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动脉夹层与高尿酸血症相关性研究

2012-11-10代玉川李传方甘立军郭军霞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年4期
关键词:高尿酸夹层主动脉

代玉川,李传方,张 猛,甘立军,郭军霞

主动脉夹层 (aortic dissection,AD)是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内,使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纵轴扩展的一种不很常见的但具有潜在灾难性心血管系统疾病[1]。由于主动脉中层的退行性变或者囊性坏死引起内膜的撕裂,血液从撕裂口灌注入动脉壁内,造成内膜与中层和外膜之间隔离形成一个假腔,假腔可以顺向也可以逆向扩展至主动脉各个分支而出现相应脏器的灌注不足、填塞综合征或者瓣叶关闭不全等。多中心研究证实发病率男女比为2∶1 ~5∶1[2]。近年来临床大多数采用 Stanford 分型,A 型:内膜破口位于升主动脉近端,累及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亦可累及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B型:内膜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远端,累及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3]。国外文献报道,主动脉夹层的病因在欧美国家最多见于高血压和动脉硬化[4]。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提示高尿酸血症呈逐年增加趋势,高血压患者高尿酸血症发生率高于健康人群,血尿酸 (UA)与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5],且高尿酸血症与众多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相关[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组:选取2007年3月—2011年5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心脏外科确诊为主动脉夹层的患者179例为病例组。患者均经临床症状、体征结合双源螺旋CT血管成像 (CTA)或核磁共振成像 (MRI)确诊为主动脉夹层。依据Stanford分型[7],凡是病变累及主动脉弓的定义为Stanford A型;其余的则定义为Stanford B型。对照组:随机选取同期在本院住院并排除主动脉夹层的神经官能症、室上性心动过速、肺炎、肋间神经痛、气胸等患者183例为对照组。病例组排除:意识不清及不配合者;对照组的排除标准:意识不清、恶性肿瘤、严重心、肾功能不全及不能接受调查者。

1.2 研究内容 对所有入选者询问病史,包括一般项目 (性别、年龄、民族)、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进行体格检查,测量生化指标包括:三酰甘油 (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 (LDL)、UA、空腹血糖 (Glu)、谷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血肌酐 (CR)。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男性和绝经后女性 >420 μmol/L,一般女性 >350 μmol/L[8]。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相关危险因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 (±s)表示,对计量资料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后,采用两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 质量控制 查阅病历、收集数据及建立数据库均由本人操作。病例资料收集首次主动脉夹层住院的资料,即新发患者。对照组选择符合条件的来自其他多个病室的患者,包括心内科、干部病房、心外科、胸外科、呼吸内科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收集主动脉夹层患者179例和对照组患者183例,病例组中男138例,女41例,男女之比3.37∶1.00;对照组中男140例,女43例,男女之比3.26∶1.00,两组间性别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21,P=0.562),两组在性别分布上有较好的均衡性。在年龄分布上,本研究病例组年龄31~70岁,平均 (51.24±0.76)岁。对照组年龄28~73岁,平均 (52.45±0.79)岁,两组间年龄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4.387,P=0.621,),两组在年龄上有较好的均衡性 (见表1)。

2.2 尿酸水平比较 根据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病例组52例高尿酸血症,对照组13例高尿酸血症,两组U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0.21,P=0.003)。UA与疾病的联系强度高〔OR=3.26,95%CI(2.01,4.78)〕,说明高尿酸血症者发生主动脉夹层的危险性是血尿酸正常者的3.26倍,高尿酸血症是主动脉夹层的危险因子。

表1 两组的年龄分布 (岁)Table 1 The age distribution between two groups

3 讨论

UA是机体代谢的主要产物之一,是嘌呤代谢的产物,嘌呤类核昔酸是生命的必需组成物质。嘌呤被分解生成次黄嘌呤和黄嘌呤,次黄嘌呤经黄嘌呤氧化酶 (XOR)生成黄嘌呤,黄嘌呤再次经XOR氧化生成UA[9]。UA在人体内的排泄途径主要有2条:(1)约2/3的UA经肾脏排泄,经肾小管重吸收、分泌和再重吸收,约100k的UA随尿液排出体外;(2)约1/3的UA经胃肠道排泄。UA的生成增多或排泄减少,都可以引起UA升高。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尿酸血症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明显升高。20世纪中叶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高尿酸和许多心血管病相关,如高血压、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病、心力衰竭、脑血管病、血管性痴呆、肾脏疾病密切相关,但是因为高尿酸和经典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常同时存在,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肾损害等,无法说明UA增高就是心血管病的直接危险因素。20世纪后期大量流行病学研究采用多因素分析,对高尿酸血症是否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做了大量的研究,但结果不一。

