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祭拜西王母大典:把握七个方面

2012-11-15康以闻

群文天地 2012年19期
关键词:文化周西王母昆仑

康以闻

全省文化改革发展大会通过的中共青海省委、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建设文化名省的意见》,明确提出“着力构建以昆仑文化为主体的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建设目标。这是青海文化的科学定位,是青海建设文化名省的一个核心表述。

无可非议,在青海湟源日月山下宗家沟举办的“昆仑文化周暨祭拜西王母大典”是这个《意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题定位等相关问题无不与《意见》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更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昆仑文化周暨祭拜西王母大典”已经举办了四届,今后还要渐起,为了使每届大典沿着既定主题和定位有一个新的提升,有一个新的发展,有一个新的动向,有一个新的准备,促进大典健康有序进行,我们以青海昆仑文化研究会发起人身份,提出把握如下七个方面:

一、首次祭拜西王母大典的主题不能改变

2009年,当时担任青海省副省长的狄吉马加在不断审阅昆仑文化有关材料《发现古昆仑》、《西王母大传》等,又深入日月山下宗家沟西王母石室考查,审时度势,批准了当年举行“昆仑文化周暨祭拜西王母大典”活动,径行直遂,交口称誉,应当说狄吉马加是“昆仑文化周暨西王母祭拜大典”的奠基人。

以昆仑文化为主的多元一体文化格局反映环青海湖和湟水流域文化发展所具有的特殊历史、地域、民族特征:一是历史传承悠久;二是地域分布集中;三是创造主题一元;四是构建形态独特;五是发展融合包容,最终形成一种具有历史意义、学术价值和时代作用的文化金色品牌。

“昆仑文化周暨祭拜西王母大典”是湟源宗家沟活动的定位和主题,这样做考虑到两个方面:一是青海昆仑文化研究会刚刚成立,古昆仑丘(阿妈索日苟)、西王母石室(宗家沟)也刚刚发现,深致远极需要深入挖掘,为此在祭拜大典开始之前首先举行昆仑文化周,以本省昆仑文化研究会济世成员,努力研究和探索昆仑文化,为祭拜西王母打好舆论基础。二是祭拜大典必然树立西王母的光辉形象。据道家鼻祖老子云:“万民皆付西王母、唯王、圣人、真人、仙人、道人之上属九天君耳。”《女金丹》有:“西王母视天下为一家,视中国如一人,凡天上地下一切物类,莫不保爱,若赤字一般,西王母真是一个仁厚博爱的伟大母亲。”著名史学家吴晗说:“西王母是中华民族总先妣。”《西王母形象面面观》记载:“西王母是整个太平洋文化的一个重要因子,其影响之深远不仅是亚洲,而且波及到欧洲,东方人崇尚善、西方人崇尚美,西王母是善和美的高度统一,西王母是中国的维纳斯,是圣神的东方美神,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

首届“昆仑文化周暨祭拜西王母大典”这个主题和定位恪守不渝是昆仑文化活动的方向和目标,提纲挈领、纲举目张,既崇高,又无上,包罗一切,一览无余。然而从二届大典开始,主题定位改弦更张,不断变味,提出“中华母亲节暨西王母故里敬母祭拜大典”这个定位管中窥豹,既小不大,重复多余,插科打诨,故不时之需。所以后在湟源宗家沟昆仑文化活动,仍然坚持首届大典的主题和定位,决不能左门旁道,任加改变。还淳旧古,救过补阙。无疑首届其定位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充分体现青海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乃至世界文明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能够提升青海在国内国际区域文化竞争中的文化地位。二是增强青海各民族“建立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动力,增强青海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三是增强青海各族人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进一步深化与“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四是使昆仑文化与“大美青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通过大力宣传,进一步提高青海的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五是进一步促进文化和谐和社会和谐,促进青海社会长治久安。

二、祭拜西王母大典,不能喧宾夺主

祭拜西王母大典是展示青海方面研究、组织、实施的平台,从研究内容方面着重是神话学、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宗教学、人文学、地理学等,民俗学只是昆仑文化研究的一个方面,不起主旨作用;民俗学不代表昆仑文化所有学,尘埃落定。所邀请嘉宾,包括专家、学者是参加昆仑文化周,提交的论文,围绕昆仑文化进行学术交流。参加祭拜大典的是观摩者,不是参与者,更不是主持者。本末倒置,主宾不分,由宾入主,混为一谈,是几届大典混乱不堪的主要表现,令人局促不安。

