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千万吨,在路上

2012-11-10孙岩冰彭旭峰

中国石油石化 2012年9期
关键词:长庆长庆油田单井

○ 文/本刊记者 孙岩冰/彭旭峰

○ 文/戚建国

四千万吨,在路上

○ 文/本刊记者 孙岩冰/彭旭峰

●“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精神在长庆人的手中发扬光大。 摄影/马顺斌

长庆油田年产油气当量突破4000万吨,这是其连续第四年迈出500万吨量级的增产步伐。

长庆又一次登上《新闻联播》头条。

2012年元月2日晚,央视开辟2分钟时间来关注长庆的产量。就在6天前,长庆油田年产油气当量突破4000万吨,达到4059万吨。

数字令人振奋。因为这是一个基本可以比肩当下中国油田最高峰的产量,同时也是长庆油田连续第四年迈出500万吨量级的增产步伐,这在中国石油产量接近峰值、稳产成为诸多功勋油田首要目标的当下,显得尤为突出。

这一切,都让人们对长庆的未来给予了更多的期待。

大目标

长庆油田生于1970年,其时正值中国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时期。江汉、长庆、辽河、吉林、河南、任丘等新区石油会战相继轰烈展开。

相比同时期的其他油田,身为“70后”的长庆少年时期颇显羸弱,1971年5万吨,1972年9万吨,1973年13万吨……直到1993年,中国石油甩掉的贫油国帽子沉入太平洋已30年、迈入亿吨俱乐部15年、又重归石油净进口国时,23岁的长庆,产量还不到200万吨。

所幸,徘徊低产并没有成为长庆最终的发展基调。

此后,长庆的上产步伐明显加快。2003年,长庆用了10年时间,增产800万吨,跨入千万吨级别。然而,就在那时人们还无法预料,再过10年,长庆会和5000万吨扯上关系。

然而事实的确如此。4000万吨并不是长庆的目标终点。早在2008年,长庆就将目标锁定在5000万吨。

这是一个大胆的设想。

因此,在2008年,长庆油田重组整合后所提出的2015年产量达到5000万吨的发展规划引起业界震动。纵然当时长庆油田产量已经达到2500万吨,跻身为中国第三大油田。

现在看来几乎可以用稳操胜券来形容的目标,在提出之初却引来不少质疑。这种质疑即使在中国石油集团内部也会产生——要实现5000万吨必须在8年时间新增22亿石油探明储量和2.71万亿立方米天然气储量,而此前,长庆油田穷其38年才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6万亿吨,天然气储量2.1万立方米——8年时间是否够用,是否有足够的技术支撑暂且不论,最重要的一条就很难解决——地下能否有那么多的资源?

质疑不无道理,但长庆也非心血来潮。

要找到大油田,勘探思路的正确非常重要。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长庆提出了“重新认识鄂尔多斯盆地、重新认识长庆低渗透、重新认识我们自己”的“三个重新认识”。

重新认识之后,长庆油田调整了油气勘探思路,提出并实施了变革性的勘探调整,由侏罗系找油为主转向三叠系,由中生界找油转向古生界找气,确立了“油气并举,协调发展”的战略,进一步明确了盆地“满盆气,半盆油,南油北气,上油下气”的总体认识。

在这一工作思路指引下,长庆油田一鼓作气,发现了储量超3亿吨级的靖安油田。长庆人三上董志塬,发现了储量超6亿吨级的西峰油田。随后,他们又在绥靖油田、靖安油田、华池、镇原、合水以及陕北区域多个探区探明储量超过亿吨级的后备油田。

一次次思想的解放和地质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化引领了勘探方向的三大转变:勘探领域从三角洲拓展到深湖区,勘探层系从延长组中上部拓展到下部,勘探类型由常规油藏发展到页岩油藏,引领了勘探的大突破和大发现,盆地资源量大幅度增加。

找准了发展方向,长庆对未来的发展信心十足。

2008年后,长庆油田连续3年石油探明储量超2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2000亿立方米,总量和增长量均居中国石油股份公司首位。

2011年长庆油田油气勘探又再突破。当年新增石油三级储量7.29亿吨,新增天然气三级储量近1万亿立方米,新增油气储量当量15亿吨,位列中国石油各油气田公司2011年新增油气储量第一,其中靖西地区下古生界天然气勘探、华庆地区长6段石油勘探和苏里格西一区外围天然气勘探三项成果获得股份公司2011年度重大发现一等奖。

上得去

资源问题得以解决,但实现产量所面临的阻碍仍不少。

长庆油田探明的石油储量呈现典型的低压、低渗和低丰度特征,70% 以上的油藏渗透率在1毫达西以下,这是国际上界定超低渗透的红线。储油层是几乎没有孔隙的“磨刀石”,堪称世界之最。

