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外治法治疗癌性疼痛阴证60例临床分析

2012-12-01胡凯文左明焕何秀兰刘书红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2年12期
关键词:癌性癌痛局部

王 芬,肖 俐,胡凯文,左明焕,何秀兰,陈 宏,刘书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北京 100078)

疼痛是癌症患者的常见症状,初诊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约为25%,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为60% ~80%,其中1/3的患者为重度疼痛[1]。癌症疼痛如果得不到缓解,患者将感到极度不适,可能会引起或加重患者的焦虑、抑郁、乏力、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及整体生活质量。我科以多种中医外治法结合,治疗癌痛阴证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具有阴证癌性疼痛的住院肿瘤患者60例,所有病人均为2011年1月至今在东方医院肿瘤科收治的肿瘤患者。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肺癌3例,胃癌11例,大肠癌15例,妇科肿瘤9例,乳腺癌3例,肝癌2例,胰腺癌5例,骨转移癌4例,肿瘤患者合并骨关节病变疼痛者6例,原发灶不明的腹膜肿瘤2例;所有患者均为中晚期肿瘤患者。

1.2 治疗方法

以温经通络、解毒散结中药打粉,以蜂蜜和姜汁调和后外敷于疼痛部位,可根据患者的疼痛部位大小,调整药物的用量及外敷的面积,每天根据患者敷药的反应外敷1~2次,每次4~8min,敷药时可以超声中频导药仪帮助药物透入疼痛部位,每日1次,每次30min,可用艾灸熏灸于疼痛局部,手法如回旋灸法、雀啄法等,每日1次,每次约30min,7d为1个疗程。温经通络、解毒散结中药方剂如下:干姜10g,细辛 10g,附子 10g,干蟾皮 10g,丁香 10g,全蝎6g,浙贝母 10g,生半夏 10g,元胡 15g,白芍 30g,炙甘草10g。

1.3 疼痛分级及记分标准

治疗前后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记录,以数字分级法 (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定疼痛等级。数字分级法使用数字表示疼痛的程度,由0~10构成,0为无疼痛,10为不可忍受的剧痛。让患者为自己的疼痛程度打分。根据打分不同可将疼痛分为4级:0:无痛;1~3:轻度疼痛;4~6:中度疼痛;7~10:重度疼痛。

1.4 疗效标准

完全缓解(CR):疼痛完全消失;明显缓解(PR):疼痛评分减少3分以上;轻度缓解(MR):疼痛评分减少2~3分;无效(NR):疼痛评分未明显减少。

2 结果

完全缓解(CR)4例,明显缓解(PR)30例,轻度缓解(MR)19例,无效(NR)7例,总有效率88.33%。

3 讨论

疼痛是肿瘤患者常见的症状,在我国,癌性疼痛普遍存在镇痛不充分的现象。为更好地控制疼痛,卫生部出台了“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活动[2],以促进我国的医护人员及患者、患者家属和广大人民群众重视癌痛,更好地控制癌痛。

在癌痛的治疗中,三阶梯止痛治疗[3]和《NCCN成人癌痛指南》[4]是癌痛治疗的最主要的原则和方法,但中医药治疗在癌痛治疗中也有较好的疗效,为以上治疗的有效补充。癌症晚期的患者,经常存在进食差甚至不能进食、合并恶心呕吐等症状,而三阶梯止痛药物常常对消化道产生副作用,部分药物会损伤胃黏膜,如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部分药物可致恶心呕吐、便秘等副作用,如阿片类镇痛药,虽然芬太尼透皮贴膜的胃肠道反应较小,但是其起效慢,疗效不稳定,价格昂贵。镇痛泵价格昂贵,多数患者不能承受。以上原因使部分患者难以接受西医的镇痛治疗。而中医外治法很少引起胃肠道反应,通过辨证施治,随证加减药物,多数治疗还可减轻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副作用小,使用安全,没有成瘾性及戒断症状,因此可作为三阶梯止痛治疗的有效补充。

中医理论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通常寒凝、气滞、血瘀等均可导致局部经络阻滞,局部经络不通、气血不荣则痛。通过临床观察我们认为,癌性疼痛可分为阴证与阳证,寒属阴,阴证以局部皮肤漫肿,或有结节包块,而皮色不变、局部喜温喜按、怕冷为主要表现;热属阳,阳证患者疼痛局部常有红肿热痛的表现。根据中医“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理论,对于阴证疼痛的患者则应采取温阳散寒、解毒散结、通络止痛的方法,使经络得以温通,阳气可在经络中推动气血运行,荣养局部肌肤经络,从而使疼痛局部的寒凝得以化解,再通过化痰、软坚、解毒药物使局部结节得以软、散,使毒邪化解,从而达到止痛的功效。而药物外用可使药物通过皮肤直达病所,超声中频导药仪可帮助药物透过皮肤,更有效地作用于疼痛局部,从而增加疗效;艾灸法本身有温阳补气、祛寒止痛、温经通络、消瘀散结的作用,与中药贴敷合用可产生更好的临床疗效。

我们使用的方药中,以干姜、细辛、附子温阳散寒、温通止痛,以全蝎、元胡通经活络、行气止痛,以干蟾皮解毒止痛,以生半夏、浙贝母化痰软坚散结,以白芍、炙甘草组成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以丁香气味辛香走窜,可引诸药透皮而直达病所,使用姜汁可增强温通的疗效,而干姜及姜汁气味辛香,合丁香一同起到引药入里的效果。该方药可随证加减,使用方便。以蜂蜜调和诸药、保护皮肤,同时也有解毒疗效,诸药合用,以温经散寒、解毒散结、行气止痛。根据患者的症状本方可随证加减,而临床副作用轻微。最多见的副作用为皮肤的过敏反应,一般为局部皮肤色红、瘙痒,严重者有水泡,但是发生率低。本60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过敏反应发生后予以去除外用药物,有水疱者对症处理,症状可在数天内消失。

以多种中医外治法结合治疗癌性疼痛,安全、有效、毒副作用轻微,是西医三阶梯止痛治疗的有效补充,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1年版)》的通知[C].卫办医政发〔2011〕161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活动的通知[C].卫办医征发[2011]43号.

[3]孙燕,顾慰萍.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S].2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

[4]严敏.癌痛规范化治疗及2010年《NCCN成人癌痛临床实践指南》解读(中国版)[J].现代实用医学,2012,24(2):127-129.

猜你喜欢

癌性癌痛局部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探讨中药外敷治疗癌性腹水的用药规律研究
不同的护理合作模式在癌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四川省40所医院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癌痛护理现状及影响因素
基于精益管理模式的癌痛护理质量指标的构建及其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管理中应用
补气养血通脉饮辅助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疗效观察
超精密车削出现局部振纹的诊断及消除
华蟾素胶囊治疗癌性疼痛患者的临床观察
磁共振高b值弥散加权成像在筛查前列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丁学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