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农本草经》病因特点研究*

2012-12-01高占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2年3期
关键词:神农本草经频数学说

高占华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它奠定了中药学的基础,被公认为中医的经典著作之一。对本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其成书年代及以前的中药学乃至中医学的发展情况。《本经》成书年代、著者等多有争议,但明、清辑本基本清楚,其优劣有较一致的意见。

《本经》成书年代较早,其病因学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系统性,成书背景有明显的自身特点,因此《本经》的病因学说在中医病因学说的历史发展中具有一定的重要地位。建国以来,对《本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献学和药物学方面,对《本经》所涉及的病因、病、病机、证候的研究明显重视不足。其中,对病因、病机、证候无专文研究,对病的研究也仅限于释义。

本文运用文献、理论研究方法结合计量,从病因名称角度,系统研究《本经》病因构成与现代中医病因构成比较的特点,并简要探讨其产生原因、分析其对现代中医病因学说的意义。以从一个角度反映《本经》作为中医病因学说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的意义。

选用:[魏]吴普,等,述,[清]孙星衍,孙冯翼,辑,神农本草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本文仅探讨上述版本《本经》的“卷一·上经”、“卷二·中经”、“卷三·下经”各具体药物条文中药物功效和主治涉及的病因内容。

1 病因提取与病因名称统一

对《本经》的“卷一·上经”、“卷二·中经”、“卷三·下经”各具体药物条文中,药物功效和主治涉及的病因分步骤进行了病因提取、病因名称统一工作。

1.1 病因提取

凡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即是病因。按上述定义提取病因。

1.2 病因名称统一

病因名称统一规则:含义相同或相近、字面表述上有差异的病因统一。病因名称统一的各病因以其中的一个作为代表,余者以括弧附后。如“精(精物、百精、百精物、百老物、老精)”。

1.3 《本经》病因及频数

在上述病因提取、病因名称统一等工作的基础上,总结出《本经》病因及频数如下表。

2 从病因名称探讨《本经》病因的特点

本部分在上述病因提取、病因名称统一等工作的基础上,以现代中医病因(综合《中医学基础》[1]教材和《中医基础理论》[2]教材)为比较对象,从病因名称角度总结了《本经》病因的特点。从病因名称角度,总结的《本经》病因特点,反映的是《本经》对疾病病因的主观性认识的特点。《本经》病因特点如下。

2.1 从病因名称角度与现代中医病因比较

(1)《本经》迷信性质的病因多。出现频数:《本经》迷信性质的病因占其全部病因的87/693;(2)《本经》带有迷信色彩的病因多。出现频数:《本经》“邪”类病因占其全部病因的24/693。

《本经》“蛊毒”类病因往往带有迷信色彩。出现频数:《本经》“蛊毒”类病因占其全部病因的46/693。出现频数:《本经》迷信性质的病因和带有迷信色彩的病因占其全部病因的157/693。

2.2 从病因名称角度与现代中医病因比较

《本经》的病因较粗略。(1)《本经》非“迷信”部分多见最顶级的病因:“邪”、“邪气”、“恶”、“恶气”、“毒”、“毒气”。出现频数:《本经》非“迷信”部分的最顶级病因占非“迷信”部分全部病因的146/606;(2)在非“迷信”部分各类病因中,《本经》多见不同程度笼统而不具体的病因。出现频数:《本经》非“迷信”部分不同程度笼统而不具体的病因占非“迷信”部分全部病因的 241/606;(3)《本经》有“毒”类病因。“毒”类病因致病性更为强烈、猛烈,致病程度更为严重,“显”而不“隐”。出现频数:《本经》“毒”类病因占其全部病因的107/693;(4)《本经》“六淫”类病因无“暑”、无“燥”,“火”极少。上述“六淫”类病因应属分化不充分。出现频数:《本经》“火”占“六淫”类病因的1/224;(5)《本经》“疠气”类病因极少。“疠气”类病因不直观,“隐”而不“显”。出现频数:《本经》“疠气”类病因占其全部病因的2/693;(6)《本经》“情志”类病因极少。“情志”类病因为典型的内因,与外因比较致病更为隐匿。出现频数:《本经》“情志”类病因占其全部病因的3/693;(7)《本经》“饮食”类病因限于积食和食物中毒,无过饥、无饮食偏嗜。“劳逸”类病因极少。饮食偏嗜、劳逸过度致病主要为慢性过程。出现频数:《本经》积食和食物中毒类病因占其“饮食”类病因的19/19。出现频数:《本经》“劳逸”类病因占其全部病因的1/693;(8)《本经》“水、饮、痰”类病因中,“水”相对较多,“饮、痰”较少。“水”与“饮、痰”比较,“显”而不“隐”。出现频数:《本经》“水”类病因占其“水、饮、痰”类病因的18/21。

