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0年篮球比赛空间规则变化对技战术影响研究

2012-12-06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半圆三分球篮球比赛

郑 磊

(北京体育大学 篮球教研室,北京 100084)

2010年篮球比赛空间规则变化对技战术影响研究

郑 磊

(北京体育大学 篮球教研室,北京 100084)

通过文献查阅、访谈专家和观看比赛,在逻辑推理的基础上对2010年篮球比赛空间规则进行探讨,分析规则的修改对篮球训练和比赛产生的影响,以及我国男女篮在国内外比赛中对新规则的适应情况,比较近两年欧洲篮球对规则的适应情况,提出我国男女篮选手适应规则修改的技战术应对策略。

2010年;篮球比赛;空间规则;技战术

自篮球运动诞生以来,时间和空间便是篮球比赛争夺的两个核心因素。为了使篮球运动永远具有吸引力和生命力,并在持续的发展中得到统一和规范,从1892年史密茨先生为篮球运动制定的最初5条基本原则及13条内容,到国际篮联(FIBA)在2010年50条规则的最新修改,118年间每一次规则的修改无不是围绕着时间和空间两个因素展开,尤其是在2010年针对这两个因素的规则修改非常重大且繁杂,本研究仅针对篮球比赛空间因素的规则变化对技战术影响进行探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国际篮联修订的篮球比赛规则及篮球技战术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1996年至2010年的历次篮球规则、2000年-2012年国内有关篮球比赛规则的资料,以及1996年至2012年国际篮联官方网站(www.fiba.com)上关于篮球裁判方面的外文文献,获得理论支持和有关资料。

1.2.2 专家访谈法

针对篮球比赛规则变化和影响以及国内外篮球运动技战术变化等情况,向我国高、中级教练员和国际级篮球裁判员进行咨询和交流。

1.2.3 实地观察法

对我国男、女篮球职业联赛(CBA、WCBA)和NBL联赛等进行实地观看,探寻不同运动水平球队针对规则修改而进行的相应技战术变化。

1.2.4 录像观察法

观看欧洲篮球锦标赛、美国职业篮球联赛、2010年世界篮球锦标赛以及2012年欧洲篮球冠军联赛录像,并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限制区

2010年起实施的一个主要变化是限制区面积和形状的变化。限制区由我们熟悉的传统梯形变成类似于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的矩形,限制区由原来3.6m×6m×5.8m(上沿×下沿×高)的梯形变化为4.9m×5.8m(长×宽)的长方形,面积由27.84m2增加到28.42m2,以及由此导致的罚球时队员抢篮板球位置区的改变,这一系列变化给篮球运动带来了什么呢?

首先,限制区面积的扩大为运动员、特别是高大队员提供了更广阔的活动空间,现代篮球运动中单纯凭借高大身材的优势在限制区内死扛硬打的队员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技术、灵活性与体能兼备的移动型中锋,这一规则的修改恰恰为他们的速度、灵活性的发挥,以及进攻方式的多样化提供条件。其次,以往的梯形限制区底部较大,一定程度上给低位的接球单打造成了难度,矩形限制区缩短了底部宽度,限制区下沿较原来减少了1.1m,这样高大队员可以在更加接近球篮的位置直接进行进攻,不论是获得球以后的前后转身还是背身单打,或者是勾手投篮等,在这一距离之内均可以更加舒服的直接进行运用。

限制区的变化不论是对于强力型还是技巧型中锋的进攻技术运用都有裨益,因而也有利于球队进攻战术的多样化选择和教练员的战术安排。

在2010赛季和2011赛季的男女篮职业联赛中直接的表现是国内中锋选手强攻内线的次数减少了,移动式的进攻在逐渐增加,这同目前国际篮球的发展趋势也是一致的。对比欧洲篮球锦标赛和冠军联赛,国内联赛在限制区中的内外线配合,特别是内线队员之间的精妙传接球配合偏少,还没有充分利用限制区增大后的空间。

