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环境准备的评价分析

2012-11-18向剑平赵楠楠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认知度环节文献

向剑平,赵楠楠

(遵义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系,贵州遵义563002)

“教”与“学”是一项值得长期研究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个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教学环境准备”。本文旨在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从调查结果找出其中存在的某种关系,对“教学环境准备”这一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 相关工作

对“教学环境”的准备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但却容易被人们忽略,尤其容易被青年教师忽略。高金锋[1]等人描述了新教师在处理教学难题时,通常采用移植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经验的移植按照下列步骤进行:(1)选定移植对象;(2)“父本”的生成;(3)“母本”的确认;(4)实现融合创新。文献[2]通过一位新教师成长过程的叙事研究,从生活史角度对新教师成长的轨迹作了描述与探析。文献[3]提出教师应该努力更新教学观念、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加强经验反思,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身的教学经验。文献[4]指出教学不仅涉及到知识的传递,还关系到教学态度,教学情感等诸多因素。文献[5]从精品课的内涵、特征、精品课程指导思想,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等对精品课程建设进行讨论。文献[6]提出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教育是万万不能的,并对两者的辩证关系进行了探究。文献[1-7]都未对“教学环境”的准备做深入探究,均存在诸多不足,也未发现有相关研究文献。而本文旨在对影响教学的“教学环境准备”问题进行挖掘,找出其内在的关系并加以探讨,以期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 相关概念

对“教学环境”的准备做进一步的探究,会更加有利于“教”和“学”过程的顺利完成。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文的思想,提出以下相关概念。

教学环境:教学环境是指在实施教学过程中的一切媒体。这个媒体对教学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例如:教学的场所,教学中用到的媒体如黑板、灯光、讲台等等,与教学相关的所有设施都称之为教学环境。

认知度:即对问题的理解程度,设Q是问题的集合,Q(q1,q2,…qn)(n∈N),x(x∈N,x≤n)为对 Q(q1,q2,…qn)中问题的理解个数,用(CD)表示认知度,则(CD)=(x/n)×100%。当(CD)>50%,就认为认知度较好,当(CD)=100%,就是对问题完全理解。

例如:对问题的认知度(CD),当(CD)越大,说明对问题的理解越深,反之,对问题的理解就越不深。

尴尬事件:在教学环节中,发生不利于教学的事件称为尴尬事件。

尴尬事件值C:在教学环节中,设C为发生尴尬事件的值,设教学环境中有i个教学环节(t1,t2,…ti),对 i个教学环节中的 k(0<k<i)个环节做了准备,则C=(k/i)×100%,称 C 为尴尬事件值。则 C∈[0,1],当发生了尴尬事件,则C=1;当不发生尴尬事件。则C=0。

例如:当你要演示PPT时,投影仪坏了,在播放环节尴尬事件发生,则C=1。而做好教学环境的准备,就是为了预防尴尬事件的发生。

3 “教学环境”准备的评价分析

一提到“课前准备”,大家总是认为就是对授课内容的准备,其实课前准备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比如本文要提到的“教学环境”的准备,就是“课前准备”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课前准备与“教学环境”准备有着紧密的关系。

3. 1 课前准备的分类

(1)从总体分:教学内容与非教学内容的课前准备。

(2)从过程分:学生学情的课前准备→讲授知识的课前准备→与“讲授知识”有关的教具的课前准备→教学环境的准备。

3. 2 “教学环境”的准备

“教学环境”对教学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本文着重从教学环境的准备谈谈需要注意的问题。

“非教学内容的课前准备”常常被人们忽视,其实这种准备是很重要。例如:你正在上课时,突然转来嘈杂的声音,你的课无法继续上下去……。你在准备上演示课,电脑里没有你要的驱动软件,可是上课铃已经响起了……。以上尴尬事件的出现,都是由于我们对教学环境的准备不足造成的。

作者对一定数量、不同年龄段的教师进行调查,发现年轻教师几乎都出现过一些类似的尴尬事件。而用同样的问题对老教师进行调查,出现类似尴尬事件的可能性就小得多。调查结果见图1、图2。

图1 尴尬事件与年龄关系图

图2尴尬事件与教学环境准备关系图

图1 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出现尴尬事件的百分比在大幅下降。而尴尬事件的下降,说明老教师所做的准备比年轻教师要充分。再看图2,虚线表示教学环境准备情况,即“1”表示做过教学环境准备,“0”表示没做过教学环境准备。实线表示发生尴尬事件的概率,其值C=1时,表示一定发生了尴尬事件,其值C=0时,表示没发生尴尬事件。只要其值C≥1/2以上,发生尴尬事件的可能性就很大。图2表明,当虚线处于“1”的位置时,对应实线的位置没超过“0.3”,说明发生尴尬事件的可能性较小。反之,当虚线处于“0”的位置时,对应实线的位置都大于“0.7”,说明发生尴尬事件的可能性较大。综合图1、图2可得出结论:做了“教学环境准备”的教师比没做“教学环境准备”的教师出现尴尬事件的百分比要低得多,做了“教学环境准备”的老教师出现尴尬事件的比例更小。

为了避免出现尴尬事件,可从以下方面加以注意。

(1)提前到达,做到心中有数。

当你提前到达教室,就可以把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解决。比如:查看黑板是否可用,哪部分可用。是否通电,投影的效果好不好,所需要的软件是否能运行等等,并“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把出现的问题解决掉。

(2)课件演示预演

把你要讲解的课件演示一遍,看看有没有漏洞。当出现课件有错漏的情况时,应即时更正。

(3)预知学情

以上“硬件”设施准备完毕,还可对学生学情做一些准备。比如:可向学生了解一下对即将讲解的教学内容的认知度(CD),如果有一部分学生的(CD)=0,那么你的讲解力度就要加强一些,讲解就要更详细一些。

4 结束语

教学环境准备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只有做好教学环境准备,才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也是上好一堂课的保障。以上仅讨论了教学环境准备的几个方面,其实教学环境的准备还有很多未挖掘的工作,随着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可能又有新的教学环境准备工作需要我们去探究。

[1]高金锋,王小丽.教学经验移植:新手教师的成长策略.当代教育与文化[J].2010,2(6):94-96.

[2]李德华.新手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建构[J].当代教育科学,2005,(12):26-30.

[3]余德英.有效教学视阈下的教师教学经验探讨[J].肇庆学院学报,2010,31(4):77-80.

[4]郭伟.高职教师课堂教学情绪的调节策略 [J].成人教育,2011,(4):88-89.

[5]王立春,卢绍娟.基于质量工程视野下的高等院校精品课程建设[J].成人教育,2011,(2):84-85.

[6]李利红.教育的万能与无能[J].成人教育,2011,(4):54-55.

[7]赵荷花.人性的教育学立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9(1):11-19.

猜你喜欢

认知度环节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桥式起重机使用环节重大危险源辨识研究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托幼园所教师卫生保健知识认知度的研究分析
PICC置管患者置管认知度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细致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疾病认知度的影响研究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