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谐共生 活力尽现:赴毛里求斯与南非林业考察有感

2012-11-05撰文浙江省林业考察团

浙江林业 2012年2期
关键词:保护区南非

□撰文/浙江省林业考察团

美丽而浪漫的毛里求斯

毛里求斯位于非洲东南印度洋上,是个火山岛国。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湿热。国土面积2040平方公里,森林面积570.59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为28%。

毛里求斯的森林以天然林为主,人工林面积仅占森林总面积的21.7%。木材生产只能满足国内需求的30%。且人工林面积的79%是松树和其他针叶树,多数阔叶材需求靠进口来解决。家具业和建筑业主要依靠进口木材。阔叶材的需求对森林产生了很大的压力。为了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每年进口7.5万立方米的原木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需求。

毛里求斯虽然人工林不多,但曲曲折折长达177千米的海岸线和附近的平原上,种植了绵延不断、宽度不等的由木麻黄和棕榈科植物组成的防护林带。在北部大峡湾一带,木麻黄人工防护林带高大挺拔、郁郁葱葱,宽度小的有50米左右,大的足有200多米,景观十分壮丽。海岸的平坦地段,在林带中设置了必要的休闲健身设施,还有计划地留出了可供汽车行驶的通道。因此,这里的沿海防护林,不仅在抗御台风、防灾减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充分考虑了人们活动的需要,让人们能方便地进入林中,直接享受到林业建设的成果,切身感受到绿化的魅力。成带成片的林带,绵软细腻的白色沙滩,清澈蔚蓝的大海,让这里的自然环境美得如梦似幻,带动了休闲旅游和观光林业的发展。

毛里求斯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第一个签约国,政府非常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正在执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国家计划。该国的天然林保护得很好,对天然生长的森林和经采伐或破坏后天然更新的次生林采取了各种措施,以防止人为和自然造成的破坏,有效地维护了生物多样性。为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该国1983年制定了《森林和保护区保护法》,1993年制定了《野生动植物和国家公园保护法》。

毛里求斯国家植物园,也叫庞普勒穆斯植物园。该植物园位于毛里求斯的西北部,离首都路易港很近。它始建于1735年,是当时法国殖民总督的私人花园。1768年法国园艺家迁居到此才开始引进世界各地特有的植物和动物。植物园面积有2~3平方公里,园中植物种类繁多,其中有80种是从巴西、马达加斯加和中国等地引进的棕榈科植物和近20种西南印度洋特有物种以及各种奇花异草。走进植物园,雄伟高大的热带植物林、气根虬结的大榕树,高耸茂密的橡皮树夺人眼目。园内古树参天,名木星布,加之我们去时那里正值初夏季节,三角梅、绣球花等竞相开放,火凤凰树更是满株红花,在阳光下如火焰般灿烂夺目。芒果、榴莲、香肠树等硕果累累,蒲葵、刺葵、椰子等一棵棵挺立的棕榈科植物,叶片繁茂,青翠欲滴。其中有一种叫Talipot的棕榈科植物,树龄百年才开一次花,花开之日这棵树也就枯死了,其花朵高达3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花。最引人入胜的是一个水池中的亚马孙睡莲,它又叫王莲,叶大如盘,直径在2米左右,是世界上最大的莲花,水面上散开的叶片可以承受住一个婴儿的重量。植物园里有一片国家友谊林,都是一些国家重要人物在此种植的友谊之树。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009年2月17日在此亲手种植了一棵中毛两国友谊之树。此树生长良好,预示中毛两国友谊长存!置身在植物园中,带给人的感受是热带花园的无限魅力、植物王国的浪漫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南非

南非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东、南、西三面为印度洋和大西洋环抱,面积为122.1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000千米。全国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和热带草原气候。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德拉肯斯山脉和朗厄山把全境分为内陆高原和沿海平原。

南非面积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但它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却在世界各国中名列前茅。据调查资料显示,南非高等植物的种类占全世界的8%,拥有世界上80%的种子植物;哺乳动物数量占6%,鸟的种类占7%。南非在生物种类数量上,排名世界第二。

南非的森林总面积为8.79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为7.0%。以天然林为主,面积达7.2万平方公里。南非现有人工林1.5万多平方公里,年产木材1600万—2000万立方米,不但实现了木材自给,而且部分木材出口。木材产品的出口值占全国出口总值的3.5%。营林和木材加工业是南非不可或缺的一项产业。营林工人大约有10万人,约有12万人从事以木材为主要收入的行业。林业和林产品工业的总资产已达60多亿美元,而且林产品工业在南非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在逐年增加。更重要的是,由于林业多在乡村地区开展,因此,林业成了乡村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对南非贫困地区和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林业行业也大量投资于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应的人力资源开发。在与林业相关的领域也间接提供了相当多的工作机会。

