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程氏梅花针综合疗法对飞行苗子班学生远视力维护效应的观察

2012-11-26青程凯杨庆红刘庆元金玲鲍莉张卫兵张勇王建昌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2年6期
关键词:程氏梅花针苗子

田 青程 凯杨庆红刘庆元金 玲鲍 莉张卫兵张 勇王建昌

2北京大诚中医门诊部有限公司,并列第一作者

3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体检队

4空军济招收飞行学员体检队

统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学生远视力低常率及屈光不正患病率随学年增加显著攀升,高中生尤为明显〔1〕。这不仅对学生择校、就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也对飞行员选拔形成严重制约。为探索防治近视眼的安全有效方法,确保招收飞行学员的数量和质量,我们于2011年1月选取某中学高一、高二两个飞行苗子班学生,采用程氏梅花针综合疗法〔2〕进行阶段性干预治疗和观察。现将干预结果及相关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整群选取某中学高一、高二飞行苗子班学生(男性),起始时共计纳入观察对象62人124只眼,其中高一班38人76只眼,高二班24人48只眼。干预期间高一班脱失1人(因身体变化原因出班),干预结束后半年高二班脱失1人(因学习成绩原因出班)。高一班平均年龄(15.92±0.43)岁;高二班平均年龄(16.93±0.63)岁;干预时间:2011 年 1 月至2011 年 6月;观察时间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观察对象身体入选标准相同,统一住校管理,学习环境、作息时间、饮食营养及体能训练等情况基本一致。干预前常规宣教,所有学生均与家长沟通后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标准

属于正式飞行苗子班学生,经过招飞系统全面体检,符合2005年国防部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招收飞行学员体格检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伴有其他眼部疾病者;(2)伴有心脏病或皮肤病者;(3)精神异常紧张及恐惧者;(4)正在接受其他疗法治疗者;(5)因故或无故中断治疗者;(6)对酒精或胶布过敏者;(7)家长或本人拒绝参加者。

1.4 治疗方法

由北京大诚中医诊所专业人员对观察对象进行“望、闻、问、切”四诊,在掌握学生个体体质的前提下,确定基本治疗原则及组方策略,固定专业人员按疗程实施梅花针叩刺及耳穴埋压治疗(即程氏梅花针综合疗法)。

1.4.1 程氏梅花针叩刺法:取穴:颈夹脊(双侧)、风池(双侧)、外关(双侧)、合谷(双侧)等,每个穴位叩刺200下,每次治疗约15 min;刺激强度以学生能耐受为准;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1个月为1次,2次中间休息1个月,3次为1个疗程,历时6个月。

1.4.2 程氏耳穴贴敷法:常规75%乙醇消毒耳廓皮肤后,用粘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轮流贴压新眼1、新眼 2、新眼 3、新眼 4,每周贴压 1次(双耳),每天按压5次,每穴20下,使耳穴有明显热、胀、痛感;每次连续治疗1个月,休息1个月,3次为1个疗程,历时6个月。

1.5 观察指标

由空军总院体检队指派专人分别在干预前、干预结束时以及停止干预半年后检测远视力和屈光,由第3方人员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1.5.1 远视力测定:在同一检测场所,标准照明条件[(200±100)lx]下,距离 5 m,采用招飞体检指定 C 型视标视力表,由招飞体检专业人员分别在散瞳前和次日瞳孔恢复后检测双眼远视力。

1.5.2 屈光度检查:采用0.1%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美多丽眼液)常规散瞳;由专人使用全自动电脑验光角膜曲率仪(Canon RK-F1)实施散瞳前、后电脑验光,每只眼检测3次,取屈光度数相同值或中间值,作为动态、静态屈光度数值。

1.6 评价标准

1.6.1 合格标准: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招收飞行学员体格检查标准》[2005],远视力≥1.0合格;静态近视屈光度:球镜≥-0.25 D,柱镜≥-0.25 D合格;静态远视屈光度:球镜≤+1.50 D,柱镜≤+0.50 D合格;复性近视散光及混合性散光不合格。

