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海洋盐业现状、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

2012-11-05胡红江

海洋经济 2012年4期
关键词:纯碱烧碱海盐

胡红江

(中国盐业总公司,北京 100055)

1 盐资源状况

制盐属于资源开采型产业,拥有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条件。盐资源极为丰富,其储量在非金属矿里仅次于石灰石。据美国第四届科学讨论会报道,世界盐的总储量为6.4×108多亿t,其中海盐(包括海底沉积物的含盐量)为4.3×108亿t,矿盐为2.1×108亿t,河湖和地下水之中的盐为3 100亿t。

中国的盐蕴藏量很丰富。沿海各省及台湾省、海南省盛产海盐,历来是中国主要产盐区。湖盐蕴藏量极大,青海、内蒙古、新疆、西藏、甘肃、宁夏、陕西等省区都有储量丰富的盐湖。井矿盐主要分布在四川、湖南、湖北、江西、江苏、河南、安徽、云南、重庆等省市。目前尚有广西、贵州、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未发现井矿盐。

海盐区是中国的主要产盐区。在中国长达18000多km的海岸线和台湾省、海南省均有海盐生产。海盐生产按照不同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气候条件分为北方海盐区和南方海盐区。北方海盐区包括辽宁、长芦(天津市、河北省)、山东、江苏四个主要产区,其产量占海盐总产量的75%以上。近年来出现了两个趋势:一是南方海盐萎缩,少量海盐以保证当地民食为主;二是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海盐生产面积大幅度减少,海盐产量逐年下滑。目前,山东由于拥有众多海盐场和莱州湾地区拥有达到12波美度的地下卤水资源而保有较高的产量,在气温高、降雨少的年份,其盐产量可以左右全国盐的价格。

中国岩盐总储量约为64 975.28亿t。其中:河南省储量约2 300亿t,江苏省约1 735亿t,安徽省约20亿t,湖北省约356.6亿t,四川省约170.2亿t,重庆市10.89亿t,江西省113亿t,湖南省166亿t,云南省141.23亿t,陕西省储量最为丰富,约6万亿t。中国最早在四川、云南开采井矿盐,上世纪60年代开始,采用水溶压裂法和真空制盐工艺,先后在湖北、湖南、江西上了一批井矿盐大型项目。近年来,随着内陆省份不断探明岩盐新的储量,又相继在河南、安徽、江苏、陕西新建了一批井矿盐项目。四川、湖北、江西、江苏成为井矿盐的主产区。

中国湖盐总储量约为583.73亿t,可采盐湖面积约为19.64万hm2。湖盐主产区位于西北地区,主要有青海、内蒙古、新疆、陕西、西藏等省区。青海察尔汉盐湖总面积达5 856 km2,石盐、氯化钾、氯化镁等盐类矿产资源达数百亿吨;昆特依盐湖石盐分布面积为1 680 km2,储量近200亿t;位于柴达木盆地西部的茫崖镇大浪滩盐湖是世界上最大的现代盐湖;座落在盆地东部的茶卡盐湖储量4.5亿t,柯柯盐湖储量10亿t。内蒙古的中盐吉兰泰盐化集团公司年产湖盐150万t,是国内最大的湖盐企业。新疆自治区已知有200多个盐湖,盐资源极为丰富,多数盐湖还没有开发利用。西藏拥有众多的盐湖,是目前中国没有进行地质资源详查的唯一省份,西藏的盐湖中赋存钾、锂、硼等组份,这些都是中国急需的战略性资源。中国多数盐湖地处边远,交通运输不便,对于盐这样的低价值产品来说,长距离运输费用高,生产不经济。所以,湖盐对中国盐的需求主要起着调剂余缺的作用。

表1 全国盐矿资源储量(单位:Nacl亿吨)Tab.1 National salt reserves(unit:Nacl×108t)

2 盐和盐化工产品的生产与消费

2.1 盐的生产与消费

世界上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盐,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美洲、欧洲,这三个区域原盐产能合计占世界总产能的95%左右,世界原盐的总产量约2.7亿t,中国和美国产量比例超过40%。2009年世界盐产量为2.7亿t,其中中国7 275万 t,占 26.67%,美国 4 600万 t,占16.86%。自2005年起,中国开始成为产盐第一大国,2010年中国盐产量7 540万t,2012年预计达到8 000万t,均接近世界盐产量的30%。世界主要国家近几年盐的产量见表2。

2.1.1 中国盐业生产与消费

中国建国初期的1950年,食盐消费量占有重要位置,其消费量占总产盐量的88.9%,工业盐仅占6.2%。1987年工业用盐量超过食盐用量。1992年工业用盐已达1 458万t,占总产盐量的63%。到1994年,仅两碱用盐就占总产盐量的66.7%。2004年工业用盐量已达3 700万t,占全国盐总消费量4 515万t的81.9%,其中烧碱和纯碱行业用盐占72.4%。2009年全国总消费量和工业盐消费量比2004年分别增长了49.7%和55.5%,即工业用盐量高达5 755万t,占全国盐总消费量6 760万t的85.1%,其中烧碱和纯碱行业用盐高达5 360万t,占全国盐总消费量的79.3%。

