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岛旅游开发的经济影响分析

2012-11-06任肖嫦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2年5期
关键词:桃花岛海岛旅游业

王 圣,任肖嫦,刘 康

(1.山东社会科学院海洋经济研究所 青岛 266071;2.青岛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青岛 266107)

海岛旅游开发的经济影响分析

王 圣,任肖嫦,刘 康

(1.山东社会科学院海洋经济研究所 青岛 266071;2.青岛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青岛 266107)

随着社会结构和经济的转型,许多地区将发展旅游业作为调整经济增长模式和地区经济多元化战略的重要手段,这对于很多受资源限制而不能发展制造业的海岛地区来说就更为迫切。但从近几年海岛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差异十分明显,不仅表现在发展模式上,地区经济发展、居民收入以及社会文化等方面,均表现出不同结果。在有的地区,旅游业的开发最终导致了居民生活水平的降低和社区犯罪率的激增。文章试图从经济角度分析海岛旅游发展中的关键要素和支撑条件,通过对比分析寻求海岛地区在开发旅游业时所应具备的基础以及在发展过程中所应注意的风险。

海岛旅游;经济影响;指标体系

1 海岛旅游发展中的经济影响因素

1.1 城市村庄和都市郊区

这条研究主要观察城市化的进程对偏远地区(城乡结合部)发展的潜在压力,在该研究方向上有两个比较成熟的模型,即Friedmann和Miller的都市郊区(Urban Field)模型和Bryant的城市村庄(City's Countryside)模型,在都市郊区模型中学者们认为,都市的郊区是按照独立于市中心的程度来确定的,他们应用文化、经济以及环境的概念来架构小型偏远地区在都市腹地中的位置,这种架构不仅仅基于相似的地理条件,还包括休闲时间的使用,工作职位的供给等方面,还有学者则致力于研究城市发展给郊区带来的压力,他们认为市中心的人口向郊区的转移,不仅体现在经济方面,还包括自然和组织方面的影响,土地的使用性质也发生了变化,农业逐渐居于次要的地位,村庄也从以生产为主转向以消费为主,此外,外来人口的进入也改变了区域内的社会力量结构[1]。城市乡村模型是在都市郊区模型基础上建立的,但是更注重强调城市对乡村的控制和影响,Bryant等认为我们可以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观察到城市对乡村的控制,包括交换、郊区住宅和土地使用。该进路认为,市中心与郊区的距离以及到达所需要的时间是划分某一地区是否是节假日旅行集中地的关键[2]。

1.2 旅游地生命周期模型

旅游地生命周期模型是被广泛引用但又备受争议的旅游概念。模型最初是要描述旅游地可能或潜在的演化方向,但学者们后来常用其判断旅游地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并将旅游地发展状况与游客数量增长情况等同起来[3]。

该模型假设旅游地是从很小规模的旅游产业发展起来的,并经历开发、进入、发展、巩固、停止、重生或者衰退6个阶段。在各个阶段的转化过程中投资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与产品的生命周期模型十分类似,尤其是在由发展转化为衰落这一过程中。除投资以外,距离也是一个关键要素,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会影响旅游的种类[4]。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收益的分配会变得越来越不均衡,不论在各个阶段中旅游业是否顺利发展,这种不均衡都将导致原有旅游体系尤其是当地从事旅游开发的社会结构方面的瓦解。

1.3 第二家园和士绅化

在该模型中有两条研究进路:一条以城市为基本出发点,以士绅化和租隙理论为依据;另一条以乡村为基本出发点并以城市村庄和都市郊区模型为理论依据。在一些大型城市中有一些日渐破败的市区,将这些市区改造和重建并使其成为良好的中产阶级居住区的现象被称之为士绅化。士绅化的过程包括将一些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地点进行房地产开发,将废弃的商业建筑或仓库改建为楼盘等。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来理解这一过程就会发现,移居者不仅寻求便利的工作条件而且还要表达自己的社会文化诉求;从经济角度理解,资本投资的目的是为了发掘土地的潜在价值。现有的土地价值与可以预见的经过重新发展后更高的土地价值之间会有一定的差距,这部分差值就称为租隙,投资的目的就是为了要获取这部分租隙。作为房产开发,土地的价值取决于两点:土地的位置和周边基础设施的建设:①城市交通的发展使距离不再成为影响土地实用价值的主要因素;②基础设施的建设总会带来一些规模经济效应,从而节约建设成本。综合以上两点,我们把交通费用和建设费用摊平到土地的投资成本中去,只要这部分提升的成本小于租隙,投资行为和士绅化就是可持续的。

