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军迷:请守住法律底线

2012-10-30王成

检察风云 2012年17期
关键词:军迷李勇中情局

文/王成

网络军迷:请守住法律底线

文/王成

在时下的互联网上,有这么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迷恋歌星,不追捧影星,而是近乎狂热地关注着与血火相伴的刀枪和战争。他们就是被称为“网络军迷”的军事爱好者。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能够遵纪守法,文明上网,但也有少数军迷在这片虚拟的空间中把握不住自己,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

军迷网络失足

2009年8月,黄某某驾驶残疾人代步车来到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探望打工的儿子。途经义序机场时,他出于好奇,用随身携带的数码相机拍摄了义序路标、机场设施及几架军用飞机的视频。拍摄时,一名路人提醒他“不能拍,会被抓的”,但黄某某并不在意,继续拍摄,整个拍摄过程持续一分多钟。

回到家后,黄某某把拍摄的视频上传至网上的个人空间,并在视频简介中写着“去福州,经过义序军用机场,近距离看到很激动,因为是第一次看到飞机,就拍下了……”他还声明:“本人不是间谍!”直至被有关部门制止,此段视频已被网民点击播放1.5万多次。

这段视频经相关部门鉴定,其中三项为机密级,三项为秘密级,严重损害了国防和军队安全利益。2012年4月,福建省永泰县人民法院以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判处他有期徒刑1年2个月,缓刑1年6个月。永泰县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黄某某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明知其拍摄的义序机场视频涉及国家军事机密,却通过网络方式向公众散布、传播,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鉴于他能自愿认罪,有悔罪表现,且属残疾人,遂作出上述判决。

无独有偶,军迷李勇(化名)在彼岸情报人员的引诱下,逐渐堕落成间谍。他收受间谍活动经费,接受彼岸间谍机关指令搜集大陆军事情报。李勇也因犯间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

李勇自小爱好军事,长期关注国内军事动向和军工技术发展,在军事爱好者中小有名气。混出点名气后,他已不满足于从各种报刊中了解我军事动向。在各种形形色色的军事网站推崇“原创”的鼓动下,凭着摄影的一技之长,他也拿起照相机、摄像机,围绕我军事单位和军工生产企业进行非法拍照摄像,并一头扎进军事网站,在军事论坛上发表一些“作品”。一时间,这些具备专业水准的原创照片,在军事爱好者中引起不小轰动。

一名自称是“境外军事爱好者”的人,对李勇进行一番赞许和恭维后,提出如果李勇向他提供此类照片,他可以为李勇提供更好的摄影、摄像设备和经费。贪欲和侥幸心理使李勇丧失了应有的立场和判断,当即将其长期拍摄积累的数百张军事照片,连同自己所掌握的我多种新型武器研发生产情况,全提供给了他。当李勇后来得知此人是情报人员时,已身陷泥沼不能自拔。按照情报机关的指示,李勇不仅通过现场观察、拍照的方式搜集情报,还利用其身边大量军事爱好者,广开情报来路。李勇的行迹最终引起了国家安全机关的注意并被抓获。

两起军迷网络失足案绝非偶然。2010年12月22日,一辆小汽车正行驶在中国工业城市成都一军用飞机场外的一条公路上。车内某人将手机伸到车窗外,拍下了一架被漆成黑色的喷气式歼击机在浓雾笼罩的机场地面滑行的照片。

这名摄影者随手这么一拍便胜过了美国一年耗资几百亿美元的间谍业。美国间谍业可以利用的不仅有无人驾驶飞机、卫星,还有电脑“黑客”和老式间谍。这张快照是中国拥有“第五代”隐形战斗机歼-20的第一个明显证据。对五角大楼的一些分析人士而言,它的出现颇为令人意外。戴维·多塞特中将说:“我们一贯低估了中国科技武器系统的交付和初步作战能力。”

许多军事迷都知道“网特”一词,意思是某些国家的情报人员专门在网上刺探情报。他们在网络论坛发帖询问中国军事实力和军事科技情况,请人解答,或者故意刺激军迷,说你不懂中国军事,受不住激将的军迷愤然回应,结果泄露军事机密。

遍布陷阱的“迷彩天空”

从军事论坛获取他国军事装备发展动态,靠网友的帖子偷窥最新武器的图片。这种事儿你可能闻所未闻。其实,赫赫有名的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早已经偷偷地干这种事情了。美国《华盛顿时报》曾披露,2005年11月,美国中央情报局成立了“公开信息中心”,该中心的主要任务就是每天在全球各个网站、论坛里搜集各种各样的军事信息。依靠这些信息,美国不仅能发现别的国家最新的军事动向,而且连该国某些机密的武器发展计划,也可能由于网友的无意识透露而被美国情报机构掌握。

