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奠基者到石油魂

2012-11-10文/江

中国石油石化 2012年21期
关键词:大会战王进喜会战

○ 文/江 堰

从奠基者到石油魂

○ 文/江 堰

电视连续剧《奠基者》是一部真实再现大庆石油会战的鸿篇巨制,感人至深、引人入胜、催人奋进。

9月24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评选的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揭晓。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参与摄制并选送的电视连续剧《奠基者》,荣获“五个一工程”电视剧奖。

这是一部反映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史诗式力作。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连续三年自然灾害及西方个别国家妄图借石油“窒息红色中国”的背景下,“独臂将军”余秋里临危受命出任石油部长。在他和副部长康世恩的领导下,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数万会战大军,在冰天雪地和极度荒凉的松辽盆地,克服重重困难展开石油大会战,为国家创建了大庆油田。

影片成功塑造了余秋里、康世恩、王进喜等多个为祖国石油做出不可磨灭贡献的人物形象。一个个鲜活感人的画面,引领我们穿越时空,感受创业年代的风雨兼程,奠基者们自力更生、含辛茹苦、忠贞无悔、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与精神风貌。

参加大会战的石油大军汇集到战区后,生活必需品极度紧缺。天寒地冻时节,工人们要棉衣没棉衣,要棉被没棉被,每顿的口粮只是一个窝头或土豆,加一点清汤寡水的野菜粥;十几个人也不能保证有一顶帐篷。但工人们以苦为乐,豪迈地形容这种生活是“天当房屋地当床,棉衣当被草当墙。五两三餐保会战,为国夺油心欢畅”。

就是在这样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为了保住油样,不为艰险的女工亚新沉入了沼泽地里,年仅一岁的女儿失去了母亲;为了压住井喷,奋不顾身的指导员大年牺牲在了井场,未出生的宝宝永远见不到了爸爸;为了松基三井能按时试油,扎根一线的技术干部沈霖,也没有回家为母亲送终;铁人王进喜更是奋不顾身跳进泥浆池,用受伤的身体搅拌泥浆,井喷压制住了,人却累倒在施工现场……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情节,感人至深,发人深省,催人奋进,组成一曲雄浑悲壮、惊天地泣鬼神的石油英雄之歌。

经过五年坚苦卓绝的大会战,中国石油的先驱者奠基者们,终于在松辽平原找到了大油田。消息传进中南海,叶剑英元帅喜不胜收。1962年8月22日,他欣然命笔:“大地沉沉睡万年,人民科学变油田。一场会战十三路,预祝高歌唱凯旋。”1963年12月25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向全世界宣布:中国需要的石油己经可以自给,中国人民使用了一百多年的“洋油”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了……

●供图/CFP

斗转星移,天地巨变,倏忽间50多年过去。经过岁月的洗礼,时光的磨砺,风雨的敲打,日月的检测,以及一代代石油人的效尤模仿,发扬光大,当年石油大会战奠基者们总结出来的“岗位责任制”、“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等先进经验,至今在石油企业传承,成为必须恪守的规章制度与行为准则。他们的高风亮节和崇高的品质、精神,已形成一种巨大的精神动力—石油魂,凝聚并指引着企业的宗旨、方向,召唤并激励着后来人发扬光大这种光荣传统与伟大精神,树立并抱定为油拼搏、奉献青春热血的决心与热望。

站在年代之交的角度看电视剧《奠基者》,她更像是一个国家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站稳脚跟之后,为第二个十年奋斗目标、发展方向所做的开宗明义,即“石油是国防和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

如今,中国石油在完成了稳定中东部、发展西部及油气并举的战略目标之后,已将探索的触角延伸到国外。部分攻坚的先头部队正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指导,以昂扬的姿态与坚不可摧的步伐,走出亚洲,走进非洲、美洲、欧洲,为国家的石油需求拓土开疆,与世界各国的友人联姻合作—有奠基者血染旗帜的鼓舞指引,有石油魂不朽精神的武装凝聚,“我们的目的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猜你喜欢

大会战王进喜会战
马恩河会战(下)
马恩河会战(上)
扎实做好双减双抢 坚决打赢三秋会战
铁人王进喜(节选)
甘肃扎实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百日大会战”
王进喜:一条铁的家规
库尔斯克会战
CHINESE IDOL
梧太公路建设大会战
第一次完胜的大会战——湘西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