 (市)一样历经“三起三落”,坎坎坷坷走到今天,生产初具规模。文章主要从蚕丝的特性入手,研究分析国内外茧丝绸市场,结合昭通市的自然、气候等优势,论述蚕桑产业的发展前景。

昭通市栽桑养蚕历史悠久,市内的“三江四河流域”(金沙江、牛栏江、白水江以及洛泽河、洛甸河、关河、洒渔河)有发展蚕桑生产优越的自然条件,是中国西部最优良的栽桑养蚕基地之一。1994年省政府把巧家、镇雄、盐津、绥江、彝良、威信、永善7个县列为云南省蚕桑生产基地县建设。“十一五”期间昭通市委、市政府把蚕桑作为8大农业优势产业之一重点扶持发展,蚕桑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未来5年及今后很长时间的发展中,昭通市将抓住中央以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蚕桑产业发展的机遇,超前谋划、提前思考,下大功夫、花大力气狠抓蚕桑产业的发展,为昭通市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恢复生态建设,实现全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1 发展蚕桑产业的重大意义

1.1 蚕丝的特性

世界上的纤维主要有三类,一类是蛋白质纤维,以蚕丝和羊毛为代表;第二类是糖类纤维,以棉花为代表;第三类是合成纤维,以化纤为代表。这三类纤维以蛋白质纤维最珍贵。蚕丝是一种天然蛋白质长纤维,它比同是蛋白质纤维的羊毛更具优良特性,构成蚕丝的18种氨基酸与人体皮肤的胶原蛋白非常相似,加之表面光滑柔软,接触皮肤时因微弱的摩擦而使人体产生舒服感,而羊毛则因表面鳞片摩擦皮肤有刺痒感。蚕丝在光照之下,由表面和内部不同层次反射光线,同时发生光的吸收、屈折、衍射、干涉等复杂光学现象,表现出含蓄、优雅又似月光那样冷傲的美丽光泽—丝光,这种丝光仅蚕丝独有。蚕丝因其自身的蛋白质结构导致其吸湿性、排湿性与保温性均优,是作内衣内裤的最好纤维原料。蚕丝有吸收和反射紫外线的作用,加之吸湿排湿作用,将蚕丝制成粉末或糊胶状,是上佳的化妆品原料。蚕丝很早就用作外科手术的缝合线。用蚕丝织成的丝织品精美绚丽 ,雍容华贵 ,穿着舒适 ,被誉为“纤维皇后 ”和“保健织物”,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即使在高分子化学高度发展的今天 ,仍然不能使合成纤维具备蚕丝的优良特性,蚕丝的优良特性不是合成纤维所能取代的。

1.2 中国蚕桑丝绸产业的发展概况

中国蚕桑丝绸业是具有5 000多年历史的传统产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出口创汇作出重大贡献的产业,是在国际市场上处于主导地位的产业。中国的茧丝绸年产量占世界的70%,丝绸出口量占世界贸易份额的80%以上,年均出口创汇额高达40亿美元,是可主导世界茧丝绸市场、丝绸原料占绝对优势的世界第一大国。全国现有桑园面积82.7万 hm2,蚕农2 000万户,全年发种量为1 627万张,生产蚕茧65.1万t,2011年蚕农获茧款收入高达224亿元,国内不少地区把蚕桑产业列为农业的骨干产业,特别是对经济相对滞后的西部地区,给数百万农民脱贫致富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国加入WTO后,蚕桑丝绸业是重要的受益行业之一,面临巨大的市场需求与发展空间。尤其是在中央“西部大开发”和“东桑西移”工程的实施下,给中国西部地区蚕桑产业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如何促进蚕桑丝绸行业进一步发展,原副总理吴仪曾多次强调:“目前中国只能称为丝绸原料大国,还不是丝绸强国”,要尽快实现由丝绸大国向丝绸强国的转变,在2003年10月全国茧丝绸工作会议曾明确提出:抓住机遇,全面提升茧丝绸产业的综合竞争优势,是中国茧丝绸行业努力拼搏所要实现的新的更加伟大的战略目标。