1.6.2 视力变化评价:裸眼远视力提高>1行为提高,无变化或变化≤1行为稳定,下降>1行为下降。

1.6.3 屈光变化评价:以散瞳状态屈光度为准,忽略混合性散光,将近视或远视柱镜屈光度值的1/2与球镜相加,得到等值球镜屈光度值。等值球镜屈光度波动≤0.50 D为屈光稳定,>0.50 D为屈光不稳定。

1.7 安全性评价

根据干预过程中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及其影响程度,分为以下4个安全性等级:1级:安全,无任何不良反应;2级:比较安全,仅有轻微的不良反应(如轻度精神紧张、心率加快、皮肤刺痛感等),不需要做任何处理,可继续治疗;3级:有安全性问题,有中等程度的不良反应(如晕针、皮肤轻度过敏反应等),做适当处理后可继续治疗;4级:因不良反应(如引发皮肤感染或明显过敏反应等)中止试验。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阶段远视力及达标率比较

以瞳孔恢复后远视力检测数据为准。观察过程中观察对象远视力中位数及达标率呈逐渐下降趋势,但干预结束时的远视力达标率高于停止干预半年后,各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026,P=0.000)(表 1,表 2)。

表1 飞行苗子班学生程氏梅花针综合疗法干预前后远视力比较

表2 飞行苗子班学生程氏梅花针综合疗法干预前后视力达标情况

2.2 不同阶段远视力变化比较

观察对象干预结束时的远视力稳定和提高比例(74.59%)明显高于停止干预半年后(58.3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19,P=0.024)(表 3)。

表3 飞行苗子班学生程氏梅花针综合疗法干预后视力变化情况[眼数/只(比例/%)]

2.3 不同阶段屈光构成比较

观察对象散瞳前不同阶段均表现为近视性屈光不正比例较高(分别为47.54%、44.26%和47.50%),远视性屈光不正比例较低(分别为15.58%、11.48%和17.50%),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253,P=0.777);散瞳后呈现相反变化,近视性屈光不正比例明显减少(分别为1.64%、4.10%和10.84%),远视性屈光不正比例明显增多(分别为78.69%、66.39%和55.83%),其中干预结束时的近视比例高于干预前,但明显低于半年后,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633,P=0.001)(表 4)。

表4 飞行苗子班学生程氏梅花针综合疗法干预前后屈光构成[眼数/只(比例/%)]

2.4 不同阶段屈光超标比较

依据招飞体检屈光合格标准(1.6.1),观察对象散瞳前各阶段的屈光超标比例分别为54.10%、49.18%和5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84,P=0.710);散瞳后各时间超标比例分别为12.30%、19.67%和25.83%,干预后高于干预前,低于半年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62,P=0.028)。散瞳后各阶段屈光超标比例均明显低于散瞳前(表5)。

2.5 不同阶段屈光变化比较

观察对象干预结束时及停止干预半年后的屈光状态稳定率分别为95.76%和93.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40,P=0.462)(表 6)。

表5 飞行苗子班学生程氏梅花针综合疗法干预后屈光达标情况 [眼数/只(比例/%)]

表6 飞行苗子班学生程氏梅花针综合疗法干预后屈光变化情况 [眼数/只(比例/%)]

2.6 安全性分析

本观察对象在接受干预过程中均未出现安全性问题。因此,我们认为程氏梅花针综合疗法具有安全性高的特点。”