2 海岛旅游经济影响评估体系

从已有理论可以看出,距离或者说交通的便利性、土地的使用价值和旅游市场的发育程度是我们应该关注的焦点。具体到海岛旅游,如果想要进入该产业,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2.1 交通条件

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是决定该地区旅游业发展速度至关重要的因素,而交通的发达与便捷又是对外开放的一个基础和先决条件。海岛四面环水,对外交通联系完全依赖水陆运输。由于水陆运输自身运速、运量、运力以及受气象气候水文条件限制较大等特点,给海岛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制约。尤其是在旅游旺季,航班运力不足情况严重,大风大浪天气全线停航等问题时有发生,同时岛内旅游交通的现状也要引起注意,景点之间的距离、车况和车辆数量都会影响旅游的体验和旅游产品的价值。

2.2 开发模式

从海岛开发的历史来看,海岛旅游开发初期主要沿袭大众型海滨旅游开发模式。随着大众海岛旅游深入发展,环境问题成为制约其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大众旅游的快速增长及对环境压力的提升,对旅游产业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地中海地区的大众型旅游地,旅游开发的负面影响早已显现。Pearce(1987)和Wilkinson(1989)都曾强调:海岛旅游地的国际游客数量更高,每年所接待的游客数量远远超过本地居民总量。大规模旅游开发活动不可避免地对海岛的社会与物理环境造成巨大的冲击,包括交通拥挤、噪音及环境污染等[5]。

2.3 旅游资源配置

海岛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海洋生物、人文活动和历史遗迹。根据开发模式的不同,需要选择利用不同的旅游资源,并拓展与之相适应的外部市场。如选择大众游的开发模式,则景点的密集性、主要客源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是否便捷、旅游资源的特殊性就成为考虑的因素。如果以度假或会议接待为主,则要注重自然环境、气候、卫生条件和基础设施保障等条件。开发模式的选择需考虑旅游市场的发育情况,可参照旅游生命周期理论来确定开发投资的方向和规模,寻找最优的旅游资源组合。

结合以上分析,可从中寻找出一些指标,通过这些指标描述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是哪些因素起到了主要作用,或者应该加强哪一方面的能力,并为海岛旅游业今后的发展提供线索。从有关的文献中可找到大量这样的指标[6],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并选取因子值最大的项目,最终保留的指标见表1。

表1 海岛旅游业发展的经济影响筛选指标

在确定了待考察的指标之后,下面将通过实地考察的样本数据对普陀岛和桃花岛的旅游业发展经济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3 海岛旅游经济发展的差异化分析

普陀岛和桃花岛是浙江省舟山市的两个临近海岛,均以旅游业为主要经济支柱,旅游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占70%以上,绝大部分居民均从事旅游业或其相关行业,居民收入中的80%来自于旅游业。但这两个海岛的旅游业发展状况却差别很大,包括在居民对旅游业的认同感上,普陀岛都要优于桃花岛,接下来分析的目的就是要寻找导致差异性形成的经济层面的原因,以及影响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经济因素[7]。

3.1 普陀岛与桃花岛旅游业发展概况

普陀山旅游开发已经较为成熟,知名度较高,每年的游客数量已经比较稳定,同时,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完备,管理模式也已经成型。但由于交通的限制以及岛上天气的影响会给游客的出行带来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同时物价较高也增加了旅行成本。此外,由于旅游业发展迅速,吸引了很多外来资本和劳动力,加大了市场竞争的剧烈程度。同时,由于经济支柱产业的快速更替,使得社会所需的劳动力资源特征有了明显的变化,而那些不能融合到新的产业发展模式中去的居民则面临失业的危险。

桃花岛面积较大,人口2.15万人。海岛尚未陆连,需乘船至舟山本岛,再乘渡船(每小时一班)至桃花岛。由于与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桃花岛同名,桃花镇因势利导,将武侠文化旅游作为桃花岛旅游开发的特色。主要景点包括桃花峪景区、安期峰和射雕影视城等,但该岛旅游开发时间不长,游客规模较小,并且每年的游客数量不太稳定。岛上商业设施建设齐全,道路状况较以前有较大改善,交通便利,公交网络覆盖各个主要景点,但出租车数量较少。岛上水电供应充足,原先开设有工业,但在旅游开发以后各个工厂已经关停。环境质量较以前有所改善,但也呈现出旅游区域与生活居住区环境质量的二元格局。