1.3 蚕桑丝绸产业的发展前景

从蚕桑产业消费发展情况来看,国内外市场需求趋旺,被誉为“纤维皇后”的天然丝绸织物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走俏,蚕桑产品价格效益双增长。最近几年,中国的茧丝绸出口量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中国丝绸消费量仅占世界丝绸消费总量的4.6%,人均消费仅为美国的2.8%,印度的14%,日本20世纪70~80年代人均消费量的12%。因此,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环保意识逐渐从吃的领域延伸到穿的领域,国内丝绸热逐年升温,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原来一直徘徊在16元/kg、最低时只有10元/kg的春茧价格突破了20元/kg大关,内销量也在以20%的速度增长。在丝绸制品中,在绸缎、服装等传统消费品继续保持增长的同时,针织产品、家纺产品、蚕丝被等非传统丝绸消费品将会有更大的增长。并且随着中国在染整工艺方面的创新,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丝绸产业的发展前景将越来越广阔。国内丝绸消费市场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2 昭通市发展蚕桑产业的优势

2.1 自然资源优势

昭通市亚热带气候类型的区域是发展蚕桑生产的最适宜区,其耕地面积12.6万hm2,占全市的34%。此区域内最适宜发展蚕桑生产的主要是金沙江、白水江、牛栏江、关河流域一带的地区。该区域夏秋气温大多在22~28℃,相对湿度70% ~80%,年降雨量500~1 000 mm,无霜期在260 d以上,年≥10℃的有效积温为4 323~7 232℃,可大规模发展蚕桑3.3万hm2。

2.2 蚕茧在农产品中的经济优势

加入WTO之后,作为WTO成员国的中国,必须相应开放农产品市场。因此,国内农业和农村经济必须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使中国可以凭借国内外农业资源的置换,逐渐调减农业资源质量相对较低、成本相对较高的农作物播种面积,按照比较优势安排农业生产。蚕桑生产一年栽植,多年受益,比较效益高。昭通市近5年的蚕茧收购均价超过20元/kg以上,加上桑园的间套作收入每公顷桑收入一般可达6~9万元,与其它农产品比较,经济效益优势突出。

3 外地蚕桑生产发展的启示

(1)广西蚕桑业的发展。2010年广西桑园面积达到14.13万hm2,共有养蚕农户88万户,产蚕茧21.43万 t,售茧收入达82.95亿元,户均收入约9 350元。广西蚕茧产量之所以能连续6年位居全国第1,占全国1/3,远远超过位居世界第2的印度,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桑蚕生产第一大省、世界重要原料茧生产基地,其重要原因就是当地政府选准了桑蚕产业,看准了就下手,并且“咬定青山不放松”,最终使桑蚕产业发展壮大,真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产业。

(2)四川省宁南县蚕桑业的发展。该县位于四川西南部,金沙江畔干热河谷地区。全县人口19万人,1974年开始栽桑养蚕,1999年全县产茧410.3万kg,农民售茧收入达到4 200万元,全县9.5万蚕农人均产茧43 kg,单张产茧40.2 kg;2000年全县产茧突破500万kg,农民茧款收入达到6 000万元,全行业纳税2 500万元,获利近2 000万元;2001年至今,每年产茧均保持在600万kg,蚕农获茧款收入7 000~8 000万元,每年缴纳税金均在2 000万元以上,目前该县已成为四川省的第一优质茧基地县。他们的经验一是行政推动,变企业个体行为为全县整体行为;二是科技带动,变单独技术指导为网络综合服务;三是投入诱动,变单方技术投入为多方主动投入;四是利益驱动,变农民被动栽桑养蚕为主动发展蚕桑产业。