2001年以来,中国烧碱、纯碱产量增长速度平均超过10%。2004年以后,两碱工业迅猛发展,促使原盐生产能力迅速飙升,产能从2004年的4 740万t增加到2009年的8 440万t,增加了3 700万t,增长了78.06%。2005年以后,中国原盐、纯碱和烧碱的产能均居世界第一。

2.1.2 国外盐业生产与消费

国外盐的消费以工业用盐为主,平均消费结构为氯碱工业占41%、纯碱工业占16%、食用及轻工行业占23%、道路除雪占8%、其他领域占12%。

2.2 盐化工产品生产与消费

盐化工是最基础的化学工业门类,世界盐化工产业的源头产品相近,主要为纯碱和氯碱,其发展都己进入成熟期,市场供应充足,技术相对稳定,竞争比较激烈。

表2 世界主要国家盐产量(单位:万吨)Tab.2 Salt production in the major countries of the world(unit:×104t)

2.2.1 氯碱的生产与消费

2008年,世界烧碱总产能约7 481万t/a,比2007年增长8.8%;烧碱产量约为5 866万t,比2007年增长0.2%。目前,世界共有500多家氯碱生产企业公司在650家工厂内生产烧碱,其中近半数在亚洲,但亚洲氯碱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发达国家氯碱生产集中度较高,主要集中于几家大型跨国公司。

亚洲地区对氯产品和烧碱的需求非常旺盛,因此近些年大部分新建装置分布在亚洲,而中东地区则由于生产成本较低也有一些新的氯碱项目。在新增氯碱产能中,中国占最大份额。

中国烧碱需求量在过去五年保持稳定上升,从2003年—2007年,烧碱表观消费量每年平均增长15%,烧碱产量每年平均增长17%。2008年,受经济形势下滑和出口减少影响,烧碱需求也有所下降。预计烧碱需求量到2013年为2 539万t,总的产能达到3 000万t,市场仍呈供大于求的局面。

烧碱生产中产生的氯气主要用来生产PVC。近年来中国PVC呈现产需两旺的局面,从2003年—2007年,PVC国内表观消费量每年平均增长13%,PVC国内产量每年平均增长23%。到2008年,随着产能迅速扩张,供求趋于平衡。PVC需求量2010年为1 076万t,预计到2013年为1 393万t,总产能将达到2 000万t。

2.2.2 纯碱的生产与消费

世界纯碱工业发展到今天,装置总产能已达4 500万t/a,其中合成法(主要是联碱法和氨碱法)3 000万 t/a,天然碱加工法 1 500万 t/a。2007年全球纯碱产量约4 000万t,开工率约89%。中国纯碱工业呈较快速增长,2007年装置产能、产量和消费量都已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产量占世界总量1/3以上,而其他国家或地区纯碱产量基本稳定甚至有所下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纯碱生产国与消费国,2010年中国纯碱产量达到2 047万t,约占世界产量的40%。中国纯碱的出口量占总产量的8.5%,纯碱出口对稳定国内纯碱市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 中国海洋盐业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

3.1 中国海洋盐业发展趋势

2010年中国原盐生产实现了新的突破,原盐的生产和销售又创出了历史的新高。在国内宏观经济形势进一步向好,化工行业以及下游相关产业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的拉动下,原盐的价格一路震荡上行,基本恢复到了前年的水平。盐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亏损面减少,盈利增加。2009年全国海盐区的利润总额是9.03亿元,2010年全国海盐区的利润总额达到了12.71亿元,增幅为40.75%。

海盐产量逐年下降,在原盐中的比重也呈现下降趋势。2010年全国的海盐产量3 286万t,比上一年减少了214万t,减幅为6.11%。海盐减产的数量主要集中在北方海盐区。北方海盐区的生产特点就是季节性强,每年只有春季和秋季收盐,其余时间都要植被卤水,即从盐场的头道扬水站汲取海水纳入盐田,在制卤区、蒸发区、结晶区经过太阳能的作用,蒸发水份,海水结晶为氯化钠。

虽然近年来,中国北方海盐区普遍采取了“塑料薄膜苫盖”技术,以避免降水对高浓度卤水的稀释,减低天气对海盐生产的影响。但2009年冬季和2010年春季,北方的气温较常年偏低,且春季后,2月下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等地区出现了多年罕见的寒潮袭击并夹杂暴雪。蒸发量比常年大幅度下降,下降了15%~20%。初级卤水的聚集浓度受到严重影响,对于正现在等待灌池的制卤工艺流程带来的困难。仅山东潍坊地区2010年2月28号的大雪带来的降水量就达22 mm,这是原盐生产企业多年未曾遇到的特殊天气状况。