在客观条件受到限制的情况下,长庆油田连续多年只有采取“先肥后瘦、先高后低”的权宜之计,把油气相对富集的侏罗系和下古生界作为首选目标,艰难行进。

当时,长庆油田油井单井平均日产量仅为2吨,气井单井日产量不到2.5万立方米。单井产量低、效益低和投资高的“两低一高”现状,成为油气开采中不可回避的现实。

不突破就难以发展。只有敢想才能敢创。如果不解放思想,认为1个毫达西以下的特低渗油气藏根本没有开发价值,就不会有长庆油田的今天。“磨刀石上闹革命”,长庆油田只有通过不断的技术和管理创新,最终攻破低渗透这道世界性难题,才能达到效益型开发的目的。

为满足在“三低”油气藏背景下大规模增储上产的需要,长庆油田坚持把勘探开发一体化作为解决储量快速增长的重要手段。石油预探、油藏评价与油田开发紧密结合,天然气勘探与气田开发有序衔接、相互渗透,使勘探开发一体化真正成为现实,有力地推动了长庆油田的储量增长高峰期工程。

2008年开始,长庆油田在超低渗油藏开发中,创建了以大井组—增压点—联合站为主要布站方式的大井组、二级布站、井站共建和多站合建为主的地面建设模式,大幅度降低了建设成本。

在此基础上,长庆油田坚持“控制投资,降低成本,优选富集区,提高单井产量”的原则,精细储层研究、优化注采井网、推广成熟技术、创新特色技术,逐步走出一条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数字化管理的高效开发新路子。仅3年时间,长庆油田在被认为根本没有开发价值的超低渗油藏形成500多万吨的产能。

4年来,长庆油田掀起发展大油田和建设大气田的新时期油气大会战,形成陕北、姬原、华庆、西峰及周边4个整装含油富集区,整体预计可形成探明储量50亿吨到60亿吨,确保5000万吨油气当量上产对石油资源的需求。这样一来,就形成苏里格、靖边—高桥及盆地东部三大整装含气区带,整体储量规模可达到5万亿到6万亿立方米,确保5000万吨上产对天然气资源的需求。原油产量年均增长200万吨,天然气产量年均增长35亿立方米以上,4年时间油气当量净增长2000万吨。

2012年,长庆油田将具备4500万吨生产能力,踏上2013年提前实现5000万吨油气当量的步子。配套建成惠安堡、咸阳、油房庄等大型商业储备库,形成横跨东西、贯通南北、内部相济、区域协调的油气田地面系统,油气田基础设施基本适应5000万吨生产运行的需要。

长庆历年油气产量(部分)

建“四化”

为了实现上产5000万吨的目标,近几年,长庆油田每年要钻井8000口,建设约150座站场和1500座丛式井场。油田发展速度快、规模大,设计和建设工程量日益繁重。大规模、高速度、短周期、快节奏的滚动开发建设,迫切需要稳健高效的管理手段来保障实施。

以提高单井产量和降低油田递减为核心,长庆油田推广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数字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四化”建设,着力提高大油田管理、大规模建设的水平和能力,油田开发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原油产量快速攀升和油田开发工作的良性循环,在转变发展方式、精细开发管理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标准化设计就是先强调场站规模、平面布局和工艺流程的共性,将工艺流程、建设标准统一在一定范围内,尽量做到统一化、通用化。坚持“安全、适用、经济、先进”的原则,在工艺技术优化简化的基础上,优选工艺成型、技术成熟的工艺技术进行标准化。近年来,长庆油田通过标准化设计提高了设计效率,设计图纸复用率达到95%以上,设计速度提高了近两倍。

通过模块化建设,现场施工时间减少了50%,建站周期从90天缩短到20天,地面建设单位工程优良率达到80%。通过推行标准化预算,长庆油田建立了公开透明的市场价格体系,招投标、合同签订、投资审查等工作做到了公开、透明、简化和全面受控,物资规模化采购在全面推行后占到油气田年地面建设设计所需设备材料总量的60%,近几年节省投资10多亿元。

长庆油田正处在加快发展的新时期,工作量大幅增长,引入市场机制、向市场借力、控制用工规模便成为长庆油田的必然选择。利用市场化这只“神奇之手”,在只有7万余人的长庆油气区,汇集了数倍于自身的优势资源,展开了一场场夺油夺气、增储上产的大会战。目前,在这里已汇集800余部钻机、500多套试油(气)机组和300余支地面建设队伍,参建人员达到20多万,平均每年钻井8000多口,进尺2000多万米,建成上百座站场,有力支撑了长庆油田的快速发展。75%钻机实现社会化,每年节省投资10多亿元。钻井、试油、地面建设工程质量和效率却不断提高。目前,建成一口油井、气井的投资,分别降低到300万元、800万元,较2006年以前下降了1/3。