三、西王母塑像不能扭曲

在祭拜大典举行地——宗家沟,西王母塑像的形象举世瞩目,形象非凡,令人关注。追本探源,据《西山经》记载:“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大荒西经》记载:“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海内北经》记载:人面虎身,有文有尾,戴胜虎齿、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

综合以上三篇记载,西王母的基本形象本着地域、神话、历史、人文特色的大背景可知,一、原始社会时,是西北部的一位尊神或酋长;二、半人半兽,人面虎身,蓬发戴胜;三、西部羌人首领,披发戴胜(三青鸟岛),穿虎皮接豹子尾巴,是掌握瘟疫刑罚的大神,面貌美轮美奂。

几届祭拜大典中西王母塑像离本,荒诞不经,有的像“唐代侍女”,四届祭拜大典中西王母形象更是扭曲,扑朔迷离,她头戴汉代宫帽,身披蝙蝠衫,许多观众看后都说:古人还是今人,是女人还是男人。西王母形象屡试不改,完全中原化,夹七夹八,恰巧中了西王母是东女,来到西方叫西王母之说,如果是这样,在青海湟水流域和青海湖周祭拜西王母就没有什么意义。不言而喻,我们再次重申:西王母是中国西部羌人首领,其光辉灿烂的形象与羌人的服饰、仪表、气概要相匹配。

四、祭拜西王母大典的主办单位不能调位

青海昆仑文化研究会是祭拜西王母大典最为权威的主办单位,昆仑文化研究会是学者群众团体组织,它的会章规定:举行重大活动由常务理事、会长、副会长、常务副会长和秘书长共同研究决定,广开言论、集思广义。首届祭拜大典,召开了青海昆仑文化研讨会、座谈会并提交了研究论文;研究决定了在宗家沟举行祭拜西王母大典的具体事项及活动安排;审阅了祭文;主要研究会成员全部邀请出席大典,显示了同心同德,志同道合的生动场面,然而从第二届祭拜大典开始,青海昆仑文化研究会徒有虚名,形同虚设,主要成员骨鲠在喉,豁口截舌,多无参与,没有话语权,事前不商讨,事后不总结,对祭拜大典安排毫无所知,甚至副会长、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都没参加祭拜大典,出现了由社科院、民俗学会、妇联主办,甚至有企业公司,岂非咄咄怪事。

昆仑文化研究首先是历史命题,其次是文化命题,然后是地域命题,关键是西王母作为中华之母,东方美神,那种伟大崇高、神秘的地位,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空前绝后,让人们随便在百度点击一下“王母”就有2470000相关页面,面对着这种形势,顺势而为,应时而动,敢挑大梁,担当重任非青海昆仑文化研究会集体智慧与力量莫属,由青海昆仑文化研究会独当一面,当之无愧,独占鳌头,理所当然,名正言顺,责无旁贷。

五、宗家沟西王母石室生态环境不能破坏

狄吉马加名誉会长及众多专家精心励志,不厌其烦,对宗家沟西王母石室生态环境提出过宝贵建议,诸如茂木修林,溪水中流,鸟道盘曲,石洞连线,其间一草一木,一石一洞保持原生态,然而已过四年,不屑一顾,至今仍没有植松栽柏,沟中堵坝,湿地泉水,石块填湮,无常放牧,生态植被一片狼藉,令观者痛心疾首,捶胸顿足。

宗家沟是湟源著名的风景区,据《西宁府续志》、《丹噶尔厅志》记载:“两山壁立,一水中流,鸟道曲盘,人迹罕见。”《湟源史话》中记载:在方圆不足五十平方公里的地方,其石洞有108个,著名的有仙人洞、神仙洞、二郎洞、吕祖洞、喇嘛洞等。民谣中有“洞中洞,洞连洞,洞中还有王母洞”。众多的洞群,优美与壮丽同在,幽旷与神奇并存,在这里举行西王母祭拜大典,令人一呼三叹,叹为观止,“失去的无法追回,现存的更加珍视”。

