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物理探究性教学策略研究

2012-11-08王从戎李大创杨思锋

池州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中学物理探究性科学

王从戎,李大创,杨思锋

(1.合肥师范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230061;2.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61)

中学物理探究性教学策略研究

王从戎1,李大创1,杨思锋2

(1.合肥师范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230061;2.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61)

通过中学物理典型教学案例的分析与研究,针对中学物理探究性教学提出了有效探究教学策略:创设情境,提出科学问题——尊重猜想,探究走向真实——寻找证据,方式多样——评价探究,鼓励创新。并提出有关中学物理有效探究性教学实施的一些建议。

案例;探究;教学策略

新课标特别强调“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课程理念,然而,理论上的探究教学与探究学习是理想化的,尽管它代表了一种努力的方向,一个奋斗的目标,但是,在实际探究教学与探究学习实践中,面对的是作为点缀的探究式学习还是作为补充的探究式学习,是温和的探究式学习还是激进的探究式学习,科学探究教学和探究学习的确遇到了一些实践困境[1]。为此,在实践教学中,对于不同的探究课题,不同的学龄阶段,采取什么样的探究性教学策略,尤为重要,不仅直接影响科学探究教学的质量,也影响学生探究学习的效率。

1 教学策略的涵义

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特定教学情境中为完成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认知需要而制定的教学程序计划和采取的教学实施策略[2]。

教学策略包含以下几层含义:第一,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活动的元认知过程、教学活动的调控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执行过程。教学活动的元认知过程是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因素、教学的进程的反思性认知。教学活动的调控过程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进程及其中的变化而对教学过程的反馈、调节活动。教学方法的执行过程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师生相互作用方式、方法与手段的展开过程。第二,教学策略不同于教学设计,也不同于教学方法,它是教师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整体性把握和推进的措施。第三,教师在教学策略的制定、选择与运用中要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入手和着眼,要兼顾教学目的、任务、内容,学生的状况和现有的教学资源,灵活机动地采取措施,保证教学的有效有序进行。第四,教学策略是一系列有计划的动态过程,具有不同的层次和水平。

2 有效探究教学策略分析

教育一旦被看作是一种探究式的活动,那么教师的任务就变成如何去支持探究活动的开展”——哈斯特[3]。那么探究性教学应该如何实施,下面我们通过对具体的典型的初、高中探究性教学案例分析,总结归纳有效的探究性教学策略:创设情境,提出科学问题——尊重猜想,探究走向真实——寻找证据,方式多样——评价探究,鼓励创新。

2.1 创设情境,提出科学问题

在开展探究教学时,可以创设物理学习情境,扩大学生的视野:通过图片,卡通图片,这样可以拉近学生生活和与科学概念的距离。例如人教版必修1把飞机起飞时每隔4S曝光的照片引入加速度的情景材料[4]。人教版必修1通过一组卡通漫画作为学生讨论“有没有摩擦力”的情景素材。可以通过介绍身边的物理现象,提供生动的物理趣事,例如人教版必修1引用了著名物理学家费恩曼见过的一则笑话“她没有认清哪个科学概念”。提供喜闻乐见的视频材料,扩大学生的科学视野:例如引入摩擦力概念教学,可以播放电影“小鬼当家“中的一段滑稽片段,小主人公把油泼在地上,让追赶的人很容易滑倒,或者播放中央台关于高速路被载重卡车毁坏路面的报道,引入摩擦力的探究教学。因此在探究教学情境设计过程当中,一方面要举出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案例,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机和探究问题的欲望,促进学生能提出科学问题。

“牛顿第一定律”探究教学,教师可以列举生活中四个例子:用力推箱子箱子运动,停止用力,箱子不再运动。用锤子砸钉子,用力砸,钉子下陷,不再用力,钉子停止下陷。男生踢足球,足球提出后,还能运动一段距离,但是不会一直运动下去。火车进站后,关闭发动机火车仍能运动一段距离,但最终停止。然后,教师让学生针对这些熟知的生活现象分组讨论,就“力与运动关系”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汇总学生不同意见的基础上,提出要探究的科学问题“运动着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会怎么样呢?”。

22尊重猜想,探究走向真实

学生的认知结构、知识基础、思维方式、接受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各不相同,对同一问题、同一事物,各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教师不能提前既定探究问题,让探究教学和探究学习走向真实,走向学生自主建构的本质上来。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潜能,引导他们积极思考。

“小灯泡各部分的温度相同吗?”的探究教学中,教师事先提出让小灯泡调到微亮状态,问学生灯泡不同部位的温度相同吗?这时候激发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或已有的前认知进行大胆猜想:“上部分的温度较高,因为热气向上去”;“前面的温度高,因为灯丝朝前,燃烧充分”;“一样高的,我们生活中就有这种经验”

2.3 寻找证据,方式多样

物理学的特点是基本概念和规律都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因此有的老师认为实施探究教学,我们必须做实验,没有实验我们就没有数据,不能对问题进行解释,不能得到科学的结论。但是,数据对于探究结果固然是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是数据不是证据的全部。诚然,实验是探究教学和学习的一种手段,但是不是唯一的手段。也可以通过学生针对科学问题进行各种证据的搜集,整理,归纳。

2.4 评价探究,鼓励创新

物理探究学习的评价是物理课程与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学生的学习过程相互交织,贯穿始终,它是物理探究学习持续性运作的保证。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就决定了其评价必须重视对学生个性和个性发展的评价,重视过程性评价,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而教师不应以探究结沦作为惟一评价依据。应重视学生解决问题和得出问题的过程;在探究活动中获得的感悟和体验;参与合作的程度等。表1列举科学探究自主性的不同程度,可以侧面了解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参与的程度,并给予科学的评价。

3 结语

探究性教学,突出强调探究过程,重在探究的真实性,贵在引导。学生是探究的主体,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为学生创造一个动手动脑、探索研究的平台,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在探究过程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在实施探究教学过程中,还要突破探究认识的误区:分组讨论就是探究;探究就不要教师讲授;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就“解放了”;探究就是试验;探究的模式都面面俱到(一般模式);所有知识都要学生去探究等等。

在探究教学中,教师也要充分认识自己的角色和作用。恰当地采取以上论述的教学策略。探究教学可以实现探究走向真实,学生的各项探究能力能够得到一定的提高,探究意识能够增强。

[1]任长松.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张大均,余林.试论教学策略的基本涵义及其指定的依据[J].课程·教材·教法,1996(9):76-77.

[3]李新乡.物理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阎金铎,郭玉英.中学物理教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A

1674-1103(2012)03-0155-02

2012-04-20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JG10193)。

王从戎 (1969-),男,安徽灵璧人,合肥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学物理教育。

[责任编辑:桂传友]

表1 科学探究自主性的不同程度

猜你喜欢

中学物理探究性科学
基于Multisim仿真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中学物理教师的哲学使命
仿真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的“三要素”——以《重叠问题》的教学为例
科学拔牙
浅谈探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