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RP-HPLC法测定苍耳子中苍术苷

2012-11-01刘玉红王明奎易进海

中成药 2012年11期
关键词:苍耳子液相色谱仪乙腈

刘玉红,朵 睿,2,黄 蛟,王明奎,易进海*

(1.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2.泸州医学院,四川 泸州,646000;3.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四川 成都 610041)

苍耳子是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具有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之功效,用于风寒头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等症,是鼻渊之要药[1],为临床常用有毒中药。《本草品汇精要》记载苍耳子“有毒”。《南方主要有毒植物》记载: “苍耳,有毒部位,全株;以果实为最毒”。因苍耳服用过量或炮制不当引起的中毒甚至死亡的病例时有发生[2-3],病理特征表现为动物和人在误食一定量后出现血糖下降,昏迷,严重者出现肾衰竭甚至死亡;慢性中毒多因初服时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而长期服用,结果导致蓄积中毒,引起心肌及肝功能损害[4]。现代化学和毒理研究表明苍耳子的毒性成分主要为水溶性苷类成分:苍术苷(atractyloside)与羧基苍术苷(carboxyatractyloside)以及其它苷类衍生物等[5]。苍术苷及羧基苍术苷可抑制体内ADP/ATP对蛋白的转运,并带来严重的血糖下降,从而导致体内代谢紊乱[6-8],与苍耳子中毒的表现一致,因此被认为是苍耳子的主要毒性成分。建立苍耳子中苍术苷的测定方法,对苍耳子的毒性成分进行监控,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是十分必要的。苍耳子中苍术苷的测定尚未见文献报道,其它样品中苍术苷的测定方法文献报道有酶联免疫法[9]、TLC斑点测试[10]、GC-MS[11]、HPLC-ELSD[12]、LC-API-MS[13]等,这些方法在定量的准确性或方法的普适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本实验首次建立了RP-HPLC测定苍耳子中苍术苷的方法,该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为控制苍耳子的质量和毒性提供了参考。

1 材料

Agilent 12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包括四元泵,DAD检测器,柱温箱,自动进样器,工作站);KQ—100超声波清洗仪 (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Mettler Toledo XS205型电子天平 (瑞士),Millipore Milli-Q超纯水系统 (美国)。

实验样品购于四川、辽宁、山东、河北、内蒙古、新疆、甘肃等地共35批苍耳子药材和饮片,由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舒光明研究员鉴定。苍术苷对照品自制,纯度为98.1%,经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析,鉴定其结构。乙腈为美国Fisher色谱纯;水为Millipore Milli-Q超纯水系统制得的超纯水;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phenyl(4.6 mm×250 mm,5 μm)柱;流动相为乙腈-0.01 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 (20∶80);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03 nm;柱温35℃。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见图1。同时对样品中苍术苷的200~400 nm紫外光谱图与对照品的紫外光谱图进行比较,表明样品峰无其它杂质干扰。

图1 苍术苷对照品 (A)及苍耳子供试品 (B)的HPLC图Fig.1 HPLC chromatograms of atractyloside(A)and Xanthii Fructus(B)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苍术苷对照品11.29 mg,置10 mL量瓶中,加10%甲醇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再精密量取上述对照品溶液1 mL,置10 mL量瓶中,加10%甲醇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每1 mL中含苍术苷0.1129 mg的对照品溶液。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苍耳子粉未 (过三号筛)1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水20 mL,精密称定质量,超声 (功率250 W,频率40 kHz)处理40 min,取出,放冷,再称定质量,用水补足减失质量,离心 (12000 r/min,5 min),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2.4 方法学考察

2.4.1 线性关系 精密吸取苍术苷对照品各1、3、6、9、12、15、2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中,以进样量 (μg)为横坐标,对照品峰面积 (A)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结果苍术苷的标准曲线为Y=458.9X-3.884(r=0.9999),线性范围为0.1129 ~2.258 μg。

2.4.2 定量限和检出限 将2.2项下的溶液,用10%甲醇溶液稀释成0.01129 mg/mL的溶液,进样测定,按10倍和3倍信噪比计算出苍术苷的定量限和检出限分别约为34 ng、11.3 ng。

2.4.3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同一供试品溶液(样品01)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连续进样5次,按2.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苍术苷的峰面积的RSD为0.58%,表明仪器精密度好。

2.4.4 稳定性试验 精密吸取同一供试品溶液(样品01)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分别于0、1、4、8、24 h检测,记录色谱图,苍术苷的峰面积的RSD为0.83%,表明供试品溶液于24 h内稳定。

2.4.5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苍耳子 (样品01)粉未,精密称取约1 g,共5份,按2.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10 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计算出苍术苷质量分数为2.14 mg/g、RSD为1.0%,表明该方法重复性好。

2.4.6 加样回收试验 取已知苍术苷含有量的样品 (样品01,2.14 mg/g),0.5 g,共6份,精密称定,准确加入适量对照品,照2.3项下操作,测定,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1。

