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GIS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域配置差异化研究

2012-11-08姚志强陈晓华

池州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便民利民拥有率服务站

姚志强,陈晓华

(池州学院 资源环境与旅游系,安徽 池州 247000)

基于GIS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域配置差异化研究

姚志强,陈晓华

(池州学院 资源环境与旅游系,安徽 池州 247000)

根据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拥有量、拥有率、城乡比、职工数等指标统计,运用GIS专题分析方法,从我国三大区域间、区域内分析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差异化特征,结果表明: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在我国三大区域上配置的均等化程度不高,整体和分类配置不均衡,东部地区远高于其他地区,西部与中部差异不大;在区域内各省(市、区)配置差异显著,东部地区沿海经济发达的省(市、区)整体和分类配置均远高于其他省(市、区),中部地区差异不大,西部地区差异明显。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差异化;GIS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是居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保障,是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设施。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满足居民需要的公共产品供需分配不均衡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域配置存在很大区域差异。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1]。本文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为研究对象,运用GIS查询统计与专题分析方法,分析我国当前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在区域间、区域内配置差异化特征,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配置提供参考。

1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涵义及界定

国家建设部在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中将居住区服务设施按使用功能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行政管理等八类[2]。根据社区居民需求调研,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划分为生活服务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3]。生活服务设施是指在社区中通过市场机制提供的商业性、便民利民性日常生活用的服务设施,如超市、商店、饭店、美容美发店、菜市场、洗衣店等;社会福利设施是指为居民提供基本福利服务功能的设施,包括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再就业培训中心、医疗卫生服务站、养老院、老人护理照料室、幼儿园、文体活动设施、公共图书室、公共活动场所等。

2 研究区、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区域是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及按照传统区域分类方法划分的三大区域:东部地区12省(市、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中部地区9省(区),包括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黑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西部地区10省(市、区),包括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服务设施数据来源于《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11》,共选取了各省(市、区)的社区服务设施数量、社区服务中心数量、社区服务站数量、职工数量、社区数量、便民利民服务网点数量、收养性社会服务机构数量等统计数据。

在数据处理上,本文利用MapInfo桌面地理信息系统软件,首先以中国行政区划图为底图矢量数字化,然后分别录入2010年各省(市、区)社区服务设施统计数据,采用自然分级法对各省(市、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拥有量、拥有率、城乡比等指标划分等级区,利用重新分区功能分析中国三大区域间、区域内各省(市、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差异特性[4]。

3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域配置差异分析

3.1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域整体配置差异

在MapInfo中通过查询统计功能,2010年末,全国共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152941个,共有社区87057个[5],每个社区拥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平均数量即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全国平均拥有量为1.76个。按照各省 (市、区)对应所在区域利用MapInfo重新分区功能,东部地区共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92918个,共有社区41676个,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东部平均拥有量为2.23个;中部地区共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38557个,共有社区27547个,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中部平均拥有量为1.40个;西部地区共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21466个,共有社区17834个,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西部平均拥有量为1.20个。从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平均拥有量来看,东部地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与西部地区之间差异不大,但与东部地区相比相差较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利用MapInfo专题制图功能,采用自然分级法对各省(市、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拥有量划分了四个等级区,其空间分布如图1所示,按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拥有量等级划分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拥有量等级划分表

从全国民政普查数据看,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由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及其他社区服务设施构成。在MapInfo中制作了全国三大区域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构成饼图,如图2所示,各区域服务设施构成比例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区域从东到西社区服务中心占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比例有所提高,社区服务站所占比例西部地区最高,东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低。

图2 三大区域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构成饼图

3.2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域分类配置差异

3.2.1 社区生活服务设施区域配置差异 社区生活服务设施的区域配置差异,以便民利民服务网点为例,通过每个社区拥有便民利民服务网点的平均数量即社区便民利民服务网点平均拥有量,反映社区生活服务设施在区域上的配置均等化程度。利用MapInfo查询统计功能,2010年末,全国共有便民利民服务网点539136个,社区便民利民服务网点全国平均拥有量为6.19个。按照各省(市、区)对应所在区域利用MapInfo重新分区功能,东部地区共有便民利民服务网点316447个,社区便民利民服务网点东部平均拥有量为7.59个;中部地区共有便民利民服务网点120657个,社区便民利民服务网点中部平均拥有量为4.38个;西部地区共有便民利民服务网点102032个,社区便民利民服务网点西部平均拥有量为5.72个。三大分区中,只有东部地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和西部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中部地区便民利民服务网点平均拥有量最低。利用MapInfo专题制图功能,采用自然分级法对各省(市、区)社区便民利民服务网点的拥有量划分了四个等级区,其空间分布如图3所示。3.2.1社区社会福利设施区域配置差异 社区社会福利设施的区域配置差异,利用MapInfo查询统计、重新分区以及统计图制作功能,以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收养性社会服务机构的拥有率为例,通过它们在全国三大区域上的拥有率指标,反映其在区域上的配置均等化程度,如图4所示。

