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龄茶园冬季间作荞麦技术

2012-12-08江宗丽

云南农业科技 2012年2期
关键词:幼龄行间晒种

江宗丽

(梁河县茶叶技术推广站,云南梁河679200)

荞麦全身都是宝,花是重要的蜜源;茎秆可作饲料及沤肥;荞壳是很好的保健材料;籽实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纤维素、镁、钾、钙、铁、锌、铜、硒等及其他禾谷类粮食所缺乏的芦丁和叶绿素,营养价值居所有粮食作物之首,可制成城乡人民喜爱的各种辅助食品,这些食品具有降血脂、保护视力、软化血管、降低血糖等功效,同时还有清凉、消炎、帮助消化、延缓衰老等保健作用。荞麦适应性广,耐寒、耐瘠、耐酸,可在新开垦的土地上种植。其生长期短(60~90 d),需肥量少,可在较凉爽的气候下开花结籽。早在民国年间,荞麦在梁河县山区和半山区就有种植,且与玉米、马铃薯和萝卜等轮作。荞麦在晚秋种植,既可弥补前期其他作物的损失,又能充分利用秋季前期和中期的耕地水分和热量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增粮增收。

梁河县地处亚热带,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不分明而干湿季分明(干季为头年11月至次年4月,雨季为5月至10月),适宜种植茶树,但茶区冬春旱情比较严重。全县现有幼龄茶园1 333.33 hm2,大多位于海拔1 400~2 000 m的山区和半山区,其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及高山黃壤性酸性土壤,既适宜茶树生长,又适宜荞麦生长,在幼龄茶园间作荞麦,荞麦的生长期和盛花期是在秋末冬初,既可避开当地的高温期(7月至8月,温度>26℃)及茶树的生长期(3月中旬至11月上旬),又能抑制茶园杂草的滋生,减少土壤水分蒸腾,且荞麦秸秆、落叶还能增加土壤有机质,起到抗旱、防霜、防冻、肥培地力等作用。此外,在幼龄茶园间种荞麦,可提高幼龄茶园管理质量,增加茶农收入,降低茶园管理成本。梁河县茶叶技术推广站结合当地实际,坚持以茶为主,茶叶主业优先、作物套种合理高效的原则,因地制宜认真抓好抓实幼龄茶园间套种矮秆作物的试验、示范及推广,目前在平山乡幼龄茶园茶行间间作的荞麦长势喜人,丰收在即。现将其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1 整地

播种前对所选茶园,结合定形修剪、除草、施肥进行一次全面中耕,以达到疏松土壤、去除杂草、肥培地力的目的。茶苗根部附近用手拔除杂草,苗根30 cm以内浅锄6~7 cm松土除草,苗根30 cm以外的行间进行20~30 cm深耕,并翻土埋草,同时每公顷施腐熟农家肥15~30 t或复合肥225~300 kg。提土培根,敲碎土块,做到地面平整、表土疏松、清除杂物。

2 选种及种子处理

2.1 精选种子

因地制宜选用甜荞或苦荞。通过风选、筛选等方法弃除瘪粒、破损粒、小籽粒,选留粒大饱满、均匀、种皮为淡绿色、无病虫、无霉变的新种。

2.2 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能提高种子发芽率,增强发芽势,保证全苗、壮苗。方法有晒种、浸种、拌种等。晒种是在播种前选择晴天连续晒种1~2 d,进行阳光紫外线消毒;浸种有提高出苗率和减轻病虫害作用,用35~40℃的温水浸种10~15 min,浮粒捞出弃掉,把沉在下面的饱粒捞出晾干即可;拌种即取3~5 kg草木灰在水中浸泡1~2 d,在播种当天用草木灰液喷洒种子,10 kg种子洒草木灰液1 kg,并把草木灰残渣混在种子中拌匀,经3~4 h后种子不结块即可播种,能提高产量。

3 适时播种与合理间作

3.1 播种时间

播种时间在秋季中后期,即9月至10月,宜早不宜迟。

3.2 播种量

每公顷播种52.5~60 kg。

3.3 播种要求及方法

做到不毁茶园、不占茶带、不伤茶苗、从行间居中套作。每两条茶行间采用人工开浅沟条播或穴播为宜,开沟或打塘深度为5~10 cm;采取顺沟均匀撒播或按塘距20~25 cm穴播;播种后,浅土覆盖,覆土2 cm为宜,不要超过3 cm,这样有利于荞种破土出苗。

4 田间管理

4.1 除草

当幼苗长至6~8 cm时,结合间苗进行第1次人工除草;第2次除草在开花前进行,并结合培土,可防止荞麦倒伏,有利于高产。

4.2 病虫害防治

秋荞生长期间大都避开病虫害的发生高峰期,相对其他作物来说,病虫害不是特别严重。以开花期防虫为主,苗期防虫为辅。对粘虫、草地螟和钩刺蛾可用90%晶体敌百虫1 000~2 000倍液,或菊酯类农药1 500~2 000倍液,或功夫、敌杀死等600~7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用40%乐果1 500~2 000倍液喷雾防治。

4.3 授粉

荞麦属异花授粉作物,开花时以昆虫、风力授粉为主,并结合人工辅助授粉,提高结实率。盛花期进行人工授粉,时间以晴天早上9~11时为宜。方法是两人拉着长绳或竹竿横向轻动植株达到授粉目的,一般2~3 d 1次,进行2~3次。

5 适时收获

由于荞麦植株上下开花结实的时间早晚不一,籽粒成熟不一致,边开花边结籽,并且容易落粒,故不能等全株成熟后才进行收获。当荞麦全株的籽粒有2/3以上变成黑褐色时,就可收割。提倡清晨收割,收割时轻割轻放,就地脱粒。脱粒后将荞秆均匀覆盖在茶行间,上用少量泥土散压,可起到增温、保湿、防霜、防冻、防草和培肥土壤等作用,有利于茶苗安全越冬及下年春茶发育生长。

实践证明,幼龄茶园冬季套种荞麦是一项稳定茶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好举措。

[1]孙云南,梁名志,夏丽飞,等.不同间作物对茶园土壤养分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1,24(1):149~153.

猜你喜欢

幼龄行间晒种
基于多光谱图像的幼龄白木香含锌量无损诊断
行间生草模式对阜城梨栽植地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
低温烘干处理对早稻种子发芽的影响
浅谈微生物制剂在幼龄反刍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参观2018书刋国博会
幼龄柑橘套种春季西瓜—秋季马铃薯高效栽培模式
关于水稻种子大棚晒种可行性的探讨
浅谈水稻种子的处理技术
脚背上有两个消气穴
你是我的舒芙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