工业人工林的主要树种是从与南非气候相似的澳大利亚和南美洲、中美洲地区引进的。引种的针叶树种包括辐射松、湿地松、展叶松、火炬松和海岸松等,阔叶树种有桉树(巨桉、蓝桉等)、金合欢和杨树。

南非的城市和乡村绿化普遍很好。街道和建筑物结合地势高低起伏,街道绿树成荫、花木绚丽,公园和绿地众多,树木茂盛,繁花似锦,在我国通常只能在花盆里观赏到的草本植物芦荟,在这里的公园中竟能长成高高挺立的大树,让人啧啧称奇。

比勒陀利亚是南非行政首都,面积600平方公里,国家动物园和文宁公园等市内公园众多,面积共达17平方公里以上。市郊也规划了足够的公园和绿地。最著名的公园是位于市中心联合大楼的梯形公园,依地势建造在山坡上,树木高低错落、疏密有致,鲜花和草坪相映成趣,与周围的环境十分协调。站在台阶俯瞰,整个比勒陀利亚城市掩映在森林之中,满目青翠,绿荫如盖,碧波荡漾。在街头上穿行,到处可见紫楹花,淡紫色花朵点缀枝头,甚是好看。紫楹花还被推为比勒陀利亚市花,全城有7万多棵。该市曾在1999年被评为世界上最美丽的花园城市。

位于南非最南端的开普敦是南非的立法首都,全国议会所在地,亦为西开普省省会。陆地面积为2499平方公里。城市背靠海拔1086米的桌山,面对大西洋。开普敦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绿”,嫩绿的草、油绿的树,布满了山坡和路面,连同蓝绿的大海,让人赏心悦目。桌山是开普敦的地标,虽然四面怪石嶙峋,但山顶如桌般平坦,当地人称为“上帝的餐桌”。山顶植被繁茂,据说其植物种类比英国全国还多。在桌山的东麓上坐落着一个“克斯腾伯斯国家植物园”,这里有神奇的猴面包树、叶片布满绒毛的银叶树,还有帝王花。据称,雄花称为“帝王花”,雌花称为“皇后花”,仅仅从名称上就不难猜到它富贵显赫的地位,它便是南非的国花。开普顿绿树茂密、花草葱葱,风景优美秀丽,空气清新惬意,是南非最漂亮最迷人的海滨城市。

在南非,不仅仅在城市中能见到浓浓的绿色,在散落的乡村和广阔的田野中亦是绿意满布。乡村的住宅因地形的起伏而排布,房前屋后布满了各类树木花草,多数的房子被绿色所环抱。绿化和建筑的布局没有技巧,但像是天然的巧妙组合,两者融为一体。整个乡村充满了舒适、安静与平和的氛围。田野中树木青翠,绿草如茵,种类丰富的乡土植物遍地生长,在风中摇曳生姿;许多叫不出名字见也没见过的花,星星点点地竞相开放。

南非不仅是植物的王国,而且是动物的天堂。在南非几天的行程中,随时随处可见到零星的野生动物。它们旁若无人,栖息在大自然的怀抱里,由着人们静静地观赏,拍照留念,充分享受着一种“信赖与合作”。为深入了解那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我们考察了南非的好望角自然保护区、海豹岛、企鹅滩和比林斯堡野生动物园。好望角自然保护区内空气清新,一片葱绿,地面上生长着低矮的灌木丛和被称为南非国花的帝王花,漫山遍野生长着的植物中,很多是国内看不到的植物。据说,保护区始建于1939年,占地77.5平方公里,海岸线绵延40多千米,有100多处海滩,孕育着1500种植物,是世界上植物物种最多的区域之一,还有许多狒狒、羚羊、斑马和狐狸等野生动物,光鸟类就有鸵鸟、太阳鸟、黑鹰、信天翁、鸬鹚等250余种。海豹岛是一座位于豪特湾上的小岛,因岛上为数众多的海豹与海鸥而闻名。企鹅滩在蒙斯敦镇近旁,不大的一片海滩上繁衍生长着成群的白肚黑背的小企鹅,它们有的在海滩上左摇右摆,憨态可掬,有的畅快地在海水中嬉戏,有的钻在草丛中躲避烈日骄阳。咫尺之遥,让人目不暇接。生长在这里的企鹅胸前有黑环及黑色小斑点,叫做斑点企鹅,是南非特有的品种。早在1982年,当地渔民在这里发现了最初的两对企鹅,后在当地居民自发的保护下,经过20多年的繁衍,到现在企鹅的数量已超过3000只。比林斯堡野生动物园位于南非北部,是南非第四大野生动物园。整个园内是苍茫的大草原和起伏的山坡,覆盖着密密的1米多高的草。草丛中、大树下,不时会发现灵巧的狒狒、快活的斑马、放肆的野猪、敏捷的角羚、憨厚的犀牛、粗壮的野牛和可爱的长颈鹿。考察过程中,我们还看到了成片树林灌丛被“炼山”的痕迹,听说这是为解决某些动物的食料及栖息环境而特意安排的。炼山以后,生长茂盛的青草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料资源。据介绍,这座国家公园建于1979年,当时保护区内还有很多农户,搬迁他们用去了整整15年时间。1993年保护区人口全部离开后,大约6000头野生动物逐步迁入。各个路口和山口也拉起了围栏。保护区采取国家与私人共同经营管理的模式,政府邀请当地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公园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吸引了当地居民将其私人土地并入保护区,并获得利润分成。保护区内有狮子、野牛、大象、黑犀和白犀。各种大大小小的野生动物自由自在地生活着,享受自己的快意时光,并不断地繁殖着后代。

