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某高校大一女医学生艾滋病知识调查分析

2012-11-03申元英苏云鹏王庆新王永恒李洪元

大理大学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医学类知晓率艾滋病

张 文,申元英*,苏云鹏,王庆新,王永恒,李洪元

(1.大理学院,云南大理 671003;2.大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大理 671000)

云南某高校大一女医学生艾滋病知识调查分析

张 文1,申元英1*,苏云鹏1,王庆新2,王永恒2,李洪元2

(1.大理学院,云南大理 671003;2.大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大理 671000)

目的:了解云南某高校医学类大一女生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探寻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学校开展女医学生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提供线索。方法:按照整群抽样方法,对674名医学类大一女生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结果:该校大一女医学生对艾滋病总知晓率为91.52%;其中对高危行为和预防措施的知晓情况比较好,而对传播途径中蚊虫叮咬、多个性伴侣和术前检查等问题的知晓情况并不理想;除区域外,是否为独生子女、学历、民族和户籍等对其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均有影响(P<0.05)。结论:该校大一女医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较好,但在某些环节还存在一定的误区,仍有必要全面、系统、细致地开展艾滋病知识教育工作。

艾滋病;医学类;大一女生;知识;影响因素

在我国,艾滋病感染正在呈不断上升趋势。青少年由于性发育提前而性心理发育尚不成熟,是艾滋病威胁的主要对象〔1〕。2005年,全球每天估计有14 000人新感染HIV,其中50%是女性〔2〕。有研究表明〔3〕:15~24岁的年轻女性感染艾滋病的风险越来越大;在发展中国家,她们所占的比例高达64%。大学生对AIDs知识掌握的多少及对有关问题的认识是否正确,与我国AIDs的宣传教育和预防控制的成败有直接的关系〔4〕。故提高年轻女性的知晓情况,对于预防控制艾滋病具有重要意义。该校在新生入校后即对大学生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了解女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为学校更好地开展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选择该校2010级医学类女生为研究对象。样本含量为674人。

1.2 调查方法 以自行设计《大一女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问卷》中有关艾滋病知识的题目作为研究内容。

1.3 数据分析 采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以双人录入法进行数据录入,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1.4 质量控制 为了使调查结果真实可靠,在各学院学生办老师和红丝带青年健康协会的配合下,选择工作踏实的青年女教师担任调查解说员,在统一讲解下进行问卷调查,并现场收回。

2 结果

本调查共发放700份调查问卷,共收回674份,回收率为96%。

2.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674名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布

2.2 艾滋病知识总知晓情况 本次调查674名大一女医学生艾滋病知识结果显示,所涉及3个类别艾滋病问题的正确率见表2。从表2可看出,总知晓率为91.52%。其中对高危行为和预防措施的知晓情况比较好。从传播途径看,传播途径的总知晓率为89.27%,其中“血液和性传播”的知晓情况良好,而对于“蚊虫叮咬”知晓率最低,仅为77.89%;高危行为的知晓率为91.99%,其中“多个性伴侣”的知晓情况较低;而预防措施方面,知晓率为92.49%,“术前检查并保留相关资料”的知晓率较低。