2.2三分球投篮区

三分投篮区半圆距球篮中心投影点由6.25m扩大到6.75m,此项规则的修改使国际篮联的三分线更加接近于NBA三分线7.25m的距离。一方面,随着三分球的投篮距离增加了0.5m,外围投射的难度相应增加,这给投篮队员提出了更高的体能和准确性要求,在短时期内,部分球员三分球投篮命中率可能由于距离的增加而有所降低,但是增加0.5m的投篮距离对于当今体格强壮的篮球运动员而言并非一件难事,相信高水平运动员的投篮不会产生较大影响。以我国选手为例:在2009年的国内联赛中,新的三分球投篮区已经得到推广并且被我国运动员所接受,从2008年奥运会中国男篮三分球的30.4%命中率,到2010年世锦赛,在增加了0.5m投篮距离的情况下反而上升到35.8%的变化可见一斑。

另一方面,由于投篮出手范围半径的增加,进行远距离投篮所需要移动的区域被扩大,在进攻队员选择投篮机会的过程中,需要更加频繁和迅速的移动以获得良好的出手机会;进一步来说,此项规则的修改,使得原本由于队员身材高大化和移动迅速而显得相对拥挤的内线得到一定缓解,善于移动或技巧型的内线队员将获得更多的进攻优势。从全队进攻配合方面看,球队的外围远投、突破得分和内线队员的攻击应借此项规则的修改进行更好的结合,培养全面的进攻能力并带来更具观赏性的进攻配合。对于防守方而言,随着三分球投篮区的扩大,迫使防守队员对外围投篮选手贴身防守,势必将防区扩大,为内线队员的单打和外线队员的突破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增加了中近距离防守投篮的难度。

三分球投篮距离的增加曾经在短时期内降低了国内联赛的三分球命中率和出手次数,相比之下国外高水平运动员对规则适应非常迅速,2009年、2010年和2011年欧洲篮球锦标赛的三分球命中率分别为35.3%34.7%和34.9%,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同时,队员通过不断的传切和突破分球创造出更多的三分投篮机会。

2.3掷球入界线

2010年规则的另一个主要变化是掷界外球线的增加。在比赛第4节或任一加时赛的最后2分钟,在本队后场掷界外球的队可获得在前场的掷球入界线的发球机会。掷球入界线位于记录台对侧,外沿距端线内沿8.325m(同三分线弧顶平行),这一新的掷球入界地点较以往的规则所规定中线掷球入界地点靠近对方球篮6.675m,距球篮的距离缩短了将近一半。

掷球入界线的增加将大大缩短从球队在前场掷球入界到发动进攻的时间。特别是增加了传球入界给移动至内线的腾空队员的直接投篮机会(空中接力),理论上讲,即便是在比赛仅剩下0.3s的情况下,对于通过点、拨球而入篮的得分仍然有效,这种配合对于以往在中线掷球入界而言是难以想象的。此项规则缩短了进攻时间,并提供了进攻机会,这对于在比赛最后的决胜时刻比分接近、甚至是比分落后的球队是十分重要的,他们得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进攻,缩小差距甚至反超比分。

对于防守一方,由于掷球入界线缩短了掷界外球地点同球篮的距离,增加了进攻队战术配合的方式,因而提高了防守方关键时刻的防守难度和强度。在2010-2011年CBA联赛中,不断上演利用最后时刻在掷球入界线发球完成进攻的战例,其中至少有5场比赛通过战术配合达到了反败为胜的目的。

2.4无撞人半圆

对于球篮下方特定区域攻防双方身体接触的处理,国际篮联借鉴了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的经验,分别以两侧球篮中心正下方的投影点为圆心,1.25m为半径标示出两个半圆,同两条0.375m的直线形成半圆形内侧区域,建立了无撞人半圆。顾名思义,在这个区域之内进攻队员与防守队员的身体接触不被宣判为进攻犯规,除非进攻队员非法使用手、手臂或者身体。

由于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身体对抗能力的增强,攻守双方在球篮下方区域的争夺日益进入白热化,在这个区域队员之间频繁而剧烈的身体对抗也给裁判员的判罚造成了一定难度,无撞人半圆为裁判员的判罚提供了便捷。更重要的是:无撞人半圆的增加有利于调动进攻队员对于球篮发起直接的冲击,甚至促进弹跳能力好、速度快的球员在篮下有防守队员时依然能够直接利用扣篮完成进攻。这项规则的增加对于进攻球队非常有利,一方面,对于上篮的队员,在此区域没有带球撞人之说,快攻和阵地战中的突破上篮有了更好的条件;另一方面,原本在此区域突破传球造成的撞人犯规在球传向远离球篮位置在新规则中也属合法,这对善于借助突分进行中远距离投篮的球队是个好消息。