(3)四川省南部县碾垭乡11村4社养蚕专业户罗先锋种桑养蚕经验。罗先锋家有4口人,承包土地4.7 hm2,全部种成桑园,依靠科技和辛勤劳作与精心管理,坚持蚕桑生产不动摇,获得了很好的收益。1998年全家养蚕118张,单张产茧41.6 kg,总产茧4 909.6 kg,茧款收入61 360.7元。1999年养蚕194张,单张产茧42.4 kg,总产茧8 227 kg,茧款收入81 990元,除去雇请劳力、承包土地、蚕种、肥料、农药、蚕房折旧费用28 677元,全年共计养蚕纯收入53 312元,人均13 328元。2000年至今年均养蚕达到300~400张,养蚕收入最高的2001年毛收入达到24万元。这些在蚕桑生产中依靠科技、依靠规模、依靠先进的机制和科学管理、依靠辛勤的劳作和投入的先进典型,值得昭通市和所属各县、区,以及蚕农朋友学习和借鉴。甩掉贫穷靠发展,建设小康靠产业。昭通市应紧紧抓住蚕桑这个既富民又富县,见效快的产业,像广西那样把蚕桑由副业变为主业,再由主业上升为产业;像四川省宁南县那样,举全县之力,党政苦抓,蚕农苦干,科技干部苦帮,发展蚕桑四轮驱动;蚕农要像罗先锋那样,认准蚕桑产业,依靠科技,用勤劳的双手,锲而不舍地干下去,必会获得丰厚的回报。

4 昭通市蚕桑丝绸产业的发展策略

4.1 昭通市蚕桑产业的发展空间

目前昭通市的蚕桑产量不到6 000 t(2011年的蚕茧收购量),就昭通的自然资源,每年可以生产优质蚕茧3万t,为目前产量的5倍。3万t优质蚕茧就目前的价格,蚕农可获茧款收入10亿元,经缫丝可获效益20亿元,市、县可获税收2亿元,可以解决就业人口7 000人。而且新植的桑树3年后主根入土深达1.5 m以上,侧根、支根可扩展4 m3以上,地下根系组成庞大的网状结构,固定根系周围土壤,使水土不易流失,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发展蚕桑产业是落实昭通市委、市政府“三基地一屏障”战略最好的特色产业之一。

4.2 依靠科技进步,抓质量促发展

应深刻认识快速发展、规模发展是实现昭通3万t产茧的基础,茧丝品质是获取效益的根本,科技是规模发展与茧丝品质的硬件支撑。在昭通市蚕桑产业发展上,应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提高养蚕专业户、重点大户科学栽桑养蚕的技术水平,使他们懂得如何围绕狠抓公顷桑产叶量和单张蚕种产茧量这2个中心来发展蚕桑,获取蚕桑效益,致富奔小康。桑树方面首先应在嫁接更新良桑品种上下功夫,应以超高产人工三倍体嘉陵20号、云丰1号、农桑等为全市主推品种;其次狠抓桑树的肥培管理与规范养型及修枝整形,以及主要病虫害防冶。养蚕方面应着重在养蚕基础设施及蚕室蚕具的建设、消毒防病、优良蔟具及省力化养蚕上下功夫。

4.3 真抓实干,实现蚕桑产业的规划目标

昭通市委、市政府和有关县委、政府应把蚕桑产业视为振兴昭通市域经济和县域经济的第一大产业,用5年或更长时间,一步一个脚印的实施这一产业。3万t优质蚕茧实现后,昭通市的整个经济将会发生质的变化,到时农民每年可获10亿元的茧款现金收入,经缫丝或织绸后,其经济效益可以升值为20亿元,政府可获2亿元以上的财税。实现这一目标,昭通市是有基础和条件的,有土地、人力和生态优势,有国家、省现代农业蚕桑体系的科技支撑,在昭通是可以生产优质蚕茧和高品位生丝的。在昭通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昭通市已超常规跨越式地走出了2万hm2优质蚕茧基地建设的第一步,同样,有理由相信在昭通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市上下5~10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昭通市的蚕桑丝绸产业的规划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猜你喜欢

蚕农昭通市蚕茧
昭通市种业现状与“十四五”种业发展对策
蚕茧与飞蝶
提高鸣龙镇蚕茧质量的措施探讨
重视蚕病综合防治 提高蚕茧质量
躲雨
卖蚕茧
亲人
始兴首批春茧鸣锣开收
亲人
蚕农侯大国诗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