图3 社区便民利民服务网点拥有量等级划分示意图

图4 三大区域社区社会福利设施拥有率柱状图

2010年末,全国共有社区服务中心12720个,其中东部地区有5880个,中部地区有4169个,西部地区有2671个;从社区对社区服务中心的拥有率来看,全国平均为14.61%(即每100个社区拥有14.61个社区服务中心),中部地区最高,为15.13%,西部地区次之,为14.98%,东部地区最低,为14.11%,只有东部地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社区服务中心的人员配置上,2010年末,全国共有社区服务中心职工83215人,其中东部地区有43146人,中部地区有26062人,西部地区有14007人;全国平均每个社区服务中心有职工6.5人,东部地区最高,有7.3人,中部地区次之,有6.3人,西部地区最低,有5.2人,中部和西部地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0年末,全国共有社区服务站44237个,其中东部地区有27690个,中部地区有9450个,西部地区有7097个;从社区对社区服务站的拥有率来看,全国平均为50.81%(即每100个社区拥有50.81个社区服务站),东部地区最高,为66.44%,西部地区次之,为39.79%,中部地区最低,为34.31%,西部和中部地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社区服务站的人员配置上,2010年末,全国共有社区服务站职工196142人,其中东部地区有134794人,中部地区有35580人,西部地区有25768人;全国平均每个社区服务站有职工4.4人,东部地区最高,有4.9人,中部地区次之,有3.8人,西部地区最低,有3.6人,中部和西部地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0年末,全国共有收养性社会服务机构40602个,其中东部地区有15254个,中部地区有15480个,西部地区有9868个;从社区对收养性社会服务机构的拥有率来看,全国平均为46.64%(即每100个社区拥有46.64个收养性社会服务机构),中部地区最高,为56.19%,西部地区次之,为55.33%,东部地区最低,为36.60%,只有东部地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3 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域配置差异

城市与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域配置差异,利用MapInfo查询统计、重新分区功能,通过城市和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在全国三大区域上的总量、城乡比及占区域总量百分比指标,反映其在区域上的配置均等化程度。2010年末,全国共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152941个,其中城市拥有136032个,农村拥有16909个,全国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城乡比为8.04,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占全国总量88.94%,农村占11.06%。全国三大区域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域配置差异如表2所示,东部地区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差异小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城乡差异化最为突出。利用MapInfo专题制图功能,采用自然分级法对各省(市、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城乡比划分了四个等级区,其空间分布如图5所示。

表2 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域配置差异比较

图5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城乡比等级划分图

4 结论

本文根据2010年全国民政普查数据,利用GIS的查询统计、专题分析功能,从全国三大区域间、区域内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如下:

(1)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在三大区域上配置不均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在我国三大区域上配置的均等化程度不高,主要表现为整体配置不均衡和分类配置不均衡两个方面。在整体配置上,东部地区要远远高于其它地区,而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差别不大;在分类配置上,每个地区都有配置较好的分类设施和配置较差的分类设施,东部地区整体上要好于其它地区,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则各有所长。

(2)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在区域内各省(市、区)配置差异显著。利用专题分析功能在GIS中建立各省(市、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整体配置及分类配置的拥有量、拥有率、城乡比等指标划分等级区,可以得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在区域内各省(市、区)配置差异显著。在整体配置上,配置中等及丰富的省(市、区)在全国构成由北向南两条带状区域,中间夹着配置较少的省(市、区),而配置极少的省(市、区)比较集中出现在西部地区,东部地区配置丰富有浙江、山东、江苏、广东,所占比例较高,中部地区配置丰富的仅有湖北,西部地区配置丰富的有贵州、甘肃,中、西部地区所占比例较低;在分类配置上,东部地区的山东、浙江、江苏、辽宁要优于其他省(市、区),中部地区各省(市、区)配置差异不大,西部地区的宁夏、贵州要优于其他省(市、区),云南配置水平极低,与其他省(市、区)存在明显的差异。

[1]周素红,王欣,农昀.“十二五”时期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供给与保障[J].规划师,2011,27(4):16-2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S].2002.

[3]陈伟东,张大维.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分类及其配置:城乡比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7(1):19-26.

[4]龚丽丽,张大维.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域配置差异分析及均等化对策[J].江汉论坛,2009(2):130-133.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11[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K901

A

1674-1103(2012)03-0055-04

2012-05-03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11SQRW146);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KJ2010A247);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2010SK503)。

姚志强(1979-),男,新疆库尔勒人,池州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测量与GIS方面的教学与应用研究。

[责任编辑:余义兵]

猜你喜欢

便民利民拥有率服务站
青海:首个劳动维权一站式服务站成立
非裔在美住房拥有率低于十年前
天津武清区总工会:为户外劳动者打造专属服务站
“互联网+政务”平台研究
公路的魅力
投资3,000万进军水产料!建100个养虾服务站,这家猪料公司欲在水产业一展身手
老证换新证: 是不变不换,还是有换就换
统筹发展 便民利民
践行便民利民宗旨 实现公正效率统一
质疑中国九成家庭有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