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疗设备使用和预防性维护管理的探讨

2012-11-02李宏鹏

中国医学装备 2012年3期
关键词:预防性医护人员科室

李宏鹏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包括医疗设备的计划购置、验收、使用、维护、报废、档案等全过程的管理。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不仅要求其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多学科知识和技能,还要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应用到医疗设备当中,正是迎合了临床医疗诊治的需求。临床诊疗对医疗设备的依赖程度逐年提高。我国医疗设备市场的增长率为7%以上,从而使医疗设备的固定资产占医院固定资产总额的比例增大,据统计有些大型医院已占到50%~70%[1]。医疗设备管理每一个环节都涉及医院临床诊治能否正常、高效、安全运行,如何使医疗设备的使用和预防性维护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是医疗设备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

1 医疗设备使用管理

1.1 医疗设备使用管理的意义

目前,医院已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在法律法规意识不断加强的社会环境中,要求医院只有对医疗设备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才能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率及安全性,使卫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使国有资产升值。

1.2 医疗设备的正确使用

临床医疗设备故障的出现和损坏,多数由于使用不正确而造成。

(1)医护人员使用操作不当,未检查电线电缆情况便开机,未按规定开关电源。

(2)有些患者不知道医疗设备在工作时所需的体位及状态要求,甚至随意的翻身或走动,导致设备测量数值不准或无法测量。

(3)患者在检查过程中有不适现象时未经医护人员的允许,自行拔掉医疗设备接头,造成测量失败或医疗设备损坏。

(4)在使用中没有严格的按照使用说明书和操作手册规定进行操作,对设备不作必要的调试和检查,使用操作方法不符合安全要求。有时为了图方便不进行例行检查或传感器安装不到位,多台设备共用同一接口或插件,造成设备信号相互干扰,漏电指标超出安全值等不该发生的事故。

1.3 医疗设备正确使用的方法

(1)医疗设备进入使用科室后,必须对其科室的医护人员进行普遍的业务培训,要求每一位操作使用设备的工作人员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针对临床医护人员经常轮转工作岗位,尤其护士工作流动性较大,及时对新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有一定困难,采取每个科室重点固定培养一名护士,即科室医疗设备联系人,对新进入科室的医护人员进行常用医疗设备使用管理的传、帮、带,以利于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

(2)医护人员在使用医疗设备对患者进行诊治前,要对患者进行诊治过程中注意事项的告知。在使用医疗设备对患者的诊治过程中要注意经常察看,以避免患者拔掉医疗设备接头,造成医疗设备的损坏和诊治失败。

(3)贵重医疗设备建立使用责任人制度,专人使用,专人管理,使用前对使用责任人进行培训。将操作规程与注意事项书写后悬挂在医疗设备旁,以提醒使用人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对进口医疗设备的标志、警告性文字、使用说明书等。

(4)要悬挂中文标识,以便于使用,避免发生误操作而引起医疗设备故障或损坏,从而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率[2-4]。

(5)医疗设备操作人员除掌握正确使用设备规则外,还应了解医疗设备使用的基本安全性能知识,树立正确使用医疗设备的安全意识。地线是医疗设备安全最后一道保障,如设备漏电可以通过地线将漏电引入地面,避免患者和操作人员遭电击。许多医疗设备都有自动检测系统,若医疗设备出现故障时保护装置会自动切断电源,保证医疗设备安全。因此,应先接好地线再接通电源,可提高医疗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2 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的管理

2.1 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的意义

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护是指医疗设备在发生故障之前对医疗设备的性能、安全性等进行经常的检查和维护。选购质量可靠的医疗设备是高效、安全运行的基础,严格使用管理是高效、安全运行的保证,预防性维护是高效、安全运行的核心,故障的维修是高效、安全运行的补偿手段。

医疗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是设备维修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预防为主,防重于治[5]。预防性维护能消除故障隐患,可将故障降到最低限度。医疗设备故障维修是一种事后补偿,既影响诊治工作,又耗费财力,但可以通过预防性维护避免或延期发生[6]。预防性维护可减少外部原因引起的故障,延长仪器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

