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集群“候鸟时代”来临
——技术、人才、环境,何解?

2012-11-07郭霞

华东科技 2012年3期
关键词:集群企业发展

本刊记者/郭霞

产业集群“候鸟时代”来临
——技术、人才、环境,何解?

本刊记者/郭霞

面对如火如荼的集群建设,我们在肯定其成绩、相信其未来的同时,也应当正视现阶段产业集群发展所面临的困惑和瓶颈,通过政府、企业、服务机构等各方的共同协作,促进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

工信部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十二五”规划指出,移动互联网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最为重要的新兴技术领域。作为现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各地在筹建移动互联网产业集群的过程中显露出了极大的积极性,面对如火如荼的集群建设,我们在肯定其成绩、相信其未来的同时,也应当正视现阶段产业集群发展所面临的困惑和瓶颈,通过政府、企业、服务机构等各方的共同协作,促进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

产业集群的“候鸟时代”

在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尚处于蓬勃发展的初期,由于移动互联网产业具有自然发展的区域性产业聚集型市场导向特征。目前,国内移动互联网产业集群的分布呈现“一带一三角”的分布格局,以珠三角、环渤海、长三角为核心的“沿海产业带”,以成都、重庆、西安为核心的“西部三角区”。

其中,以广东、深圳为代表珠三角地区凭借其终端制造的优势,稳居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产值的龙头;以北京、天津、山东等为代表的环渤海地区在移动终端制造、移动互联网软件与服务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实力;以上海、江苏、浙江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在与移动互联网有关的软件和服务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但由于受成本因素限制,终端制造方面相对较弱。西三角地区因成本优势是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最具成长性的区域。

北京是全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的中枢城市,产业链完整,集群效应突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显著,不仅拥有亦庄硅谷这样的通信产业基地,也有石景山区这样的3G应用产业示范基地,同时也聚集了众多互联网应用领域的领军企业。2011年,北京17家企业发起成立中关村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联盟以北京移动、北京电信和北京联通三家电信运营商为龙头,联合中关村科技园区14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共同发起组成,目前第一批成员已超过100家。

成都在发展移动互联网产业上具有人才、研发、应用、基础设施等综合优势。2008年,成都在全国前列启动了四川省第一个“无线城市”建设试点,并被工信部、国台办、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全国仅有的两个“海峡两岸产业合作无线城市试点城市”之一。目前,成都高新区已成为中国重要的3G通信关键技术及设备研发中心和光通信产品生产研发基地,全球五大通信商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西门子、阿尔卡特,以及国内两大通信龙头企业华为、中兴的研发中心均已落户;成都的无线音乐基地已经形成了初步的产业聚集,基地产值约180亿元;除此之外,成都大力推进建设“西部通信科技研发与增值服务产业基地”,成立了“成都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立了“面向3G移动互联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如果说北京占据产业链的决策高端,引领整个产业链发展,那么珠三角就是产业价值的实现端,是产值高地。在广州,2011年10月20日,由政府主导建设的广州移动互联网(越秀)产业园正式落户越秀,按照《产业发展规划》,将采取“启动区+扩展区+辐射区”的发展模式,同步分期规划建设移动互联网创业孵化、技术研发、公共服务、核心产业以及移动数字内容产业等五大集聚区,形成建筑面积达50万平方米的产业聚集区。通过政企联动的形式,成立全国首家移动互联网研究院,计划用3~5年时间,推动广州移动互联网越秀产业园聚集500家移动互联网优质企业,形成超千亿移动互联网产业集群。

包括上海、江苏和浙江在内的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区之一,上海在网络基础设施方面基础较好,已经开始试点 TD-LTE网络,在移动视频、移动游戏等领域具有发展优势;江苏凭借良好的软件产业基础,成为移动互联网软件产业的重要聚集区,在移动游戏领域优势突出;浙江具有良好的网络基础设施,杭州是三网融合的试点城市之一,拥有阿里巴巴电子商务领军企业,是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创新中心之一,在移动电子商务、移动阅读等领域实力领先,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先后将其移动阅读业务基地落户在杭州。随着移动互联网产业的飞速发展,杭州有望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移动电子商务领域的领跑城市。

集群的“滚雪球”式效应

2011年7月8日,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印发了《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并组织开展集群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旨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部署,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海市徐汇区科委积极响应此次试点组织区内信息行业各龙头企业组成申报工作小组。启明、海隆、万达等徐汇区知名企业代表纷纷参与了热烈讨论并取得共识:以徐汇信息产业综合发展为基础,以移动互联网为重点,通过3~5年的建设期,全面推进徐汇信息产业发展。