南非的动植物资源如此的丰富,除了大自然的恩宠外,还得益于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多年的珍惜和保护。在南非,自觉保护大自然、保护动植物已形成一种可贵的社会风气。南非人喜欢说,保护大自然,既造福自己,也造福后代。难怪在这个以盛产黄金与钻石闻名的国度,不同面值的纸币和硬币上分别印有狮子、大象、犀牛、羚羊、蓝鹤、普洛提亚花、天堂鸟花等各种动植物图案,而散见于南非工艺品市场的民族工艺品,小到钥匙链,大至挂钟,其图案和造型也大都是南非的代表性动物,由此足见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不仅已成为南非人由衷的自豪和骄傲,也正在成为南非吸引和招徕各国游人的最形象、最具代表性的广告。

据介绍,南非政府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也重视有加。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一直伴随着这个国家的基本建设,政府在动植物资源和环境保护上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1994年南非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后,以非洲人国民大会为首的民族团结政府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其宪法明文规定,保护环境是各级政府必尽的职责。在中央政府中直接参与环保工作的除环境事务和旅游部外,农业部、水利和林业部、矿产和能源部以及卫生部均属环保监督职能部门。在政府的直接领导下,这些部门在制定和执行国家环保标准方面彼此协调、相互监督,建立了一整套较为严密而完整的环保制度。为了便于和强化环保工作,南非环保部门与地方政府携手先后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了422个环境保护区。这些区域大都是以野生动植物比较集中的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和文化古迹为基本特色,同时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研究机构,总占地面积达6.73万平方公里。除大面积的自然保护区外,一些大中城市还利用自身地理和资金优势,建立起一批形式各异的植物园。目前,全国已经建立起580处国家公园和私人动物保护区,总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6%。其中仅国家级植物园就有8个,而设在行政首都的比勒陀利亚植物园搜集有近百万种非洲及世界各地的植物标本,其数量之多为南半球同类植物园之最。

启发与建议

通过对两国林业建设的考察,我们目睹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领略了那里生物多样性的魅力,切身感受到两个国家具有的生机和朝气,并由衷地赞叹这两国古老土地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考察之后,让人久久回味,并有些启发与建议。

毛里求斯的沿海防护林建设理念值得吸取。在毛里求斯,长达177千米的海岸线上,沿海防护林不仅高大挺拔,而且十分宽阔,并做到了与观光休闲的有机结合。宽大的防护林带中,既有方便人们进入的通道,又有必要的休闲设施,人们可以在林带中徜徉漫步、休闲健身,零距离地亲近绿色、享受自然,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而我省的沿海防护林宽度普遍不足,建设时更多地仅是考虑生态防护效能,而忽视了景观休闲的功能。虽然近年我省部分沿海防护林建设宽度达到了50米以上,但标准还是不高。有的建后也依托防护林发展了一些农家乐,但建设理念仍有待拓宽和提升。我省海岸线长达6700千米,沿海防护林建设位重任亦重。浙江海岸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随着海洋经济示范区的启动,今后的沿海防护林建设,应在突出防灾减灾、改善生态的功能前提下,注重景观休闲功能的发挥,做到生态防护功能与休闲观光功能统筹兼顾、有机统一,达到灾害可防、生态可优、林带可观、林中可游。