3 讨论

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肝受血而能视”;脾主肌肉,睑司开合,眼肌的调节和眼睑的开合均由脾胃所主。李东垣在《兰室秘藏》中指出:夫五脏六腑之精气,皆禀受于脾,上贯于目,脾者,诸阴之首也,目者,血脉之宗也,故脾虚则五脏之精气皆失所司,不能归明于目矣。基于此,中医在防治青少年近视眼方面,无论是针灸的经络选择和组穴,还是中药的君臣佐使组合,均侧重养肝健脾,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3-4〕。程氏梅花针综合疗法〔2〕联合梅花针叩刺和耳穴贴压,在养肝健脾明目的基础上,强调颈项部是人体经气、精血上荣于目系的必由之路,特别选用颈后夹脊穴疏通经络,促进精微物质上注濡养目窍。通过在选定穴区梅花针叩刺产生经络调节作用和交替性自主按压特定耳穴,促进“血气上注于面,精阳气上走于目”,产生明显的增视效果。现代医学也从不同侧面对针刺治疗近视的机理进行了探索研究。日本学者大山良树〔5〕等曾用反射式容积脉波计观察针刺风池穴对健康成人眼眶周围皮下循环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针刺风池穴可改善睫状肌周围循环,对近视有效。沈克艰等〔6〕研究发现,针刺对正视眼患者视皮层有抑制作用,对近视眼患者视皮层有兴奋作用。张守康等〔7〕经过多中心临床观察表明:电梅花针治疗可使受试者晶状体前后径变短,睫状体厚度变薄,进而有效缓解青少年调节痉挛,不同程度提高视力。本文统计结果显示,本组样本干预阶段散瞳后远视力及屈光状态明显优于非干预阶段,说明程氏梅花针综合疗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远视力下降,维护屈光状态的稳定。

尽管如此,观察对象远视力不断下降,近视比例逐渐增多的趋势仍令人焦虑。我们认为这主要与观察对象干预期间用眼状态关系密切。众所周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除遗传因素外,还与多种环境因素有关,其中与长期持续近距离用眼关系尤为密切。临床观察表明〔8-10〕:长期持续近距离用眼后,周边部视网膜屈光状态发生远视性漂移,反复累积后形成远视性离焦,导致周边部视网膜成像质量下降,促发眼球对近环境适应的正视化机制,逐渐导致眼轴的增长,即近视的发生。本文观察对象每日上课及自习时间超过10 h,周末或节假日学生利用电脑或手机上网阅读及游戏的现象十分普遍,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间与平时相差无几,有时甚至更长。另外,随着学年递增,学习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加,课业负担逐渐加重,近距离用眼时间有增无减。这种持续超负荷用眼状态不仅直接导致屈光状态近视化及远视力下降,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增加了干预治疗的难度,削弱了干预治疗的效果。与停止干预后结果比较,程氏梅花针综合疗法对干预对象远视力下降尚有一定程度的减缓作用,并使屈光状态相对稳定,已属不易。

我们认为,切实减少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间,适时配合安全有效的干预方法,对减缓远视力下降,降低近视眼患病率十分有益。

[1]易敬林,金涵,谢晖,等.城乡学生屈光不正调查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9,27(8):894-896.

[2]程凯,刘伟哲,宫静,等.梅花针叩刺为主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0,29(4):293-294.

[3]张花治,侯春英,刘莹.针刺配合耳穴压丸治疗视疲劳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1,21(1):19-21.

[4]赵永旺,彭清华,黄海涛,等.益气健脾汤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眼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l1,21(3):147-150.

[5]黄小愚.近年日本学者对针刺改善视力的研究[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4,16(2):14.

[6]沈克艰.近视眼视诱发电位对针刺的反应 [J].上海针灸杂志,1995,14(2):55-56.

[7]张守康,邓晓辉,张丽霞,等.电梅花针治疗青少年近视多中心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l1,21(2):74-77.

[8]龚露,保金华,邓军,等.近视眼在持续性近距离阅读时周边屈光状态的变化[J].中华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10,12(2):95-98.

[9]Harb E,Thorn F,Troilo D.Characteristics of accommodative behavior during sustained reading in emmetropes and myopes[J].Vision Res,2006,46(16):2581-2592.

[10]McBrien NA,Millodot M.Differences in adaptation of tonic accommodation with refractive state[J].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1988,29(3):460-469.

猜你喜欢

程氏梅花针苗子
苏东坡的母亲
新安医家程原仲辨治郁证经验探析
艺术百家:刘晶晶 苗子烨
《豫》卦释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血瘀型白癜风30例
苗子的“调皮”
梅花针叩刺增强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光线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的研究
苗子的“调皮”
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