近年来,长庆油田按照“机器设备替代人力劳动,智能化判识替代人的经验,自动化操作消除人为因素”的思路,推行数字化管理,油田管理的技术条件发生了根本改变,基础工作得到本质化加强,企业用工总量也得到有效控制。

目前长庆油田已具备了年4500万吨生产能力,上产5000万吨涉及的机制体制、产业结构、队伍结构和基础设施布局已基本完成,发展态势良好,已经具备了建设“西部大庆”的油气产量基础。按照这个速度,到2013年长庆油田就可以实现油气当量5000万吨,成为中国石油五个规模化油气生产基地之一。

●这条采油路,不再坎坷崎岖…… 摄影/何炳彦

稳得住

油气当量实现5000万吨,不仅要上得去,而且要稳得住、管得好、可持续。这是建成“西部大庆”的关键。体现在数字上,就是必须在2014年到2033年的20年或更长时间里,保持年产原油2500万吨、天然气350亿立方米,油气当量持续稳产在5000万吨以上水平。

中国石油副总裁、长庆油田总经理冉新权介绍,长庆油田稳产的基本思路是:稳产前期,把勘探放在首位,着力扩大储量规模,夯实稳得住的资源基础;稳产中后期,继续精细勘探和评价,寻找新的领域,开发上着力提高采收率,增加可采储量;在稳产的全过程,精细油气藏研究,突破关键技术,确保“稳得住”。

为确保5000万吨 “上得去、稳得住、管得好、可持续”,长庆油田公司多次组织召开提高采收率工作专题会。为了更好地开展提高采收率工作,长庆油田成立了提高采收率工作领导小组和提高采收率重大试验项目组。该项工程以三个研究院一个研究中心为主体,各采油单位负责现场实施和日常管理。项目组联合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和各石油院校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研究。

长庆油田积极实施提高采收率工程,深入开展裂缝分布规律、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和加密调整技术研究等大量基础研究、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工作,均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近两年来,长庆油田增产原油40多万吨。安塞和靖安等油田注水采收率得到提升,提高了油井单井产量,增加了石油可采储量。2011年10月底,长庆油田在中国石油提高采收率重大开发试验工作会上作了专题汇报,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的好评。

在提高采收率工作中,长庆油田注重实施精细注采调控、分层注水、堵水调剖等以注水为核心的主体开发技术,提高一次井网水驱采收率,为油田持续稳产提供强力保障。

长庆油田通过精细注采调控,保持合理压力水平,使见效油井逐年增多。2010年,长庆油田调整3210个井组,1926口井见效,单井年增油11.5万吨。该油田在杏河、南梁西、白153、虎狼峁等区块实施分层注水后,分注率由2009年的22%提高到目前的24%,平均水驱储量动用程度提高10%。

长庆油田积极转变思路,完善工艺、研发低成本堵剂,不断加大堵水调剖工作力度。近两年实施600多口井,见效井增油15万余吨。

开发时间较早的安塞、靖安等主力油田,一次井网水驱采收率不断提高,预期将达到30%以上。

长庆油田还在五里湾一区积极开展泡沫辅助空气驱先导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该区长6油藏岩心驱油实验表明,研制的空气泡沫驱油体系在水驱后转入空气泡沫驱可提高驱油效率20%以上;泡沫辅助空气驱补充了地层能量,使地层压力上升。试验区地层压力由试验前的11.8兆帕上升至14.2兆帕,压力保持水平由96.8%上升至115.7%;见效井含水下降,产油量增加。实施的3个井组对应的19口油井有12口油井增油见效,含水由40%下降到33%,平均单井日产油由3.4吨上升到4.2吨;主向井平均含水由87%下降到64.7%,平均单井产量由0.6吨增加到1.73吨。侧向井有两口井日产油量由6.6吨上升到8.85吨,含水稳定。目前,试验区石油采收率已提高4个百分点,增加石油可采储量5.5万吨。

○ 文/戚建国

猜你喜欢

长庆长庆油田单井
由技到心、由表入里——贾长庆创作随想
书法随记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气厂
长庆油田节能技术研究
长庆油田设备再制造又创三个国内第一
采油“一井一策”全员效益目标的构建与实施
单井成本核算分析
石油的自述
陕西省环保厅约谈长庆延长两大石油集团
我国产量最高的油气田长庆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