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压变频控制在洗衣机中的应用

2012-11-22何志明辜小兵徐柳春

微特电机 2012年12期
关键词:最优控制恒压控制算法

何志明,辜小兵,徐柳春

(1.无锡艾科威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无锡214072;2.重庆工商学校,重庆400067)

0 引 言

随着人们对洗衣机性能(噪声、能耗、洗净比)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非变频电机(主要是串激电机)市场份额开始被专用变频电机吞噬,变频电机指变频器+ 三相交流电机(感应电机或永磁同步电机)。变频电机逐渐取代串激电机的主要原因如下:(1)串激电机由于电刷的原因存在噪声大的不足;(2)变频电机的效率比串激电机稍高;(3)变频电机具有较好的称重(惯量)和不平衡检测性能。

洗衣机专用变频电机的主要应用需求如下:(1)低成本,专用变频电机要想完全取代传统的串激电机,则专用变频电机要有与串激电机差不多的成本,因此变频器的成本压力较大;(2)高效率,变频器需要尽量让电机工作在最佳效率点,尤其是洗涤区,该特点不但降低了洗衣机的能耗,也降低电机成本;(3)低运行噪声,整机和电机噪声除了与机械结构相关外,也与电机的控制相关,因此尽量降低电机的运行噪声也是变频器的一个主要任务;(4)衣物重量(惯量)检测,洗衣机整机根据重量检测结果控制进水量,实现自动进水;(5)衣物分布不均匀检测,即不平衡检测,整机将根据衣物的不平衡分布情况控制最高脱水速度,防止洗衣机高速脱水时出现走路和噪声大等问题;(6)较大的起动力矩,不管是感应电机还是永磁同步电机,变频电机均能实现大力矩重载起动。

矢量控制[7-8]和直接转矩技术[9-10]已日趋成熟,它们的动静态性能已得到业界的认可,但算法复杂,而且依赖电机参数,尤其是矢量控制,而V/F 控制具有算法简单(易于在8 位单片机中实现)和不依赖电机参数的优点。传统的V/F 控制算法(恒压频比控制算法)不能实现电机工作效率最优跟踪,本文介绍一种基于转差频率控制的效率最优控制算法。该算法通过控制电机转差频率,实现全运行速度范围内电机工作效率的最优跟踪,通过控制输出电压幅值,实现输出力矩跟踪(即速度跟踪控制)。效率测试数据及其称重和不平衡检测结果表明了本文的控制算法在洗衣机领域应用的有效性。另外,本文介绍的低成本变频控制算法和效率最优的转差频率的获取方法的有效性也已经被某国际大公司的大批量产品验证(年产量超过100 万台)。

1 基于转差频率的效率最优控制算法

1.1 基于转差频率的效率最优控制算法框图

基于转差频率的效率最优控制算法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转差频率的效率最优控制算法框图

控制算法主要包括四个部分:(1)SVPWM 和功率器件(IPM 或IGBT),把输入的电压角度和幅值转转换成对应的三相交流电压输出给电机;(2)速度计算,把霍尔信号输出的脉冲信号转换成对应的电机转速;(3)速度PI 控制环,它包括速度误差计算、PI 控制器和电压限幅,实现速度闭环控制;(4)电压角度计算,它包括转差频率表、同步频率计算和积分器,通过电压角度实现电机工作效率最优跟踪,实际上是通过控制转差频率实现电机效率最优跟踪。

下文将给出算法框图中的转差频率表的获取依据和方法,它是效率最优控制的关键。

1.2 电机运行效率与转差频率的关系

文献[6]利用感应电机动态方程推导出了感应电机效率与电机转速、转差角速度(转差频率)和电机参数之间的关系,其关系如下:

式中:ωs、ωr分别为电机转差角速度和电机转子速度;p 为电机极对数;Lm为互感;Ls为定子电感;L′r为折算到定子侧的等效转子电感;Rs为定子电阻;R′r为折算到定子侧的等效转子电阻。

式(1)表明在忽略电机参数变化影响情况下,电机的工作效率是电机转速和转差频率的函数。本文还证明了电机在某转速下存在效率最优的转差频率(转差角速度),并给出了其效率最优的转差速度(转差频率)的计算方法。

文献[2]利用感应电机的稳态数学模型,同样推导出了电机在某一转速下存在唯一的效率最优转差频率的结论,并且也给出了效率最优的转差频率的计算方法。电机在同一转速下,不管负载大小如何变化,其效率最优的转差频率基本上是恒定的,不同的转速其效率最优的转差频率会有一定的差异。

1.3 效率最优的转差频率的获取方法

尽管文献[2]、文献[6]均给出了电机效率最优的转差频率的计算方法,但计算方法都比较复杂,并且对电机参数依赖大,而电机参数的准确获取也是一个较大的问题。因此采用一种较为简单的工程方法来获得效率最优的转差频率是比较现实的,下面将介绍一种简单有效的转差频率的获取方法,该方法通过测功机对比测试电机在相同输出功率(或输出力矩)和不同转差频率下的效率得到。

效率最优转差频率测试过程如下:

(1)按变频电机的运行速度范围进行速度分段,分段的精细程度与效率准确跟踪精度要求有关,分段越细,效率跟踪精度越高;

(2)把电机固定在测功机上;

(3)通过变频电源给电机提供几组相对合适的三相电压和频率;

(4)通过测功机分别测试各组三相电压和频率下的TN曲线;

