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达拉奉联合东菱克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2012-11-07卢峥郭春妮

河北医药 2012年11期
关键词:达拉血浆脑梗死

卢峥 郭春妮

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的特点,脑梗死约占脑血管病的80%,急性期治疗是关键。我院于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应用依达拉奉联合东菱克栓酶和单用东菱克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120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20例患者,发病72 h内,均经CT或MRI确诊为脑梗死并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联合治疗组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47~80岁,平均年龄(62±9)岁;东菱克栓酶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61±9)岁。治疗前2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东菱克栓酶组首次10 BU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 ml静脉滴注,隔日5 BU静脉滴注(2次),总剂量20 BU。联合治疗组在东菱克栓酶治疗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安徽国药集团国瑞制药有限公司)3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持续14 d。

1.2.2 观察项目:治疗前后观察血浆纤维蛋白原(Fbg)、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电解质等,病情变化时及时行颅脑CT检查。

1.2.3 疗效评定: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4 d后根据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NDS)及临床疗效判断标准进行评定:①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②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 ~90%,病残程度1~3级。③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 ~45%,病残程度恢复1级。④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无变化或减少或增加17%以内,病残程度无恢复或加重。⑤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总有效率(基本痊愈率+显著进步率+进步率);显效率(基本痊愈率+显著进步率)。

1.3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比较 2组治疗前后 Fbg均明显降低(P<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PT、APTT、TT、INR 及肝肾功能,血常规,均无显著改变(P >0.05)。见表1。

表12组治疗前后Fbg变化比较n=60,g/L,±s

表12组治疗前后Fbg变化比较n=60,g/L,±s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1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联合治疗组 5.0 ±0.8 3.8 ±0.7*东菱克栓酶组 4.8 ±0.7 3.9 ±0.6*

2.2 2组治疗前后NDS比较 治疗前2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见表2。

表22组治疗前后NDS比较n=60,分,±s

表22组治疗前后NDS比较n=60,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1;与东菱克栓酶组比较,#P <0.01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联合治疗组 15±8 7±6*#东菱克栓酶组 15±7 9±8*

2.3 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比较 联合治疗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东菱克栓酶组(P<0.01)。见表3。

表3 2组治疗临床疗效比较 n=60,例(%)

2.4 不良反应 联合组用药后出现恶心、呕吐1例,牙龈出血1例,局部皮疹1例,肝功能轻度异常1例;东菱克栓酶组恶心,呕吐1例,局部皮疹1例,均未特殊处理,自行缓解。肝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均正常,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目前被公认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早期溶栓治疗以及对缺血性脑组织的神经保护治疗,对于失去溶栓治疗机会的患者,为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神经保护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脑梗死的发生是在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形成血栓,与血浆中TXB2、C-反应蛋白含量升高、6-Kete-PGF1a水平降低、红细胞聚集及氧自由基大量释放、血管内皮损伤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研究显示脑梗死急性期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液粘度增高,血浆中TXB2、C-反应蛋白含量升高,导致血栓蔓延,脑缺血范围扩大,是造成脑梗死进展的危险因素之一[1]。急性脑梗死时持续的缺血可造成不可逆的神经细胞损害,氧自由基含量明显增加,其中自由基过度形成是引起脑水肿和神经细胞凋亡的主要原因[2]。为避免缺血半暗区的神经细胞发生迟发性死亡,在急性期应用神经保护剂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依达拉奉作为新开发的一种自由基清除剂,其分子量小,分子结构上具有亲脂基团,能快速透过血脑屏障,对脑缺血具有强大的保护作用,是一种有效的脑神经保护剂。可以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和次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刺激前列环素生产,减轻脑内花生四烯酸引起的脑水肿,减少缺血半暗带的面积[3,4]。同时抑制脑梗死周围局部脑血流量减少,阻止脑水肿及脑梗死的进展,缓解所伴随的神经症状,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5,6]。国内外多个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提示依达拉奉能改善急性脑梗死的功能结局并安全[7,8]。东菱克栓酶作用机制(1)能降低血浆TXB2水平、升高6-Kete-PGF1a水平,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和释放TXB2,降低血液粘稠度[9]。(2)东菱克栓酶是精致丝氨酸蛋白酶的单成分制剂,能选择性作用于血浆纤维蛋白原Aа键末端的精氨酸、甘氨酸之间,使其脱去纤维蛋白肽,释放血纤维蛋白肽A,分解血纤维蛋白原为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和不稳定血纤维蛋白多聚体,后者被东菱克栓酶进一步分解为纤维蛋白降解物(FDP),FDP被网状内皮细胞吞噬清除,从而在不引起血管内凝血的前提下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抑制血栓形成[10,11]。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NDS显著减低(P<0.01);联合治疗组治疗后时NDS显著低于东菱克栓酶组(P<0.01);治疗后2组Fbg含量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联合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东菱克栓酶组(P<0.05)。本研究结果显示依达拉奉联合东菱克栓酶治疗ACI通过抗凝、溶栓、改善微循环、抗自由基、脑保护等多种作用机制,对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失具有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李春艳,成小松.大蒜素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血流变学改变的影响.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314.

2 Felberg RA,Burgin WS,Grotta JC.Neuroprotection and the ischemic cascade.CNS Spectr,2005,37:52.

3 Noor JI,Ueda Y,Ikda T,et al.Edaravone inhibits lipid peroxidation in neonatal hypoxic-ischemic rats:an in vivo microdialysis study.Neurosci Lett,2007,414:5-9.

4 胡海涛,吴继敏,王爽.依达拉奉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中国药学杂志,2005,40:1463.

5 Nencini P,Asrti C,Innocenti R,et al.Effect of a novel free radical scavenger,edaravone(MCI-186),on acute brain infarction.Randomized,placebocontrolled,double-blind study at multicenters.Cerebr ovasc Dis,2003,15:222.

6 王砾,唐其柱.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8,7:54.

7 赵燕民,范仲鹏,陈品.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8,21:381.

8 Tanaka M.Pharmacological and clinical profile of the free radical scavenger edaravone as a neurop rotective agent.Nippon Yakurigaku Zasshi,2002,119:301.

9 韩桂兰,徐洁.东菱克栓酶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浆TXB2、6-Kete-PGF1a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中原医刊,2006,33:34-35.

10 李浩军,王根发.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5,18:80.

11 刘立生.巴曲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26例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4,17:320.

猜你喜欢

达拉血浆脑梗死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PCI 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给予依达拉奉的效果评价
CHF患者血浆NT-proBNP、UA和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达沙替尼联合氟达拉滨对慢粒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