南非的自然保护区经营和管理值得学习。南非多数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不单纯是为了保护野生动物资源,而是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与发展旅游经济、增加就业和改善生活条件紧密结合起来,进行了适度的开发经营。保护区的保护管理费用除了国家经费投入外,还有业主经营的投入,保证了自然保护区建后的有效管理。我们建议可以借鉴。在确保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如果允许保护区因地制宜、适度开发观光旅游等项目,可以为保护区的保护管理提供资金补充。此外,南非比林斯堡野生动物保护区的主要生境为树、灌草、灌丛及草地,几乎看不到成片纯林。为了给某些草食动物提供食料,部分地方有目的地进行了炼山。这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发。建设以食草动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区,须有足够的草料,而随着森林郁闭度的增大,草食动物的食料来源会受到影响,必要的炼山可为草食动物提供充足的食料。因此,自然保护区建设中应当根据保护对象研究制定相应的措施,如允许保护区对栖息地进行必要的修复改造,为所保护的动物创造良好的生境,进而保持种群的稳定。比林斯堡野生动物保护区建设中充分考虑当地群众的意愿,群众财产受到尊重,政府邀请当地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当地居民愿将其私人土地并入保护区,并获得利润分成,实现了双赢。对照我省,大多数自然保护区都以集体林为主,而按现行法律法规规定,自然保护区内严禁采伐林木。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当地民众的经济利益,进而影响到群众对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积极性。保护区建设中如何做到尊重群众的意愿,如何吸引群众来主动参与,关系到保护区建设的健康与否,因而也关系到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南非的城乡绿化建设值得借鉴。南非的许多城市,绿荫如盖,满目青翠,乔木多,片林多,绿量多,城区的森林覆盖率至少在35%以上,真可谓是“城在林中”、“林城交融”。村庄大多数也是绿树成荫、满眼葱郁,“森林城市”、“森林村庄”真是名副其实。城乡一体化绿化水平总体上也很高。漫步在城市或乡村,到处是青枝绿叶、鸟语花香,空气清新、风光旖旎,能让人感受到低碳、绿色、环保、生态和人文的浓郁氛围。在那里,我们除了叹服,便是享受。反观我省的城乡绿化,总体上是乡村不如城市、城市不如山区,城乡绿化一体化水平较差。城市绿化中,绿量普遍不够,乔木少,草坪多。村庄绿化更是如此,大树缺少、绿荫不足,不少村庄的绿化布局和树种结构也不合理,有的盲目引进外来树种,有的大面积种植草坪,没有乡村绿化应有的风貌,整体上不协调。今后我省在城乡绿化中,应借鉴南非的做法,强化自然、生态、和谐与城乡一体的理念,坚持以种植乔木为主,以扩绿提质为本,更加注重以森林生态网络为主体、布局合理、景观优美的绿化体系的构建,加快城市园林化、城郊森林化、单位花园化、通道林荫化、农田林网化、乡村林果化的步伐,更好地推进“森林浙江”建设。

我省和南非的林业经贸合作值得探讨。首先,南非有着各种各样的气候和地形,自然环境多样,植物物种数量居世界之最,花卉种类之多更是世界上少有的。广袤的土地上到处是花开缤纷的景象,而开普半岛更像是一个超级“大花篮”,有各色绽放的菊花、蔷薇、牡丹、黑角兰,有亭亭玉立而优雅的天堂鸟花和众多叫不出名而盛开的热带花卉。最有名的莫过于南非国花——帝王花,它是普洛蒂亚家族中最知名的品种,也被称为全世界最富贵华丽的鲜切花。该国有350种以上的普洛蒂亚花。南非各种鲜切花资源丰富,鲜切花产业基础良好,而我省的鲜切花需求量大,可以适当考虑从南非进口。其次,南非林产品加工业主要是制材业,且以初级加工为主,而南非的民众对木制工艺品情有独钟,需求量大。我省林产品加工业发达,各种木竹制品琳琅满目,且工艺精湛,建议可以更多地营销到南非。另外,南非地广人稀(平均每平方公里27人),地势平缓,土壤深厚,又无台风为害,适宜林木生长。南非人工林的生产力相当高,针叶林年均生长量为14~16立方米/公顷,阔叶林年均生长量为20~25立方米/公顷,平均为20立方米/公顷。且那里劳力充足,加上林地内林道密度高,造林成本低。因此,工业造林具有得天独厚的立地及社会环境。如果能妥善处理好造林与水资源的矛盾,在南非投资建设林业木材生产基地,基地配置灌溉设施,无论从效益上分析,还是从木材资源战略储备上考虑,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在南非与相关人士的交流中,我们也探讨了双方开展林业经贸合作的可能性。当然上述的合作建议和想法是很粗浅的,也不一定可行,需要进一步作深入的考察研究。

猜你喜欢

保护区南非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西部两地入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
南非的车灯会说话
湄公河淡水鱼类保护区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南非居大不易必备经历:被抢劫
南非经济17年来首度衰退
南非儿童美术作品选登(上)
南非40毫米榴弹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