对100例次医疗设备故障的原因进行了统计、分析,其结果表明,前4种原因均属外部原因,完全可以通过有效的预防性维护工作来避免或减少(见表1)。

2.2 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的工作要点

预防性维护已走出了传统的概念范畴,成为对医疗设备的一种有效的技术管理[7]。预防性维护对象虽然是医疗设备,需要专业技术,但医疗设备使用者是临床医护人员,只有与使用人员建立良好的关系,才有利于预防性维护工作的开展。加强与使用科室的沟通,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首先是对人的,而不是机器[8-9]。要求医学工程人员既要有电子技术等,又要具有一定的公共关系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医学工程人员要不断的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加强责任心意识,主动与医疗设备使用人员沟通,定期与科室医疗设备联系人联系,掌握在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帮助解决,建立良好的互信机制,培养管理能力。

表1 医疗设备故障统计

建立健全完善规章制度,是有效开展预防性维护的保证。科室医疗设备的使用人员是设备预防性维护的主要参与者,要教育每个临床医护人员在使用医疗设备时要加强责任心,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人为因素造成的医疗设备故障。这些制度主要包括设备管理制度,设备操作规程,维护保养制度和贵重设备专人专管制度。并定期检查落实情况。

2.3 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的主要内容

以科室为单位,医学工程人员各科室医疗设备进行分片包干预防性维护。

(1)日常保养是预防故障的一种有效措施。通过口问、目测、耳听、鼻嗅、触试等方法去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10]。因仪器内部长期积累尘土等会改变线路的阻抗特性,使仪器工作异常,甚至造成部件损坏。所以要做好仪器内部的日常清洁工作。

(2)定期定项维护医疗设备。包括安全性、可靠性、仪器参数的正确性与精准度检查;定期检查电源及接地地线接触情况,检查是否有松动、生锈等现象;经常检查环境温度和湿度情况;检查医疗设备备用电源的可靠性;对设备外部和内部的管路系统进行通畅性和密闭性检查[11-12]。根据医疗设备通常的使用寿命、使用状况,特别是结构复杂、贵重的大型医疗设备,要有针对性地对易老化、易磨损等性能下降的零件进行更换。

3 结语

医疗设备使用和预防性 维护的管理,是保证医疗设备高效、安全运行的一项重要保证措施,是使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的核心措施。

[1]潘慧平,叶小琴.医疗器械管理与医疗安全[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5,29(4):301-303.

[2]武成友,王华宾.加强对医疗设备使用和维修的主动性管理[J].中国医疗设备,2011,26(2):88-89.

[3]董兆华.对医院设备管理的思考[J].中国医学装备,2011,7(11):42-43.

[4]郭琳.医院设备综合管理[J].中国医学装备,2010,7(9):37-38.

[5]王谦.医疗设备的维修与管理[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12(4):563.

[6]王玉梅,李银兰.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护[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5,29(4):312-313.

[7]王文山.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几点问题与对策[J].医疗装备,2010,23(5):57-58.

[8]石馨.医疗设备的监管与维护及其意义和价值[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7):97-98.

[9]王天助.医疗设备维修工程师的职业生涯规划[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0,16(7):57-58.

[10]尤伟.预防性维修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J].设备运行与保障,2010,25(11):127-128.

[11]顾杰.浅析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模式[J].医学信息,2011,24(5):2538-2539.

[12]汤志卫.制定医疗设备维修策略的思考[J].中国医疗设备,2009,24(1):84-85.

[13]马志刚.探讨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J].中国医疗设备,2011,26(11):68-69.

[14]程毓瑾.大型进口医疗设备的维护与管理[J].医疗装备,2005,18(4):32-33.

[15]侯希宁,陈强.浅谈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J].医疗装备,2000,13(5):31-33.

猜你喜欢

预防性医护人员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研究
爱紧张的猫大夫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