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阅读倾向对图书馆馆藏建设的信息反馈——以遵义师范学院为例

2012-11-18简正仙冯爱华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馆藏流通利用率

简正仙,冯爱华

(遵义师范学院图书馆,贵州遵义563002)

馆藏建设一直都是图书馆建设的中心内容之一,而衡量馆藏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充分考虑读者的阅读倾向。作为高等院校图书馆面向的读者群主要是学生和教师,他们都有着严格的学科专业划分。所以,馆藏建设不仅要考虑在校学生各专业的人数比例,还要了解不同学科专业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需求。因此,分析各学科学生的阅读倾向,可以定性地预测该学科学生一段时间内对图书馆的借阅需求和方向,这在充分考虑馆藏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可以有计划地为馆藏建设指明方向。

一、近8年馆藏建设概况

2001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我校由一所专科院校升格为一所具有地方特色的本科院校,因此,我馆也随之更名为遵义师范学院图书馆。在升本十年来,图书馆从管理理念到管理模式、馆内设施等都有较大改变、更新和增加。尤其是在2007年新馆投入使用后,图书馆从半封闭式服务转化为全开放式服务,再加上2007年更是升本五周年接受教育部专家对本科院校“五年一评”的评估,学校对图书馆的图书购进量和馆内设施投入了大量资金,使得图书馆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由于新升本科院校不断扩招,使得图书馆原有的藏书量不能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量,在此环境下图书馆不得不根据读者的阅读倾向来增加图书的购进量。从表1可以看到,2007年以前,每年馆藏增加量相对保持在8千册左右,而且购进图书种类不超过1万;2007年以后,每年购进藏书量和种类都发生了飞跃性发展,这必将缩小馆藏资源建设与广大师生阅读需求之间的差距。

表1 :近8年我馆图书购进基本情况

历史的原因使得我院图书馆建设方面落后于老牌本科大学,但是在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盲目发展的严重危害。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应该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师生的需求和学校的发展相匹配。这尤其在图书馆藏建设方面要充分考虑学校的学生专业比例、阅读兴趣、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水平等因素,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资源优化配比。因此对学生专业比例、阅读倾向和图书流通关系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认识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帮助我们在馆藏建设中做出准确判断。

二、近8年图书利用率、流通率与学科阅读倾向的关系

1.各学科专业学生的图书利用率

为了了解各学科图书整体阅读倾向与图书利用率、流通率之间的关系,我们首先将A-Z图书对应学校的学科专业进行划分。另外,对于难以判断其所涉及专业的图书没有参与统计(如表2所示)。接着,将近8年的学生借阅量进行统计,计算其所在馆藏图书库存量中的百分比(定义为图书利用率),因而得到图1所示的关系曲线。

表2 : 按所对应学科专业进行划分(表中的字母是根据《中国图书分类法》第四版分类)

图1 近八年各学科专业的图书利用率

从图1我们非常直观地看到2007年成为图书利用率的分界点。2007年以前,图书利用率在各学科均处在一个非常低的水平,最高没有超过10%,并且各学科比较集中;而2007年后,图书利用率各学科都在20%附近,最低没有低于10%,而且各学科的差异开始显露出来:外语、计算机科学(计科)和艺术明显高出其他学科发展。形成这个差异的原因不能离开前面所述的学校发展的大环境:2007本科教学评估和图书馆新馆的使用。但是更加深层次的因素也是值得关注的:首先是2007年后外语与计科图书利用率偏高的事实,应该归结为学校对外语过级率和计算机过级率的重视。其次,结合艺术等图书的高利用率,也从另外一个侧面揭示当前大学生在注重外语、计算机技能等方面的学习外,也非常注重艺术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当然,图书利用率也与馆藏图书总量有关。当总量比较高时,利用率将普遍降低。2008年后,我们注意到图书利用率在整体下滑。从仍然保持增长的学生借阅量看,其原因主要来自于学校加大图书馆图书的购进。这可以从表1中看到。

2.各学科的专业图书流通率

统计各年度各专业学生借阅图书的流通量,并计算其在流通总量中的比例(定义为流通率),可以得到图2所示的关系曲线。在图2中可以看出2007年前后的图书流通率,除外语、艺术和计科流通率略有增长外,数理化图书流通量却在减少,剩下的学科基本上没有显著的变化,但是明显看到2007年后学科之间的差异被加大。