3.2 实证分析结果

实证分析的受访人群来自浙江舟山的普陀岛和桃花岛,共采集样本106份,其中有效问卷89份。受访者的平均年龄为34.1岁,在当地居住时间平均为14.8年,平均年家庭收入为4.42万元。实证分析使用spss软件主对问卷中的8个指标进行成分分析,其目的在于将所观测的多个彼此相关的指标转化为几个彼此不相关的综合指标,并且能反映出原有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通过减少分析指标找出影响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对样本数据进行信度检验,普陀岛样本为0.714,桃花岛样本为0.653,总体样本为0.685,可以看出所测样本的信度值检验结果尚可。样本的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较好,普陀岛样本kmo值为0.725,桃花岛样本kmo值为0.65,总体样本kmo值为0.726。球形检验均被超过95%的统计显著性所排斥,表明了样本的合适性较高。

从普陀岛相关矩阵的结果分析来看,居民工作机会与居民收入水平,商业设施数量与餐饮设施数量以及外来就业人员与地方物价水平存在的相关性与其他指标相比相对较高,分别为0.643,0.530和0.578,其他指标之间无明显相关,信息重叠较少。从普陀岛的样本中提取出了3个维度(表2),第一个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39.408%,该成分在各个指标上的载荷几乎相等,说明普陀岛的旅游开发对经济发展的各方面的影响都较为平衡,处于一种平稳发展的趋势。第二和第三成分则代表了一种相反的趋势(方差贡献率分别为14.944%和14.653%),说明外来投资对本地居民的资本收益形成了挤兑,并减少了当地居民的投资和就业机会。

从桃花岛相关矩阵的结果分析来看,居民工作机会与居民收入水平,外来投资规模与商业设施数量,餐饮设施数量与外来就业人员之间的相关性与其他指标相比相对较高,分别为0.678,0.527和0.535。其他指标之间无明显相关,信息重叠较少。这与桃花岛的旅游开发模式有关,由于桃花岛的旅游业并没有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并且旅游开发后政府限制了工业的发展,因此,居民的收入中的一部分来自于生产型农业,商业和餐饮业主要依靠外来投资建设,并且除餐饮业之外,其他旅游服务设施的数量也较少。从桃花岛的样本中提取出了3个维度(表2),第一个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35.045%,除基础设施建设和地方物价水平之外,该成分在各个指标上的载荷几乎相等,这与当地经济结构的二元化,即旅游业与农业并存,以及旅游开发投入的欠缺有关。旅游发展的萧条导致投资数量的减少,投资的减少又导致就业数量的下降,于是居民转向农业生产,因此物价水平也较低。第二个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19.493%,可以发现居民工作机会、居民收入水平与外来就业人员和基础设施建设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说明外来投资对本地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形成了明显的挤兑,这一情况比普陀岛要严重得多。第三个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12.8%,可以解释为外来投资,尤其是宾馆旅店方面的建设,对本地提高本地居民就业机会的影响。

表2 旅游开发经济影响主要成分

4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影响海岛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经济因素有以下几点。

(1)旅游资源的垄断性。旅游产品的主题必须鲜明,并且要在同类的旅游资源中具有垄断优势,或者至少具备竞争优势,这是旅游开发的基础条件。

(2)旅游资源的整合效果。包括旅游地的交通条件,当地居民的支持,旅游景点之间的距离,获取相关旅游服务的便捷性以及由聚集效应带来的外部收益。

(3)外来投资的持续性,持续的投资可以缓解旅游产业的周期性所带来的冲击,并能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有助于维持和扩大旅游产业规模。

[1] PORTER.Competitiveness in rural US regions:learning and research agenda[M].Boston:Institute for Strategy and Competitiveness,Harvard Business School,2004:13-25.

[2] BRYANT C R,RUSSWURM L,MCLELLAN A G.The city’s countryside:land and its management in the rural-urban fringe[M].London:Longman,1982:53-55.

[3] KOSTER R,RANDALL.Images of community economic development:mural-based tourism as an indicator[J].The Canadian Geographer,2005,(49):42-61.

[4] ARAMBERRI J,BUTLER.Tourism development:issues for a vulnerable industry[R].Clevedon,UK:Channel View,2005:125-134.

[5] PEARCE.Tourism today:A geographical analysis[M].London:Longman Scientific &Technical,1987:134-137.

[6] 张文,唐飞.评述Ap和CromPton的旅游影响评估尺度[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53-55.

[7] 杨文鹤.中国海岛[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0:30-98.

猜你喜欢

桃花岛海岛旅游业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冰与火共存的海岛
桃花岛采风
美丽的桃花岛
在海岛度假
金庸和桃花岛,因“侠”结缘的一段往事
秋访桃花岛有寄
在旅游业转型升级中实现新引领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简析1912—1928年北京的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