六、祭拜西王母大典,不能没有青海昆仑文化研究成果亮相

从第二届祭拜西王母大典开始,奇怪地发现文件袋中有“青海花儿”、排灯、唐卡、曲艺等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给人的印象是青海昆仑文化研究后继无文,空白不见经传。其实并非如此。近年来青海昆仑文化研究成果累累,成就斐然,其中鸿篇巨著有《昆仑神话与西王母》、《寻找西王母国》、《发现古昆仑》、《西王母大传》等,在国内外出类拔萃。论文更是比比皆是,仅任玉贵个人公开发表的就有《昆仑文化与西王母圣地新考》、《祭祀青海湖西王母》、《环青海湖是昆仑神话的发祥地》、《中国西部说、环青海湖说、湟水流域说探讨昆仑文化的渊源》、《昆仑文化界定为青海昆仑文化》、《新编西王母民谣及其人文背景》、《日月山新谣》、《光华社火古羌风》、《大禹治水历史与现实面面观》、《羌人迁徙与青海诸多民族的融合》、《西王母石室有新说》、《西王母从人到神形象的新诠释》、《谁发现了古昆仑》等等,其他专家学者所发表的力作不胜枚举。《中国土族》、《群文天地》、《柴达木开发研究》等主编撰文还高度评价《西王母大传》。《夏都西宁》、《西宁文化》等多种刊物转载,其影响很大,认为是青海昆仑文化研究里程碑的专著。

昆仑文化研究取决于青海专家的成就水平,但这些成就有机会在“昆仑文化周暨祭拜西王母大典”中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崭露头角,强势表现,这样才能在昆仑文化研究领域起到引领、带动的作用。

七、西王母大典,不能没有昆仑文化研究会发起人、发现人的身影

青海昆仑文化研究会久经曲折,不遗余力,终于在2009年成立,它的发起人是国学学者任玉贵,原省政府新闻办主任刘贵有、青海昆仑玉集团总经理袁建中,三人合作,同心协力,经始大业。青海昆仑文化研究会成立起决定作用,拍板鼎言、一锤定音的是狄吉马加。

从2005年湟源县县委、县人民政府由李国权负责提供平台,经昆仑文化研究专家任玉贵、谢佐、程起骏、井石等在日月地区,以史书《山海经》、《汉书》等为蓝本,深入实地调查研究,田野作业,历经六年,含辛茹苦,皓首穷尽,最终发现了“阿妈索日苟是昆仑之丘,宗家沟有西王母石室”。

昆仑文化研究会发起人和古昆仑西王母石室发现人为此立下了汗马功劳,所做贡献不可磨灭,有口皆碑,故每届祭拜西王母大典少不了他们出席站位,抛头露面,肩背相望,增色添彩。然而令人遗憾也是不可思议的是这些汗马功臣在祭拜大典中有时形单影只,不漏声色,有时销声匿迹,不过尔尔,可谓“瑾据瑜合,穷不知所示”。

除此之外,“昆仑文化周暨祭拜西王母大典”,所有邀请专家往来旅费是否由青海方全部报销?众所周知,青海是欠发达地区,湟源是国家贫困县,财政捉襟见肘,入不敷出。据反映第四届祭拜大典经费分担给企业,如释重负,不悦而言。每年一次祭拜大典,回过头来实事求是看,其影响力不大,拉动湟源经济也无大验。所以有无必要年复一年,一年一次地举行祭拜大典要谨慎从事,周密考虑条件是否成熟,尚需研究。

青海是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的高原大陆,穿越时空,我们清晰地看到,祭拜西王母大典是中华民族交融演化的大舞台,在中国目前的民族构成中,几乎包括所有的民族,与曾经生息青海西部的古羌族群有直接的渊源关系,他们的原始神话传说和文化传承带有鲜明的古羌文化的烙印。这些丰富的民族文化是取之不尽的宝藏。如今省委、省政府决定以昆仑文化打造文化名省,我们更有责任、更有义务,也有充分的理由,借助宗家沟西王母石室和人文积淀的特殊优势,打造以中华远古文明为基础的昆仑文化品牌,承担起探索、传承和传播民族文化的使命。

历史在不断前进,社会也在不断发展。我们期待着更高更好层次上举办的祭拜西王母大典,解读昆仑西王母文化。挖掘昆仑文化的渊源,揭开西王母神秘面纱。

“昆仑文化周暨祭拜西王母大典”,这一真实与虚幻、艺术与哲学、思想与话语的结合体,在冥冥之中给予我们启示,让我们用神话造就的人性伦理坐标,检索我们的过去,也有可能校正我们的未来。

猜你喜欢

文化周西王母昆仑
西王母的华夏母亲地位
跨越昆仑
江苏徐州:实景剧展示汉文化之美
茄子花
女娲补天
“中国内衣文化周”蓄势归来
浅析西王母形象演变及其原因
浅析西王母形象演变及其原因
中国(深圳)内衣文化周报导
昆仑投名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