(5)对比分析上面的各组测试数据,根据输出力矩、效率与转差频率的相对关系,初步找出效率最优的转差频率;

(6)采用基于转差频率的效率最优控制的控制器控制该电机,电机转速控制在该段转速的中心点上,用测功机固定电机输出力矩,该力矩应接近该速度下的最大输出力矩;

(7)微调该速度下的转差频率,对比测试不同转差频率下的效率,找出效率最高的转差频率;

(8)(7)得到的转差频率即为该速度下的效率最优的转差频率;

(9)重复(2)~(8)得到其它速度段的最优转差频率。

把前面得到的转差频率及其对应的电机转速做成表格即得到了前面算法框图中的转差频率表,如果速度分段是均匀的,可做成1 维表,如果速度分段是非均匀的,则做成2 维表。

1.4 基于转差频率的效率最优控制与恒压比变频控制性能比较

为了说明本文介绍的基于转差频率的效率最优控制算法的优点,下面把它与恒压频比控制进行对比分析。

(1)基于转差频率的效率最优控制,实现了电机全速范围内的效率最优跟踪;而恒压频比的转差频率会随着负载的变化而变化,无法实现效率最优跟踪;

(2)基于转差频率的效率最优控制具有更好的系统稳定性,由于在固定电机转速下保持了恒定的转差频率,因此它的控制电压随着负载的增大而增大,输出力矩也随着控制电压的增加而增加,输出力矩与控制电压幅值是单调增加的;而恒压频比控制在转差频率较小时输出力矩随着转差频率的增大而增大,但当转差频率大于临界转差频率后会随着转差频率的增加而减小;

(3)基于转差频率的效率最优控制更容易实现重负载起动,而且不需要对低速区进行特殊处理,即不需要进行定子电阻压降补偿;而恒压频比控制在低速运行时需要对定子电阻压降进行补偿,以保证其最大输出力矩;

(4)两者的算法实现难度基本相当。

正是由于上述优点,国外的V/F 控制基本采用基于转差频率的效率优化控制,而不采用恒压频比控制。

2 实验结果

2.1 电机工作效率测试结果

为了验证基于转差频率的效率最优跟踪控制算法的有效性,本文采用了基于转差频率的效率最优控制器和一台输出功率为480 W 的2 极感应电机,并按文中介绍的效率最优转差频率测试方法,获得各转速下的最优转差频率,其测试数据如表1 所示。

表1 基于转差频率的效率最优控制算法实验数据

整机效率与电机裸机最佳效率在低速区差5 个点左右,这5 个点是控制器功率器件的损耗(15 W左右)所致,该损耗与功率器件的损耗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该实验结果表明本文介绍的控制算法和转差频率获取方法的有效性。

2.2 称重和OOB 测试精度测试结果

称重和OOB 测试功能是洗衣机用变频器所必需的,而且他们的检测精度对客户是否选用该变频电机影响很大,因此也对基于该控制算法的称重和OOB 检测性能进行了测试,由于限于篇幅,这里不再给基于该算法的称重和OOB 测试结果。[11-12]

3 结 语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转差频率的最优效率控制算法及其转差频率的获取方法,并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检测精度。该算法具有如下优点:

(1)实现电机工作效率最优跟踪;

(2)整个控制算法简单,易于在8 位单片机中实现;

(3)本文介绍的最优转差频率的获得方法能够较准确获得电机各转速下的效率最优转差频率,满足工程应用要求,而且实现方法相对简单。

[1] 荆跃鹏.转速闭环、转差频率控制系统在工矿电机车上的应用[C]/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西安: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2006:154.

[2] 金阳.控制转差频率的电机效率最优控制方案[M].电机技术,1991(4):12-15.

[3] 陈飞,姜波.异步电机效率最优控制的方法研究[J].电气传动,2007,37(5):16-18.

[4] 张承慧,谭震宁.变频调速驱动系统效率最优控制方程研究[J].计算物理,1998(3):123-130.

[5] 马秀丽,丁宝.一种转差频率控制的变频调速系统[J].黑龙江自动化技术与应用,1997,16(1):24-26.

[6] 李凯,陈兴林,宋申民.变压恒频感应电机效率功率因素优化控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9,13(3):361-366.

[7] 付华,冯爱伟,徐耀松,等.基于单神经元控制器的异步电机矢量控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26(1):127-131.

[8] 刘毅,贺益康,秦峰,等.基于转子凸极跟踪的无位置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25(17):121-126.

[9] 何志明,廖勇,向大为.定子磁链观测器低通滤波器的改进[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28(18):61-65.

[10] 何志明,廖勇,李辉.一种新颖的无传感器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09,24(11):21-25.

[11] 周文忠,王超,徐柳春,等.基于感应电动机的洗衣机称重算法研究[J].微特电机,2012,40(5):43-44.

[12] 赵顺洪,周文忠,王超.基于交流变频电机的不平衡检测算法研究[J].微特电机,2012,40(10):73-74.

猜你喜欢

最优控制恒压控制算法
基于增益调度与光滑切换的倾转旋翼机最优控制
条件平均场随机微分方程的最优控制问题
纺织机械手专利瞄准控制算法
带跳跃平均场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的线性二次最优控制
如何更好设计锂电池充电器恒压控制电路
如何更好设计锂电池充电器恒压控制电路
基于ARM+FPGA的模块化同步控制算法研究
基于恒压频比的交流异步电机调速研究
双馈风机孤岛模式下恒压恒频运行控制策略
采用最优控制无功STATCOM 功率流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