表1 苍术苷的加样回收率实验 (n=6)Tab.1 Recovery of atractyloside

2.5 样品测定 照2.3项下方法制备35批次苍耳子样品的供试品溶液,分别精密吸取10~2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在2.1项色谱条件下进行测定,计算各样品中苍术苷,结果见表2。

3 讨论

3.1 提取溶剂和样品制备方法的考察 苍术苷为水溶性苷类。本实验比较了水、25%甲醇、50%甲醇对苍术苷超声提取的效果,3种溶剂测定同一样品的含有量分别为0.214%、0.191%,0.0723%,表明不同溶剂提取对苍术苷有显著影响,以水提取效果最佳。又以水为提取溶剂,比较了超声提取30、40、60 min的差异,结果表明提取 40 min即可。

表2 苍耳子样品中苍术苷的测定结果 (n=3)Tab.2 Contents of atractyloside in Xanthii Fructus

3.2 色谱条件的选择和优化

3.2.1 流动相系统的筛选 参照文献[13],采用甲醇-醋酸盐缓冲液系统,结果基线噪音太大,该系统不适合紫外检测器短波长检测。又自行摸索比较了甲醇-磷酸水、乙腈-磷酸水、乙腈-磷酸盐等系统,结果以乙腈-磷酸盐系统较好,但仍存在色谱峰拖尾严重的问题,故对不同色谱柱的分离效果进行比较。

3.2.2 色谱柱的筛选 比较了Phenomenex LUNA C18(2)(4.6 mm ×250 mm,5 μm),Agilent Eplise XDB-C18柱 (4.6 mm ×250 mm,5 μm),亲水性C18柱 Phenomenex Gemini C18110A(4.6 mm×250 mm,5 μm),苯基柱 Agilent ZORBAX SB-phenyl(4.6 mm×250 mm,5 μm)的分离效果,结果以苯基柱分离效果最佳,峰形较为对称。

3.2.3 测定波长的选择 苍术苷为贝壳杉烯苷类化合物,DAD扫描可见仅有末端吸收,故采用203 nm为测定波长,结果表明灵敏度较高,待测成分基线分离,重现性良好,符合定量测定的要求。

3.3 测定结果 35批次苍耳子药材及饮片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来源苍耳子中苍术苷的含有量差异很大,有必要制定苍术苷的限量标准。有报道称南方产苍耳子低毒,北方产苍耳子毒性较大,本实验测定结果与此结论有相同趋势。

[1]马 萍,李 红.苍耳子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1999,30(8):634.

[2]张学梅,张重华.苍耳子中毒及毒性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3,51(1):71.

[3]阎芳华.过量服用苍耳子中毒致死一例[J].山西医药杂志,2007,36(3):212.

[4]梁晓燕,朱会友,王建丽,等.小剂量苍耳子中毒1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1998,14(10):45.

[5]汪 洋.中药苍耳子的毒性物质基础及中毒机制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0

[6]Obatomi D K,Bach P H.Biochemistry and toxicology of the diterpenoid glycoside atractyloside[J]. Food Chem Toxicol,1998,36(4):335-346.

[7]Klingenberg M.The ADP,ATP shuttle of the mitochondrion[J].Trends Biochem Sci,1979,4(11):249-252.

[8]阮贵华,李攻科.苍耳子的化学成分及其分离分析研究进展[J].中成药,2008,30(3):421.

[9]Bye S N,Coetzer T H T,Dutton M F.An enzyme immunoassay for atractyloside,the nephrotoxin of Callilepis laureola(Impila)[J].Toxicon,1990,28(8):997-1000.

[10]Steenkamp V,Stewart M J,Zuckerman M.Detection of poisoning by Impila(Callilepis laureola)in a mother and child[J].Human ExpToxicol,1999,18(10):594-597.

[11]Laurens J B,Bekker L C,Steenkamp V,et al.Gas chromatographic-mass spectrometric confirmation of atractyloside in a patient poisoned with Callilepis laureola[J].J Chromatogr B,2001,765(2):127-133.

[12]Stafford C G,St Claire R L 3rd.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ic analysis of the lactone and carboxylate forms of a topoisomerase I inhibitor(the antitumor drug G1147211)in plasma[J].J Chromatogr B Biomed Appl,1995,663(1):119-126.

[13]Steenkamp P A,Harding N M,van Heerdeen F R,et al.Determination of atractyloside in Callilepis laureola using solid-phase extraction and liquid chromatography-atmospheric pressure ionization-mass spectrometry[J].J Chromatogr A,2004,1058(1/2):153-162.

猜你喜欢

苍耳子液相色谱仪乙腈
高纯乙腈提纯精制工艺节能优化方案
食品检测实验室中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日常维护及应用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同时测定饮用出厂水中6种卤乙腈
液相色谱仪最小检测浓度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分析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食品中苏丹红
带刺的苍耳子
四种市售色谱级乙腈的质量比较
分析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食品中苏丹红
苍耳子中萜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7-ACT缩合反应中三氟化硼乙腈络合物代替液体三氟化硼乙腈的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