表2 艾滋病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分布

表3 艾滋病知识回答正确率(%)的单因素分析

2.3 艾滋病知识的单因素分析 不同因素的大一女医学生艾滋病知晓率比较见表3。由表3可知:不同区域大一女医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一女医学生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知晓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高危行为中的多个性伴侣知晓率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民族的同学对传播途径中的血液传播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其他传播途径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行为中的共用注射器和共用餐具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高危行为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措施中除“使用输血时使用艾滋病病毒抗体检验合格的血液”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都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专科生相比,本科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高危行为和预防措施的知晓情况明显高于专科生,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城镇籍学生为对照组,对城、乡学生艾滋病知识进行统计学分析,除高危行为中的多个性伴侣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方面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由于女性生理学、流行病学和社会因素方面的特点,决定了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艾滋病影响。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女童和妇女感染艾滋病的机会是同龄男性的2倍;而在有些地区,女性的艾滋病感染率为同龄男性的6倍〔5〕。大学生正处于性活跃状态,感染性病、艾滋病的危险性相对较高。从大一开始对女生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对以后的预防控制艾滋病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本次调查该校大一女医学生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高危行为和预防措施的知晓率为91.52%,远高于云南省青年学生、某校大一女生艾滋病知晓率的平均水平〔6-7〕,同时也明显高于某些在校非医学专业的高校〔8〕。不同地域对艾滋病知晓情况无统计学意义,这和有关调查不符〔9〕;是否为独生子女、学历、民族和户籍等对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均有影响。分析产生的原因:①目前我国在青少年阶段均开展艾滋病教育,特别是女性教育;②新生入学进行的健康教育,红丝带青年健康协会针对新生开展的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对于学校艾滋病教育有所成效;③个人对艾滋病知识的关注和自我学习程度的不同也是造成其差异的原因。但在某些环节还存在一定的误区,例如,对“蚊虫叮咬”、“多个性伴侣”和“手术前检查并保留相关资料”的知晓率不理想,与某些调查结果一致〔10-11〕,这提示我们在以后的艾滋病教育中要加强这些方面的宣传教育。在今后的健康教育过程中,学校应该充分发挥红丝带青年健康协会的作用,全面、系统地进行大学生的艾滋病教育,并开展同伴教育等多种形式教育活动;同时利用本地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的优势,积极与当地有关单位合作,加强社会化教育,使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融为一体,让学生获得更多知识并培养健康生活观念,为社会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打好坚实的基础,为社会的健康、和谐做出应有贡献。

〔1〕赵英,蒋小伟,熊伟,等.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与性行为的调查分析〔J〕.性病与艾滋病防治,2007,21(6):56-57.

〔2〕WHO.Report on the global HIV/AIDs epidemic Update 2005.WHO,2005.

〔3〕WHO.Gender and HIV/AIDs.Gender and health.November 2003.

〔4〕张思明,晏渠如,施少平,等.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的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04,7(23):1771-1772.

〔5〕UNAIDS/WHO.Report on the global HIV/AIDs epidemic: Make every mother and child count.2004.

〔6〕贾曼红,张强,陆继云,等.云南省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J〕.中国自然医学类杂志,2007,9(2):81-82.

〔7〕倪俊婷,许迅宇,李汝霖,等.大学一年级女生性病艾滋病知识调查〔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7,18(3):45-47.

〔8〕罗艳琳,莫馥源.我校71名女同学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01):181-182.

〔9〕王利兵,叶良均.大学生艾滋病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26(8):557-559.

〔10〕李十月,左丹,徐德龙.武汉地区女大学生性病艾滋病知识知晓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5):410-411.

〔11〕陈舸,林勋,杨莹,等.福建省4城市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5,11(1):19-21.

Analysis of Awareness of AIDs Knowledge among Female Freshmen Majored in Medicine

ZHANG Wen1,SHEN Yuanying1*,SU Yunpeng1,WANG Qingxin2,WANG Yonghen2,LI Hongyuan2
(1.Dali University,Dali,Yunnan 671003,China; 2.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Dali City,Dali,Yunan 671000,China)

Objective:To learn about awareness of AIDs knowledge among female freshmen majored in the medicine in a university of Yunnan,so as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later health education.Methods:We investigated 674 female freshmen according to sampling method.Results:There were 91.52%female freshmen majored in the medicine who know something about the spreading ways.The awareness of high-risk behavior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was relatively high,but in the other transmission ways such as through mosquitoes,multiple partners and preoperative examination,they know a little.Except the regional factor,a freshman's knowledge about HIV/AIDS also depended on other factors,such as family,education,nationality and registered permanent residence(P<0.05).Conclusion:The awareness of female freshmen majored in the medicine about AIDs is relatively high to some degree,but we should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health education by various means in order to prevent and control HIV/AIDs spreading.

AIDs;medicine;female freshman;knowledge;influencing factors

R7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2345(2012)03-0042-03

大理市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项目

2011-08-13

2011-10-26

张文,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研究.

*通信作者:申元英,教授.

(责任编辑 毛本勇)

猜你喜欢

医学类知晓率艾滋病
《 世界艾滋病日》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医学类新闻的撰写原则与技巧
医学类论文中数字的用法
对医学类高职高专开设高等数学必要性的认识
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知晓率
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
社区全科医师糖尿病三级预防知识知晓率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