“我理解的移动互联网产业集群为:在区域内同处于移动互联网产业领域,相互联系的企业和关联的机构,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依靠紧密或松散型产业链相互连接,集结成群,从而获得最佳的企业竞争优势;同时,集群更是有效的区域发展战略,能够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一种商业生态系统。”——徐汇移动互联网产业创新集群召集人任渊杰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发展产业集群,可以提高区域生产效率。产业集群实际上是把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通过分工专业化与交易的便利性,有效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是推动地方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任渊杰说,大量的中小企业集聚于一定区域,可以进一步加深区内生产的分工和协作。这种集群内发展,除了可以分享因分工细化而带来的高效率外,而且由于空间的临近性,大大降低因企业间频繁交易而产生的交通运输成本。

据悉,在集群内部,不仅有很多相关企业在此集聚,而且还有很多相应的研发服务机构及专业人才,新企业在此发展,可以面临更多的市场机遇,获得更丰富的市场信息及人才支持,从而降低市场风险。由于集群内部分工的不断细化,可以衍生出更多的新生企业,从而进一步增强集聚体自身的竞争能力。

“产业集群的核心是企业之间、企业与其他机构之间的联系互补以及产业集群的共生机制。”据了解,这种机制既有利于获得规模经济、互动式学习、技术扩散、形成竞争合作关系和创新,而且比垂直一体化的大型企业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产业集群内的企业通过产业链实现高效的互动和合作;同时,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既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又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为提高和增强企业之间的凝聚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发展集群可以促进集群内新企业的快速衍生与成长。产业集群可以产生滚雪球式的集聚效应,吸引更多的企业到此集聚。扩大和加强集聚效应。产业集群的雏形一旦形成,便进入了内部自我强化的良性循环过程,吸引更多的相关企业向集群聚集,而新增的企业又增大了集群效应,如此产生滚雪球效应,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任渊杰介绍。

“候鸟时代”求解

作为移动通信、云计算、三网融合领域重要内容的移动互联网,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下,无疑将成为IT产业新的增长点。然,面对如火如荼的产业集群,一些不可回避的瓶颈也为这股筹建产业集群的热情泼了一瓢冷水,让我们思考。

首先是技术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需要有健康稳定的移动网络作为有效的基础支撑,目前2G,3G 以及 LTE 网络的发展,给移动互联网提供了多类型,高速率的无线网络,但移动通信网是一个动态的网络,移动用户业务量、流动性和突发性、随机性比较强,新用户的开通,核心业务引入都会导致这个网络有一个动态变化,如何在不断的网络变化中轻松保持网络的高性能,是移动互联网能够有效运作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目前需要有效解决的问题。

“移动互联网需要界定的技术很多很广,这需要整个集群的密切合作,共同界定出符合产业发展的应用和标准。”任渊杰告诉记者。

此外,人才短缺是制约集群快速发展的瓶颈之一。对于移动互联网企业来说,研发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目标的必要条件,能够吸引和留住一批有技术、有理想的人才队伍也是移动互联网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

“我们面临的是如何在保障项目实施的同时,能够控制人力成本,同时又能培养好人才并且长期留住人才,也希望政府可以在税收和租房政策上给予些支持。”任渊杰建议。

在政策环境上,任渊杰认为,国内互联网环境是以免费为主导的,政府需要为整个产业打造有利与相关行业正常发展的大环境;同时,他建议,通过建立应用软件开发基地不仅能够帮助上海打造三网融合的新产品,而且可以带动周边的外围设备和应用开发产业,利用服务端平台形成本土的应用软件产业链,从而形成面向未来的下一代信息产业。

“发展集群关键在于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我国的创新集群政策及实践尚处于试点布局阶段,必须由产业政策来引导和推动。并且,产业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创新集群的特点与发展规律。”据了解,目前,国内移动互联网市场依然存在恶性竞争现象,市场竞争规范性有待提升,大多数企业以本地市场为主,外部市场拓展不够;多数企业大而不强,品牌建设的重视度不够。对此,任渊杰提出,在创新集群建设发展过程中,积极寻找外部市场是成功的关键之一,不仅要加强集群内部企业之间联系,而且要强调它和国外发达国家的产业创新中心的联系,在本地化关系和外部依赖关系之间寻找自身发展的均衡点,保持长久的发展动力以及活跃的市场竞争力,发挥自己的特色,占据一定的主导地位,形成集群效应。

据悉,到“十二五”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规模显著扩大,对地方经济的支撑作用更加稳固,其中移动互联网产业的比重将继续提高。对于未来,任渊杰认为,集群应关注全产业关联的创新和发展,集群的本质是更好地为产业服务。一方面要研究如何将产业创新与企业良好嫁接,让产、学、研三位一体解决产业化问题;另一方面,集群也应该关心如何形成协同发展,有效配置各方资源,使企业得以发展壮大。

猜你喜欢

集群企业发展
企业
企业
企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