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消化道手术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影响

2012-11-25邓珊珊肖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24期
关键词:甘精胰岛素泵消化道

邓珊珊 肖宏

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消化道手术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影响

邓珊珊 肖宏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消化道手术围手术期患者的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62例消化道手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G组),胰岛素泵皮下持续输注胰岛素治疗组(CSII组)及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治疗组(NPH组)。观察三组治疗后空腹、三餐后2 h、OAM及3AM血糖,比较三组胰岛素用量、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平均伤口愈合时间、C反应蛋白恢复时间。结果三组治疗后各点血糖控制均较理想,G组与CSI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均低于NPH组(P均<0.05);G组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用量、平均伤口愈合时间及术后CRP恢复时间与CSI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优于NPH组(P均<0.05)。结论甘精胰岛素应用于2型糖尿病消化道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降糖效果良好,血糖控制平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甘精胰岛素;2型糖尿病;消化道手术

2型糖尿病患者行消化道手术需较长时间禁食,血糖代谢紊乱,手术、麻醉中发生危险及术后伤口不愈合、感染等发生率增高。本研究分别应用甘精胰岛素、胰岛素泵及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观察三种方法对该类型患者血糖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手术住院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30例,女32例;年龄32~70岁,平均(51.3±4.66)岁;平均病程(4.1±2.2)年。其中胆囊结石21例,胆囊息肉12例,胆囊炎12例,肠梗阻8例,胃癌4例,阑尾炎5例。随机分为G组21例,CSII组21例,NPH组20例,排除严重心、肺、肾功能损害、酮症、酸碱失衡及水、电解质紊乱等急性并发症。三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 方法 禁食期间:G组每天22点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德国赛诺菲安万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CSII组:韩国丹纳泵持续泵入门冬胰岛素(丹麦诺和诺德公司),只给基础量。NPH组:早餐前半小时注射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进食后:三组三餐前均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

1.2.2 血糖调节剂控制范围 FBG4.4-6.1 mmol/L:2 hPBG 4.4~8.0mmol/L。治疗期间血糖低于3.9mmol/L定义为低血糖。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剂量。

1.2.3 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一天胰岛素用量、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平均伤口愈合时间、术后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时间。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采用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独立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禁食期间血糖控制情况 G组与CSII组在各点血糖控制水平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均好于NPH组(P均<0.05)。见表1。

表1 术后禁食期间血糖控制情况(x ± s,mmol/L)

表2 术后进食期间血糖控制情况(mmol/L,±s)

表2 术后进食期间血糖控制情况(mmol/L,±s)

注:NPH组与CSII组比较:aP<0.05;NPH组与G组比较:bP<0.05;CSII组与G组比较:P>0.05

组别 FBS 早餐后2 h 中餐后2 h 晚餐后2 h 0am 3am CSII组(n=21) 5.48±1.26 7.97±1.51 7.46±1.33 6.44±1.22 6.12±1.09 5.03±0.93 G组(n=21) 5.85±1.62 7.93±1.21 8.12±1.33 7.96±1.68 7.32±1.05 7.11±1.28 NPH组(n=20) 6.43±1.56ab 10.07±1.13ab 9.88±1.25ab 9.59±1.38ab 9.19±1.42ab 8.93±1.02ab

3 讨论

围手术期更快的血糖控制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伤口的愈合从而缩短住院时间,节省费用[1]。消化道手术患者需较长时间禁食,同时存在手术应激情况,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应激激素如胰升糖素等水平增高,肝糖产生增加,基础胰岛素需要量往往较平时明显增加,表现为全天整体血糖水平升高,因而需要更有效地补充基础胰岛素[2]。NPH由于存在明显峰值,易导致血糖波动,使低血糖发生风险增加,本研究中NPH虽使患者血糖达标,但由于其释放不稳定,低血糖风险明显高于CSII组及G组。甘精胰岛素注射作用平稳,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糖,故可作为基础胰岛素使用,且调节方便,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控制患者的空腹血糖,配合短效胰岛素的使用可以良好的控制全天血糖。胰岛素泵模拟正常胰岛素分泌模式,24 h向患者体内输入胰岛素,可以有效而平稳地控制一整天血糖,是糖尿病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方法。但胰岛素泵费用昂贵,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本研究显示:甘精胰岛素作为基础胰岛素,在血糖控制、基础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方面与胰岛素泵未发现显著差异,这与国外一些研究报道结果基本一致[3],且其使用方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1]Swati Datta,A rsh ia Qaadir,Grise lda V illanueva,et al.1Once daily insulin glargine versus 6-hour sliding sca le regular insulin for control of hyperglycemia after a bariatric surgical procedure: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Endocrine Practice,2007,13(3):2251.

[2]Girard J.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insulin on hepatic glucose production are both direct and indirect.Diabetes,2006,55:S65-S691.

[3]Hoogwerf BJ.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How Should we Act on the Limited Evidence.Cleve Clin JMed,2006,73(1):s95-s99.

421001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

2.2 术后进食期间血糖控制情况 G组与CSII组各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均好于NPH组(P均<0.05)。见表2。

2.3 其他指标比较 CSII组及G组之间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用量、平均伤口愈合时间及术后CRP恢复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均>0.05),均优于NPH组(P均<0.05)。见表3。

表3 三组其他指标比较

注:NPH组与CSII组比较:aP<0.05;NPH组与G组比较:bP<0.05;CSII组与G组比较:P>0.05

组别 低血糖次数(次/人) 胰岛素用量(U/d) 平均伤口愈合时间(d) 术后CRP恢复时间(d)CSII组(n=21)0.17 28.01±3.92 7.06±1.45 2.74±1.25 G组(n=21) 0.11 26.02±2.51 7.83±1.38 2.92±1.12 NPH组(n=20) 0.34ab32.17±1.09b8.88±1.16ab4.01±1.38ab

猜你喜欢

甘精胰岛素泵消化道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方案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应用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观察消化内镜新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格列美脲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胰岛素泵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
胰岛素泵床边交接表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