高尿酸血症与主动脉夹层密切相关,病例组与对照组患者的UA均值存在显著性差异,提示高尿酸血症可能是主动脉夹层形成的一个危险因子。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提示,高尿酸血症呈逐年增加趋势,高血压患者高尿酸血症发生率高于健康人群,UA与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且高尿酸血症与众多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相关[5]。目前研究认为,高尿酸血症和高血压病可能互为因果,一方面UA水平升高可刺激肾素分泌,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而导致高血压[10];血浆肾素水平的增加又可通过血管紧张素引起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肥大和管壁炎性细胞浸润[11];UA盐沉积于血管壁,可直接损伤血管内膜而导致动脉硬化,并可导致肾小管间质炎症及纤维化,从而加重高血压[12],另一方面高血压引起微血管病变,使肾脏UA排泄减少,导致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在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生,但最常见的是40岁以上的中年男人。根据最新统计,男女发病比例是20∶1。脑力劳动者,体胖者发病率较高。痛风偏爱男性的原因是:女性体内雌激素能促进UA排泄,并有抑制关节炎发作的作用。男性喜饮酒、赴宴,喜食富含嘌呤、蛋白质的食物,使体内UA增加,排出减少。

综上所述,密切关注UA水平及高尿酸血症与主动脉夹层的发病情况,有助于临床合理评估发生主动脉夹层的风险。对于并发高尿酸血症者应积极临床干预,限制过多高嘌呤饮食,调整饮食结合药物控制血压,有利于减少主动脉夹层的发生和发展。

1 赵飞.急性主动脉夹层26例临床分析 [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173.

2 Khan IA,Nair CK.Clinical,diagnostic,and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of aortic dissection [J].Chest,2002,122(1):311 -328.

3 布雷迪编,郭继鸿译.心脏百例疾病影像诊断精粹 [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337-341,356-365.

4 Mehta RH,O'Gara PT,BossoneE,et al.Aeute type aortic disseetion in the elderly:cilinical characteristic management and outcomes in the current era[J].J Am Coll Cardiol,2002,40(4):685-692.

5 张月安,武阳丰,赵连成.高血压与高尿酸血症 [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32(2):133-134.

6 Franse LV,Pallor M,DiBari M,et al.Serum uric acid diuretic treament and risk of cardiovaseular events in the Systolic Hyertension in the Elderly progam(SHEP)[J].J Hypertens,2000,18(18):1149-1154.

7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 (下册)[M].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39.

8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 [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1.

9 Von Eckards A.Risk factors for atherosclerotic vascular disease[J].Handb Exp Pharmacol,2005,107:71 -105.

10 Mazzali M,Hughes J,Kim YG,et al.Elevated uric acid inereases blood pressure in the rat by a noval crystal independent mecnism [J].Hypertension,2001,38(5):1101-1106.

11 Ohnaka K,Numaguchi K,Yamakawa T,et al.Induction of cyelooygenase-2 by angiotensionⅡ in clultured rat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Hypertension,2000,35:68 -75.

12 Watnabe S,Kang DH,Feng L,et al.Uric acid hominoid evolution and the pathogenesis of salt-sensitivity[J].Hypentension,2002,40(3):355-360.

猜你喜欢

高尿酸夹层主动脉
高尿酸患者用药多讲究
胸主动脉阻断联合主动脉旁路循环技术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损伤模型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自发性冠状动脉螺旋夹层1例
MRVE夹层梁随机振动的最优跳变参数控制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尿酸症血症与痛风40例
中医分型治疗高尿酸血症100例
护理干预预防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
胸腹主动脉置换术后感染并发症救治一例
MSCTA与DSA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临床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