据悉,外国的军事网站是中情局“公开信息中心”的重点监控对象。像印度的《印度防务》网站、英国国防部网站、中国的一些军事网站等。比如,印度的很多军事动向与军事演习情况,美国都是从《印度防务》上获得的。印度海军准备在非洲东海岸的马达加斯加建立监听站的消息就是该网站首先披露的。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中情局的注意,“公开信息中心”也针对印度的这一举动展开研究。此外,一些军事迷在某些军事网站游戏规则的刺激下,为了追求网上的“荣耀”,利用自己的各种便利条件,搜集本国军队的内部信息,甚至偷偷拍摄本国军队武器的图片,放在网上,追求轰动效应。而这恰恰为“公开信息中心”搜集情报提供了便利。

在搜集情报手段上,该中心使用了十分先进的网络技术,用于对信息资料进行过滤,像数字化、外国语言处理和多媒体技术是经常用到的。据该中心主任道格拉斯·纳钦透露,该中心在搜集情报过程中使用了设置“关键词”技术,即该中心使用的网络搜索引擎根据设定的关键词,例如本·拉登、扎卡维、网络战、太空战等,大量搜索相关信息,然后加以对比和分析。该中心还使用了十分复杂的软件来对比信息的来源和历史,以确定情报的可靠性。

实际上,“公开信息中心”并不是一个新单位。它是在美中情局原有的外国广播信息服务处的基础上扩建起来的。外国广播信息服务处成立于1941年,主要是通过收集和分析目标国的广播、电视和印刷品来获取情报。“9·11”事件后,美国情报机构进行全面改革,而搜集网络时代的公开信息也是其改革的一个部分,在这种大背景下,美国政府2005年11月在中情局总部将外国广播信息服务处扩容为“公开信息中心”。“公开信息中心”直接向中情局局长负责,并与美国的15家情报单位以及其他政府部门展开合作。

此外,“公开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是情报分析人员。这些情报分析人员都是专家式的人物,十分精通方向国的语言,跟踪方向国的政策变化和局势动向多年,因此这些情报人员在跟踪方向国网站的时候,更容易判断哪些是有用的信息。

还网络明净的环境

中国军迷是哪一年形成的,目前有多少人,分布情况如何?可以说是一个“哥德巴赫猜想”——没有人能准确无误地说出来。有人说,如果按照对军事感兴趣作为起步标准,中国军迷至少会上亿。

中国军迷的“道行”有多深,没有谁能轻易下结论。从专业素养上说,不管是国防大学专攻军史的教授,还是作战部队或军工企业里那些离军事、兵器最近的人,都往往对军迷们赞不绝口。一些资深军迷,单从一段歼十战机的起飞视频中,就可以把战机的推重比、滑跑距离分析得头头是道。

在网上输入关键词“军事网站”进行搜索,能找到的相关网页就达400多万篇。有关数据显示,国内一些军事网站的日页面浏览量达到几百万,热门军事论坛同时在线人数有时可达上万之多。

对广大网络军迷来讲,数量众多的军事网站是他们得以立足生根、发展壮大的根据地。而从调查情况来看,国内目前的军事网站主要由三类构成:一是具有官方背景的网站,这类网站多为中央媒体网站的军事频道,以发布军事新闻为主;第二类是商业网站的军事频道,这类网站新闻资讯与网友互动并重,较为灵活、自由;第三类是专门的军事网站,多为私人或专业机构创办。主要以网友互动为主,围绕多个主题展开讨论。

网络的存在和发展给军事迷们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的高效平台,而且活跃其上的多数军迷是热爱军事、遵纪守法的。但因种种原因,也确有部分军迷在网上放纵自己,乱发言论,以致出现了一些不该出现,甚至是违法乱纪的问题,如网络泄密、网络谣言等。尤其是在涉及国与国的军事关系时,往往会给对方以攻击我的口实。

实际上,为了避免在网上可能出现危害国家安全的信息,我国信息产业部早在2000年10月,就已经公布了相关规定:任何人不得在电子公告系统中发布“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和“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信息。各军事网站也制定有自己专门的规定,其中也包含某些不准泄露国家秘密的条款。但是在这些规定的具体执行中,许多军事网站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漏洞,为外国情报机构提供了可乘之机。

对于军事网迷而言,一方面应当加强对军事知识的学习,提高辨别能力,时刻提醒自己原创的信息是否具有泄密内容,更不可出于好奇心和虚荣心,去搞一些偷拍和探听军事设施的活动;另一方面,军事网迷们应当提高警惕,对于网络上出现的一些莫名的联系人,特别是那些许诺可以购买相关信息的联系人,要保持警惕,必要时应当向国家安全部门报告。

军事爱好者最大的特质就是爱国热情。当看到自己的国家、军队的每一点成就、每一步发展,他们都会从心里发出由衷的欢呼。但是,当我们在公众平台中发出自己欢呼的时候,也应该想一想它会给我们的国家和军队带来什么负面的影响。从国家和军队的利益角度来考虑问题,这样才是成熟的军事爱好者。

编辑:程新友 jcfycxy@sina.com

猜你喜欢

军迷李勇中情局
军迷百宝箱
秋qiū天tiān的de颜yán色sè
军迷集合!逛去喽
组图:丰收中国
李勇作品选
三国漫——古董中情局
李勇:不再有一颗纠结的心
美国中情局遭空前质疑
塔利班炸死8名中情局特工
军迷百宝箱