对于防守队员而言,无撞人半圆之内的防守难度增加了,在此区域内最理想的防守结果是发生身体接触同时干扰了对方队员上篮,但没有被判罚犯规。在比较激烈的比赛中,有可能会形成为跨出无撞人半圆造成进攻犯规而迎前上步防守突破队员的情况,这不但对运动员的判断和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高了裁判员的判罚难度。

通过观看2010和2011赛季的中国男女篮职业联赛,发现我国运动员对这一规则的适应没有欧美选手迅速,特别是持球上篮的队员,缺乏主动进行身体对抗的身体和技术能力,这需要在训练中提高。

2.5空间规则变化的对策

近十年篮球比赛规则的修改都在增加运动员身体对抗强度、加快比赛节奏、提高比赛的观赏性和促进竞赛公平的方向上努力。对于教练员和运动员而言,首先应充分理解比赛规则的精神和每一次规则修改的目的,才能针对性的进行技战术改进。

从本次规则限制区到三分球投篮区域的变化上看,运动员活动的空间被扩大,要求不论是外线队员还是内线队员,都要更加善于在移动中进行攻防的对抗,队员的运球突破和传接球等技术必须更加迅速且全面,以适应变化更加频繁的比赛场面;无撞人半圆鼓励了持球队员的直接进攻,要求队员不断提高速度和身体素质,在主动发生身体对抗的情况下进攻得分,必将带来更多精彩的突破上篮甚至是扣篮,增加比赛的观赏性;掷界外球线的引入则为比赛最后阶段的攻防制造了更多可供发挥智慧和技艺的空间,为比赛的结果增加了悬念。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2010年篮球空间规则的修改扩大了运动员的活动区域,鼓励了突破上篮队员的直接进攻,为最后关键时刻的比赛增加了进攻方式的选择,同时也增加了比赛的悬念。

2)我国篮球运动员已经基本适应了扩大后的三分球投篮区,在限制区内的进攻逐渐呈现出移动进攻的趋势,对于无撞人半圆规则的理解运用同欧美球员相比尚存在差距。

3.2建议

1)针对篮球比赛空间规则的修改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完善能够提高运动员身体移动能力和技术的训练手段,制定关键时刻特定掷球入界地点的进攻战术,有备无患。

2)为更加合理的运用技战术,教练员和运动员应不断加深对规则精神和每次规则修改的理解和学习,保证中国的篮球运动水平不因为对规则的把握不好而导致运动水平的落伍。

[1] 中国篮球协会.篮球竞赛规则2000年[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

[2] 中国篮球协会.篮球竞赛规则2003年[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

[3] 中国篮球协会.篮球竞赛规则2008年[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

[4] 中国篮球协会.篮球竞赛规则2010年[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5] 朱奇志,曾慧芳.篮球规则的起源与发展[J].体育科技,1999,20(3-4):14-17.

[6] 吴双文.篮球规则演变对篮球技战术发展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1):72-75.

[7] 姚志辉.2010年篮球规则场地界线改变对篮球运动的影响[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3):75-78.

TheInfluenceoftheSpaceRuleChangesof2010BasketballGameontheTechniqnesandTactics

Zheng Lei

(Beijing Sports 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

According to the document access,interview experts and watch the game,on the basis of logical reasoning,the paper talks about the space rule changes of 2010 basketball game. The paper analyzed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rules,the influence of the basketball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as well as the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men’s basketball team for the the adapting to the new rules at the home and abroad games,and compared the situation of the European basketball teams adapting to the rules,and then put foward the Tactical strategies,in ordering to help the Chinese men’s and women’s basketball team adapt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rules.

2010;basketball game rules;techniques and tactics

G841

A

1672-1365(2012)03-0027-03

2012-01-28;

2012-03-01

郑磊(1979-) 吉林长春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篮球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半圆三分球篮球比赛
篮球比赛
杭州市高校大学生三对三篮球比赛的开展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会变形的神奇半圆
浅谈三分球对比赛胜负关系的影响
半圆的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吗
执念三分
300+,BOUBLE!
半圆周长和圆周长的一半
有关半圆的几个结论及应用
三分大炮 进攻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