表1 病因

2.3 从病因名称角度与现代中医病因比较

《本经》“虫”类病因较为强调。出现频数:《本经》“虫”类病因占其全部病因的104/693。

3 《本经》病因的上述特点,应是主要源于《本经》病因学说的发展具有初步性

3.1 临床经验的积累尚不系统所以不少疾病仍归咎于鬼神

迷信是医学早期的一个突出特点。王纪潮认为:“原始社会盛行万物有灵的认识论(animism)。[3]”詹鄞鑫认为:“在殷墟甲骨文中,疾病原因多归咎于先王先妣的为祟,还有关于‘究寝’驱鬼大傩仪式的记载。《左传》记春秋楚昭王有疾,卜官说是‘河为祟’;晋平公有疾,卜官说是‘实沈、台骀为祟’。汉武帝病重时,听信了江充的鬼话,认为是遭受了‘巫蛊’的谋害,由此酿成震惊一时的巫蛊冤案。[4]”路振平认为,“春秋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认识疾病能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普遍把疾病产生的原因归咎于神鬼作祟。迄春秋后期,天文、历算等有了一定发展,阴阳和五行学说初步形成,医疗实践知识逐渐积累,对致病因素的认识也就比较明确了。[5]”姚春鹏认为,中医学“在春秋战国之前表现为以鬼神观为基础的巫术医学理论体系,在春秋战国之后表现为以气论自然观为基础的天人医学理论体系。[6]”叶显纯等认为,《本经》孱杂方士妄言:“我国道家起源甚早,不少方术之士混杂其中,秦汉医家受其影响自属难免,《内经》、本草对其‘延年’、‘长寿’学说均有记载,而《内经》仅限于养生,尚有参考价值;本草专籍则并不相同,妄言能‘轻身’、‘不老’、‘神仙’、‘通神明’者比比皆是,曾予统计。《神农本草经》中有此类内容者共140药(未计附药青蘘、龙齿、竹实、五木耳4种),占全书药数的 38% 。[7]”

3.2 病因学说较为初始,所以“粗”而不“细”

人类对自然界任何领域的认识,都必然经历由“粗”到“细”的过程。(1)《本经》“毒”类病因中,“蛊毒”类占有较大比例。按王纪潮观点,在早期社会,人们对毒的具体的文字表述很可能与虫(蛊)毒有关。