化工企业的设备运行一般要有充分的连续性保证,否则会造成堵塞罐体、管线等不良后果,影响生产和设备的正常使用。对工业盐的供应也考虑到稳定持续的货源要求,正常年景,原盐的前一年库存和当年的春季收盐能够相互衔接。如遇特殊不利天气影响,则会产生供不应求的现象。化工企业为保证生产,都要考虑主要原料原盐的充足库存储备。鉴于盐业企业普遍推迟了春季原盐的产出时间,2011年,中国的纯碱和烧碱正在逐步走出低谷,需求量有明显上升趋势,农药、化肥、玻璃、造纸等下游行业的复苏程度明显强于2000年,已经数月处于停工、半停工状态的化工装置陆续开启,短期内对原盐的需求量突然放大,这时只能靠海盐的上一年库存满足工业盐市场需要。

中国海盐生产分散在沿海10个省市区,产量的分布差异很大。2010年海盐产量依次为:山东省2 273万t、河北省429万t、天津市204万t、江苏省149万t、辽宁省146万t、福建省30万t、海南省15万t、广西区14万t、广东省14万t、浙江省11万t。其中,山东省是中国原盐生产的主要产区,山东省的原盐产量占全国原盐产量的35%;山东省的海盐产量占全国海盐产量的70.71%。山东省海盐的生产进度、天气变化情况、工业盐的价格走势对全国的工业盐市场都在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

3.2 中国海洋盐业面临的问题

3.2.1 外部环境压力越来越大

中国海盐生产面临的外部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一方面是盐田面积呈现逐步退让减少趋势,开发区占地致使盐场原有的海盐生产工艺布局需要大规模的调整改进。如天津塘沽盐场原有盐田面积250 km2,现还剩下的盐田面积110 km2,上百来海盐生产延续形成的纳潮、扬水、制卤、结晶等有序的海盐生产工艺路线被分割,打乱了正常的生产秩序。企业要维持正常的海盐生产就要投入巨大的资金,在现有的盐田面积区域内改变历史形成的走水线路,重新规划摆布工艺格局。这样的工程一般都是动用大量的土方,工程浩大,企业需要3至5年才能见到成效。

3.2.2 浅层地下卤水过度开采

中国莱州湾一带的浅层地下卤水的过度开采也是海盐生产面临的大问题。浅层地下卤水的浓度一般早10~15波美度,埋藏深度在30~50 m,可直接用于海盐生产。为节约盐田面积带来的极大益处,据经验值推算,节约盐田面积20%~30%,对海盐降低生产成本具有直接作用。2010年,使用地下卤水的海盐生产企业普遍反映,地下卤水的浓度在下降,打井的深度也在增加。这是由于过度无序开采造成的后果。

卤水中除氯化钠以外,还同时含有伴生的钾、溴、镁等金属微量元素。化工企业为提取其中的化学物质也成为了地下卤水开采的大用户。中国85%以上的工业溴产量的原料来自沿海地下卤水,其余的15%是海盐生产后的母液回收提取制得。2010年年初起,工业溴的下游产品需求量强劲反弹,带动了工业溴生产的复苏。工业溴的价格从2009年年底8 000~9 000元/t,短短3个月之间一路窜升到21 000元/t。制溴企业增产的意愿强烈,增加设备,连续增加大新井200多口。致使地下卤水过量开采,海盐企业汲取卤水的浓度下降了10%~20%,采掘深度加深了3~5 m,对海盐企业的生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预计对今后的影响将会更加显现。

3.3 相关对策

海盐生产企业正在着力改变目前单一产品的企业运行格局,向着综合利用全面发展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的目标努力。2010年4月,中盐沧州盐化集团公司以“打造循环产业”为目的先后论证了《渤海化工园海水利用至新材料循环经济项目建议书》和《苦卤综合利用工程项目建议书》并获得了国家批准,已列入了当年的中央企业国有资本金经营预算。

从体制机制的变革中探索谋划企业的崭新发展之路,山东省盐业为进一步助推生产销售的融合,保持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经省政府批准在原有盐业生产和销售企业的基础上重组整合成为了新的省盐业集团公司,完成了从以往的政策性经营过度到市场主体的经营模式的转变,把生产和销售两大经营主体统一管理分散经营。此举为全国盐业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也是迎接挑战的基本对策。

猜你喜欢

纯碱烧碱海盐
2022年1—2月我国烧碱进出口情况
纯碱市场持续高位运行
2023年《纯碱工业》征订启事
2022年1—6月我国烧碱进出口情况
盐城监:跨越千年的海盐文化
清新福建 生态海盐
纯碱: 2021 年行情大起大落, “过山车” 般走势
化学中的“盐”知识点梳理
海盐可可
北方海盐区大粒优质海盐生产工艺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