图2 近8年各学科专业的图书流通率

为了解释这种流通率对专业的差异,我们分析了各学年度全校各专业学生的人数比例。文科专业的学生人数在我校一直占优势,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45%左右,理科学生只占到不足35%,艺术类和体育类各占约10%。而且在文科专业中,中文专业人数约1/3。这样的学科人数比例必然产生图2类似的流通效果,也就是中文类图书,其流通量远远高于其他学科。我们可以对此判断:文科的学生基本上倾向于阅读文科类书籍,极少借阅理科书籍;理科学生除了借阅专业书籍外,也喜欢借阅文科类的书籍;外语和计科类图书是所有学生都倾向于借阅的书籍。综合这些因素,中文类图书流通率一直占绝对的优势。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中文类书籍的流通率不断下滑,主要原因是读者借阅兴趣倾向于学科专业图书,从而加大了专业图书流通率方面的差异,这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3.信息反馈对馆藏建设的意义

通过上述图书借阅信息和学科专业的关系分析,图书流通量对学科专业的人数比例有着非常敏感的依赖关系。我们将上述专业划分为文科:A-I和K(除 G 外)、艺术:J、理科:N-V、体育:G 四大学科方向。将近三年的学科人数比例与流通量的关系进行比较,通过数值线性拟合,得到其所满足的函数关系。从当年的学校学生毕业人数和招生人数的差额,可以预先了解下一学年的四个学科方向学生人数比例的变化,通过上述函数关系预判即将到来学年度在其他因素忽略情况下的估计流通率,这可以作为下个学年调整馆藏图书结构和藏书量的有力依据。

图3数值拟合学科人数比例与流通量的关系

图3 是依据2008、2009和2010年学校学科学生人数比例与相应图书流通率的关系,结合2011年各专业招生计划和毕业生人数,对2012年流通量的一个粗略预判。得到下个学年文科、理科、艺术、体育四个学科总类的流通率大约在 66.24%、10.13%、7.75%和10.14%附近。相对于2010学年,中文、艺术学科阅读量继续下降,而理科将略有上升趋势,体育将保持原有水平。2010年投入藏书购入经费约为60万,假定这个金额不发生改变,下一学年应该仍然在中文方面加大购入以降低高利用率和流通率,以满足广大师生对中文类书籍的需求,但是这样的购进比例应该随需求的下降而有所降低。另外将适当调高理科书籍的购进比例,进一步满足专业学生对这些书籍的需求。

三、学科阅读倾向与引导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在网络时代下的大学生把完成学业和学习新知识排在前面,并且他们能明确自己的阅读目的。在图1和图2中都可以看出,他们对知识的求知欲极其广泛,各种文献资料都占有一定的比例。这次统计还显示出,文学类、英语类、计算机类图书占文献流通率较大,其充分表明了当代大学生在重视自己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想了解除本专业以外的其它专业知识,从而扩大知识面来增加自己的自信心,才能使自己成为复合型人才。由于大学生的阅读兴趣非常广泛,因此要正确引导他们阅读倾向,并帮助他们调整良好的阅读心态是有必要的。这就要求图书馆要做好导读工作,并把他们的阅读兴趣引导到健康的道路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引导读者具有专业性的阅读倾向。将自己的专业作为学习的主导。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这是进入社会的立足之本;(2)引导读者具有学习外语的阅读倾向。外语作为当前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不仅是学生考研深造的基础,也在当前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越来越广泛地使用。作为语言交流的技能需要进一步引导。(3)具有“考研热”和“考证热”的阅读倾向;(4)具有综合性的阅读倾向。这些阅读倾向虽然具有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政策因素,但充分体现了潜在的对图书馆藏书的借阅要求。图书馆馆藏建设应该及时了解这些因素和发展趋势,做出合理的应对。

四、总结

通过对近8年各专业图书利用率和流通率的分析,可以了解各专业学生的阅读倾向,结合学校的重大发展举措,可以进一步解释其产生的内在原因。利用回归拟合方式分析学生专业比例与对应各专业流通率的关系,获得近年的图书借阅发展趋势,从而对下学年图书流通趋势做出判断,还可以有效地帮助图书馆馆藏建设明确方向,对即将发生的专业人数配比和阅读要求做出及时的预警和应对措施,从而达到最大限度满足各学科学生的阅读需求,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1]汪淑云.高校图书馆学科化馆藏建设的调查与分析[J].情报杂志,2009,(6):285-287.

[2]余红梅,徐景波.高校图书馆流通统计分析及最佳藏书结构的研究[J].图书馆建设,2003,(5):26-29.

[3]周一璇.我院图书馆学生读者阅读倾向的调查及其分析[J].科技资讯,2010,(32):255-256.

[4]李瑞珍,李琦玮.我校图书馆读者阅读倾向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6):45-46.

猜你喜欢

馆藏流通利用率
富“鳜”逼人!标鳜最高38元/斤,订单去到39元/斤,流通商疯狂抢订!这条鱼成“抢手货”
2020年煤炭采选业产能利用率为69.8% 同比下降0.8%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2019年全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70.6%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化肥利用率稳步增长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浅议如何提高涉烟信息的利用率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