王纪潮认为[3]:“在早期社会,人们对毒的具体的文字表述很可能与虫(蛊)毒有关,虫毒的负面含义稍大于草毒。”“《说文》:‘蛊,腹中虫也。’段注云:‘腹中虫者,谓腹内中虫,食之毒也。’”段玉裁的这个解释符合今天人们对“毒”的理解。“蛊”的词义在先秦两汉时期便有具体的‘毒’的概念,其中很重要的一条证据来自《周礼》。《周礼·秋官·庶氏》:“掌除毒蛊,以攻说襘之,以嘉草攻之。凡驱蛊,则令之比之。”郑玄注云:“毒蛊,虫物而病害人者。《贼律》曰:‘敢蛊人教令者弃世。’”意思是周代职司除毒蛊的官员要用‘攻说(祈求神灵)’和‘嘉草’去毒。汉律中的《贼律》对于用虫毒杀人者判以死刑。这种具体使用蛊毒的记载反映出中国先秦两汉社会人们对“毒”的认识包括了毒蛊和毒草这两个方面,也符合今天人们对‘毒’字的毒理学方面的认识,说明‘蛊’在毒理方面的具体意义比‘毒’的意义更加单纯,历史也更为久远。”“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证据是释读出来的甲骨文中已经就有‘蛊’字,其字形、字义都有‘毒’的意思。”

(2)《本经》“疠气”类病因极少。“疠气”类病因不直观,“隐”而不“显”。因此,直到明末清初,吴又可才明确论述这一病因。在此之前,“疫疠”病因的独立性不明显。甚至在吴又可之后,“疫疠”病因也多归于“六淫”、“毒”等。《后汉书·五行志第17》:安帝元初六年(公元119)夏四月会稽大疫。何休曰:“民疾疫也,邪乱之气所生。[8]”韩愈《黄陵庙碑》记述说:“厉毒所聚,惧不得脱死,过庙而祷之。[4]”白介辰认为,明清时期温病学说的形成,对病因的认识有重大的发现,如提出疫气、疠气、杂气等是一种极其猛烈而微小的非肉眼所能窥见的致病因子,这对传染性流行性病原学说是一大发展[9]。张光霁认为:“中医对疠气致病的认识由来已久,明末清初吴又可《温疫论》对疠气学说作了系统阐述。宋元时期种痘法的应用,有效地控制了天花的传染,但中医对疠气的认识只能停留在宏观上。吴氏理论缺少完整的中医辨治体系,已见端倪的微观思路又遭遇扼制,所以疠气学说自吴氏以后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而现代医学异军突起,采用先进科技迅速将其发展为传染病学。[10]”

4 《本经》“虫”类病因较为强调应是源于《本经》成书年代的医疗卫生条件

5 《本经》病因的上述特点,除源于《本经》病因学说是中医病因学说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外,还应考虑《本经》是药物学专著这一特点的影响

(感谢导师陈小野研究员对本文的指导)

[1]北京中医学院.中医学基础[M].4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52-62.

[2]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M].5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93-102.

[3]王纪潮.中国古代巫、毒关系之演变——战国秦汉简帛材料中有关毒的人类学观察[M].西北大学《毒理学史研究文集》第二集,2003:10-18.

[4]詹鄞鑫.上古时期的“六淫”与“疠气”病因论[C].全国第十八次医古文研究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13-15.

[5]路振平.中医病因学说源流初探(一)[J].辽宁中医杂志,1985,(6):30-32.

[6]姚春鹏.鬼神、气与中医学——鬼神观衰落、气论观兴起与中医理论形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3):20-25.

[7]叶显纯,叶明柱.神农本草经临证发微[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9.

[8]陈邦贤辑录.二十六史医学史料汇编[M].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1982:41.54-56.

[9]白介辰.略谈中医病因学.福建医药杂志,1980,(2):21-23.

[10]张光霁.中医病因古今演变的研究之二——疠气学说纵论[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8,22(5):3-4.

猜你喜欢

神农本草经频数学说
A review of the ethnobotanical value,phytochemistry,and pharmacology of Physalis pubescens L.
胰在脏象学说中的归属
汉语复句学说的源流
Network Pharmacology Investigation in the Mechanism of Radix Pseudostellariae-Rhizoma Anemarrhenae Therapy for Diabetes Mellitus
阴阳学说在杨式太极拳中的表现浅探
中考频数分布直方图题型展示
学习制作频数分布直方图三部曲
频数和频率
旷云学说普通话
盗汗病治疗药物性味归经频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